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铜梁区关溅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铜梁区关溅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重庆市铜梁区关溅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习总书记对重庆的嘱托。下列措施与此不相符的是( )
A. 开发新技术新能源 B. 继续推进长江禁渔 C. 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D. 生活垃圾露天焚烧
2.重庆作为网红城市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旅游打卡。在下列节日活动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两江四岸”无人机灯光秀 B. 重庆“打糍粑”
C. 铜梁“打铁花” D. 春节舞龙灯
3.科学家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拉瓦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B. 道尔顿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C. 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 D. 门捷列夫提出原子论
4.故宫博物院在清明上河图的展柜中填充了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该气体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自来水 B. 矿泉水 C. 井水 D. 冰水混合物
6.关键中学陈老师带领本班同学制作汽水,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用试剂 B. 称取试剂
C. 量取液体 D. 溶解固体
7.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8.辍耕录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为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松木发火说明其具有可燃性 B. 削松木为小片可使燃烧更充分
C. “发烛”发火会放出热量 D. “发烛”发火产物只有
9.运用下列方法或试剂区分各组物质,难以达到目的是( )
A. 观察颜色: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B. 闻气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C. 磁铁吸引:铁粉和木炭粉 D. 带火星的木条:空气和氧气
10.医务人员用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上会看到大量气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成的气体一定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氢气
B. 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C. 只有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
D. 没有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就不能分解
1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碳酸水二氧化碳 B. 铜氧气氧化铜
C. 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 D. 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12.欢欢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先仰视液面读数为,后来又向量筒中倒入部分液体,平视读数为,则欢欢实际倒入的液体体积( )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无法确定
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向试管中加入药品
B. 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先将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C.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伸入水中,后用手握住容器外壁
D. 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14.下列图象符合其描述情况的是( )
A. 中表示:制取氧气时,随着反应进行质量发生的变化
B. 中表示:,两试管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双氧水溶液,并向试管中放入催化剂后,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生成情况
C. 中表示:制取氧气时,试管中剩余的固体随着反应的进行质量的变化情况
D. 中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时,生成的氧气质量的变化情况
15.兴趣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密闭装置探究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取大小相同的新鲜土豆块和新鲜猪肝块作催化剂,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稀溶液后,用传感器测量装置中气压的变化,如图乙中曲线、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从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 加土豆块催化的过氧化氢稀溶液完全反应所用的时间大约是
C. 曲线、最终达到相同的压强,说明催化剂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D. 结合实验和曲线、分析,两种催化剂中催化效率更高的是猪肝块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16.氧气 木炭完全燃烧的产物 氮气稀有气体 红磷 硫粉
淡黄色粉末的是______;
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高的是______;
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是______;
通电时,各种电光管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是______;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_。
1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它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可通过对大气污染气体、温室气体等物理要素的监测,动态反映我国空气质量状况。
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______。
A.臭氧 一氧化碳D.
工业制取氧气主要有下列步骤。
将经过除尘、除二氧化碳、除水的空气进行下列操作:
根据图示步骤,分析可知,工业制氧气属于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从步骤可以得出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______填“高”或“低”;
步骤剩余液体为______填“无色”或“淡蓝色”;
储存在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是 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按要求填空。
取用试剂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应取 ______。
称取氯化钠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氯化钠以下使用游码,则实际称得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
实验室有、、、的量筒,现要量取的蒸馏水,应选取______的量筒。
取用粉末状固体试剂要用到的仪器是 ______填名称。
判断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洗净的玻璃仪器内壁的水______。
19.化学科学十分重视实证和理性思维。在课堂学习中,通过选用典型物质进行实验,来探究物质的有关性质。如图所示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请回答:
实验一:木炭在图 ______填“”或“”中燃烧更剧烈,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______有关,请写出文字表达式 ______。
实验二:图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______,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一些水的目的是 ______;铁丝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
图硫燃烧的集气瓶中放入水的目的是 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
20.根据如图提供的实验装置部分铁架台、铁夹省略,回答有关问题。
图中仪器的名称是______。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 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______,欲收集较干燥的氧气装置选用装置为 ______,用该方法收集时的验满方法是 ______。
氨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则制取和收集氨气的装置可选用的装置为 ______。
21.某小组以“探究催化剂的奥秘”为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催化剂
称量二氧化锰,取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图所示实验。
试管中的现象______,试管中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对比试管实验现象,说明______。
步骤称量固体的质量为______,步骤现象______,说明二氧化锰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任务二】定量探究催化剂的效果
为比较淀粉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收集气体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体积 催化剂的质量 待测数据
淀粉
二氧化锰
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上述实验“待测数据”测的是______;实验证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较好,则。
【任务三】数字化实验探究催化剂的效果
分别取浓度为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淀粉,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所示。
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氧气的体积分数等于氧气的压强分数。上述实验过程中虽然化学反应速率不同,但完全反应后两个装置内压强相同,请从催化剂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
2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使瓶内留有占集气瓶容积的水,用排水法向瓶中通入氧气,把瓶内的水排完后用玻璃片盖住取出正放。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______填“能”或“不能”复燃。
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______。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最低体积分数为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物理变化;
低;
淡蓝色;
混合物
18.;


药匙;
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9.;氧气浓度;。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
20.水槽;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

21.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过氧化氢水氧气;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作对照;
收集气体所需的时间;
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氧气的质量或体积,两个实验中过氧化氢完全分解产生的氧气量相同,因此完全反应后装置内压强相同
22.能;

第3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