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阳某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某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第一次月考考试化学试卷
本试卷共4页,15小题,满分50分。考试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24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广东有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广东剪纸、粤绣、潮汕工夫茶艺和香云纱染整技艺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广东剪纸的裁剪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
B. 冲泡工夫茶时茶香四溢,体现了分子是运动的
C. 制作粤绣所用的植物纤维布主要成分为有机化合物
D. 染整技艺中去除丝胶所用的纯碱水溶液属于纯净物
2. 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或变化不能按照对应的分类标准归类的是
选项 物质或变化 分类标准
A 碱性氧化物
B 石墨、金刚石、 同素异形体
C 钠盐
D 钢铁生锈、食物变质、纸张燃烧 化学变化
A. A B. B C. C D. D
3. 用聚合物包覆Mg微球可制得镁基微马达(如图)。在盐酸中,微马达包覆层开口处反应排出气体使其定向运动。在该微马达中能替代Mg的金属是
A. Zn B. Cu C. Ag D. Au
4. 很多人喜欢逛超市,走进超市可以看到饮料区的货架上放有碳酸饮料,顾名思义,碳酸饮料就是饮料中溶解了碳酸;人身体有汗时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石墨烯可导电。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碳酸是电解质,而碳酸饮料是电解质溶液
B. 身体有汗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是因为人的汗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无机盐离子
C. 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能导电,所以二氧化碳是电解质
D. 石墨烯可导电,但它不是电解质
5.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历代传承的文化瑰宝,下列古诗文描述的场景,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C.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D.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刘安《淮南万毕术》
6. 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是
A.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B. 向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
C. 氢氧化钡溶液与少量硫酸铜溶液反应:
D. 向石灰乳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7. 粗盐中常含有杂质、和,为将杂质除尽设计如下步骤: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除去的主要反应:
B. 检验是否除净的方法:取适量滤液,加稀盐酸酸化,再加溶液或静置,往上层清液继续滴加溶液
C. 试剂①、②、③分别是、、
D. 加稀盐酸调节pH,可除去、等杂质
8.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向沸水中逐滴加入氯化铁溶液制备氢氧化铁胶体。下列关于该制备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中需要使用饱和溶液
B. 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再继续加热
C. 该实验要使用蒸馏水,不宜使用自来水
D. 该实验原理为
9. 某小组同学探究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向20 mL 溶液中滴加盐酸,测定电导率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电导率的大小可反映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说明在通电条件下发生电离
B. B点的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 A-B段电导率下降的原因是与结合为、与结合为
D. 将溶液换成NaOH溶液,电导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10.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氨水中:、、、
B. 稀硫酸中:、、、
C. 溶液中:、、、
D. 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
11. 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含有、、、、、、中的若干种,且各种离子的数目相等。取两份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说明与至少含有一种
B.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
C. 无法确定原溶液是否存在和
D 向白色沉淀A中加入稀硝酸,沉淀会部分溶解
12. 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已知,具有强氧化性,能杀死水中病菌,起消毒作用),可用于水处理。一种制备原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B. 用作水处理剂利用了的强氧化性
C. 氧化性:
D.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个数之比为3:2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26分。
13. I.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其中水资源和化学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海水中含有多种盐类,如、等。目前,通过海水晒盐可制得食盐晶体和苦卤,食盐精制后可制成饱和食盐水用以生产、、、、等,苦卤经过氯气氧化,热空气吹出,用吸收等一系列操作可获得溴,电解熔融氯化钠可冶炼;海底藏大量可燃冰是一种清洁能源。
(1)上述标有序号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写出③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
(2)能被水吸收制备次氯酸(),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填“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或“不成盐氧化物”)。
Ⅱ.利用柠檬酸钠溶液还原氯金酸()即可制备得到胶体金。研究发现:柠檬酸钠的用量不同会导致胶体金粒径和颜色的不同。
(3)利用超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胶体金颗粒的形态,胶体金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致范围在_______之间。检验胶体可利用的方法为_______。提纯胶体金可利用的方法为_______。
(4)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原理是胶体金的胶粒,能与抗原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基团发生聚沉,从而显示阳性。
①与上面现象的原理相同的选项有_______。
A.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B.大雨过后拍到“耶稣光”
C.血液透析  D.不同品牌的墨水不能混用
②若将胶体金装入U型管中,插入电极后通直流电,发现_______极(选填“阴”或“阳”)附近颜色加深。
14. 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且均为价,下同)是由铁酸盐经过高温反应得到的。
①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②在酸性条件下,容易转化为,某反应体系中共存在下列6种粒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
(2)已知与Zn可以发生如下反应:(反应前后H元素化合价未发生变化)请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
15. 现有一份白色固体,主要成分为,含少量杂质,要获得纯净的固体,实验流程如下:
(1)操作①名称是_______。
(2)操作②所得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操作③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步骤④加入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_______(填离子符号),为除去溶液3中的碳酸钠,某同学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你认为该方案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
(5)将铜片加入稀硫酸中,无明显现象,再加入硝酸钠固体,溶液变蓝,有明显的气泡放出,铜溶解,经检验,产生的气体为NO,据此,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第一次月考考试化学试卷
本试卷共4页,15小题,满分50分。考试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24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26分。
【13题答案】
【答案】(1) ①. ①②③ ②. ④⑤⑦ ③. NaClO=Na++ClO-
(2)酸性氧化物 (3) ①. 1~100 ②. 丁达尔效应 ③. 渗析
(4) ①. AD ②. 阳
【14题答案】
【答案】(1) ①. +3 ②. ③. 或氧化亚铜
(2)
【15题答案】
【答案】(1)溶解 (2)BaCO3、BaSO4
(3)
(4) ①. Ba2+、Ag+ ②. 不合理 ③. 引入Cl-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