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1—5. DDDCC 6—10. CACAD 11—15. AABCC 16.A17. 空气;静止 18. 26.2cm;27.2cm 19. 先后跳起;同时跳起20. 振动;空气 21. 音色;响度 22. B B23. (1)上升;(2)液体 24. 凝华 吸 25.熔化 钨26. 升华 液化 27. 乙 小水珠 28. 降低;凝华29. (1)乙、丁;;(2)等于;不等于;(3)CBA;(4)控制变量。30. (1)C;(2)非晶体;6;(3)等于31. B;94;前;b32.33.解:(1)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路程:s总=s车十s隧道=200m十1000m=1200m火车速度v=72km/h=20m/s,由v=。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总=1200m=60s;St=-20m/s(2)火车内乘客手机完全没有信号的路程:s=s隧道-s车=1000m-200m=800m,由v=氵得,火车内乘客手机完全没有信号的时间是:t=s'800m=40s.20m/s答:(1)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60s时间;(2)火车内乘客手机完全没有信号的时间是40s。解:(1)由v=ミ可得,第一次声呐传播的路程为:s=vt=1500m/sX15.01s=22515m;(2)该海域的深度为:s_22515mS深=22=11257.5m;(3)“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从海水表面再次向海底发出超声波,声呐发出的声音传播的路程为由v=§可得,s'=vt'=1500m/sX15s=22500m;“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下潜的深度:h'=s-s'=22515m-22500m=15m;“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下潜的平均速度:v=h'=15m=1m/s.15s答:(1)声呐第一次发射的超声波传播的路程是22515m;(2)该海域的深度是11257.5m;(3)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下潜的平均速度是1m/s。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物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2分,共32分)1.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舒适的洗澡水的温度大约60℃B.馨玲同学课桌高度大约为1.5mC.橡皮从课桌掉到地面所需的时间大约为5sD.馨玲同学正常步行上学的速度约是4km/h2.东东同学为了买一双鞋,测量了他的脚的长度,分别24.1cm,24.2cm,23.9cm,26.0cm,24.4cm,则东东脚的长度是( )A.24.52cm B.24.5cm C.24.15cm D.24.2cm3.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则不能用它来测量物体长度了B.用皮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一定要用力把皮尺拉得直直的才能测量C.用量程为10cm的三角板也可以测量我们所使用的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D.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尺面垂直并且与物体末端所对的刻度线对齐4.下列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猎豹在草原上狂奔 B.蜗牛在花坛边缓慢爬行C.农村的油菜花盛开了 D.彗星在太空飞行5. 2024年9月25日,我国火箭军向太平洋公海发射一枚洲际弹道导弹(如图),准确命中了预定海域,射程约为1.2万公里,其平均速度约为20马赫(1马赫速度约为340m/s)。则洲际弹道导弹的平均速度约为( )A.20m/s B.340m/s C.6800m/s D.12000m/s6.2025年3月3日是第26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回答下面小题。 如图是一种骨传导耳机,配戴时将它紧贴颚骨,通过骨头将声音直接传至内耳就可听到耳机里的音乐,同时也能听到外界的声音,听到这两种声音对应的传播介质分别是( )A.气体 气体 B.液体 气体 C.固体 气体 D.固体 固体7.如图所示是航天员在空间站用我国传统乐器葫芦丝演奏的情景,对此情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葫芦丝”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B.演奏时按压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色C.“葫芦丝”发出的声音可以在太空中传播D.人们可以根据“葫芦丝”发声的响度来辨别其声音8.东汉民俗著作《风俗通》中有“舜作箫笙以象凤翼”的记载,其中的“箫”是指排箫。如图所示,是1997年在河南省鹿邑县长子口墓出土的我国西周初期的骨排箫,是由13根禽类腿骨骨管组成,编管长度不同,主要是为了演奏时改变声音的(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传播速度9.声音的音强是人耳朵对声音强弱的感知程度,和以下哪个参数有关( )A.振幅 B.频率 C.音调 D.音色10.欣赏完美不胜收的诗词,回归正题。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了声传递能量的是( )A.用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B.用超声波给工件探伤C.用次声波预报海啸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11.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外面环境噪声干扰,以下减弱噪声最合理的方法是( )A.及时把门窗关上 B.戴上防噪声的耳罩C.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D.教室内安装并启动噪声监测装置12.某项目化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以下对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建议合理的是( )A.换用更大容积的烧瓶 B.换用更粗的玻璃管C.换用更长的玻璃管 D.增长液柱的长度13.已知水银的熔点为-38.8℃,沸点为357℃;酒精的熔点为-117℃,沸点为78℃。则在高寒地区,常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的原因是( )A.水银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小 B.酒精比水银的熔点低C.酒精比水银的沸点低 D.酒精比水银的凝固点高14.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人们通常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使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这样做的依据是( )A.水汽化时放热 B.水汽化时吸热C.水凝固时放热 D.水凝华时放热15.下列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A.初春,房檐上的冰锥消融 B.夏天,早晨草叶上有露珠形成C.深秋,早晨太阳出来大雾散去 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16.暑假,小江与家人坐空调旅游大巴去黄果树旅游,途中发现车窗变模糊了,该现象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 B.汽化 C.凝固 D.凝华二、填空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24分)17.在共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开始后,从全国各地运送过来的抗疫救援物资源源不断地到达武汉。快递公司利用无人机将医疗物资送到了医护人员手中,一方面可以降低配送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如图所示是一架无人机携带防疫物资升空飞往武汉金银潭医院。无人机受到的升力的施力物体是 。无人机升空的过程中,以无人机为参照物,防疫物资是 的。18.在测量同一长度时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7.2cm、27.1cm、27.2cm、27.3cm、26.2cm,其中的错误数据是 ,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取得数值为 。19.关于爱因斯坦“同时的相对性原理”要从爱因斯坦的奶牛梦说起:在一个风景如画的牧场。上有许多奶牛在带电的栅栏附近懒散的吃着草,农夫给栅栏通上电时,当电流到达奶牛位置时奶牛就会跳起来。如图所示,电流以光速c向奶牛的方向运动,三头奶牛B、C、D距A位置的农夫、E位置的爱因斯坦的距离如图所示。观测者只有在奶牛跳起这一现象的光到达观测者眼睛时,才认为奶牛正在跳起。则农夫看到三头奶牛是 ,爱因斯坦看到三头奶牛是 (选填“同时跳起”或“先后跳起”)。20. 2024年央视元宵联欢晚会上,来自云南玉溪的师生合唱团,用她们优美的声音共同吟唱《小雅 鹿鸣》。优美的歌声是由声带 产生,并通过传入现场观众耳中的。21.如图,在南昌国际龙舟赛中,鼓声震天,岸上的观众为自己支持的队伍呐喊助威。我们能区分呐喊声和鼓声是根据声音的 不同,“鼓声震天”是形容声音的 大。22.如图所示是小亮利用声音传感器将某段声音的波形显示在计算机上,从声音的特性看, 区域音调比较高, 区域响度比较大(以上两空选填“A”或“B”)。23.如图为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伽利略温度计。它的一端是敞口的玻璃管,另一端带有核桃大的玻璃泡。把玻璃管插入水中,随着温度的变化,瓶内气体压强发生改变,玻璃管中的水面就会上下移动。(1)一天内发现液面由B下降到A位置,则表明气温 (填“上升”或“下降”)。(2)法国物理学家雷伊第一个改进了伽利略温度计,他将伽利略的装置倒转过来,将水注入玻璃泡内,而将空气留在玻璃管中,仍然用玻璃管内水柱的高低来表示温度的高低。该装置是利用 (填“液体”或“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24.我们用湿手去拿冰箱冷冻室里的食物时,手马上会被粘住,这是因为手上的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与食物连在一起;水变成冰的过程伴随着 热。25.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某些合金,是不同种的金属经过 (填物态变化名称)再冷却后得到的;如表所示的几种金属,难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 。金属 铁 铜 银 金 钨 铝熔点/℃ 1535 1083 962 1064 3410 660沸点/℃ 2750 2567 2212 2807 5627 232726.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迅速 ,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 成水滴,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两空均填物态变化)。27.在炎热夏季无风的环境中,剥开冰棒包装后可以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小叶和小清分别画出甲、乙两幅图来反映冰棒周围“白气”的情形,如图所示,图 符合实际。“白气”实际上是 (填“水蒸气”“小水珠”或“小冰晶”)。28.如图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是因为加盐使冰的熔点 。此时观察易拉罐底部,会发现白霜,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8分)29.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表所示: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甲 镍合金 a b乙 镍合金 50 0.6丙 尼龙丝 30 0.6丁 尼龙丝 50 0.6(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两根编号分别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甲、乙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a应 50,b应 0.6(均选填“等于”或“不等于”);(3)探究过程常采用下列主要步骤:A.分析归纳得出结论;B.设计和进行试验;C.提出问题与猜想。这些探究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只填代号);(4)此次探究过程中用到的物理方法是 法。30.图甲是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 (选填“A”“B”或“C”);(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石蜡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熔化持续了 min;(3)如乙图所示,4至8分钟内海波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石蜡吸收的热量。31.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两组同学从图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各选一套来完成实验。(1)按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组装器材,应先调整铁夹 (选填“A”或“B”);(2)图丙是实验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其读数是 ℃;(3)观察到图丁中的实验现象是在水沸腾 (选填“前”或“时”);(4)图戊是两个小组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其中图线 是根据甲实验装置的数据绘制的。四、计算题(共2小题,第32题7分,第33题9分,共16分)32. 火车长200m,以72km/h的速度通过一个长为1000m的隧道,若火车完全处在隧道中时,乘客将完全接收不到手机信号,求:(1)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多长时间?(2)火车内乘客手机完全没有信号的时间是多少?33.如图为我国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假设它在某海域的海面上静止时,用声呐第一次从海面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过15.01s后声呐接收到回声信号。然后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从海面再次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同时开始匀速下降,15s后接收到回声信号。求:(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1)声呐第一次发射的超声波传播的路程;(2)该海域的深度;(3)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下潜的平均速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参考答案.docx (物理)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