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运动的快慢 题型专练 (原卷版+解析版)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运动的快慢 题型专练 (原卷版+解析版)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1.3 运动的快慢
【题型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 1
【题型2】速度概念的理解 3
【题型3】速度单位及换算 4
【题型4】速度的简单计算 6
【题型5】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7
【题型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
【典型例题】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中,中国短跑运动员谢震业以9秒94的成绩夺冠于运动的快慢,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众观看比赛时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B.终点裁判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C.物理学中用物体所用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举一反三1】某游泳运动员在某次训练中,以每50m为一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表所示,在此次训练中,该运动员运动最快的赛段是(  )
A.一 B.二 C.三 D.四
【举一反三2】2023年10月1日晚,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里,24岁的林雨薇在女子100m栏决赛中,以12秒74的成绩力压一众对手,帮助中国田径队夺回了上届亚运会丢失的金牌,我们说“林雨薇比其他选手跑得快”,这句话的物理含义是(  )
A.林雨薇运动的速度小
B.通过相同的路程,林雨薇用的时间少
C.通过相同的路程,林雨薇用时间多
D.在相同的时间内,林雨薇通过的路程短
【举一反三3】某游泳运动员在某次训练中,以每50m为一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表所示,在此次训练中,该运动员运动最快的赛段是(  )
A.一 B.二 C.三 D.四
【举一反三4】2023年10月5日,来自宁夏的何杰以2小时13分01秒的惊人成绩在杭州亚运会男子马拉松比赛中夺得金牌,这也是中国队亚运史上男子马拉松的首枚金牌。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奔跑过程中,以终点线为参照物,参赛运动员是静止的
B.获得冠军的何杰,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最大
C.最终评定运动员谁跑得快,是利用了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
D.在奔跑过程中,运动员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举一反三5】2023年杭州亚运会,我国运动员张雨霏获得女子200m蝶泳金牌。如图甲所示,在紧张的比赛过程中,观众以_________方法判定谁游得最快;如图乙所示,当比赛结束时,裁判以_________方法判定谁最快;物理学中,我们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均选填“相同时间比路程”或“相同路程比时间”)。速度单位1m/s=_________km/h。
【举一反三6】短跑比赛正在激烈进行中。那么,_________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_________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均选填“观众”或“裁判”)
【举一反三7】体育铸就梦想,健康方为底色。10月18日上午,灿烂阳光与微笑洋溢的日子里,泉州科技中学第十八届田径运动会拉开帷幕。
运动健儿们在赛场上奔跑,场外的观众呐喊加油,从图片看出目前50612选手跑在最前面,他跑得最快,是以相同     比较   ,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举一反三8】如图中(a)、(b)表示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请分别表述这两种方法(a)   ;(b)   。两种方法都应用了    的思想。
【题型2】速度概念的理解
【典型例题】关于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物体在相等的路程内,所用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举一反三1】诗词中常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根据诗意能估算出物体运动速度的是(  )
A.坐地日行八万里
B.天台四万八千丈
C.桃花潭水深千尺
D.春风十里扬州路
【举一反三2】对速度相关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物理学中,把时间与路程之比叫做速度
B.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千米每时,符号是km/h
C.速度公式中,s表示的是路程,t表示的是任意时间,v表示的是速度
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举一反三3】(多选)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一定越快
B.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
C.每分钟内通过的路程都相同的运动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与路程成正比
【举一反三4】现如今“蚕宝宝”已然成为了松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图所示为一辆正在行驶的有轨电车,小林坐在电车里看见路旁的树木纷纷向后退,这个观察结果是以      为参照物,有轨电车正常运行时速度可达15米/秒,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举一反三5】小明在校园散步时看到自己运动手表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其中由“配速”信息可判断配速数值越小小明运动得越       (选填“快”或“慢”),其判断的理由是      (合理即可)。
【举一反三6】体育课上测得甲、乙、丙三位同学百米赛跑成绩,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成绩可知,快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是在      相同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
【题型3】速度单位及换算
【典型例题】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
A.5.6nm=5.6×10-3=5.6×10-3um
B.5.6m=5.6×1000000um=5.6×106um
C.3m/s=1.08km/h
D.5.6cm=5.6×10-2cm=0.056m
【举一反三1】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
A.5.6nm=5.6×10-3=5.6×10-3um
B.5.6m=5.6×1000000um=5.6×106um
C.3m/s=1.08km/h
D.5.6cm=5.6×10-2cm=0.056m
【举一反三2】三个好朋友决定选择不同的方式去上学。小张骑电动车以20 km/h的速度平稳前进;小王以3 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蹬骑山地自行车全力前进,他每分钟通过的路程为0.36 k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李速度最大
B.小王速度最大
C.小张速度最小
D.三人速度一样大
【举一反三3】为响应“绿色出行”的号召,小刘、小韩和小王决定选择不同的低碳环保方式从学校出发前往博物馆。小刘以18km/h的速度骑自行车前往;小韩坐公交车前往,结果遇到了堵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为16.2km;小王跑步前往,每分钟通过的路程为180m,三人中速度最大的是(  )
A.小刘 B.小韩 C.小王 D.一样大
【举一反三4】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50m=_________ km
(2)1.8m=_________ mm
(3)12min=_________ h
(4)72km/h=_________ m/s
【举一反三5】单位换算:12m=_________ cm 2h=_________ min=_________ s 1m/s=_________km/h
【举一反三6】单位换算:(1)108km/h=   m/s,(2)5cm=     m。
【题型4】速度的简单计算
【典型例题】如图所示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根据这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  )
A.不应超过10min
B.不应短于10min
C.不应超过6min
D.不应短于6min
【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同时做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5s时,甲物体的速度为15m/s
B.乙物体在0~10s内相对于地面速度为20m/s
C.在5s时,甲物体比乙物体多运动了5m
D.两物体在10s时,甲比乙运动路程少5m
【举一反三2】小汽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红观察到小汽车速度表的指针始终在100km/h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约10m长大客车的过程中,小红发现自己通过大客车的时间为5s,则下列四个选项中最接近大客车速度的是(  )
A.30km/h B.60km/h C.78km/h D.93km/h
【举一反三3】小红和爸爸一起去旅游,途中通过一座长12km的大桥,刚驶上大桥时,小红看到速度计如图所示,小红看到车窗上的贴图是静止的,她是以 为参照物的;若开车匀速行驶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 。
【举一反三4】如图所示,有一支医疗队伍乘坐的专车总长为15m,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途中车上一医护人员通过计时观察发现自己通过一条隧道的时间为2min,求:
(1)该隧道的长度;
(2)所乘坐的专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
(3)专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为1200m的大桥时,该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
【举一反三5】如图为某电动自行车,下表为该电动自行车的部分技术参数,根据这些技术参数回答下列问题:
(1)电动自行车充电一次,若以正常速度行驶最多可用多少h;
(2)若以最大速度行驶15分钟,前进的距离是多少km。
【题型5】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典型例题】如图所示,一架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C919”大型客机正在平直的跑道上助跑起飞,在第内通过了,在第内通过了,在第内通过了,则这架飞机(  )
A.在第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第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举一反三1】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
A.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km/h
B.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m/s
C.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km/h
D.汽车在圆形跑道上匀速行驶属于匀速直线运动
【举一反三2】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用横轴表示物体的运动时间t,用纵轴表示物体的运动路程s,根据该图像可知(  )
A.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B.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
C.运动通过的路程是
D.运动通过的路程是
【举一反三3】下列物体的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石块在空中自由下落
B.运动员投出去的铅球在空中运动
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
D.直升机速度大小不变竖直下降
【举一反三4】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做    (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从A点到E点共运动    cm。
【举一反三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相隔相同时间所在的不同位置。由图可知,________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时间间隔为0.02s,则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m/s。
【举一反三6】如图所示,小车的运动__________(选填“可能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在________(填字母)段的运动最快。小车行驶过程中,道路旁的大树相对小车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1.3 运动的快慢
【题型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 1
【题型2】速度概念的理解 5
【题型3】速度单位及换算 7
【题型4】速度的简单计算 10
【题型5】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4
【题型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
【典型例题】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中,中国短跑运动员谢震业以9秒94的成绩夺冠于运动的快慢,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众观看比赛时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B.终点裁判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C.物理学中用物体所用时间与通过路程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答案】C
【解析】百米赛跑中,观众是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来比较学生跑得快慢,故A正确;
百米赛跑中,终点裁判员采用“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比较学生跑得快慢,故B正确;
物理学中用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故C错误;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D正确。
【举一反三1】某游泳运动员在某次训练中,以每50m为一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表所示,在此次训练中,该运动员运动最快的赛段是(  )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D
【解析】由题知,每个赛段的长度相同,即路程相同,用时少的赛段速度快。
由表可知,赛段四用时最少,该运动员运动最快的赛段是赛段四。
【举一反三2】2023年10月1日晚,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里,24岁的林雨薇在女子100m栏决赛中,以12秒74的成绩力压一众对手,帮助中国田径队夺回了上届亚运会丢失的金牌,我们说“林雨薇比其他选手跑得快”,这句话的物理含义是(  )
A.林雨薇运动的速度小
B.通过相同的路程,林雨薇用的时间少
C.通过相同的路程,林雨薇用时间多
D.在相同的时间内,林雨薇通过的路程短
【答案】B
【解析】女子100m栏决赛中,所有运动员通过的路程是相同的,林雨薇以12秒74的成绩力压一众对手,帮助中国田径队夺回了上届亚运会丢失的金牌,说明林雨薇用的时间最少,速度最大,所以我们说“林雨薇比其他选手跑得快”是指通过相同的路程,林雨薇用的时间少。
【举一反三3】某游泳运动员在某次训练中,以每50m为一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表所示,在此次训练中,该运动员运动最快的赛段是(  )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D
【解析】由题知,每个赛段的长度相同,即路程相同,用时少的赛段速度快。
由表可知,赛段四用时最少,该运动员运动最快的赛段是赛段四。
【举一反三4】2023年10月5日,来自宁夏的何杰以2小时13分01秒的惊人成绩在杭州亚运会男子马拉松比赛中夺得金牌,这也是中国队亚运史上男子马拉松的首枚金牌。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奔跑过程中,以终点线为参照物,参赛运动员是静止的
B.获得冠军的何杰,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最大
C.最终评定运动员谁跑得快,是利用了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
D.在奔跑过程中,运动员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B
【解析】奔跑过程中,以终点线为参照物,参赛运动员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A错误;
获得冠军的何杰,所用时间最少,而路程相同,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最大,故B正确;
最终评定运动员谁跑得快,是利用了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故C错误;
在奔跑过程中,运动员速度时刻在改变,做变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举一反三5】2023年杭州亚运会,我国运动员张雨霏获得女子200m蝶泳金牌。如图甲所示,在紧张的比赛过程中,观众以_________方法判定谁游得最快;如图乙所示,当比赛结束时,裁判以_________方法判定谁最快;物理学中,我们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均选填“相同时间比路程”或“相同路程比时间”)。速度单位1m/s=_________km/h。
【答案】 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相同时间比路程;3.6。
【解析】 如图甲所示,观众看到运动员时,运动员用的时间相同,通过的路程不同,跑在前面的运动员游得快,通过的路程大,所以采用的是方法是相同时间比路程。
如图乙所示,当比赛结束时,运动员通过的路程相同,所用时间不同,用时少的游得快,所以裁判采用的方法是相同路程比时间。
物理学上采取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速度单位换算1m/s=1×3.6km/h=3.6km/h。
【举一反三6】短跑比赛正在激烈进行中。那么,_________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_________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均选填“观众”或“裁判”)
【答案】观众 裁判
【解析】比赛时,观众看到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跑得快,说明了在相同的时间内,运动员的路程越大,运动员跑得越快,观众是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终点裁判是看谁最先到达终点,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员跑得快;裁判是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举一反三7】体育铸就梦想,健康方为底色。10月18日上午,灿烂阳光与微笑洋溢的日子里,泉州科技中学第十八届田径运动会拉开帷幕。
运动健儿们在赛场上奔跑,场外的观众呐喊加油,从图片看出目前50612选手跑在最前面,他跑得最快,是以相同     比较   ,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答案】时间   通过的路程
【解析】运动健儿们在赛场上奔跑,场外的观众呐喊加油,从图片看出目前50612选手跑在最前面,他跑得最快,这是利用赛道上的运动健儿运动相同的时间,比较谁跑的路程远近来比较谁跑得快慢的,即以相同时间比较通过的路程。
【举一反三8】如图中(a)、(b)表示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请分别表述这两种方法(a)   ;(b)   。两种方法都应用了    的思想。
【答案】见【解析】   见【解析】   控制变量
【解析】   见【解析】   控制变量
【题型2】速度概念的理解
【典型例题】关于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物体在相等的路程内,所用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答案】C
【解析】 没有控制物体运动时间,只谈速度和路程的关系是不正确的。A不符合题意。
没有控制物体经过的路程,只谈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是不正确的。B不符合题意。
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物体在相等的路程内,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举一反三1】诗词中常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根据诗意能估算出物体运动速度的是(  )
A.坐地日行八万里
B.天台四万八千丈
C.桃花潭水深千尺
D.春风十里扬州路
【答案】A
【解析】物体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为速度,能估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日行,说明时间是一日,八万里,是对应的路程,故A符合题意;
“天台四万八千丈”指的是天台山的高度;“桃花潭深千尺”指的是桃花潭的深度,“春风十里扬州路”指的是路的长度,只有距离,不有时间,不能估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故BCD错误。
【举一反三2】对速度相关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物理学中,把时间与路程之比叫做速度
B.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千米每时,符号是km/h
C.速度公式中,s表示的是路程,t表示的是任意时间,v表示的是速度
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答案】D
【解析】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故A错误;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故B错误;
速度公式中,s表示的是路程,t表示的运动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v表示的是速度,故C错误;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的越快,故D正确。
【举一反三3】(多选)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的物体,运动一定越快
B.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长
C.每分钟内通过的路程都相同的运动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与路程成正比
【答案】AC
【解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运动快的物体,速度一定大,故A正确。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不一定长,还要考虑时间,故B错误。
一个物体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并且物体经过的路线是直的,这个物体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不变,它的速度与时间和路程无关,故D错误。
【举一反三4】现如今“蚕宝宝”已然成为了松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图所示为一辆正在行驶的有轨电车,小林坐在电车里看见路旁的树木纷纷向后退,这个观察结果是以      为参照物,有轨电车正常运行时速度可达15米/秒,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答案】有轨电车   1秒内有轨电车通过的路程是15米
【解析】小林坐在电车里看见路旁的树木纷纷向后退,观察对象是路旁的树木,向后退说明树木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所以所选的参照物可以是有轨电车或小林自己等。
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有轨电车正常运行时速度可达15米/秒,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秒内有轨电车通过的路程是15米。
【举一反三5】小明在校园散步时看到自己运动手表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其中由“配速”信息可判断配速数值越小小明运动得越       (选填“快”或“慢”),其判断的理由是      (合理即可)。
【答案】快   见【解析】
【解析】
【举一反三6】体育课上测得甲、乙、丙三位同学百米赛跑成绩,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成绩可知,快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是在      相同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
【答案】乙   路程
【解析】[1]由题意可知,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路程相同,因此用时少的跑的快,由表中数据可知,乙用的时间最少,所以乙同学跑的最快。
[2]由于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路程相同,因此用时少的跑的快,所以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是在路程相同条件下,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
【题型3】速度单位及换算
【典型例题】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
A.5.6nm=5.6×10-3=5.6×10-3um
B.5.6m=5.6×1000000um=5.6×106um
C.3m/s=1.08km/h
D.5.6cm=5.6×10-2cm=0.056m
【答案】B
【解析】因为,所以
故A不符合题意;
因为,所以
故B符合题意;
因为,所以
故C不符合题意;
因为,所以
故D不符合题意。
【举一反三1】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
A.5.6nm=5.6×10-3=5.6×10-3um
B.5.6m=5.6×1000000um=5.6×106um
C.3m/s=1.08km/h
D.5.6cm=5.6×10-2cm=0.056m
【答案】B
【解析】 因为,所以
故A不符合题意;
因为,所以
故B符合题意;
因为,所以
故C不符合题意;
因为,所以
故D不符合题意。
【举一反三2】三个好朋友决定选择不同的方式去上学。小张骑电动车以20 km/h的速度平稳前进;小王以3 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蹬骑山地自行车全力前进,他每分钟通过的路程为0.36 k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李速度最大
B.小王速度最大
C.小张速度最小
D.三人速度一样大
【答案】A
【解析】小张的速度:20 km/h=20×m/s≈5.6 m/s;小王的速度为:3 m/s;小李每分钟通过的路程s=0.36 km=360 m,小李的速度:==6 m/s,比较可知,小李的速度最大,小王的速度最小,故选A。
【举一反三3】为响应“绿色出行”的号召,小刘、小韩和小王决定选择不同的低碳环保方式从学校出发前往博物馆。小刘以18km/h的速度骑自行车前往;小韩坐公交车前往,结果遇到了堵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为16.2km;小王跑步前往,每分钟通过的路程为180m,三人中速度最大的是(  )
A.小刘 B.小韩 C.小王 D.一样大
【答案】A
【解析】小刘的速度18km/h;小韩的速度为16.2km/h;小王跑步前往,每分钟通过的路程为180m,每秒钟通过的路程为3m,小王的速度3m/s=10.8km/h
比较可知,小刘的速度最大。
【举一反三4】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50m=_________ km
(2)1.8m=_________ mm
(3)12min=_________ h
(4)72km/h=_________ m/s
【答案】 (1)0.05 (2)1800 (3)0.2 (4)20
【解析】(1)根据长度换算关系可知
50m=0.05km
(2)根据长度换算关系可知
1.8m=1800mm
(3)根据时间换算关系可知
12min=0.2h
(4)根据速度换算关系可知
【举一反三5】单位换算:12m=_________ cm 2h=_________ min=_________ s 1m/s=_________km/h
【答案】 1200 120 7200 3.6
【解析】 长度的单位换算,因为1m=100cm,所以
12m=12×100cm=1200cm
时间的单位换算,因为1h=60min,1min=60s,所以
2h=2×60min =120min=120×60s=7200s
速度的单位换算,因为1km=1000m,1h=3600s,所以
【举一反三6】单位换算:(1)108km/h=   m/s,(2)5cm=     m。
【答案】(1)30   (2)0.05
【解析】(1)由1可得108
(2)由1cm=0.01m可得5cm=5×0.01m=0.05m
【题型4】速度的简单计算
【典型例题】如图所示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根据这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  )
A.不应超过10min
B.不应短于10min
C.不应超过6min
D.不应短于6min
【答案】B
【解析】由警示牌可知,小汽车的最大速度v车=120km/h,通过的路程s=20km。
由得,小汽车在区间测速段运动的最短时间为即:不能小于10min。
【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同时做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5s时,甲物体的速度为15m/s
B.乙物体在0~10s内相对于地面速度为20m/s
C.在5s时,甲物体比乙物体多运动了5m
D.两物体在10s时,甲比乙运动路程少5m
【答案】C
【解析】由图像可知,甲物体5s内运动路程为15m,在5s时,甲物体的速度为,故A错误;
乙物体在0~10s内相对于地面运动了10m,在10s内,乙的速度为,故B错误;
在5s时,甲物体运动了s甲=v甲t=3m/s×5s=15m,乙物体运动了s乙=v乙t=2m/s×5s=10m,在5s时,甲物体比乙物体多运动了5m,故C正确;
由图像可知,两物体在10s时,运动路程相同,故D错误;
【举一反三2】小汽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红观察到小汽车速度表的指针始终在100km/h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约10m长大客车的过程中,小红发现自己通过大客车的时间为5s,则下列四个选项中最接近大客车速度的是(  )
A.30km/h B.60km/h C.78km/h D.93km/h
【答案】D
【解析】大客车的长度接近10m,以大客车为参照物,小汽车运动的路程约为10m,
小汽车相对于大客车的速度,
大客车的速度约为100km/h﹣7.2km/h=92.8km/h≈93km/h,故选项D符合题意。
【举一反三3】小红和爸爸一起去旅游,途中通过一座长12km的大桥,刚驶上大桥时,小红看到速度计如图所示,小红看到车窗上的贴图是静止的,她是以 为参照物的;若开车匀速行驶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 。
【答案】自己;0.15h
【解析】车虽然在行驶,但贴图相对于小红自己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参照物是小红自己;
汽车的速度为v=80km/h,
过桥时间为t0.15h。
【举一反三4】如图所示,有一支医疗队伍乘坐的专车总长为15m,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途中车上一医护人员通过计时观察发现自己通过一条隧道的时间为2min,求:
(1)该隧道的长度;
(2)所乘坐的专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
(3)专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为1200m的大桥时,该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
【答案】(1)此隧道长为1800m;
(2)所乘坐的专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为121s;
(3)该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为79s。
【解析】(1)专车的速度v=54km/h=15m/s,通过一条隧道的时间为t=2min=120s,
由可知,该隧道的长度:s=vt=15m/s×120s=1800m;
(2)所乘坐的专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s′=s+L车=1800m+15m=1815m,
由可知,所乘坐的专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t′121s。
(3)该车完全在桥上行驶通过的路程:s″=s桥﹣s车=1200m﹣15m=1185m,
该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t″79s。
【举一反三5】如图为某电动自行车,下表为该电动自行车的部分技术参数,根据这些技术参数回答下列问题:
(1)电动自行车充电一次,若以正常速度行驶最多可用多少h;
(2)若以最大速度行驶15分钟,前进的距离是多少km。
【答案】解:(1)由得,正常行驶最多可用的时间:t1===3h;
(2)行驶的时间t2=15min=0.25h,
由得,前进的距离:s2=v2t2=20km/h×0.25h=5km。
【解析】(1)电动自行车正常行驶时,充电一次可正常行驶3h;
(2)以最大速度行驶15分钟,前进的距离是5km。
【题型5】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典型例题】如图所示,一架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C919”大型客机正在平直的跑道上助跑起飞,在第内通过了,在第内通过了,在第内通过了,则这架飞机(  )
A.在第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第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D
【解析】客机第1s内通过了10m,在1s内客机由静止变为运动,做变速直线运动;客机在第2s内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B不符合题意;
客机在第1s内通过了10m,第2s内通过20m,第3s内通过30m,在相等的时间内客机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所以在这3s内客机做变速直线运动,故D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举一反三1】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  )
A.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km/h
B.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m/s
C.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km/h
D.汽车在圆形跑道上匀速行驶属于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A
【解析】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km/h,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经过20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表示此时汽车的速度为90km/h,但是启动后20s内汽车的运动情况未知,所以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不一定是90km/h,故C错误;
汽车在圆形跑道上匀速行驶,运动路径不是直线,不属于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举一反三2】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用横轴表示物体的运动时间t,用纵轴表示物体的运动路程s,根据该图像可知(  )
A.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B.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
C.运动通过的路程是
D.运动通过的路程是
【答案】C
【解析】 图像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路程也在变大,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运动,故AB错误;
由图像知道,横坐标是2s时对应的纵坐标是4m,说明运动路程所用时间是,故C正确,D错误。
【举一反三3】下列物体的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石块在空中自由下落
B.运动员投出去的铅球在空中运动
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
D.直升机速度大小不变竖直下降
【答案】D
【解析】A,在空中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快,不是匀速直线运动;B,运动员投出去的铅球,速度时刻改变,不是匀速直线运动;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在做曲线运动;D,直升机速度大小不变竖直下降,沿直线做速度恒定的运动,即匀速直线运动,故D符合题意。
【举一反三4】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做    (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从A点到E点共运动    cm。
【答案】加速   8.00
【解析】根据题图可知,小球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断增大,所以小球做加速直线运动。
根据题图可知,小球在A点与0刻度线对齐,E点的读数为8.00cm,小球从A点运动到E点的距离为8.00cm。
【举一反三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相隔相同时间所在的不同位置。由图可知,________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时间间隔为0.02s,则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m/s。
【答案】 甲 0.75m/s
【解析】 由图知,甲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相等,乙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不相等,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变速直线运动。
由图知,甲物体在0.08s内通过的路程为6cm,所以它的速度为
【举一反三6】如图所示,小车的运动__________(选填“可能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在________(填字母)段的运动最快。小车行驶过程中,道路旁的大树相对小车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不是 CD 运动
【解析】小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距离不相等,因此小车的运动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在CD段通过的距离最远,运动的最快。以小车为参照物,大树是运动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