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1.(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下列关于重力、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运动的物体才会受到滑动摩擦力B.静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因为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D.两物体间如果有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就一定存在弹力【答案】D【知识点】重力与重心;滑动摩擦力与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解析】【解答】A.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滑动摩擦力,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是具有相对运动,与物体是否运动没有直接联系,比如擦黑板时,黑板受到的就是滑动摩擦力,故A错误;B.静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故B错误;C.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任何力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C错误;D.物体间有摩擦力的条件之一就是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则两物体间如果有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就一定存在弹力,故D正确。故选D。【分析】根据力的属性、重力方向、摩擦力产生条件即可解答。2.(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高铁开通后,从铁路售票网12306查询到G8421次列车的信息如图所示,用电子地图测距工具测得惠来站到广州东站的直线距离约为325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53 1时48分 10:41 惠来站 经停站 广州东站 刷身份证进出站 G8421 购票须知A.图中1时48分表示时刻B.图中8时53分表示时间间隔C.325km表示惠来站到广州东站的路程D.研究列车在地图上的位置,可视列车为质点【答案】D【知识点】质点;位移与路程【解析】【解答】对于物理中的基本概念要理解其本质不同,不能停在表面,如时间与时刻的区别,路程与位移等。A.图中1时48分表示时间间隔,故A错误;B.图中8时53分表示时刻,故B错误;C.325km表示惠来站到广州东站的直线距离,即位移大小,故C错误;D.研究列车在地图上的位置,可以忽略列车的大小,能将其视为质点,故D正确。故选D。【分析】时间间隔为时间段,时刻为时间点;位移为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为物体的实际轨迹长度;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可忽略不计时可把物体看作质点。3.(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物价变化趋势与市场供给和调控息息相关,若将物价的“上涨”类比成“加速”,将物价的“下跌”类比成“减速”,据此,你认为“物价下跌出现变缓趋势”可类比成( )A.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 B.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C.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 D.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答案】C【知识点】加速度【解析】【解答】加速度决定于物体所受合力和物体的质量,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减小,速度不一定减小。物价类比成速度,物价上涨快慢可类比成加速度,物价下跌出现变缓趋势,相当于加速度减小,但物价仍然在下跌,则速度仍然减小,即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故选C。【分析】把物价类比成速度,物价下跌快慢类比成加速度,根据加速度于速度关系进行分析。4.(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三个相同的轻弹簧在未受力状态下的原长相等,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长度分别为L1、L2、L3,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其大小关系是( )A. B. C. D.【答案】A【知识点】胡克定律【解析】【解答】本题根据平衡条件确定弹簧的弹力大小,容易产生的错误是第三幅图中认为弹力等于2G或0。由于小球的质量相等,故三种情况下小球对弹簧产生的拉力相等,由胡克定律可知,各弹簧的形变量相等,由于原长相等,故平衡时各弹簧的长度都相等。故选A。【分析】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分别以小球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求解弹簧的弹力。5.(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如图,某同学单手拍篮球:球从地面弹起到某一高度,手掌触球先一起向上减速,再一起向下加速,运动到手掌刚触球的位置时,手掌与球分离,从触球到分离记为一次拍球,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下列图像能大致反映一次拍球过程,篮球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运动学 v-t 图象【解析】【解答】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手掌触球先一起向上减速时,速度方向向上,速度为负值,加速度方向向下,当手掌触球一起向下加速时,速度方向向下,速度为正值,加速度方向向下,又由于图像中,图像与时间轴所围几何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根据题意篮球向上运动的位移与向下运动的位移大小相等,即前后两过程图像与时间轴所围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知,只有第二个选择项满足要求。故选B。【分析】根据题意,分析拍球过程为向上减速和向下加速过程,根据运动过程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向上和向下的位移关系,根据图像与时间轴所包围下几何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以此分析判断。6.(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如图所示,小李从水平地面上的A点将足球正对着竖直墙壁向右贴地踢出,足球经过0.4s撞上墙壁,被墙壁反弹后(足球与墙壁接触时间可忽略不计)经1.6s运动至B点。已知A、B点到竖直墙壁的距离分别为0.8m、2.0m,足球可视为质点,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则足球从被踢出到运动至B点的平均速度为( )A.0.6m/s B.-0.6m/s C.1.4m/s D.-1.4m/s【答案】B【知识点】平均速度【解析】【解答】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则,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分析】平均速度是单位时间内的位移。7.(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过程如下: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正下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旋钮,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里听到声音时,后一滴水恰好刚离开水龙头嘴。从第1次听到水击盘声时开始计时,测出听到n次水击盘声的总时间为t,用刻度尺测量出水龙头嘴到盘子的高度h,则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 )A. B. C. D.【答案】A【知识点】重力加速度【解析】【解答】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仅在重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题意可知,水下落的时间的为又有联立解得故选A。【分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列式求解即可。8.(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图示大致反映了这一研究过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越快B.伽利略认为小球沿斜面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C.伽利略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是用来“冲淡”重力D.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答案】A,C【知识点】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解析】【解答】A.根据物理学史可知,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越快,故A正确;B.伽利略认为小球沿斜面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小球做的运动才是自由落体运动,故B错误;C.因为伽利略时代靠滴水计时,无法测量物体自由下落的时间,为了使物体运动速度变慢,让其在斜面上运动,此时运动的时间长的多,容易测量,以用来“冲淡”重力,故C正确;D.甲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故D错误。故答案为:AC。【分析】根据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只要了解其研究过程、采用的方法以及其科学的思维即可正确解答本题。9.(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一重为1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32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木箱从原地移动以后,用3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 )A.木箱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2B.木箱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30NC.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0ND.木箱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答案】B,D【知识点】滑动摩擦力与动摩擦因数【解析】【解答】研究摩擦力时,首先要根据物体的状态确定是滑动摩擦还是静摩擦,静摩擦根据平衡条件求解,滑动摩擦可以根据平衡条件,也可以根据摩擦力公式求解。ABD.用3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木箱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30N;木箱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故A错误,BD正确;C.一重为1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32N的水平推力,可知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2N,故C错误。故选BD。【分析】根据最大静摩擦力的定义可由题意确定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而用30N的水平推力推动时木箱做匀速运动,根据平衡条件以及滑动摩擦力公式列式即可求解动摩擦因数。10.(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一小球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6m,BC=10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s,则小球的加速度和B点的速度分别是( )A.1m/s2 B.2m/s2 C.4m/s D.6m/s【答案】A,C【知识点】平均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解析】【解答】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已知AB=6m,BC=10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则有解得加速度B是AC段的时间中点,则故选AC。【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连续相等时间的位移的差等于aT2求解加速度。11.(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用铁架台、带挂钩的不同弹簧若干、50g的钩码若干、刻度尺等,安装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伸长量x之间的定量关系。(1)未挂钩码时,弹簧原长放大如图甲所示,可读得原长 cm。(2)由图乙还可知劲度系数较大的是 弹簧;还可算出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3)若某同学做实验时,误把弹簧长度当成伸长量作为横坐标作图,则该同学所做图像得到的K值是 (填偏大,偏小或者不变)【答案】7.00;A;10;不变【知识点】胡克定律;探究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刻度尺、游标卡尺及螺旋测微器的使用【解析】【解答】(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已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弹簧上端平齐,弹簧长度为故答案为:7.00(2)根据胡克定律有,图像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则可知A弹簧的劲度系数大于B弹簧的劲度系数;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故答案为:A;10(3)把弹簧长度当成伸长量作为横坐标作图,图线相对原来会向右平移,但并不影响图线斜率,故K值不变。故答案为:不变【分析】(1)依据刻度尺的读数规则,读取弹簧原长。(2)利用胡克定律,通过F - x图像斜率判断劲度系数大小,并计算B弹簧劲度系数。(3)结合胡克定律公式变形,分析误将弹簧长度当作伸长量时图像斜率(劲度系数)的变化情况。12.(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结合“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乙,刻度尺的0刻度与“0”点对齐,该同学已将1、2、3、4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进行计算填入表中,请你将测量点“5”对应的数据补充到表格中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并在图丙中拟合图线 。测量点 1 2 3 4 5瞬时速度(m·s-1) 0.501 0.520 0.525 0.540 ______(2)根据拟合好的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两个选项是( )A.重复实验时,可以增加悬挂的槽码,也可以在小车里增加钩码B.实验时,牵引小车的细绳必须平行于长木板,而且长木板也必须水平放置C.若实验时电源频率略低于50Hz,但该同学并不知道,则小车速度测量值将大于实际值D.如果实验用电火花计时器,实验时电压略低于220V,则加速度的测量值将小于实际值【答案】(1)0.550; (2)0.12(3)A;C【知识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解析】【解答】本题考查“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涉及瞬时速度的计算、v-t图像的绘制与应用、实验误差分析和实验操作与器材相关知识。(1)由图可知,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所以根据数据点拟合图线,如图所示(2)由图可得(3)A.重复实验时,可以增加悬挂的槽码,也可以在小车里增加钩码,这样可以改变小车的速度和加速度,故A正确;B.实验时,牵引小车的细绳必须平行于长木板,长木板可以水平放置或倾斜放置均可,只要小车能加速运动即可,故B错误;C.若实验时电源频率略低于50Hz,可知打点周期变大,但该同学并不知道,仍按0.02s计算,则小车速度测量值将大于实际值,故C正确;D.如果实验用电火花计时器,实验时的电压略低于220V,可知电源的频率不变,则打点周期不变,则加速度的测量值等于实际值,故D错误。故选AC。【分析】(1)利用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通过测量位移和时间间隔来计算某点的瞬时速度;(2)通过绘制小车的v-t图像,利用图像的斜率来求解加速度;(3)根据电源频率变化等因素对实验测量结果的影响,实验中长木板的放置要求,改变实验条件对实验的影响等进行分析。(1)[1]由图可知,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所以[2]根据数据点拟合图线,如图所示(2)由图可得(3)A.重复实验时,可以增加悬挂的槽码,也可以在小车里增加钩码,这样可以改变小车的速度和加速度,故A正确;B.实验时,牵引小车的细绳必须平行于长木板,长木板可以水平放置或倾斜放置均可,只要小车能加速运动即可,故B错误;C.若实验时电源频率略低于50Hz,可知打点周期变大,但该同学并不知道,仍按0.02s计算,则小车速度测量值将大于实际值,故C正确;D.如果实验用电火花计时器,实验时的电压略低于220V,可知电源的频率不变,则打点周期不变,则加速度的测量值等于实际值,故D错误。故选AC。13.(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冰壶比赛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比赛中运动员将冰壶投掷出,冰壶在水平冰面上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已知一冰壶的初速度大小为3.8m/s,其加速度大小为0.2m/s2,求:(1)冰壶运动的总时间;(2)冰壶10s末的速度大小;(3)冰壶在20s内的位移大小。【答案】(1)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冰壶运动的总时间为(2)解: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可得(3)解:由于冰壶运动的总时间为19s,所以20s内的位移大小为【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解析】【分析】(1)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冰壶从运动到静止的时间;(2)再根据冰壶的运动状态,由速度—时间公式求解速度;(3)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求解20s内冰壶的位移大小。(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冰壶运动的总时间为(2)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可得(3)由于冰壶运动的总时间为19s,所以20s内的位移大小为14.(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如图所示,一根原长,劲度系数的轻质弹簧固定在水平面上。现用一小球将弹簧缓慢压缩至长为处释放,小球在弹力作用下竖直向上弹出,当弹簧恢复原长时,小球以的速度与弹簧分离,不计空气阻力,g取,以水平地面为参考面,求:(1)小球刚释放时受到的弹力大小;(2)小球与弹簧分离后继续上升的高度;(3)小球从离开弹簧到落地所用的时间。【答案】(1)解:由胡克定律,可得小球刚释放时受到的弹力大小(2)解:小球与弹簧分离后做竖直上抛运动,由,可得小球与弹簧分离后继续上升的高度(3)解:由,解得小球与弹簧分离后继续上升的时间小球与弹簧分离后上升到最高点离地面的高度由,解得小球从最高点落地地面的时间则小球从离开弹簧到落地所用的时间为【知识点】胡克定律;竖直上抛运动【解析】【分析】(1)由胡克定律求解弹力大小;(2)小球与弹簧分离后做竖直上抛运动,由求解高度大小;(3)由,解得小球与弹簧分离后继续上升的时间,由,解得小球从最高点落地地面的时间,二者相加即可。(1)由胡克定律,可得小球刚释放时受到的弹力大小(2)小球与弹簧分离后做竖直上抛运动,由,可得小球与弹簧分离后继续上升的高度(3)由,解得小球与弹簧分离后继续上升的时间小球与弹簧分离后上升到最高点离地面的高度由,解得小球从最高点落地地面的时间则小球从离开弹簧到落地所用的时间为15.(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猎豹是一种广泛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的大型猫科肉食性动物,捕猎时能达到最大时速。在一次捕猎过程中,猎豹发现它的正前方的地方有一只羚羊,开始以加速度加速至最大时速追击羚羊,羚羊在猎豹起跑后察觉后方有天敌追击自己,就以加速度加速至最大时速向正前方逃跑。现为了简便处理不考虑现实中猎豹和羚羊存在的转弯动作,两者均可看作质点且只做直线运动。(1)求猎豹在其加速过程中所用的时间和位移;(2)求猎豹开始追击羚羊捕猎后第末,猎豹与羚羊之间的距离;(3)若猎豹以最大时速追捕猎物的生理极限时间为,后筋疲力尽以做减速运动,羚羊一直按照最高时速逃跑,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分析本次猎豹为了捕猎成功,初始时与羚羊的距离不得超过多少。【答案】(1)解:猎豹达到最大时速所需要的时间为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可得(2)解:猎豹前内走过的位移为,羚羊有的反应时间,羚羊加速至速度最大所需时间为设羚羊反应时间,可知羚羊在前4内位移为二者相对位移为初始时羚羊在猎豹前方,可知第末猎豹与羚羊之间的距离为(3)按题意分析,猎豹只有在最高时速时间内或者在做减速运动时与羚羊的最大时速相同前追上羚羊才能捕猎成功,其他情况均不能成功。故先分析在猎豹极限时间内与藏羚羊的位移,猎豹极限时间为,猎豹在前的位移为羚羊在前的位移为猎豹在极限时间内未能追上羚羊;再计算分析猎豹做减速运动时的情况猎豹减速时与羚羊同速度时需要的时间为根据解得猎豹的位移为羚羊的位移为则此时猎豹与羚羊之间的距离则猎豹为了捕猎成功,初始时与羚羊的距离不得超过。【知识点】追及相遇问题【解析】【分析】(1)猎豹加速的过程中,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加速的时间,结合位移公式可以求出加速的位移大小;(2)猎豹做加速运动,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羚羊加速的时间,结合位移公式可以求出羚羊加速的位移,结合猎豹运动的位移可以求出两者之间的距离;(3)根据猎豹的极限时间可以求出猎豹运动的距离,结合速度位移公式可以求出羚羊运动的距离,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猎豹减速时和羚羊速度相同的时间,结合羚羊和猎豹的位移可以求出初始两者之间的距离。(1)猎豹达到最大时速所需要的时间为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可得(2)猎豹前内走过的位移为,羚羊有的反应时间,羚羊加速至速度最大所需时间为设羚羊反应时间,可知羚羊在前4内位移为二者相对位移为初始时羚羊在猎豹前方,可知第末猎豹与羚羊之间的距离为(3)按题意分析,猎豹只有在最高时速时间内或者在做减速运动时与羚羊的最大时速相同前追上羚羊才能捕猎成功,其他情况均不能成功。故先分析在猎豹极限时间内与藏羚羊的位移,猎豹极限时间为,猎豹在前的位移为羚羊在前的位移为猎豹在极限时间内未能追上羚羊;再计算分析猎豹做减速运动时的情况猎豹减速时与羚羊同速度时需要的时间为根据解得猎豹的位移为羚羊的位移为则此时猎豹与羚羊之间的距离则猎豹为了捕猎成功,初始时与羚羊的距离不得超过。1 / 1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1.(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下列关于重力、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运动的物体才会受到滑动摩擦力B.静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因为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D.两物体间如果有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就一定存在弹力2.(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高铁开通后,从铁路售票网12306查询到G8421次列车的信息如图所示,用电子地图测距工具测得惠来站到广州东站的直线距离约为325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53 1时48分 10:41 惠来站 经停站 广州东站 刷身份证进出站 G8421 购票须知A.图中1时48分表示时刻B.图中8时53分表示时间间隔C.325km表示惠来站到广州东站的路程D.研究列车在地图上的位置,可视列车为质点3.(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物价变化趋势与市场供给和调控息息相关,若将物价的“上涨”类比成“加速”,将物价的“下跌”类比成“减速”,据此,你认为“物价下跌出现变缓趋势”可类比成( )A.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 B.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C.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 D.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4.(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三个相同的轻弹簧在未受力状态下的原长相等,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长度分别为L1、L2、L3,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其大小关系是( )A. B. C. D.5.(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如图,某同学单手拍篮球:球从地面弹起到某一高度,手掌触球先一起向上减速,再一起向下加速,运动到手掌刚触球的位置时,手掌与球分离,从触球到分离记为一次拍球,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下列图像能大致反映一次拍球过程,篮球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A. B.C. D.6.(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如图所示,小李从水平地面上的A点将足球正对着竖直墙壁向右贴地踢出,足球经过0.4s撞上墙壁,被墙壁反弹后(足球与墙壁接触时间可忽略不计)经1.6s运动至B点。已知A、B点到竖直墙壁的距离分别为0.8m、2.0m,足球可视为质点,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则足球从被踢出到运动至B点的平均速度为( )A.0.6m/s B.-0.6m/s C.1.4m/s D.-1.4m/s7.(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过程如下: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正下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旋钮,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里听到声音时,后一滴水恰好刚离开水龙头嘴。从第1次听到水击盘声时开始计时,测出听到n次水击盘声的总时间为t,用刻度尺测量出水龙头嘴到盘子的高度h,则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 )A. B. C. D.8.(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图示大致反映了这一研究过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越快B.伽利略认为小球沿斜面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C.伽利略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是用来“冲淡”重力D.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9.(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一重为1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32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木箱从原地移动以后,用3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 )A.木箱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2B.木箱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30NC.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0ND.木箱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10.(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一小球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6m,BC=10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s,则小球的加速度和B点的速度分别是( )A.1m/s2 B.2m/s2 C.4m/s D.6m/s11.(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用铁架台、带挂钩的不同弹簧若干、50g的钩码若干、刻度尺等,安装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伸长量x之间的定量关系。(1)未挂钩码时,弹簧原长放大如图甲所示,可读得原长 cm。(2)由图乙还可知劲度系数较大的是 弹簧;还可算出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3)若某同学做实验时,误把弹簧长度当成伸长量作为横坐标作图,则该同学所做图像得到的K值是 (填偏大,偏小或者不变)12.(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结合“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乙,刻度尺的0刻度与“0”点对齐,该同学已将1、2、3、4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进行计算填入表中,请你将测量点“5”对应的数据补充到表格中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并在图丙中拟合图线 。测量点 1 2 3 4 5瞬时速度(m·s-1) 0.501 0.520 0.525 0.540 ______(2)根据拟合好的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两个选项是( )A.重复实验时,可以增加悬挂的槽码,也可以在小车里增加钩码B.实验时,牵引小车的细绳必须平行于长木板,而且长木板也必须水平放置C.若实验时电源频率略低于50Hz,但该同学并不知道,则小车速度测量值将大于实际值D.如果实验用电火花计时器,实验时电压略低于220V,则加速度的测量值将小于实际值13.(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冰壶比赛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比赛中运动员将冰壶投掷出,冰壶在水平冰面上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已知一冰壶的初速度大小为3.8m/s,其加速度大小为0.2m/s2,求:(1)冰壶运动的总时间;(2)冰壶10s末的速度大小;(3)冰壶在20s内的位移大小。14.(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如图所示,一根原长,劲度系数的轻质弹簧固定在水平面上。现用一小球将弹簧缓慢压缩至长为处释放,小球在弹力作用下竖直向上弹出,当弹簧恢复原长时,小球以的速度与弹簧分离,不计空气阻力,g取,以水平地面为参考面,求:(1)小球刚释放时受到的弹力大小;(2)小球与弹簧分离后继续上升的高度;(3)小球从离开弹簧到落地所用的时间。15.(2024高一上·惠来期中)猎豹是一种广泛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的大型猫科肉食性动物,捕猎时能达到最大时速。在一次捕猎过程中,猎豹发现它的正前方的地方有一只羚羊,开始以加速度加速至最大时速追击羚羊,羚羊在猎豹起跑后察觉后方有天敌追击自己,就以加速度加速至最大时速向正前方逃跑。现为了简便处理不考虑现实中猎豹和羚羊存在的转弯动作,两者均可看作质点且只做直线运动。(1)求猎豹在其加速过程中所用的时间和位移;(2)求猎豹开始追击羚羊捕猎后第末,猎豹与羚羊之间的距离;(3)若猎豹以最大时速追捕猎物的生理极限时间为,后筋疲力尽以做减速运动,羚羊一直按照最高时速逃跑,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分析本次猎豹为了捕猎成功,初始时与羚羊的距离不得超过多少。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重力与重心;滑动摩擦力与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解析】【解答】A.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滑动摩擦力,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是具有相对运动,与物体是否运动没有直接联系,比如擦黑板时,黑板受到的就是滑动摩擦力,故A错误;B.静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故B错误;C.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任何力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C错误;D.物体间有摩擦力的条件之一就是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则两物体间如果有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就一定存在弹力,故D正确。故选D。【分析】根据力的属性、重力方向、摩擦力产生条件即可解答。2.【答案】D【知识点】质点;位移与路程【解析】【解答】对于物理中的基本概念要理解其本质不同,不能停在表面,如时间与时刻的区别,路程与位移等。A.图中1时48分表示时间间隔,故A错误;B.图中8时53分表示时刻,故B错误;C.325km表示惠来站到广州东站的直线距离,即位移大小,故C错误;D.研究列车在地图上的位置,可以忽略列车的大小,能将其视为质点,故D正确。故选D。【分析】时间间隔为时间段,时刻为时间点;位移为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为物体的实际轨迹长度;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可忽略不计时可把物体看作质点。3.【答案】C【知识点】加速度【解析】【解答】加速度决定于物体所受合力和物体的质量,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加速度减小,速度不一定减小。物价类比成速度,物价上涨快慢可类比成加速度,物价下跌出现变缓趋势,相当于加速度减小,但物价仍然在下跌,则速度仍然减小,即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故选C。【分析】把物价类比成速度,物价下跌快慢类比成加速度,根据加速度于速度关系进行分析。4.【答案】A【知识点】胡克定律【解析】【解答】本题根据平衡条件确定弹簧的弹力大小,容易产生的错误是第三幅图中认为弹力等于2G或0。由于小球的质量相等,故三种情况下小球对弹簧产生的拉力相等,由胡克定律可知,各弹簧的形变量相等,由于原长相等,故平衡时各弹簧的长度都相等。故选A。【分析】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分别以小球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求解弹簧的弹力。5.【答案】B【知识点】运动学 v-t 图象【解析】【解答】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手掌触球先一起向上减速时,速度方向向上,速度为负值,加速度方向向下,当手掌触球一起向下加速时,速度方向向下,速度为正值,加速度方向向下,又由于图像中,图像与时间轴所围几何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根据题意篮球向上运动的位移与向下运动的位移大小相等,即前后两过程图像与时间轴所围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知,只有第二个选择项满足要求。故选B。【分析】根据题意,分析拍球过程为向上减速和向下加速过程,根据运动过程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向上和向下的位移关系,根据图像与时间轴所包围下几何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以此分析判断。6.【答案】B【知识点】平均速度【解析】【解答】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则,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分析】平均速度是单位时间内的位移。7.【答案】A【知识点】重力加速度【解析】【解答】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仅在重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题意可知,水下落的时间的为又有联立解得故选A。【分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列式求解即可。8.【答案】A,C【知识点】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解析】【解答】A.根据物理学史可知,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越快,故A正确;B.伽利略认为小球沿斜面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小球做的运动才是自由落体运动,故B错误;C.因为伽利略时代靠滴水计时,无法测量物体自由下落的时间,为了使物体运动速度变慢,让其在斜面上运动,此时运动的时间长的多,容易测量,以用来“冲淡”重力,故C正确;D.甲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故D错误。故答案为:AC。【分析】根据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只要了解其研究过程、采用的方法以及其科学的思维即可正确解答本题。9.【答案】B,D【知识点】滑动摩擦力与动摩擦因数【解析】【解答】研究摩擦力时,首先要根据物体的状态确定是滑动摩擦还是静摩擦,静摩擦根据平衡条件求解,滑动摩擦可以根据平衡条件,也可以根据摩擦力公式求解。ABD.用3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木箱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30N;木箱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故A错误,BD正确;C.一重为1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32N的水平推力,可知木箱与地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32N,故C错误。故选BD。【分析】根据最大静摩擦力的定义可由题意确定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而用30N的水平推力推动时木箱做匀速运动,根据平衡条件以及滑动摩擦力公式列式即可求解动摩擦因数。10.【答案】A,C【知识点】平均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解析】【解答】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已知AB=6m,BC=10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则有解得加速度B是AC段的时间中点,则故选AC。【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连续相等时间的位移的差等于aT2求解加速度。11.【答案】7.00;A;10;不变【知识点】胡克定律;探究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刻度尺、游标卡尺及螺旋测微器的使用【解析】【解答】(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已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弹簧上端平齐,弹簧长度为故答案为:7.00(2)根据胡克定律有,图像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则可知A弹簧的劲度系数大于B弹簧的劲度系数;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故答案为:A;10(3)把弹簧长度当成伸长量作为横坐标作图,图线相对原来会向右平移,但并不影响图线斜率,故K值不变。故答案为:不变【分析】(1)依据刻度尺的读数规则,读取弹簧原长。(2)利用胡克定律,通过F - x图像斜率判断劲度系数大小,并计算B弹簧劲度系数。(3)结合胡克定律公式变形,分析误将弹簧长度当作伸长量时图像斜率(劲度系数)的变化情况。12.【答案】(1)0.550; (2)0.12(3)A;C【知识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解析】【解答】本题考查“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涉及瞬时速度的计算、v-t图像的绘制与应用、实验误差分析和实验操作与器材相关知识。(1)由图可知,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所以根据数据点拟合图线,如图所示(2)由图可得(3)A.重复实验时,可以增加悬挂的槽码,也可以在小车里增加钩码,这样可以改变小车的速度和加速度,故A正确;B.实验时,牵引小车的细绳必须平行于长木板,长木板可以水平放置或倾斜放置均可,只要小车能加速运动即可,故B错误;C.若实验时电源频率略低于50Hz,可知打点周期变大,但该同学并不知道,仍按0.02s计算,则小车速度测量值将大于实际值,故C正确;D.如果实验用电火花计时器,实验时的电压略低于220V,可知电源的频率不变,则打点周期不变,则加速度的测量值等于实际值,故D错误。故选AC。【分析】(1)利用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通过测量位移和时间间隔来计算某点的瞬时速度;(2)通过绘制小车的v-t图像,利用图像的斜率来求解加速度;(3)根据电源频率变化等因素对实验测量结果的影响,实验中长木板的放置要求,改变实验条件对实验的影响等进行分析。(1)[1]由图可知,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所以[2]根据数据点拟合图线,如图所示(2)由图可得(3)A.重复实验时,可以增加悬挂的槽码,也可以在小车里增加钩码,这样可以改变小车的速度和加速度,故A正确;B.实验时,牵引小车的细绳必须平行于长木板,长木板可以水平放置或倾斜放置均可,只要小车能加速运动即可,故B错误;C.若实验时电源频率略低于50Hz,可知打点周期变大,但该同学并不知道,仍按0.02s计算,则小车速度测量值将大于实际值,故C正确;D.如果实验用电火花计时器,实验时的电压略低于220V,可知电源的频率不变,则打点周期不变,则加速度的测量值等于实际值,故D错误。故选AC。13.【答案】(1)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冰壶运动的总时间为(2)解: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可得(3)解:由于冰壶运动的总时间为19s,所以20s内的位移大小为【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解析】【分析】(1)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冰壶从运动到静止的时间;(2)再根据冰壶的运动状态,由速度—时间公式求解速度;(3)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求解20s内冰壶的位移大小。(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冰壶运动的总时间为(2)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可得(3)由于冰壶运动的总时间为19s,所以20s内的位移大小为14.【答案】(1)解:由胡克定律,可得小球刚释放时受到的弹力大小(2)解:小球与弹簧分离后做竖直上抛运动,由,可得小球与弹簧分离后继续上升的高度(3)解:由,解得小球与弹簧分离后继续上升的时间小球与弹簧分离后上升到最高点离地面的高度由,解得小球从最高点落地地面的时间则小球从离开弹簧到落地所用的时间为【知识点】胡克定律;竖直上抛运动【解析】【分析】(1)由胡克定律求解弹力大小;(2)小球与弹簧分离后做竖直上抛运动,由求解高度大小;(3)由,解得小球与弹簧分离后继续上升的时间,由,解得小球从最高点落地地面的时间,二者相加即可。(1)由胡克定律,可得小球刚释放时受到的弹力大小(2)小球与弹簧分离后做竖直上抛运动,由,可得小球与弹簧分离后继续上升的高度(3)由,解得小球与弹簧分离后继续上升的时间小球与弹簧分离后上升到最高点离地面的高度由,解得小球从最高点落地地面的时间则小球从离开弹簧到落地所用的时间为15.【答案】(1)解:猎豹达到最大时速所需要的时间为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可得(2)解:猎豹前内走过的位移为,羚羊有的反应时间,羚羊加速至速度最大所需时间为设羚羊反应时间,可知羚羊在前4内位移为二者相对位移为初始时羚羊在猎豹前方,可知第末猎豹与羚羊之间的距离为(3)按题意分析,猎豹只有在最高时速时间内或者在做减速运动时与羚羊的最大时速相同前追上羚羊才能捕猎成功,其他情况均不能成功。故先分析在猎豹极限时间内与藏羚羊的位移,猎豹极限时间为,猎豹在前的位移为羚羊在前的位移为猎豹在极限时间内未能追上羚羊;再计算分析猎豹做减速运动时的情况猎豹减速时与羚羊同速度时需要的时间为根据解得猎豹的位移为羚羊的位移为则此时猎豹与羚羊之间的距离则猎豹为了捕猎成功,初始时与羚羊的距离不得超过。【知识点】追及相遇问题【解析】【分析】(1)猎豹加速的过程中,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加速的时间,结合位移公式可以求出加速的位移大小;(2)猎豹做加速运动,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羚羊加速的时间,结合位移公式可以求出羚羊加速的位移,结合猎豹运动的位移可以求出两者之间的距离;(3)根据猎豹的极限时间可以求出猎豹运动的距离,结合速度位移公式可以求出羚羊运动的距离,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猎豹减速时和羚羊速度相同的时间,结合羚羊和猎豹的位移可以求出初始两者之间的距离。(1)猎豹达到最大时速所需要的时间为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可得(2)猎豹前内走过的位移为,羚羊有的反应时间,羚羊加速至速度最大所需时间为设羚羊反应时间,可知羚羊在前4内位移为二者相对位移为初始时羚羊在猎豹前方,可知第末猎豹与羚羊之间的距离为(3)按题意分析,猎豹只有在最高时速时间内或者在做减速运动时与羚羊的最大时速相同前追上羚羊才能捕猎成功,其他情况均不能成功。故先分析在猎豹极限时间内与藏羚羊的位移,猎豹极限时间为,猎豹在前的位移为羚羊在前的位移为猎豹在极限时间内未能追上羚羊;再计算分析猎豹做减速运动时的情况猎豹减速时与羚羊同速度时需要的时间为根据解得猎豹的位移为羚羊的位移为则此时猎豹与羚羊之间的距离则猎豹为了捕猎成功,初始时与羚羊的距离不得超过。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学生版).docx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