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二中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二中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二中九年级(上)10月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分。
1.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神之子。作为神灵的后代和神的化身,他享有比所有臣民都要高的权威。这说明法老(  )
A. 推行了种姓制度 B. 受到希腊哲学影响 C. 建立了幕府统治 D. 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2.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  )
A. 自营地 B. 庄园 C. 庄园法庭 D. 农村乡镇
3.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西欧中世纪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它指的是(  )
A. 城市空气清新 B. 城市里的人自由 C. 城市的自治 D. 城市的规划好
4.西欧中世纪普遍存在的以土地封赐为纽带的封建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封君封臣制度 D. 宗法制
5.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为显示至高无上的权威,生前为自己建造的陵墓。可见金字塔是(  )
A. 埃及人民智慧的象征 B. 埃及人民的陵墓
C. 古埃及法老权威的象征 D. 建在两河流域
6.“他们每星期要在主人的辖地上劳作数日。他们的思想受到宗教严格控制,定期要到教堂参加宗教活动。他们使用当地的磨坊时,要向主人纳税。”推断材料中“他们”的身份是(  )
A. 古代日本的部民 B. 租地农场的农民 C. 西欧庄园的佃户 D. 雅典的公民
7.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查士丁尼法典》 C. 《新法典》 D. 《拿破仑法典》
8.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中,古巴比伦王国创造的是(  )
A. 金字塔 B. 《荷马史诗》 C. 帕特农神庙 D. 《汉谟拉比法典》
9.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科学家帮助下改革了儒略历。这种历法,被称为格里高利历,是世界上最通用的历法,俗称“公历”。命人编制儒略历的是(  )
A. 凯撒 B. 克洛维 C. 屋大维 D. 查里曼
10.探寻文明足迹,感受历史辉煌。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进行过一次“千禧之旅”,从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开启旅程,到中国的万里长城完美收官。在“欧洲文明的发祥地”,他可以看到的建筑是(  )
A. 金字塔 B. 帕特农神庙 C. 狮身人面像 D. 巴黎圣母院
11.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它是(  )
A. 《法学汇纂》 B. 《十二铜表法》 C. 《新法典》 D. 《查士丁尼法典》
12.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逻辑学的创始人,提出的演绎等方法成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这一人物是(  )
A. 柏拉图 B. 苏格拉底 C. 亚里士多德 D. 德谟克利特
13.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凡尔登和约》,将帝国一分为三。按照约定,三个王国彼此间不存在隶属关系。查里曼帝国分裂后形成的国家雏形不包括(  )
A. 法兰克 B. 法兰西 C. 德意志 D. 意大利
14.城市市民取得自治权,坚持斗争十多年,最典型的是(  )
A. 英国伦敦 B. 法国琅城 C. 意大利佛罗伦萨 D. 德国慕尼黑
15.昔日盛极一时的东罗马帝国最终被哪一国家所灭(  )
A. 亚历山大帝国 B. 奥斯曼土耳其 C. 波斯帝国 D. 阿拉伯帝国
16.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的是(  )
A. 《查士丁尼法典》 B. 《法学汇纂》 C. 《法理概要》 D. 《罗马民法大全》
17.西方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是(  )
A. 中国人 B. 阿拉伯人 C. 法兰克人 D. 罗马人
18.罪恶的“三角贸易”的起点和终点都是(  )
A. 亚洲 B. 非洲 C. 欧洲 D. 美洲
19.手工工场产生后,雇佣大量的工人,生产效率远远超过了手工作坊,其主要原因是(  )
A. 雇佣人数增加 B. 工人比以前聪明 C. 工人分工合作 D. 工人是被雇佣的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共和国后,执掌法律(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完全被贵族祭祀团所垄断。遇有诉讼,法官徇私枉法,袒护贵族,平民备受欺凌……贵族的专横激起了平民的反抗,纷纷要求制定成文法……公元前451-450年……将制定的法律刻在板子上,公布于罗马广场,此即《十二铜表法》。
--摘编自《罗马法原论》材料二:
起义虽遭失败,其影响于罗马社会的威力却大于当时任何社会阶层的活动。它对奴隶制的打击与震撼使罗马剥削奴隶的方式开始有所变化,隶农制的剥削形式逐渐增多起……客观上也有助于帝制取代共和制度的历史转变。
——摘编自朱龙华《世界历史 上古部分》
材料三:
3世纪中期爆发的巴高达运动,虽被镇压,但前后延续了100多年,沉重打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此后,奴隶、隶农、贫农不断起义。4世纪末,日耳曼人中的西哥特人进入罗马帝国境内,不断起义,多次打败罗马军队。罗马帝国内外交困,于395年分为东西两个帝国。
(1) 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哪一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二铜表法》颁布的背景及重要作用。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公元前73年爆发的奴隶起义”的领导者。并简述此次“起义”产生的影响。
(3) 材料三中图片人物是罗马帝国的缔造者,他是谁?根据材料三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时欧洲人渴望得到黄金,加上《马可 波罗行纪》在欧洲的影响,西方人认定只有到中国等东方国家才可以实现他们的“黄金梦”。更严重的是, 1453年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亚欧商路的枢纽,传统的东西方贸易几乎中断。当时社会盛行的人文主义思潮,激励了西欧人的进取精神,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特别是探寻新航路和从事冒险事业。同时开辟新航路的客观条件也具备,欧洲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始了海上探险。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材料二 1492年8月3日,意大利航海家率船员87人,分乘3艘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出发。10月12日他到达并命名了巴哈马群岛的圣萨尔瓦多岛。10月28日到达古巴岛,他误认为这就是亚洲大陆。后来,他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位意大利航海家是谁?“他发现”的新陆地是什么?
材料三如图所示
(3) 根据材料三图片,图中率先到达好望角的航线是,最早到达印度的是(写出字母即可)?
(4) 综上探究,新航路开辟最大的影响?从新航路开辟中你能学到航海家什么精神?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 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1) 这场思想文化运动的名称是什么?它的核心是什么?
(2) 这场运动不是简单的复兴,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说说这里复兴和继承的分别是什么?
(3) 这场运动的影响是什么?
参考答案
1.D
2.B
3.C
4.C
5.C
6.C
7.A
8.D
9.A
10.B
11.B
12.C
13.A
14.B
15.B
16.D
17.B
18.C
19.C
20.【小题1】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初期是习惯法,法律被贵族垄断,损害了平民利益,平民起来反抗,要求制定成文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小题2】斯巴达克;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小题3】政治腐败,经济发展停滞;庞大的官僚体系和职业军队的存在导致严重社会危机;边境外族的威胁等。
21.【小题1】原因:对黄金的渴望;《马可 波罗行纪》的影响;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亚欧商路枢纽导致传统贸易中断;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动;航海家具备冒险和探索精神。
【小题2】航海家:哥伦布;新陆地:美洲。
【小题3】率先到达好望角的航线是b;最早到达印度的航线是d。
【小题4】影响:打破了世界相互隔绝状态,使世界连成整体,加速了历史发展进程;精神:敢于冒险、勇于拼搏,锲而不舍、艰苦奋斗
22.【小题1】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小题2】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小题3】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