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题型1】物理学角度的噪声及其来源 1【题型2】环境保护角度的噪音及其来源 4【题型3】噪声强弱等级 6【题型4】噪声的危害 10【题型5】声源处控制噪声 12【题型6】传播过程中及人耳处控制噪声 15【题型7】控制噪声途径的综合 17【题型1】物理学角度的噪声及其来源【典型例题】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于人的健康D.物理学角度乐音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振动发出的,噪声是杂乱无章、无规律的振动发出的【答案】B【举一反三1】从物理学角度上分析,物体的振动是杂乱无章的,就是噪声,其波形图也是杂乱无章。如图所示,从波形图上看,下列波形图中是噪声的为 ( )A.B.C.D.【答案】C【举一反三2】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的成员,利用录音软件收集到了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声音。如图所示,甲、乙、丙、丁这些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丙的响度比乙大B.甲和乙响度相同C.甲和丙音调相同D.丁声音属于噪声【答案】D【解析】丙和乙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故A错误;乙的振幅比甲大,乙的响度比甲的响度大,故B错误;甲的频率比丙的低,甲的音调低于丙的音调,故C错误;丁的波形图是不规则的,丁声音属于噪声,故D正确。【举一反三3】关于乐音和噪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乐音给人以享受,有益健康;噪声使人烦躁,有损人的身心B.乐音指乐器发出的声音,而噪声则是机器发出的C.乐音的振动有规律,噪声则是杂乱无章的D.噪音是当代社会的一大污染【答案】B【举一反三4】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于人的健康D.物理学角度乐音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振动发出的,噪声是杂乱无章、无规律的振动发出的【答案】B【举一反三5】“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讲话人声音的 来判断的。如图所示,甲、乙是2种声音的波形图,从物理学角度看甲声音是 (选填“乐音”或“噪声”)。【答案】音色;乐音。【举一反三6】在学习“声现象”的知识时有以下几个实验:如图甲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会看到“水花四溅”;如图乙,拨动同一把钢尺,在保证其振幅相同的情况下,改变其伸出桌边的长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的变化。(1)图甲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水花的作用是 。(2)如图乙实验是在探究声音的音调跟 的关系;实验时发现,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其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3)如图丙波形图中 (选填“a” “b”或“c”)显示的声音属于噪声,b两波形图中音调高的是 (选填“a”或“b”)。【答案】(1)振动 放大音叉的振动 (2)频率 低 (3)c b【解析】(1)图甲实验说明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水花可以起到放大振动的作用,属于转换法的运用。(2)由图乙可知,探究的是声音的音调跟频率的关系;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时,钢尺就越不容易振动,其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如果将乙图实验放在月球上进行,由于真空不能传声,实验者不能听到声音的变化。(3)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对比丁图中的ab两图,不难看出:b两波形图中音调高的是b;c杂乱无章属于噪声。【举一反三7】噪声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噪声的波形是 ,生活中会产生噪声的声源有 (举例)。【答案】杂乱无章的;电锯。【举一反三8】通常,人们将有规律的、好听悦耳、使人愉快的声音叫做________,无规律的、难听刺耳、让人心烦的声音叫做________。【答案】乐音 噪声【题型2】环境保护角度的噪音及其来源【典型例题】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A.在图书馆阅览室内学习的同学听到的絮絮细语声B.上物理课时,同学们听到隔壁教室音乐课传来的歌声C.上物理时老师风趣、幽默的讲课声D.夜深人静时,正要入睡的人,听到楼上传来的钢琴声【答案】C【举一反三1】从环保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A.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B.上物理课时,听到隔壁教室音乐课传来的歌声C.吸引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D.夜深,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答案】C【举一反三2】从环保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A.阅览室内絮絮细语B.物理课时,听到隔壁教室传来的歌声C.深夜,人们正要入睡,突然传来弹奏熟练的钢琴声D.吸引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答案】D【举一反三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高”指声音的音调高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C.深夜里优美的钢琴声,它不是噪声D.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信息【答案】B【解析】“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意思是不敢大声说话,怕惊到天上人,其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B正确;优美的音乐虽然动听,如果打扰了人们的休息和工作,就属于噪声,故C错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D错误。【举一反三4】下列情景中,属于噪声的是( )A.图书阅览室里的吵闹声B.演奏会里的摇滚乐曲声C.林间树叶微动发出的声音D.运动会上拉拉队震天的加油声【答案】A【解析】图书阅览室里的吵闹声妨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属于噪声,故A正确;B演奏会里的摇滚乐曲声、运动会上拉拉队震天的加油声是人们要听到的声音,都没有妨碍人们的正常生活,不属于噪声,故BD错误;林间树叶微动发出的声音响度很小,没有妨碍人们正常的休息、工作和学习,也没有对人们要听的声音造成干扰,不属于噪声,故C错误。【举一反三5】国产飞机C919起飞时,由于发动机的振动而产生的轰鸣声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C919降落时,随着声音的 (填“响度”或“音调”)越来越大,飞机开始着陆,最终飞机安全着陆,C919发动机的轰鸣声属于 (填“乐音”或“噪声”)。【答案】空气 响度 噪声【解析】轰鸣声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处。声音的大小为响度。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声音或者振动无规律的声音为噪声,故轰鸣声为噪声。【举一反三6】小超经常被家门口播放的广场舞的音乐声吵醒,对他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属于 (选填“噪声”或“乐音”)。在屋子里说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这是因为 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得到了加强。【答案】噪声 回声【解析】广场舞的音乐声妨碍了小超的正常休息,属于噪声;在屋子里说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这是因为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得到了加强。【举一反三7】小榄人民公园随处可闻鸟鸣声。鸟鸣声是由于鸟的发声器官 发出声音,声音通过 传入人耳,对于想安静学习的同学来说,鸟鸣声是 (选填“噪声”或“乐音”)。【答案】振动 空气 噪声【解析】一切声音都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所以鸟鸣声是由于鸟的发声器官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鸟鸣声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影响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鸟鸣声影响了想安静学习的同学,故对同学来说是噪声。【举一反三8】小超经常被家门口播放的广场舞的音乐声吵醒,对他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属于 (选填“噪声”或“乐音”)。在屋子里说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这是因为 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得到了加强。【答案】噪声 回声【解析】广场舞的音乐声妨碍了小超的正常休息,属于噪声;在屋子里说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这是因为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得到了加强。【题型3】噪声强弱等级【典型例题】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B.人讲话时声音的响度约为200dBC.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10m【答案】A【解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左右,故A符合题意;根据声音的知识可知,人讲话时声音的响度约为60dB,故B不符合题意;正常人心脏跳动每分钟约70次,所以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在1s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根据常识可知,教室门的高度略比正常人的身高高一点,约2m,故D不符合题意。【举一反三1】下面四个单位中,哪个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 )A.纳米 B.分贝 C.千米/时 D.千克【答案】B【举一反三2】分贝是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 )A.温度 B.速度 C.密度 D.响度【答案】D【举一反三3】甲、乙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单独发声,在A点测得数据为88d第二次由乙单独发声,在A点用同一仪器测得数据为56dB。则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发声体振动快B.乙发声体距仪器一定远C.甲发声体距仪器可能远D.乙发声体振幅一定小【答案】C【解析】甲的分贝数值比乙大,即响度大,与音调无关,不能说明甲发声体振动快,故A错误;甲的分贝数值比乙大,即响度大,可能是在振幅相同的情况下,甲距离声源近,乙距离声源远,故B错误;若甲发声距仪器远,但甲的振幅非常大也是有可能的,故C正确;乙的响度小,可能是振幅小或距离仪器远,乙发声体振幅一定小说法是错误的,故D错误。【举一反三4】为控制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合肥市最近在学校、居民住宅等道路旁,安装了一种在线实时监测噪声的设备。当有汽车经过鸣笛时,设备上会显示数字并自动抓拍予以处罚。这个设备上的数字65的单位应该是( )A.Hz B.dB C.km/h D.km【答案】B【解析】因为监测噪声的设备是用来测定噪声的等级的,而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监测噪声设备上数据的单位是分贝(dB);【举一反三5】有一种美叫“有规律”的美,如美女的脸就很有规律——左右完全对称,这叫“对称美”。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阿里木同学想探寻一下声音的美,他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阿里木填上空缺。(1)如图所示,(a)、(b)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噪声发声体的振动是 (选填“规则的”“无规则的”);(2)在阿克苏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音色”或“频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8.6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噪声监测设备 (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3)阿克苏某小区一群大妈常跳广场舞,优美的舞曲声对于正在探索物理乐趣的你来说是 。(选填“乐音”或“噪声”)。【答案】(1)b 无规则的 (2)响度 dB 不能 (3)噪声【解析】(1)噪声是由发声体的无规则振动产生的;结合声音的波形图可知,b图中的波形没有规律,声音杂乱无章是噪声的波形图;(2)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8.60的数字,可知此时的噪声是58.60分贝;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时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噪声监测设备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3)优美的舞曲声对于大妈们来说是她们喜欢听的,所以是乐音,而对于正在探索物理乐趣的你来说是不想听到的,所以是噪声。【举一反三6】一天,小明在街道上看见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85.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 ,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 。【答案】分贝(dB) 减小【解析】人们以分贝(符号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噪声监测设备的显示屏显示的是噪声的强度,所以85.0的数据单位是dB。汽车或摩托车通过时,会产生很大的噪声,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减小。【举一反三7】有一种美叫“有规律”的美,如美女的脸就很有规律——左右完全对称,这叫“对称美”。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阿里木同学想探寻一下声音的美,他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阿里木填上空缺。(1)如图所示,(a)、(b)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噪声发声体的振动是 (选填“规则的”“无规则的”);(2)在阿克苏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音色”或“频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8.6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噪声监测设备 (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3)阿克苏某小区一群大妈常跳广场舞,优美的舞曲声对于正在探索物理乐趣的你来说是 。(选填“乐音”或“噪声”)。【答案】(1)b 无规则的 (2)响度 dB 不能 (3)噪声【解析】(1)噪声是由发声体的无规则振动产生的;结合声音的波形图可知,b图中的波形没有规律,声音杂乱无章是噪声的波形图;(2)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8.60的数字,可知此时的噪声是58.60分贝;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时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噪声监测设备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3)优美的舞曲声对于大妈们来说是她们喜欢听的,所以是乐音,而对于正在探索物理乐趣的你来说是不想听到的,所以是噪声。【举一反三8】在一些闹市区,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监测设备,显示屏上的数据是65.7 ,该设备 (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答案】dB 不能【解析】噪声监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响度,用分贝(dB)划分噪声的等级。减弱噪声的方法: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监测器是用来监测噪声大小的仪器,噪声监测设备不能减弱噪声。【题型4】噪声的危害【典型例题】某地举行了盛大的游行庆祝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游行中人们的欢呼声对于正在看书的人来说不是噪声B.庆祝游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 m/sC.游行庆祝声音不会超过30 dBD.人们的欢呼声音和汽车鸣笛声可能对人耳造成伤害【答案】D【举一反三1】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应控制环境声音不超过( )A.50dB B.70dB C.90dB D.110dB【答案】B【举一反三2】下列估测最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初中学生100m跑步测试成绩一般是15sB.为了不影响我们的学习,声音不能超过90dBC.学校办公桌的高度一般是750mmD.人步行速度为1.1m/s【答案】B【解析】初中学生100m跑步测试成绩一般在15s左右,故A符合实际情况;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故B不符合实际情况;学校办公桌的高度一般是75cm,即750mm,故C符合实际情况;人步行速度约为1.1m/s,故D符合实际情况。【举一反三3】下列关于噪声的理解,正确的是( )A.0dB是指没有声音B.0dB的环境是人类最理想的安静环境C.长期工作和生活在高分贝噪声环境中可锻炼人的听力D.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身心健康【答案】D【举一反三4】一天,小明在街道上看到了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61.2”的数据,如图所示,这个数据的单位是________。回到家里以后他查阅了物理资料,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答案】分贝 90 dB 70 dB 50 dB【举一反三5】科学研究表明,长期工作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耳聋发病率明显增加。据此可知,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越大,对人听力损伤越大。【答案】响度【举一反三6】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强弱指发声体做 ______ 时发出的声音大小,要保证工作和学习不受影响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______ dB.【答案】无规则振动;70【解析】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噪声强弱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声音的大小;要保证工作和学习不受影响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分贝.【举一反三7】一天,小明在街道上看到了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61.2”的数据,如图所示,这个数据的单位是________。回到家里以后他查阅了物理资料,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答案】分贝 90 dB 70 dB 50 dB【题型5】声源处控制噪声【典型例题】关于图中声现象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就越高B.乙图: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C.丙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D.丁图:车间的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答案】C【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为保障藏羚羊顺利迁徙,在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某路段设有“禁止鸣笛”的警示牌。“禁止鸣笛”是通过什么途径控制噪声的( )A.防止噪声进入耳朵B.阻断噪声传播C.防止噪声产生D.以上都不符合【答案】C【举一反三2】教师监考时不能穿硬底鞋,以减小噪声对考生的干扰,这是(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阻断噪声的传播途径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答案】A【举一反三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情景,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说明液体能传声B.乙实验可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丙实验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D.丁图中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答案】C【解析】甲实验放入水中的手机的铃声可以传出来说明液体能传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乙实验拨动尺子,尺子振动发出声音,说明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丙实验蜡烛放在音箱前,烛焰会晃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故C错误,符合题意;丁图中禁鸣喇叭是防止噪声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举一反三4】关于图中声现象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就越高B.乙图: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C.丙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D.丁图:车间的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答案】C【举一反三5】如图所示,这是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船“东方红3号”,是全球最大的静音科考船。该船配有静音螺旋桨,其低噪音控制指标达全球最高级别,当船行驶时,水下20米以外的鱼群都感觉不到。该船的静音螺旋桨是在 控制噪声的;“鱼群感觉不到”说明声音的 (填乐音的三要素)很小。【答案】声源处;响度【解析】静音螺旋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鱼群感觉不到”指的是鱼群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的响度小。【举一反三6】智能手机的“智慧语音”功能,可以通过声音识别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这一特征来工作的,社交场所中,人们都自觉调低手机音量,是在 处减弱噪声。【答案】音色;声源【举一反三7】如图所示是某小区内的两个标志牌。A是禁鸣喇叭标示,禁鸣是在 处控制噪声;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小区里汽车最高速度不得超过5 。【答案】声源 km/h【解析】控制噪声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其中禁鸣标志是阻止声音的产生,所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图中标有数字5的标志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汽车的最大速度不能超过5km/h。【题型6】传播过程中及人耳处控制噪声【典型例题】举市瞩目的“工业北路高架路”于2017年10月27日建成通车,极大的方便了市民的出行,细心的小明看到,在高架路某些路段的两侧安装了高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墙是为了(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在产生环节减弱噪声C.在传播环节减弱噪声D.在接收处减弱噪声【答案】C【举一反三1】下列声现象有关事例中,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是( )A.禁止鸣笛B.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C.街道安装噪声监测仪D.城市道路高架桥两旁安装玻璃隔音板【答案】B【解析】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属于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街道安装噪声监测仪,只能检测噪声,不能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城市道路高架桥两旁安装玻璃隔音板,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举一反三2】如图所示,在医院走廊里经常能看到醒目的“静”字,提醒人们不要大声说话,以免影响病人休息,这是在 减弱噪声;病房门窗都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这是在 减弱噪声;有的病人休息时喜欢戴上耳罩,这是在 减弱噪声。【答案】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人耳处【解析】不要大声说话,是阻止声源发声,所以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门窗都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是阻止声音的传播,所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戴上耳罩,是阻止声音进入人耳,所以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举一反三3】现代建筑中常使用一种叫“真空玻璃”的装置(如图中房屋的墙壁),请利用你 所学的声音知识,来解释这种玻璃的优点.【答案】因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真空玻璃能够较好的把噪声阻挡在玻璃外面,使室内的人能够更好的学习、工作和休息.【解析】因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真空玻璃能够较好的把噪声阻挡在玻璃外面,使室内的人能够更好的学习、工作和休息.【题型7】控制噪声途径的综合【典型例题】在与声有关的四幅图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A.居民区街道禁鸣喇叭B.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D.高架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答案】A【举一反三1】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是(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C.在城市中心区安装噪音测量设备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答案】C【解析】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属于防止噪声的产生,可以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在城市中心区安装噪音测量设备,只能测量噪声的响度大小,不能减弱噪声,C符合题意;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举一反三2】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A.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B.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答案】A【举一反三3】摩托车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是由发动机 产生的,在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这种减弱噪声的方式是 (选填“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或“防止噪声进入人耳”)。【答案】振动;防止噪声产生【举一反三4】夜间同学们已入睡,校外的夜市仍在营业,叫卖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气冲冲地起来关窗,乙比较懒,只是用毛毯蒙头又睡,丙索性起来走到窗前,头伸出窗外大叫“别吵了”。他们为减弱噪声而采取的方法分别属于哪种途径?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在声源处减弱【举一反三5】下列措施能不能减弱噪声,如果能说明是在哪个环节减弱的?【答案】A能,在传播过程中;B能,在人耳处;C不能;D能,在声源处。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题型1】物理学角度的噪声及其来源 1【题型2】环境保护角度的噪音及其来源 3【题型3】噪声强弱等级 5【题型4】噪声的危害 7【题型5】声源处控制噪声 8【题型6】传播过程中及人耳处控制噪声 11【题型7】控制噪声途径的综合 12【题型1】物理学角度的噪声及其来源【典型例题】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于人的健康D.物理学角度乐音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振动发出的,噪声是杂乱无章、无规律的振动发出的【举一反三1】从物理学角度上分析,物体的振动是杂乱无章的,就是噪声,其波形图也是杂乱无章。如图所示,从波形图上看,下列波形图中是噪声的为 ( )A.B.C.D.【举一反三2】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的成员,利用录音软件收集到了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声音。如图所示,甲、乙、丙、丁这些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丙的响度比乙大B.甲和乙响度相同C.甲和丙音调相同D.丁声音属于噪声【举一反三3】关于乐音和噪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乐音给人以享受,有益健康;噪声使人烦躁,有损人的身心B.乐音指乐器发出的声音,而噪声则是机器发出的C.乐音的振动有规律,噪声则是杂乱无章的D.噪音是当代社会的一大污染【举一反三4】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于人的健康D.物理学角度乐音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振动发出的,噪声是杂乱无章、无规律的振动发出的【举一反三5】“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讲话人声音的 来判断的。如图所示,甲、乙是2种声音的波形图,从物理学角度看甲声音是 (选填“乐音”或“噪声”)。【举一反三6】在学习“声现象”的知识时有以下几个实验:如图甲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会看到“水花四溅”;如图乙,拨动同一把钢尺,在保证其振幅相同的情况下,改变其伸出桌边的长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的变化。(1)图甲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水花的作用是 。(2)如图乙实验是在探究声音的音调跟 的关系;实验时发现,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其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3)如图丙波形图中 (选填“a” “b”或“c”)显示的声音属于噪声,b两波形图中音调高的是 (选填“a”或“b”)。【举一反三7】噪声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噪声的波形是 ,生活中会产生噪声的声源有 (举例)。【举一反三8】通常,人们将有规律的、好听悦耳、使人愉快的声音叫做________,无规律的、难听刺耳、让人心烦的声音叫做________。【题型2】环境保护角度的噪音及其来源【典型例题】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A.在图书馆阅览室内学习的同学听到的絮絮细语声B.上物理课时,同学们听到隔壁教室音乐课传来的歌声C.上物理时老师风趣、幽默的讲课声D.夜深人静时,正要入睡的人,听到楼上传来的钢琴声【举一反三1】从环保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A.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B.上物理课时,听到隔壁教室音乐课传来的歌声C.吸引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D.夜深,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举一反三2】从环保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A.阅览室内絮絮细语B.物理课时,听到隔壁教室传来的歌声C.深夜,人们正要入睡,突然传来弹奏熟练的钢琴声D.吸引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举一反三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高”指声音的音调高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C.深夜里优美的钢琴声,它不是噪声D.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信息【举一反三4】下列情景中,属于噪声的是( )A.图书阅览室里的吵闹声B.演奏会里的摇滚乐曲声C.林间树叶微动发出的声音D.运动会上拉拉队震天的加油声【举一反三5】国产飞机C919起飞时,由于发动机的振动而产生的轰鸣声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C919降落时,随着声音的 (填“响度”或“音调”)越来越大,飞机开始着陆,最终飞机安全着陆,C919发动机的轰鸣声属于 (填“乐音”或“噪声”)。【举一反三6】小超经常被家门口播放的广场舞的音乐声吵醒,对他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属于 (选填“噪声”或“乐音”)。在屋子里说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这是因为 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得到了加强。【举一反三7】小榄人民公园随处可闻鸟鸣声。鸟鸣声是由于鸟的发声器官 发出声音,声音通过 传入人耳,对于想安静学习的同学来说,鸟鸣声是 (选填“噪声”或“乐音”)。【举一反三8】小超经常被家门口播放的广场舞的音乐声吵醒,对他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属于 (选填“噪声”或“乐音”)。在屋子里说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这是因为 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得到了加强。【题型3】噪声强弱等级【典型例题】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B.人讲话时声音的响度约为200dBC.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10m【举一反三1】下面四个单位中,哪个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 )A.纳米 B.分贝 C.千米/时 D.千克【举一反三2】分贝是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 )A.温度 B.速度 C.密度 D.响度【举一反三3】甲、乙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单独发声,在A点测得数据为88d第二次由乙单独发声,在A点用同一仪器测得数据为56dB。则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发声体振动快B.乙发声体距仪器一定远C.甲发声体距仪器可能远D.乙发声体振幅一定小【举一反三4】为控制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合肥市最近在学校、居民住宅等道路旁,安装了一种在线实时监测噪声的设备。当有汽车经过鸣笛时,设备上会显示数字并自动抓拍予以处罚。这个设备上的数字65的单位应该是( )A.Hz B.dB C.km/h D.km【举一反三5】有一种美叫“有规律”的美,如美女的脸就很有规律——左右完全对称,这叫“对称美”。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阿里木同学想探寻一下声音的美,他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阿里木填上空缺。(1)如图所示,(a)、(b)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噪声发声体的振动是 (选填“规则的”“无规则的”);(2)在阿克苏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音色”或“频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8.6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噪声监测设备 (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3)阿克苏某小区一群大妈常跳广场舞,优美的舞曲声对于正在探索物理乐趣的你来说是 。(选填“乐音”或“噪声”)。【举一反三6】一天,小明在街道上看见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85.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 ,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 。【举一反三7】有一种美叫“有规律”的美,如美女的脸就很有规律——左右完全对称,这叫“对称美”。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阿里木同学想探寻一下声音的美,他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阿里木填上空缺。(1)如图所示,(a)、(b)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噪声发声体的振动是 (选填“规则的”“无规则的”);(2)在阿克苏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音色”或“频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8.6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噪声监测设备 (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3)阿克苏某小区一群大妈常跳广场舞,优美的舞曲声对于正在探索物理乐趣的你来说是 。(选填“乐音”或“噪声”)。【举一反三8】在一些闹市区,常会看到如图所示的监测设备,显示屏上的数据是65.7 ,该设备 (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题型4】噪声的危害【典型例题】某地举行了盛大的游行庆祝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游行中人们的欢呼声对于正在看书的人来说不是噪声B.庆祝游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 m/sC.游行庆祝声音不会超过30 dBD.人们的欢呼声音和汽车鸣笛声可能对人耳造成伤害【举一反三1】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应控制环境声音不超过( )A.50dB B.70dB C.90dB D.110dB【举一反三2】下列估测最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初中学生100m跑步测试成绩一般是15sB.为了不影响我们的学习,声音不能超过90dBC.学校办公桌的高度一般是750mmD.人步行速度为1.1m/s【举一反三3】下列关于噪声的理解,正确的是( )A.0dB是指没有声音B.0dB的环境是人类最理想的安静环境C.长期工作和生活在高分贝噪声环境中可锻炼人的听力D.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身心健康【举一反三4】一天,小明在街道上看到了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61.2”的数据,如图所示,这个数据的单位是________。回到家里以后他查阅了物理资料,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举一反三5】科学研究表明,长期工作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耳聋发病率明显增加。据此可知,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越大,对人听力损伤越大。【举一反三6】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强弱指发声体做 ______ 时发出的声音大小,要保证工作和学习不受影响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______ dB.【举一反三7】一天,小明在街道上看到了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61.2”的数据,如图所示,这个数据的单位是________。回到家里以后他查阅了物理资料,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题型5】声源处控制噪声【典型例题】关于图中声现象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就越高B.乙图: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C.丙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D.丁图:车间的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为保障藏羚羊顺利迁徙,在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某路段设有“禁止鸣笛”的警示牌。“禁止鸣笛”是通过什么途径控制噪声的( )A.防止噪声进入耳朵B.阻断噪声传播C.防止噪声产生D.以上都不符合【举一反三2】教师监考时不能穿硬底鞋,以减小噪声对考生的干扰,这是(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阻断噪声的传播途径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举一反三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情景,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说明液体能传声B.乙实验可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丙实验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D.丁图中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举一反三4】关于图中声现象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就越高B.乙图: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C.丙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D.丁图:车间的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举一反三5】如图所示,这是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船“东方红3号”,是全球最大的静音科考船。该船配有静音螺旋桨,其低噪音控制指标达全球最高级别,当船行驶时,水下20米以外的鱼群都感觉不到。该船的静音螺旋桨是在 控制噪声的;“鱼群感觉不到”说明声音的 (填乐音的三要素)很小。【举一反三6】智能手机的“智慧语音”功能,可以通过声音识别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这一特征来工作的,社交场所中,人们都自觉调低手机音量,是在 处减弱噪声。【举一反三7】如图所示是某小区内的两个标志牌。A是禁鸣喇叭标示,禁鸣是在 处控制噪声;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小区里汽车最高速度不得超过5 。【题型6】传播过程中及人耳处控制噪声【典型例题】举市瞩目的“工业北路高架路”于2017年10月27日建成通车,极大的方便了市民的出行,细心的小明看到,在高架路某些路段的两侧安装了高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墙是为了(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在产生环节减弱噪声C.在传播环节减弱噪声D.在接收处减弱噪声【举一反三1】下列声现象有关事例中,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是( )A.禁止鸣笛B.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C.街道安装噪声监测仪D.城市道路高架桥两旁安装玻璃隔音板【举一反三2】如图所示,在医院走廊里经常能看到醒目的“静”字,提醒人们不要大声说话,以免影响病人休息,这是在 减弱噪声;病房门窗都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这是在 减弱噪声;有的病人休息时喜欢戴上耳罩,这是在 减弱噪声。【举一反三3】现代建筑中常使用一种叫“真空玻璃”的装置(如图中房屋的墙壁),请利用你 所学的声音知识,来解释这种玻璃的优点.【题型7】控制噪声途径的综合【典型例题】在与声有关的四幅图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A.居民区街道禁鸣喇叭B.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D.高架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举一反三1】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是(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C.在城市中心区安装噪音测量设备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举一反三2】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A.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B.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举一反三3】摩托车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是由发动机 产生的,在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这种减弱噪声的方式是 (选填“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或“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举一反三4】夜间同学们已入睡,校外的夜市仍在营业,叫卖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气冲冲地起来关窗,乙比较懒,只是用毛毯蒙头又睡,丙索性起来走到窗前,头伸出窗外大叫“别吵了”。他们为减弱噪声而采取的方法分别属于哪种途径?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反三5】下列措施能不能减弱噪声,如果能说明是在哪个环节减弱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题型专练(原卷版).docx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2.4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题型专练(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