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讲 呼吸系统一阶 基础训练1. (2025重庆)人体呼吸道对沙尘具有一定的吸附、清洁功能。下列结构不属于呼吸道的是( )A. 鼻 B. 气管C. 支气管 D. 肺2. (2025河北)鼻是呼吸道的起始器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鼻腔反复出血需及时就医B. 为使气体进出顺畅应去除全部鼻毛C. 用力擤鼻涕可能导致鼻腔内毛细血管破裂D. 频繁抠鼻孔可能损伤鼻黏膜使病菌容易入侵3. (2025洛阳改编)“海姆立克急救法”被称为“救命的拥抱”,一旦有人发生气道异物引起的窒息,应立即采取如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其要点是冲击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此时被救助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第3题图A. 膈顶位置下降 B. 胸廓容积变大C. 肺内气压降低 D. 肺内气体排出4. 新考法 证据推理 (2025宜宾)冬季雾霾天气较多,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研究发现,长期暴露在雾霾中的人群呼吸道黏膜上纤毛摆动频率下降约30%,这会直接导致( )A. 纤毛推送黏液受阻B. 血液运输氧气能力降低C. 呼吸道内气体流速加快D. 肺泡处气体交换效率提升5. (2025烟台)支气管末端膨大成肺泡。图示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1、2、3表示结构,A、B表示气体。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第5题图A. 1是肺泡,其外缠绕着毛细血管B. 2、3 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 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D. 血液流经1后动脉血变成静脉血6. (2025云南)下图是验证人体呼出气体成分变化的实验。结合化学知识“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浑浊,氧气可助燃”,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第6题图A. ①②组对照,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空气B. ③④组现象为③组小木条燃烧时间比④组长C. ①④组对照,可验证呼出气体的成分变化D. 图中四组实验装置可以形成三组对照实验二阶 综合提升7. (2025无锡)某同学做了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模拟实验,并绘制了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变化曲线图,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第7题图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B. 图甲表示呼气过程,此时膈肌顶部下降C. 图丙中b点表示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D. 图丙中bc段与图乙都表示吸气过程8. (2025)科研人员开发了人工心肺机来挽救肺部功能障碍的病人。人工肺中的血液和气体能通过隔离膜进行气体交换,如图为人工心肺机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第8题图A. 泵模拟心脏,可以促进血液的流动B. 隔离膜模拟的是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C. 血液流经人工肺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D. 人工肺在工作时能滤过掉血液中的尿素9. 新考法 跨学科实践制作气管动态模型 为直观了解气管的结构与功能,项目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制作了“气管动态模型”。【实验材料及用具】软管、压水器(可挤压和拉伸)、双面胶、假睫毛、碎纸屑、粉笔末、塑料大桶、电吹风等。【模型制作】小组同学将软管内部粘上双面胶和假睫毛并将压水器和软管等组成“气管动态模型”(如图)。其中压水器模拟的结构是 ,软管内部假睫毛的作用是 。第9题图【模型演示】该小组同学将碎纸屑和粉笔末放入塑料大桶中,用电吹风使其悬浮,制成“浑浊的空气”,从底端与软管相接,并将挤压后的压水器向上拉伸,此时压水器内的气压 (填“高于”或“低于”)外界气压。【项目评价】同学们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成果评价表(如下表),并将该模型评为合格,原因是 。成果评价表 优秀 合格 待改进能模拟气管对空气的处理过程,效果明显 能模拟气管对空气的处理过程,但 效果不明显 不能模拟气管对空气的处理过程【表达与交流】演示结束后,项目学习小组的同学取下软管并展开,发现除了软管内壁和假睫毛上有碎纸屑和粉笔末外,压水器内也有少量的碎纸屑和粉笔末,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若演示结束后发现大部分碎纸屑和粉笔末都进入了压水器内,软管内壁和假睫毛上的碎纸屑和粉笔末较少,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改进模型? (答出一点即可)。第3讲 呼吸系统一阶 基础训练1. D 2. B 3. D 4. A 5. D 6. A二阶 综合提升7. A 8. D9. 【模型制作】肺 模拟气管内纤毛对空气的清洁作用【模型演示】低于【项目评价】该模型能模拟气管对空气的清洁作用,但清洁效果较弱,且不能使空气变得湿润、温暖【表达与交流】气管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清洁,但其清洁能力是有限的 软管管径过大,应更换管径较小的软管(或软管内壁粘贴的假睫毛过少,应增加粘贴的假睫毛数量;双面胶粘性不佳,应将双面胶换为胶水等,答出一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