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第1讲 形形色色的藻类和植物、千姿百态的动物一阶 基础训练1. (2025驻马店)串珠藻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要求极高,是一种极为稀少的红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没有真正的细胞核B. 繁殖过程离不开水C.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 有根、茎、叶的分化2. (2025烟台)母亲节,小明为妈妈制作了一盆微景观(如图)。两种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第2题图A. 有输导组织B. 有根、茎、叶C. 靠孢子繁殖D. 生活在干燥环境中3. 新考法 原因分析 (2025无锡)同学们用苔藓制作微观盆景,盆景要经常浇水,保持湿润,主要原因不包括( )A. 苔藓叶仅有一层细胞,易失水B. 苔藓只有假根,吸水能力差C. 苔藓孢子萌发需要湿润环境D. 苔藓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4. 新考法 证据推理 (2025北京石景山区)红豆杉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在分类中红豆杉属于裸子植物,其主要的判断依据为( )A. 用种子繁殖 B. 种子外无果皮包被C. 根茎叶发达 D. 适合陆地生长5. 新考法 证据推理 (2025陕西改编) 羊是草食性家畜,羊毛是制作毛线等纺织品的原料,羊肉、羊奶富含蛋白质。据此判断羊属于( )A. 无脊椎动物 B. 爬行动物 C. 哺乳动物 D. 变温动物6. (2025苏州)外骨骼不仅是某些动物保护自己的“盔甲”,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下列具有外骨骼的动物是( )A. 河蚌 B. 青蛙 C. 鸟 D. 蝗虫7. (2025广东)用湿润的鱼绳一端穿过鱼嘴打结,另一端绑住鱼尾使鱼身弯成弓形(如图),能延长鱼离水后的存活时间,这种传统技艺叫弓鱼术。下列关于弓鱼术能使鱼离水后活得更久的分析,错误的是( )第7题图A. 打开鳃盖有利于气体交换B. 湿润鱼绳为鳃丝提供水分C. 固定鱼身可避免蹦跳损伤D. 限制活动以增加能量消耗8. (2025广安)下列诗句中提到无脊椎动物的是( )A.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B.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C.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D. 竹外桃花三两只,春江水暖鸭先知9. (2025宜宾)蛇年春晚吉祥物的设计体现了蛇的形态特征。蛇是一种典型的爬行动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第9题图A. 蛇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B. 蛇的生殖方式为卵生,卵的表面有卵壳保护C. 蛇靠肺呼吸以满足生命活动对氧气的需要D. 蛇的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二阶 综合提升10. 新考法 结构与功能观 (2025资阳)脊椎动物都具有适应其生活方式和环境的主要特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B. 鸟类的骨骼薄且中空,减少了自身重量,有利于在空中飞行C. 青蛙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有利于辅助呼吸来适应陆地环境D. 哺乳动物一般有发达的神经系统,有利于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11. 新考法 建模思维 如图甲、乙分别表示两种生物,a是两种生物的共同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1题图A. 若甲为葫芦藓,乙为肾蕨,则a为有输导组织B. 若甲为蝗虫,乙为蚯蚓,则a为有外骨骼C. 若甲为青蛙,乙为草鱼,则 a为用肺呼吸D. 若甲为蝙蝠,乙为鲸,则a为胎生、哺乳12. (教材新增练习改编)近年来,随着生态农业的实践研究,我国探索出了多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请分析回答:资料一:稻蟹(虾)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具有“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优势,是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稻田里,河蟹在田埂爬行,沼虾在水中游动,蝗虫在禾苗间跳跃,还有水蛭潜伏在水中。资料二:一家生态农业公司设计了利用养殖的蚯蚓,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案,其处理过程如图所示。第12题图(1)资料中提到的河蟹、蝗虫、蚯蚓,因为它们体内没有 ,所以属于无脊椎动物。(2)蝗虫因体表有 ,故属于 动物,该类动物在上述资料中还有 。(3)蝗虫的附肢与蚯蚓的身体都具有 现象,使它们运动更加灵活。(4)资料二的蚯蚓依靠 呼吸,它与细菌真菌一样,把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供植物利用,所以蚯蚓在生态系统组成的成分中属于 。(5)新考法 举例类开放性 发展生态农业,一些农业害虫通过天敌防治得到了有效控制,这种防治办法与农药防治相比较,优势是 。(答出一条即可)第1讲 形形色色的藻类和植物、千姿百态的动物一阶 基础训练1. B 2. C 3. D 4. B 5. C 6. D 7. D 8. A 9. D二阶 综合提升10. C 11. D12. (1)脊柱 (2)外骨骼 节肢 河蟹、沼虾 (3)分节 (4)湿润的体壁 分解者 (5)减少农药的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