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三校联考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三校联考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D C A C D B C
填空题
11.运动 旗杆 12.响度 dB 3.(1)音调高 (2) 真空不能传声 推理法
14. 甲 甲 15.(1)D (2)A (3)B (4) 200 音调 低
16. 升华 熔化 17.铁管 3 5100 18.音调 能量 19. 压缩体积 高
三、识图题
20.(1) B 2.20 (2)398 (3)90km/h。 21.可以 38.9 高于
四、实验题
22.(1) (2)较小 (3) 80.0 0.16 (4) < 变速 (5)B
23.(1)长度 (2) 80 1.02 (3)控制变量法
(4) 固体 用细绳或金属丝连接时比尼龙琴弦听到的声音更大,可以提出的探究问题是:声音的传播效果与连接材料的种类有关吗,或者传声效果与材料的传声性能的关系 不能
24.(1) A 秒表 96
(2)a
(3)
(4)不变
(5)C
五、简答及计算题
25.因为纸的燃点高于水的沸点,且水沸腾后,继续吸热,温度不再升高,所以在纸锅里装一些水,放在火上加热,过一会儿发现水会沸腾,而纸锅不会被烧坏。
26.(1)交通标志牌中,绿色的矩形指示牌上的“杭州 55km”表示此地到杭州的路程为55km。红边白底的圆形标志牌是限速标志,上面的数字“120”表示此路段的最高行驶速度为120km/h。
(2)声音传播的路程
汽车运动的路程
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的距离
(3)火车的速度
总路程
火车过桥的时间
27.(1)从济南西至南京南间的路程为
列车从济南西开车时间为09:34,到达南京南时间为11:46,总用时t =2 h12 min=2.2 h
故平均速度
(2)已知驶往南京南剩余路程为30 km,汽车最大速度为60 km/h
则需要的时间
姑姑11:00出发,30分钟后到达车站,即11:30到达,而小梦11:46才到站,故不会迟到。安定区联考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八年级物理试卷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
1.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需要对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 )
A.新人教版版物理教科书厚度约为1dm B.播放一遍中国国歌用时约3min
C.人正常步行平均速度约为1.1m/s D.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5cm
2.小山五次测量课本的宽度,记录结果: 18.40cm、18.51cm、18.42cm、18.40cm、18.41cm, 则课本宽度为 ( )
A.18.4075cm B.18.408cm C.18.41cm D.18.40cm
3.云南是旅游胜地,关于下列图中自然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元阳梯田的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图乙中梅里雪山的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图丙中腾冲温泉上方的“白气”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图丁中西双版纳雨林的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4.小明同学用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放法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测量时产生误差是因为不规范操作引起的
B.两把刻度尺分度值和量程均相同
C.使用更加精确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的产生
D.使用刻度尺A可以减小误差
5.下列有关声音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
A.甲图,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乙图,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丙图,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说明音调由振幅决定
D.丁图,扬声器对着烛焰发声,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6.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 )
A.2∶9 B.2∶1 C.9∶2 D.1∶2
7.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
A.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 B.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
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D.用超声波加工硬度特别高的工件
8.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下面对部分诗句中蕴含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的运动是以帆船为参照物
B.“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云不动”是以诗句中的“我”为参照物
C.“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人语”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D.“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诗人骑马观景,诗人相对于景物静止
9.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 B.蒸发是放热过程,而沸腾是吸热过程
C.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而沸腾是在一定条件(温度)下发生
D.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10.甲、乙两辆车同时从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
A.在第末时两车的速度相等
B.时,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车在前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D.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乙更快
二、填空题
11.9·3大阅兵中仪仗方队正步通过天安门的情景如图所示,以图中地面为参照物国旗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以图中 (选填“地面”或“旗杆”)为参照物,举国旗的军人是静止的。
12.如图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此时显示的噪声为94.6 (填写单位)。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13.(1)长途行驶的汽车轮胎容易出现漏气现象。有经验的驾驶员常常会停下车用铁棒敲击轮胎,如果空气充足,那么发出的声音的 (响度大/音调高)。
(2)假如用抽气机把罩内空气全部抽去,当你靠近玻璃罩时几乎不能听到声音;我们可以由此推理出 、涉及到的实验方法是:
14.以下几种控制噪声的措施, 图在声源处控制噪声产生。家里的门在开闭时总是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在如图所示的合页滴入润滑油后响声消失,减小噪声的方式与 相同(选填“甲”或“乙”或“丙”)。
15.如图所示的四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发声的波形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1)属于噪声的是 (选填“A”“B”“C”或“D”)波形;
(2)对A、C音调相同,响度较大的是 波形图;
(3)对A、B响度相同,音调较高的是 波形图;
(4)用最恰当的物理语言来表述甲乙昆虫所发出声音的差异。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甲昆虫的翅膀1min振动12000次,乙昆虫的翅膀3秒钟振动900次,甲昆虫翅膀的振动频率是 Hz,则可以确定甲昆虫发出的声音 比较 (选填“高”或“低”)。
16.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将试管放入热水中,固态碘会迅速 为紫色碘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这是因为热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会 ,而是直接发生了升华现象。
17.在长为1020m的一根铁管两端有甲、乙两个同学,若乙同学在长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铁管,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2.8s,则甲同学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由 (“空气”或“铁管”)传播而来。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甲同学时所需要的时间是 s: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18.我国目前出土年代最早的乐器是贾湖骨笛。骨笛吹奏时,按压不同的笛孔,可以改变笛声的 ,笛声传到人耳时会引起耳朵鼓膜的振动,说明声音具有 。
19.如图是一种常见的打火机,可以看见里面装有液体。这是丁烷气体通过 的方法
液化形成的,打火机的喷口处采用的金属应该熔点较 (高或低)。
三、识图题
20.
甲 丙
(1)如图甲,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其中 尺摆放错误,该物体的长度为 cm;
(2)如图乙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 s;
(3)如图丙所示,这是汽车的速度表,此时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km/h。
21.如图所示为常用的一种体温计,由于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直管内的水银不能
自动退回玻璃泡,所以体温计___________离开人体读数。此时读数
为___________℃,该温度___________人体的正常体温。
四、实验题
22.如图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是 ;
(2)实验时,为了便于测量时间,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使斜面的倾斜程度 (选填“较小”或“较大”);
(3)小车从A点到C点的路程sAC= cm;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 m/s;
(4)由图可知,整个过程中,小车在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不同,且vAB (填“>”“=”或“<”)vBC,小车整个过程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5)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的是______。
A.B.C.D.
23.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她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如表所列8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
A 铜 60 0.76 E 铜 80 1.02
B 铜 60 0.89 F 铜 100 0.76
C 铜 60 1.02 G 尼龙 80 1.02
D 铜 80 0.76 H 尼龙 100 1.02
(1)小李选用了A、D、F三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 的关系;
(2)小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钢琴弦I,它的长度应该为 cm、横截面积为 ;
(3)以上采用的物理实验方法是: ;
(4)如图所示,小郑与小周选用以上琴弦和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①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轻声通话,这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
②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说话,如果用细铜金属丝连接,则比尼龙琴弦连接时听到的声音要大些,根据这一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提出一个探究问题: ;
③如果使用“土电话”时,另一位同学用手捏住琴弦的某一部分,则听的那一位同学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说话声。
24.物理实验小组组装了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铁圈 (选填“A”或“B”),除了图中的器材外,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第1.5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则表中空缺的数据应为 ℃。
(2)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乙图所示,则图 (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3)请在图丙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
(4)分析数据可知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5)下图所示,大试管和小试管里都装有水,给三支大试管中的水加热,使之保持沸腾,则大试管中的水不断沸腾的过程中,小试管中的水会沸腾的是 (选填“A”或“B”或“C”)。
A. B. C.
五、简答题及计算题
25.周末老师布置了一项实践作业——“纸锅烧水”,如图所示,纸锅里装些水,放到烛焰上加热(注意安全,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的纸),纸锅会不会燃烧?请说明你的理由 (纸的着火点大约是183℃,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500℃。)
26.国庆节假期,明明一家先坐汽车后又坐火车去旅游。当他乘坐汽车时看到路边的标志牌如图,求:
(1)请解释图中两个数字55km和120是什么含义?
(2)乘坐该汽车时以25m/s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高山时,司机按了一下喇叭,经4s后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鸣笛处距高山有多远?
(3)乘坐火车时,该火车长为200m,当火车以108km/h的速度匀速完全通过一座2800m长的大桥,火车过桥的时间是多少秒?
27.小梦假期去南京姑姑家探亲,坐上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次高速列车,看到了该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表所示。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运行时间 里程
北京南 始发站
济南西
南京南
上海虹桥 终点站
(1)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计算:G11次高速列车从济南西到南京南之间运行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2)小梦的姑姑开车去车站接小梦,走到该标志牌处时正好是11:00。请问:姑姑以最大速度行驶,接小梦会迟到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