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光的折射 题型专练(原卷版+解析版)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4 光的折射 题型专练(原卷版+解析版)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4.4 光的折射
【题型1】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
【题型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2
【题型3】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应用 5
【题型4】利用光的折射规律作图 7
【题型5】光折射的可逆性 9
【题型1】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典型例题】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小孔成像
B.海市蜃楼
C.墙上手影
D.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了
【举一反三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如果要用激光笔照亮水中的鱼,则激光笔要向看到鱼的位置照射
C.人以1m/s的速度垂直面镜时,像以1m/s的速度靠近人
D.三月桃花盛开,人们能观赏到美丽的桃花是因为光在桃花的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的结果
【举一反三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影”,例如我们在河边看到建筑物在水中的“倒影”;树木在太阳底下形成的“树影”,则前者是由________引起的,后者由 ________引起的;我们也发现在池塘边看池水的深度,总是比实际的水浅些,这是由________引起的。
【举一反三3】如图是两位同学在水中呼喊救命的场景,我们在岸上观察,发现看到池塘的底比实际位置要________一些(选填“深”或“浅”)。这主要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
【举一反三4】渔夫大明的眼睛在A处看到B处有一条鱼,眼睛看到的是________(选填“C”或“D”)处鱼的________(选填“虚像”或“实像”),这是由于发生光的折射,折射角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入射角导致的。若在A处发射一束光照亮水中的鱼,光束应朝向________(选填“B”“C”或“D”)处。
【题型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典型例题】如图,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光从空气沿AO斜射入玻璃砖的情形.仅根据这一步骤,小明就提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若增大入射角后,入射角也一定大于折射角“,他这一提法属于( )
A.猜想 B.评估 C.设计实验 D.实验结论
【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A在水面上方,B在水面下方,ABD垂直于水面,垂足分别是C和D,AB连线与水面相交于E点,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够照射到B点,则射出的激光在水面上的入射位置是(  )
A.E点
B.D点
C.D与E之间的某一个点
D.C与E之间的某一个点
【举一反三2】小明在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时,让入射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得到如下表格。(当反射能量达到100%时,折射光线消失)
(1)光的折射现象一般都会伴随着反射现象的发生,当入射角增大时,则折射角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当入射角i=45°时,光线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从空气中传播出来。
(3)当入射角i≥___________时,折射光消失,反射光会变得更亮,即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图像中的图线___________(填“a”或“b”)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两角关系。
(4)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知,如果光从空气射向玻璃,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举一反三3】两名同学合作探究光的折射特点,让一束光分别从空气中以不同角度射入水和玻璃中,将入射角与折射角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表一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表二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
(1)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的大小是 。
(2)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进一步分析表中数据,推理可得初步结论: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达到90°。
(3)当光线以35°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的大小是 。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用塑料薄膜和水制成的“水凸透镜”与外观尺寸相同的“玻璃凸透镜”相比,“玻璃凸透镜”的焦距更 (选填“大”或“小”)。
(5)本实验多次改变入射角的目的是 。
【举一反三4】在探究“光的折射特点”的实验中,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如图所示,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
实验二:让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空气中以不同角度射入水中和玻璃中,表1和表2分别为其实验中的记录数据;
分析图及表1和表2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的现象,表明 ;
A.光线在水面只发生了反射
B.光线在水面只发生了折射
C.光线在水面既发生了折射又发生了反射
(2)若将实验一的条件进行改变,使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 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分析表一和表二,光从空气垂直射入其它介质时,其传播方向 (选填“改变”或“不变”)。
【题型3】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应用
【典型例题】如图所示,现有一个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和一只筷子.小名同学将一支筷子斜插入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若小名从杯子正面观察,可能观察到筷子和筷子在杯中水下部分的成像情况最可能的是( )
A. B. C. D.
【举一反三1】下列现象中能利用光的折射知识解释的是(  )
A.平面镜成像
B.手影
C.池水变浅
D.小孔成像
【举一反三2】(1)如图甲将硬纸板垂直放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入射到O点,实验时若入射光线偏离法线,则反射角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纸板A上显示出光路时,将另一半纸板B绕ON向后折时,反射光线不在纸板B上,此时反射光实际上是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的;
(2)如图乙,一束光从A点射向水面上的O点,照射到容器底部的B点,如果要让折射光线射到C点,在保持入射点不变时,应 (选填“增大”或“减小”)入射角或者在保持入射光线位置不变时,应 (选填“加水”或“排水”)。
【举一反三3】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直线传播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将移动到O点的 (选填“左”或“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至水槽满,则水满时的折射角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适量水时的折射角。
【举一反三4】篝火晚会上小强发现,隔着燃烧的火堆看对面的同学或其它物体,看到他们在晃动,他以为自己的眼睛花了,他将眼睛闭上一会儿,再认真去看,还是感觉到他们在晃动,小明百思不得其解,请你帮他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自然界中,与此相似的现象还有哪些,请举一例?
【题型4】利用光的折射规律作图
【典型例题】下列四幅光路图能正确解释生活中现象的是(  )
A.图甲:岸上的人看见水中的物体
B.图乙:物体通过小孔形成实像
C.图丙:光从室外透过窗户玻璃进入室内
D.图丁:人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
【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列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  )
A. B. C. D.
【举一反三2】2024年5月3日,在青岛工作的小伙王龙在淄博旅游时,为救落水的母子二人,不幸溺亡。王龙用年轻的生命挽救了他人家庭,心存大爱孝顺善良的他为社会作出了榜样,被追授为“淄博市见义勇为模范”。
(1)河水看似很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错觉。为展示这一现象,老师用激光笔从水底A处向空气照射一束光,看到空气中的光束向 偏折。逆着折射光线看,A处好像变浅了。请你在图2中画出折射光线,并在图中标注折射角的位置。
(2)实验中,光束在水面同时发生反射现象,反射角的大小是 。
(3)为避免此类悲剧发生,请你帮助有河或湖的景区设计一个安全警示牌。请将安全警示牌的内容或写或画在方框中。
【举一反三3】图中,OA'是光线AO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大致画出入射光线BO的折射光线OB'。
【举一反三4】画出图中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出折射角γ。
【题型5】光折射的可逆性
【典型例题】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物体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
A.光屏上仍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B.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C.光屏上没有像
D.光屏上没有像,需要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光屏上才会出现像
【举一反三1】渔民用激光枪射鱼,应该使激光对准(  )
A.看到的鱼 B.看到的鱼的上方 C.看到的鱼的下方 D.看到的鱼的左上方
【举一反三2】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玻璃缸B处有雨花石.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射到雨花石上,则激光应向哪一点射出?
A.B点 B.B点上方 C.B点下方 D.B点左方或右方
【举一反三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 40 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的像一定是( )
A.放大的虚像 B.放大的实像 C.缩小的虚像 D.缩小的实像
【举一反三4】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玻璃缸B处有雨花石.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射到雨花石上,则激光应向哪一点射出?
A.B点 B.B点上方 C.B点下方 D.B点左方或右方4.4 光的折射
【题型1】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
【题型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
【题型3】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应用 8
【题型4】利用光的折射规律作图 10
【题型5】光折射的可逆性 14
【题型1】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典型例题】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小孔成像
B.海市蜃楼
C.墙上手影
D.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了
【答案】B
【解析】小孔成像、手影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白云在水中飘动”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故选B。
【举一反三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如果要用激光笔照亮水中的鱼,则激光笔要向看到鱼的位置照射
C.人以1m/s的速度垂直面镜时,像以1m/s的速度靠近人
D.三月桃花盛开,人们能观赏到美丽的桃花是因为光在桃花的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的结果
【答案】B
【解析】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鱼反射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眼睛,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从看到鱼的位置正对鱼照射,才能把鱼照亮,故B正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人以1m/s的速度垂直面镜时,像也以1m/s的速度垂直面镜,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2m/s,故C错误;三月桃花盛开,游人能观赏到美丽的桃花,是光在桃花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结果,故D错误。
【举一反三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影”,例如我们在河边看到建筑物在水中的“倒影”;树木在太阳底下形成的“树影”,则前者是由________引起的,后者由 ________引起的;我们也发现在池塘边看池水的深度,总是比实际的水浅些,这是由________引起的。
【答案】光的反射 光沿直线传播 光的折射
【解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树影”是光沿直线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阴影;“水浅”是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
【举一反三3】如图是两位同学在水中呼喊救命的场景,我们在岸上观察,发现看到池塘的底比实际位置要________一些(选填“深”或“浅”)。这主要是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
【答案】见解析图
【解析】池底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所以人看到的是变浅的池底的虚像。
【举一反三4】渔夫大明的眼睛在A处看到B处有一条鱼,眼睛看到的是________(选填“C”或“D”)处鱼的________(选填“虚像”或“实像”),这是由于发生光的折射,折射角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入射角导致的。若在A处发射一束光照亮水中的鱼,光束应朝向________(选填“B”“C”或“D”)处。
【答案】见解析图
【解析】看到水中的鱼,是鱼反射的光线经过水面折射后进入人的眼睛,由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的眼睛逆着光线看去,看到的是变高的鱼的虚像;所以眼睛看到的是D处鱼的虚像;
若在A处发射一束光照亮水中的鱼,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光束应朝向B处。
【题型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典型例题】如图,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光从空气沿AO斜射入玻璃砖的情形.仅根据这一步骤,小明就提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若增大入射角后,入射角也一定大于折射角“,他这一提法属于( )
A.猜想 B.评估 C.设计实验 D.实验结论
【答案】A
【解析】小明仅根据这一步骤,就提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若增大入射角后,入射角也一定大于折射角的”.是根据实验现象作出的初步判断,他这一提法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猜想与假设”环节.
【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A在水面上方,B在水面下方,ABD垂直于水面,垂足分别是C和D,AB连线与水面相交于E点,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够照射到B点,则射出的激光在水面上的入射位置是(  )
A.E点
B.D点
C.D与E之间的某一个点
D.C与E之间的某一个点
【答案】C
【解析】光从A斜射入水面,到达B点,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所以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够照射到B点,则射出的激光在水面上的入射位置是D与E之间的某一个点。故选C。
【举一反三2】小明在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时,让入射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得到如下表格。(当反射能量达到100%时,折射光线消失)
(1)光的折射现象一般都会伴随着反射现象的发生,当入射角增大时,则折射角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当入射角i=45°时,光线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从空气中传播出来。
(3)当入射角i≥___________时,折射光消失,反射光会变得更亮,即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图像中的图线___________(填“a”或“b”)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两角关系。
(4)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知,如果光从空气射向玻璃,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答案】(1)增大 (2)不能 (3)41.8 a (4)不能
【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2)发生全反射时,没有折射光线,当入射角i=45°时,发生全反射,光线不能从空气中传播出来;
(3)由表格数据可知: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当入射角等于41.8°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折射角总大于入射角,而图b中,当入射角等于45°时,折射角也等于45°,a图线中的折射角始终大于入射角,因此图a反映了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4)由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要发生全反射,入射角要小于折射角,若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则入射角大于折射角,不能发生全反射。
【举一反三3】两名同学合作探究光的折射特点,让一束光分别从空气中以不同角度射入水和玻璃中,将入射角与折射角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表一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表二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
(1)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的大小是 。
(2)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进一步分析表中数据,推理可得初步结论: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达到90°。
(3)当光线以35°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的大小是 。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用塑料薄膜和水制成的“水凸透镜”与外观尺寸相同的“玻璃凸透镜”相比,“玻璃凸透镜”的焦距更 (选填“大”或“小”)。
(5)本实验多次改变入射角的目的是 。
【答案】(1)0°;(2)增大;不可能;(3)45;(4)小;(5)得出普遍结论,避免偶然性
【解析】(1)当空气中的入射角为0°时,水中的折射角和玻璃中的折射角都为0°,故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
(2)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当空气中的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但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故光从空气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不可能达到90°;
(3)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由表格可知,当光线以35°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则折射角是45°;
(4)由表格可知,当空气这侧的入射角是45°时,光射入玻璃的折射角为24°,光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为35°,玻璃对光的偏折能力更强。所以两个外形完全一样的水凸透镜和玻璃凸透镜,玻璃凸透镜的焦距应更小,水凸透镜的焦距更大;
(5)本实验多次改变入射角的目的是为了得出普遍结论,避免偶然性。
【举一反三4】在探究“光的折射特点”的实验中,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如图所示,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
实验二:让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空气中以不同角度射入水中和玻璃中,表1和表2分别为其实验中的记录数据;
分析图及表1和表2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的现象,表明 ;
A.光线在水面只发生了反射
B.光线在水面只发生了折射
C.光线在水面既发生了折射又发生了反射
(2)若将实验一的条件进行改变,使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 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分析表一和表二,光从空气垂直射入其它介质时,其传播方向 (选填“改变”或“不变”)。
【答案】C;大于;不变
【解析】(1)由图可知,法线右侧有两条光线,即光在水面既发生了折射又发生了反射;
(2)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若将实验一的条件进行改变,使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空气中的角大,所以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入射角为0°时,折射角也为0°,即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题型3】光的折射规律及其应用
【典型例题】如图所示,现有一个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和一只筷子.小名同学将一支筷子斜插入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若小名从杯子正面观察,可能观察到筷子和筷子在杯中水下部分的成像情况最可能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如图所示:水中的物体反射的光线斜射到水面,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在水面以上看到的物体的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即A点的像在A′点,所以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由于光的折射,看上去筷子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水内的部分看上去向上弯折;从杯子正面观察杯子和水相当于放大镜,所以看到的是筷子在水中变粗的虚像,因此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
【举一反三1】下列现象中能利用光的折射知识解释的是(  )
A.平面镜成像
B.手影
C.池水变浅
D.小孔成像
【答案】C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手影和小孔成像现象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D不符合题意;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C符合题意。
【举一反三2】(1)如图甲将硬纸板垂直放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贴着纸板A入射到O点,实验时若入射光线偏离法线,则反射角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纸板A上显示出光路时,将另一半纸板B绕ON向后折时,反射光线不在纸板B上,此时反射光实际上是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的;
(2)如图乙,一束光从A点射向水面上的O点,照射到容器底部的B点,如果要让折射光线射到C点,在保持入射点不变时,应 (选填“增大”或“减小”)入射角或者在保持入射光线位置不变时,应 (选填“加水”或“排水”)。
【答案】(1)变大;存在;(2)减小;加水。
【解析】(1)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若入射光线偏离法线,入射角变大,则反射角也变大。
纸板A的作用是便于观察光路,将另一半纸板B绕 ON向后折时,由于B不在A所在平面内,反射光线不在纸板B上,此时反射光实际上是存在的。
(2)如果要让折射光线射到容器底的C点,在保持入射点不变时,折射角应变小;由于在光的折射中,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所以应减小入射角。
保持入射光线不变时,要让折射光线向左偏移,折射点应向左偏移,所以水面应上升,即要往容器内加水。
【举一反三3】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直线传播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将移动到O点的 (选填“左”或“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至水槽满,则水满时的折射角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适量水时的折射角。
【答案】左;等于
【举一反三4】篝火晚会上小强发现,隔着燃烧的火堆看对面的同学或其它物体,看到他们在晃动,他以为自己的眼睛花了,他将眼睛闭上一会儿,再认真去看,还是感觉到他们在晃动,小明百思不得其解,请你帮他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自然界中,与此相似的现象还有哪些,请举一例?
【答案】篝火燃烧时,上方空气密度不均匀,光在疏密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因此人眼看对面的同学或其它物体在晃动;例子:海市蜃楼等.
【解析】篝火燃烧时,上方空气密度不均匀,光在疏密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因此人眼看对面的同学或其它物体在晃动;例子:海市蜃楼等.
【题型4】利用光的折射规律作图
【典型例题】下列四幅光路图能正确解释生活中现象的是(  )
A.图甲:岸上的人看见水中的物体
B.图乙:物体通过小孔形成实像
C.图丙:光从室外透过窗户玻璃进入室内
D.图丁:人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
【答案】A
【解析】图甲: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光的传播方向是从水中到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A正确;
图乙:物体通过小孔形成倒立的实像,故B错误;
光线通过玻璃砖再进入空气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是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折射光线应该靠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是从玻璃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应该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C错误;
人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应该是由树木射向湖面的光线被反射进入人眼,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错误。
【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列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射水鱼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的昆虫,是因为水面上方的昆虫“发出”的光射向水面,发生折射,再进入射水鱼的眼睛中,因此光的传播路线是由空气→水中,故AB错误;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D正确,C错误。
【举一反三2】2024年5月3日,在青岛工作的小伙王龙在淄博旅游时,为救落水的母子二人,不幸溺亡。王龙用年轻的生命挽救了他人家庭,心存大爱孝顺善良的他为社会作出了榜样,被追授为“淄博市见义勇为模范”。
(1)河水看似很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错觉。为展示这一现象,老师用激光笔从水底A处向空气照射一束光,看到空气中的光束向 偏折。逆着折射光线看,A处好像变浅了。请你在图2中画出折射光线,并在图中标注折射角的位置。
(2)实验中,光束在水面同时发生反射现象,反射角的大小是 。
(3)为避免此类悲剧发生,请你帮助有河或湖的景区设计一个安全警示牌。请将安全警示牌的内容或写或画在方框中。
【答案】(1)界面;见解析图;(2)53°;(3)水深危险,严禁嬉水。
【解析】(1)激光笔从水底A处斜射入空气中,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界面偏折,
过入射点作出法线,根据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折射角,如图所示:
(2)已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37°,则入射角为90°﹣37°=53°,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为53°;
(3)河或湖的景区没有警示牌,如果有人下河游泳会很危险,我们应该在这里做一个,“水深危险,严禁嬉水”的安全警示牌,从而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举一反三3】图中,OA'是光线AO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大致画出入射光线BO的折射光线OB'。
【答案】见解析图
【解析】入射光线AO和BO,BO入射角小,所以BO的折射光线OB′的折射角也较小,OB′应画在OA′和法线之间,如图所示:
【举一反三4】画出图中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出折射角γ。
【答案】
【题型5】光折射的可逆性
【典型例题】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物体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
A.光屏上仍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B.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C.光屏上没有像
D.光屏上没有像,需要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光屏上才会出现像
【答案】B
【解析】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物距一定大于像距,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时,对调蜡烛和光屏,根据光路可逆,光屏上还能得到清晰的像,对调蜡烛和光屏,物距小于像距,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举一反三1】渔民用激光枪射鱼,应该使激光对准(  )
A.看到的鱼 B.看到的鱼的上方 C.看到的鱼的下方 D.看到的鱼的左上方
【答案】A
【解析】鱼射出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眼睛,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从看到鱼的位置正对鱼照射,能把鱼照亮,所以渔民应瞄准看到“鱼”的开始射击。
【举一反三2】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玻璃缸B处有雨花石.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射到雨花石上,则激光应向哪一点射出?
A.B点 B.B点上方 C.B点下方 D.B点左方或右方
【答案】A
【解析】人看到雨花石的虚像,是因为雨花石反射的光由水中进入空气,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眼顺着折射光线的延长线看到雨花石的虚像.所以,可以根据雨花石的位置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再根据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来解答此题.连接AB,过折射点做法线,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虽然人看到的B点是雨花石的虚像,雨花石的实际位置在B点的正下方,因为激光在进入水的时候也会发生折射,所以照着B点,激光也就刚好落在雨花石上了.如图所示.
【举一反三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 40 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的像一定是( )
A.放大的虚像 B.放大的实像 C.缩小的虚像 D.缩小的实像
【答案】B
【解析】蜡烛距凸透镜40 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当把蜡烛放在光屏位置,光屏放在原来蜡烛的位置,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举一反三4】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玻璃缸B处有雨花石.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射到雨花石上,则激光应向哪一点射出?
A.B点 B.B点上方 C.B点下方 D.B点左方或右方
【答案】A
【解析】人看到雨花石的虚像,是因为雨花石反射的光由水中进入空气,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眼顺着折射光线的延长线看到雨花石的虚像.所以,可以根据雨花石的位置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再根据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来解答此题.连接AB,过折射点做法线,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虽然人看到的B点是雨花石的虚像,雨花石的实际位置在B点的正下方,因为激光在进入水的时候也会发生折射,所以照着B点,激光也就刚好落在雨花石上了.如图所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