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共35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共35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学习目标
理解和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了解四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特点。
探究孔子的教育思想,理解其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
通过朗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论语》简介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
思考:文中一共出现了几个人物?
孔子的四大弟子简介
姓 名 字 小孔子几岁
子路 仲 由 子路 -9岁
曾皙 曾 点 皙 (约)-20岁
冉有 冉 求 子有 -29岁
公西华 公西 赤 子华 -42岁
姓名字号
姓:氏族、家族共用的名。
名:个人独用的姓。
自然物:熊、牛、马、羊……
居住地:东郭、南郭、西郭、北郭……
国名:齐、鲁、晋、宋、郑、吴、黄、越……
官名:司徒(坏人),司马、司寇(强盗、敌人)、司空(水利)……
职业名:师、巫、卜、陶、匠、屠……
兄弟次第:伯、仲、叔、季……
司马
马在中国古代的战争中占据重要地位,春秋以前的职业化军队主要由贵族出身的子弟组成,战争方式主要是战车的列阵对阵冲锋,而古代的战车是由马拉的,所以马的地位极其重要。形容哪个国家军力强盛,就称呼它为千乘之国、万乘之国之类的,由于这层关系,司马其实是专门负责管马匹的官,是非常重要的军职。
姓名字号
字:对“名”的解释或补充。
意义相同:白居易,“乐天”而能“居易”;
意义相反:赵孟頫(fǔ),字“子昂”;
表有示行辈:伯夷、叔齐,孔仲尼。
号:一种固定的别名,故又叫“别号”。别号多为本人自取,故更能从中标榜一个人的性格、情操。
陆游,自号“放翁”。
文章结构
一问:问“志”
四答:言“志”
一点评:评“志”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以:
介词,因为。
例:
勿以善小而不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同“已”,停止。
乎:相当于“于”,表比较。
尔:你们。
毋:不要。
毋以吾也
居:平时。
如:连词,假如。
或:代词,在这里指人。
何以:如何。
哉:表示疑问的语气。
子路的简介
仲由(公元前542年——公元前480年),字子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曾凌暴过孔子,孔子对他启发诱导,设礼以教,后请为弟子,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后做卫国大夫孔悝( kuī )的蒲邑(yì )宰,以政事见称,任内开挖沟渠,救穷济贫,政绩突出,辖域大治。
后卫国内乱,冒死冲进卫国国都救援孔悝,混战中被蒯(kuǎi)聩击杀,结缨(yīng)遇难,被砍成肉泥。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师旅:军队。
因:接续。
饥馑:饥荒。
由:指子路,姓仲名由。
也:表停顿。
为:治理
比及:等到。
方:规则。
哂(shěn):微笑。
率尔:轻率的样子。
而:连词,表修饰。
对:回答。
乘量词。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
摄:夹处。
以:用。
之:代词。
子路的性格
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自信,知难而进,有军事政治才能。
冉有的简介
冉求(前522年—?),字子有,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
曾率军抵抗入侵齐军,以突击战术取胜,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十四年的孔子。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在孔子的教导下逐渐向仁德靠拢。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如:
连词,表假设,或者。
连词,表转折,至于。
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富足。
俟:等待。
冉有的性格
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公西华的简介
公西赤(公元前509——?),名赤,字子华。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他“束带立朝,娴宾主之仪”,以长于祭祀之礼、宾客之礼著称,且善于交际,曾“乘肥马,衣轻裘”,到齐国活动。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焉:表停顿。
宗庙之事:指诸侯的祭祀活动。
如:连词,表假设,或者。
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
端:穿着礼服。名词活用作动词。
章甫:戴着礼帽。名词活用作动词。
小相:主持赞礼的司仪官。
公西华的性格
谦恭有礼,说话委婉,娴于辞令,娴熟礼仪。
曾皙的简介
曾点(生卒年不详),字皙,“宗圣”曾参之父,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史料记载较少,与其子曾参同师孔子,曾自言其志,孔子颇叹赏。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希:通“稀”。指弹瑟的速度放慢,近尾声。
铿尔:声音洪亮。
而:连词,表顺承。
作:起身。
乎:
形容词或副词后缀,相当于“于”。
表示选择的疑问,跟“呢”相同。
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何伤:何妨,译为“有什么关系呢”。
亦:也(表示同样)。
例:人云亦云
也:语气助词,表停顿。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莫(mù)春:农历三月,天气已转暖的时节。莫:通"暮"。
春服:春日穿的衣服。
即成:已经完成。
冠者:古代男子20岁时要举行冠礼,"冠者"指成年人。
童子:未加冠的少年(不到20岁)。
浴:沐浴。
乎:动词后缀,跟“于”相同,在。
风:吹风,乘凉。名词作动词。
舞雩:鲁国祭天求雨的地方。
喟然:叹气的样子。
与:支持。
上巳(sì)节的简介
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是汉民族传统节日,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
上古时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上巳”一词最早收录在汉初的文献里,《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魏晋以后,上巳节的节期改为农历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
上巳节有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之说,用兰汤以驱除邪气。兰草被用作灵物,有香气袭人的特点,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须先进行斋戒,其中包括当时最好的洗浴方式“兰汤沐浴”。
上巳(sì)节
曾皙的性格
懂礼爱乐,洒脱高雅,卓尔不群。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后:走在后头。方位名词作动词。
夫:指示代词,那。
何如:怎么样。
亦:也(表示同样)。
也已矣:罢了。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由:子路。
也:表示疑问的语气,呢。
让:谦让。
是故:因此
唯:句首语气助词,无义。
求:冉有。
则:连词,表转折。
例:欲速则不达
与:同“欤”,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
安:表示反问,跟“怎么、哪里”相同。
如:或者
欣赏并想象:曾皙描绘的场景
时间:暮春
地点:沂水
舞雩台人员: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思考:请你用自己的话描绘曾皙之志
曾皙心中是一幅安详、自得的生活素描图,展现的是曾皙追求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的大同世界的理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孔子问志 弟子述志 孔子评志
子路 强兵(“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哂之
冉有 富民(“可使足民”) 叹之
公西华 礼治(“愿为小相焉”) 惜之
曾皙 春游图(“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与之
写作特色
本文剪裁巧妙,通过师生的对话,以言志为线索,不蔓不枝,再现了学生的志趣、性格,也表达了老师的思想、态度。
本文善于刻画人物形象,子路的率直、冉有的礼让、公西华的谦虚、曾皙的洒脱、孔子的善诱,通过师生畅言,表现得栩栩如生。
本文运用生活画面来表现社会理想和政治抱负,把深刻的哲理蕴含于诗情画意之中,言虽尽而意无穷。
作业
抄写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翻译。
以表格的形式,总结四位弟子的姓名字、性格特点、志向、夫子的态度。
推荐书目
《中国人的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