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2s停止,汽车的制7.如图6所示,带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与静电计连接,下极板接地,静电昌宁县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9月月考动距离为计外壳接地,已知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稳定时一带电的油滴恰好静物理试卷A.5mB.10mC.20mD.30m止于两极板间的P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测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3.如图2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紧贴在匀速转动的圆筒的竖A.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稍微下移一点距离,静电计的张角变大直内壁上,随圆筒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B.保持上极板不动,将下极板稍微下移一点距离,液滴将向下运动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3页,A.线速度的关系为D,C.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稍微向右移一点距离,P点电势将升高第Ⅱ卷第4页至第6页。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B.运动周期的关系为T>T。D.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稍微向右移一点距离,带电油滴仍静止不动C.它们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关系为f=∫8.污水中的污泥絮体经处理后带负电,可利用电泳技术对其进行沉淀去污,基本原理如第I卷(选择题,共46分)D.筒壁对它们的弹力大小关系为N,图7所示。涂有绝缘层的金属圆盘和金属棒分别接电源正、负极、金属圆盘置于底部4.我国古人最早发现了尖端放电现象,并将其用于生产生活,如许多古塔的顶端采用注意事项“伞状”金属饰物在雷雨天时保护古塔。雷雨中某时刻,一古塔顶端附近等势线分布金属棒插入污水中,形成如图所示的电场分布,其中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面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如图3所示,相邻等势线电势差相等,则a、b、c、d四点中电场强度最大的是M点和N点在同一电场线上,M点和P点在同一等势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准考证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A.M点的电势比N点的低污水金属棒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B.N点的电场强度比P点的大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C.污泥絮体从M点移到N点,电场力对其做正功D.污泥絮体在N点的电势能比其在P点的大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图9.一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xOy平面,平面内a、b、c三点的位图1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A.a点B.b点C.c点D.d点置如图8所示,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8V、20V、26V,下列说法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6+--01.俄乌冲突以来,中国政府十分关心我国公民的安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及时布5.如图4所示,一对用绝缘柱支持的导体A和B彼此接触。把带正确的是正电的带电体C靠近导体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坐标原点处的电势为14V置撤侨方案,首架接返中国公民的临时航班于北京时间3月4日20:08分(当地时间214:08)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起飞(如图1),于3月5日早上5时41分安全抵达A.导体A下部的金属箔张开,导体B下部的金属箔不张开B.电场强度的大小为v2V/cmB.手摸一下导体A后,拿开手,则导体A带负电杭州,飞行航程8210k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电势能高2eVC.手摸一下导体B后,拿开手,则导体A不带电D.电子从b点运动到c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6eV到达D.手持绝缘柱把导体A和B分开,然后移开C,则导体A和B不带电10.某小山坡的等高线如图9,M表示山顶,A、B是同一等高线上后CA702sm6.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固定在图5中P、Q两点,MN为PQ连阳布加霜斯特南托】两点,MA、MB分别是沿左、右坡面的直滑道,山顶的小球沿HGH杭州山2线的中垂线,交PQ于O点,A为MN上的一点,一带负电的试探电滑道从静止滑下,不考虑阻力,则14:08…+05:41荷q,从A点由静止释放,只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取无限远处令A.小球沿MA运动的加速度比沿MB的小的电势为零,则B.小球分别运动到A、B点时速度大小相同A.q由A向O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B.q由A向O的运动过程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C.若把等高线看成某静电场的等势线,则A点电场强度比B图1A.“20:08分”指的是时间间隔B.“飞行航程821Okm”指的是飞机的位移C.q运动到O点时电势能为零点大C.研究飞机的飞行路线可以把飞机看成质点D.飞机的平均速度约为835k/hD.q运动到O点时的动能最大D.若把等高线看成某静电场的等势线,则右侧电势比左侧降落得快高二物理CR·第1页(共6)高二物理CR·第2页(共6页)高二物理CR·第3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