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突破】沪科版九年级(上)期中素养提升专项复习训练03-电流与电路(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点突破】沪科版九年级(上)期中素养提升专项复习训练03-电流与电路(含解析)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初中物理
专题03 《电流与电路》素养提升训练
1.(2024秋 龙岩校级期中)如图,加油站工作人员提油枪加油前,必须用手触摸圆形“铁饼”,这是为了(  )
A.清除手上灰尘 B.消除身体磁性
C.消除身体静电 D.使手变干燥
2.(2024秋 广饶县期中)()“金陵金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打造的金箔轻薄柔软,不能用手直接拿取,正确拿取的方法是:手持羽毛轻轻扫过纸垫,如图甲所示;再将羽毛靠近工作台上方的金箔,羽毛即可将金箔吸住,如图乙所示。羽毛扫过纸垫的结果和吸住金箔的原因,分别是(  )
A.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异种电荷;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
C.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同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同种电荷;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
3.(2024秋 深圳期中)厨房烟雾中含有水汽、空气和油脂液滴等,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抽油烟机可有效减少油烟污染,其中“静电分离”技术可让甲、乙金属板和油脂液滴分别带上电荷。当烟雾由下往上从两金属板间通过时,空气和水汽不带电可顺利通过,而带电的油脂液滴会被一侧的金属板吸附,并流入下方的油杯。下列关于金属板所带电荷及油杯位置符合要求的是(  )
4.(2024秋 北京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验电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B.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结果
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说明所带电荷增多
D.验电器的金属箔片未张开时,说明两箔片带有异种电荷
1.(2024秋 朝阳区校级期中)如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小区安装了纯净水制水装置,居民可通过刷感应水卡取水,感应水卡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  )
A.电源 B.用电器 C.开关 D.导线
2.(2024秋 漳州期中)对如图所示的三个电路,状态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断路、乙短路、丙通路 B.甲通路、乙短路、丙断路
C.甲断路、乙通路、丙短路 D.甲短路、乙断路、丙通路
3.(2024秋 泰兴市期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中的用电器越来越多。关于图中用电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三合一的数据线给三台手机同时充电时,三个插头之间是并联的
B.乙图中,任意取下一个灯泡后整串彩灯都会熄灭,每个灯泡之间是串联的
C.丙图中,餐厅里的三盏灯,用一个开关能同时控制它们的通断,三盏灯是串联的
D.丁图中,写作业时照明用的台灯,有一个开关控制它的通断,灯和开关是串联的
4.(2024秋 钦南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小玲家的小区大门横杆。小玲发现,小区内部车辆门禁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将门打开,外部车辆需要门卫人员按动按钮才能将门打开,若将门禁系统看做开关S1,按钮看做开关S2,小玲设计的四个电路中正确的是(  )
1.(2024秋 开远市校级期中)关于电流形成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B.负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C.正、负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2024秋 潍坊期中)中国科学院王中林院士发明了基于摩擦起电原理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其简化结构如图所示。摩擦层a中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于摩擦层b。发电时,两摩擦层因相互摩擦带电,形成电压,从而使外部电路中形成电流。对于摩擦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创造了电荷
B.正电荷从摩擦层a转移到摩擦层b
C.摩擦层a带正电
D.外部电路中,电流方向从b到a
(2024秋 伊州区校级期中)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和S3时,灯L1和L2都发光,电流表无示数
B.闭合开关S1和S2时,电源有烧坏的风险
C.闭合开关S1和S3断开开关S2时,电流表测通过L2的电流
D.闭合开关S2和S3断开开关S1时,电流表测通过L1的电流
4.(2024 襄汾县模拟)如图中两灯规格不同,能测出通过灯L1电流的电路是(  )
1.(2024 滨州模拟)关于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路两端有电压时,导体中必定有电流
B.导体中先有电荷的定向移动,然后在导体两端就产生了电压
C.导体中没有了电流,电路中一定就没有电压
D.电路中有电流时,电路两端就一定有电压
2.(2024秋 北京校级期中)()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能用电压表测量出灯泡L2两端电压的是(  )
3.(2024 广西模拟)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表示(  )
A.灯L1两端的电压 B.电源电压
C.灯L2两端的电压 D.L1和L2两端的电压
4.(2024 肥城市一模)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两个小灯泡均不亮。若是其中一个小灯泡出现了故障,现用电压表、电流表和导线来判断电路故障,下列说法中(  )
①将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L1两端时,若电压表有示数,则小灯泡L1断路
②将电流表并联在小灯泡L1两端时,若电流表无示数,则小灯泡L2断路
③将一根导线并联在小灯泡L2两端时,若灯L1不亮,则小灯泡L1断路
④将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L2两端时,若电压表无示数,则小灯泡L2短路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②③正确 D.只有②③④正确
1.(2024秋 湖北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灯L1与L2串联,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比L2亮,则通过两灯的电流I1与I2的大小关系是(  )
A.I1>I2 B.I1<I2 C.I1=I2 D.无法确定
2.(2024秋 广西期中)(2024秋 大同期中)充电器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功效型电子产品,如图是使用三合一充电器同时给三部手机充电的场景。若拔掉其中一部手机后,另外两部手机的连接方式以及通过充电器的总电流将(  )
A.并联 变小 B.并联 变大 C.串联 变小 D.串联 变大
3.(2024秋 江都区期中)()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电压表V1的示数为5V,电压表V2的示数为2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源两端电压为7V
B.断开开关,只将电压表V2换成电流表,则L1与L2串联
C.L1两端电压为3V
D.断开开关,将两个电压表都换成电流表,则L1与L2串联
4.(2024秋 肇庆校级期中)如图是电阻A和B的I-U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当A两端的电压为2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4A
②当流过B的电流为0.2A时,它两端的电压为1V
③将A、B串联,当通过它们的电流为0.3A时,它们两端的总电压为4.5V
④将A、B并联,当它们两端的电压为3V时,则通过干路的电流为0.3A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2024秋 平潭县期中)如图,带负电的云层靠近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时,向避雷针剧烈放电形成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层带负电是由于失去了大量正电荷
B.云层带负电是由于摩擦创造了负电荷
C.放电时电荷从避雷针向云层方向移动
D.放电时电流方向是从避雷针流向云层
2.(2024秋 南山区期中)图甲所示的是中国科技馆“模拟避雷”的实验展台。闪电发生时,电子从云层移动到避雷针,建筑物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图乙为上述情景的示意图。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层放电时,云层失去了电子,带负电
B.云层放电时,创造了电荷
C.云层放电时,与避雷针和大地相连的金属线中电流方向是从大地指向避雷针
D.制作避雷针的材料为绝缘体
3.(2024秋 周村区期中)手工制造固体燃料在火箭与导弹领域十分重要,火药雕刻技术也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武器装备的国防实力。雕刻火药对精度要求极高,且雕刻车间需要采取严格的防静电技术。静电、不合理的摩擦,甚至刀具触碰到金属壳等都能导致其燃爆。结合以上材料,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防止静电的是(  )
A.刀具触碰到金属壳 B.佩戴防静电腕带
C.触摸导静电棒释放静电 D.穿防静电工作服
4.(2024春 兴化市期中)下列四幅图均是与静电现象相关实际应用的例子,属于防止静电危害的是(  )
1.【科学思维】(2025 成武县三模)在火箭与导弹领域,火药雕刻技术十分重要。首先它对精度的要求极高,又因为固体燃料极其敏感,静电、不合理的摩擦,甚至刀具触碰到金属壳等都能导致其燃爆。结合以上材料,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防止静电的是(  )
①刀具触碰到金属壳
②佩戴防静电腕带
③触摸导静电棒释放静电
④必须穿防静电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2.【物理观念】(2025秋 武侯区校级月考)关于电流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电荷移动的快慢
B.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则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
C.每秒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越多,电流越大
D.通电时间越长,则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小
3.【科学探究】(2025 尼木县一模)如图所示,小覃同学所在的兴趣小组正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实验时需要测量A、B、C三处的电流。图乙是他们某次测量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 (选“A”“B”或“C”)处的电流。
(2)小覃同学要测量通过L2的电流,只需将图乙中导线 (选填“a”或“b”)的一端移动到电流表的负接线柱上;重新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
(3)该小组另一位同学测出一组A、B、C三处的电流,数据如下表所示,由此他得出结论:
①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各支路电流相等。
(4)小组内交流讨论后,一致认为该同学的结论不具普遍性,要得到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还应该选用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灯泡进行实验。
5.【跨学科实践】(2024秋 延庆区期中)阅读《“红色精灵”:“晴天霹雳”催生的奇观》,并回答问题。
“红色精灵”:“晴天霹雳”催生的奇观
今年6月10日,摄影师李轩华在雪山之巅拍摄到难得的放电现象的照片,并刊登在6月14日的《科普时报》头版头图位置。这种闪电很不寻常,背后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
闪电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可以想象把大气分割成无数个空气团。因为地表的组成复杂多样,有植被、土壤、建筑、水体等,所以地表反射光波的能力不等,这使得空气团的温度不尽相同。空气团好比一个热泡。由于不同温度的热泡浮力不同,上升速度便有快有慢。快速上升的热泡会挤压其上方和周边上升速度慢的热泡,使它们在剪切力的作用下产生向其后方运动的下沉拖曳流,对流(热泡之间的相对运动)就产生了。
对流导致相邻热泡中的粒子之间产生了碰撞与摩擦,摩擦起电使粒子带上电荷。对流越强,持续时间越长,粒子所带的电荷就越多。电荷有正有负,当携带同一电荷的热泡群中总电荷累积到一定量,又与地面或附近带相反电荷的另一个热泡群之间产生高压,此时电流在导电气道中因碰撞会产生火花,就形成了闪电,并且导电气道的特征使闪电呈枝状。
如果热泡群中水汽含量较多,上升降温过程中就会生成云,所以人们经常看到乌云滚滚、电闪雷鸣的场景。但是,如果热泡群比较干燥,水汽含量较少,上升过程中就无法形成云,难得一见的“晴天霹雳”就出现了。
“红色精灵”是“晴天霹雳”的一种衍生产品。闪电的温度可高达17000℃以上,使周围的物质离子化,继而形成了高速上升的气流,有时气流呈现喷射状。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到“红色精灵”像一朵美丽的郁金香绽放在天空:下部放射状的闪电是它的叶,中部闪电产生的高温高速离子流(同时撞击氮、氧分子)是它的茎,上部是离子流在磁场的作用下形成了花朵。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红色精灵”像一朵美丽的郁金香绽放在天空。中部的茎实际是 。
(2)上升的空气团是由于 而带上电荷。
(3)闪电是 高压放电产生的。
(4)写出一条生活中防雷避雷的措施 。
5.【课内实验拓展】(2025秋 道里区校级月考)结合甲、乙、丙和丁四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上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某物体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发现吸管被吸引过来,由此 判断该物体已带电(选填“能”或“不能”);
(2)小光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此时验电器两金属箔带 电荷(选填“正”或“负”),由于互相 (选填“吸引”或“排斥”)而张开。验电器可以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验电器工作原理是: 。
(3)如图丙所示,验电器A带正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将验电器A和不带电的验电器B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发现验电器B的金属箔片张开,则验电器B带 电,瞬间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 (选填“由A到B”或“由B到A”)。
(4)小明根据发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确定电源正、负极,如图丁所示的两个水果制作成一个水果电池,用带有夹子的导线把发光二极管接上去,发光二极管不发光,此时电路处于 状态,则金属片A是水果电池的 极。
6.【创新思维】(2025秋 锦江区校级月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感应发光冰块
感应发光冰块产品是采用食品级PS材料及电子元件组成的发光冰块,采用先进的触水式开关,具有入水即亮的特性(液体感应),外形仿如真实冰块一般。感应发光冰块采用电池供电,无化学变化,无毒无害,可放置于各类饮品中增添浪漫及神秘的气氛。感应发光冰块内部电子元件有:液体感应器、纽扣电池和LED灯泡。感应发光冰块的使用方法是将发光冰块清洁干净放入水中,它将自动发亮;使用完毕后,用布擦干后放置于干燥的地方以备下次使用。感应发光冰块还可以放入冰箱内冷冻后,再放入饮料内,可以起到降低饮料的温度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请勿吞食感应发光冰块,避免放置于温度过高的饮品中。
(1)液体感应器是先进的触水式 (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2)冷冻后的感应发光冰块通过 的方式改变饮料的内能。
(3)用布擦干后的感应发光冰块内部的电路处于 状态。
(4)根据文中的信息,在虚线框中画出感应发光冰块内部的电路图。
参考答案及解析
1.(2024秋 龙岩校级期中)如图,加油站工作人员提油枪加油前,必须用手触摸圆形“铁饼”,这是为了(  )
A.清除手上灰尘 B.消除身体磁性
C.消除身体静电 D.使手变干燥
【答案】C
【解析】金属铁饼是导体,人体带电后用手触摸它,可以将静电释放掉。
【解答】工作人员提油枪加油前,必须用手触摸圆形“铁饼”,铁饼和大地、人体都是导体,可以将人体上积累的静电及时导入大地,消除身体静电,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2024秋 广饶县期中)()“金陵金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打造的金箔轻薄柔软,不能用手直接拿取,正确拿取的方法是:手持羽毛轻轻扫过纸垫,如图甲所示;再将羽毛靠近工作台上方的金箔,羽毛即可将金箔吸住,如图乙所示。羽毛扫过纸垫的结果和吸住金箔的原因,分别是(  )
A.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异种电荷;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
C.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同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摩擦使得羽毛和纸垫带同种电荷;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
【答案】B
【解析】手持羽毛轻轻扫过纸垫,羽毛与纸垫摩擦,根据摩擦起电的原因可知,羽毛和纸垫带上了异种电荷;羽毛带了电,靠近金箔,由于带电体会吸引轻小物体,故羽毛即可将金箔吸住,据此可得出结论。
【解答】手持羽毛轻轻扫过纸垫,羽毛与纸垫摩擦,根据摩擦起电的原因可知,羽毛和纸垫带上了异种电荷;羽毛带了电,靠近金箔,由于带电体会吸引轻小物体,故羽毛即可将金箔吸住,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2024秋 深圳期中)厨房烟雾中含有水汽、空气和油脂液滴等,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抽油烟机可有效减少油烟污染,其中“静电分离”技术可让甲、乙金属板和油脂液滴分别带上电荷。当烟雾由下往上从两金属板间通过时,空气和水汽不带电可顺利通过,而带电的油脂液滴会被一侧的金属板吸附,并流入下方的油杯。下列关于金属板所带电荷及油杯位置符合要求的是(  )
【答案】D
【解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静电分离是让甲、乙金属板和油脂液滴分别带上电荷。当烟雾由下往上从两金属板间通过时,空气和水汽由于不带电顺利通过,而油脂液滴会被一侧的金属板吸附,说明两侧金属板带电荷不同,且油滴与吸引的金属板带异种电荷,由于油滴带负电荷,因而带正电的金属板吸引,并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带正电金属板下方的油杯,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4.(2024秋 北京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验电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B.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结果
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说明所带电荷增多
D.验电器的金属箔片未张开时,说明两箔片带有异种电荷
【答案】D
【解析】验电器的作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其原理是:同种电荷相斥。
【解答】A.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故A正确;
B.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金属箔片带有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B正确;
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说明所带电荷增多,金属箔间的排斥力变大,故C正确;
D.验电器的金属箔片未张开时,说明两箔片不带电,故D错误。
故选:D。
1.(2024秋 朝阳区校级期中)如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小区安装了纯净水制水装置,居民可通过刷感应水卡取水,感应水卡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  )
A.电源 B.用电器 C.开关 D.导线
【答案】C
【解析】电路是由提供电能的电源、消耗电能的用电器、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和输送电能的导线四部分组成。
【解答】居民可通过刷感应水卡取水,感应水卡起到控制电路的作用,在电路中相当于开关,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2.(2024秋 漳州期中)对如图所示的三个电路,状态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断路、乙短路、丙通路 B.甲通路、乙短路、丙断路
C.甲断路、乙通路、丙短路 D.甲短路、乙断路、丙通路
【答案】A
【解析】根据电路的三种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的概念填写。
【解答】甲图电路中,由于开关断开,则是开路;乙图电路中,由于灯泡两端并联了一根导线,直接将电源正负两极相连,则引起电源短路;
丙图电路中处处连通,则是通路。
故选:A。
3.(2024秋 泰兴市期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中的用电器越来越多。关于图中用电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三合一的数据线给三台手机同时充电时,三个插头之间是并联的
B.乙图中,任意取下一个灯泡后整串彩灯都会熄灭,每个灯泡之间是串联的
C.丙图中,餐厅里的三盏灯,用一个开关能同时控制它们的通断,三盏灯是串联的
D.丁图中,写作业时照明用的台灯,有一个开关控制它的通断,灯和开关是串联的
【答案】C
【解析】电路的基本连接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串联,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另一种是并联,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流通路径,各个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独立工作。
【解答】A、三合一的数据线给三台手机同时充电时,三个插头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因此它们是并联的,故A正确;
B、任意取下一个灯泡后整串彩灯都会熄灭,说明这些彩灯之间相互影响,是串联的,故B正确;
C、餐厅里的三盏灯是并联的,开关在干路上,所以能同时控制他们的通断,故C错误;
D、一个开关控制台灯的通断,灯和开关是串联的,故D正确。
故选:C。
4.(2024秋 钦南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小玲家的小区大门横杆。小玲发现,小区内部车辆门禁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将门打开,外部车辆需要门卫人员按动按钮才能将门打开,若将门禁系统看做开关S1,按钮看做开关S2,小玲设计的四个电路中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确定两开关的连接方式再与电动机串联.
【解答】解:小区内部车辆门禁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将门打开,外部车辆需要门卫人员按动按钮才能将门打开,若将门禁系统看做开关S1,按钮看做开关S2,则两个开关单独都能打开大门,即两开关并联后再与电动机串联,只有C正确。
故选:C。
1.(2024秋 开远市校级期中)关于电流形成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B.负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C.正、负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D
【解析】导体内部含有大量的自由电荷,但是这些电荷在做杂乱无章的运动即向各个方向运动,所以不能形成电流。如果这些自由电荷能够都向一个方向运动,即发生定向移动,则就会产生电流。
【解答】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可以是正电荷定向移动,也可以是负电荷定向移动,还可以是正、负电荷都在做相反的定向移动。故选:D。
2.(2024秋 潍坊期中)中国科学院王中林院士发明了基于摩擦起电原理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其简化结构如图所示。摩擦层a中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于摩擦层b。发电时,两摩擦层因相互摩擦带电,形成电压,从而使外部电路中形成电流。对于摩擦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创造了电荷
B.正电荷从摩擦层a转移到摩擦层b
C.摩擦层a带正电
D.外部电路中,电流方向从b到a
【答案】D
【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的转移;
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不同物体互相摩擦的时候,束缚电子本领弱的就会失去电子,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电子带正电;束缚电子能力强的就会得到电子,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多余的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解答】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而非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
BC:相互摩擦的过程中,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的a层得到电子带负电,b层失去电子带正电,故BC错误;
D:在电源内部,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为从b到a,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因此在电源内部电流方向是从a到b,那么b端相当于电源正极,a端相当于电源负极,在外部电路中,电流方向从b出发,经电流表回到a端,故外部电路中电流方向为从b到a,故D正确。
故选:D。
(2024秋 伊州区校级期中)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和S3时,灯L1和L2都发光,电流表无示数
B.闭合开关S1和S2时,电源有烧坏的风险
C.闭合开关S1和S3断开开关S2时,电流表测通过L2的电流
D.闭合开关S2和S3断开开关S1时,电流表测通过L1的电流
【答案】C
【解析】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串联,相当于导线。
【解答】A.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和S3时,两个灯泡串联,两个灯泡都发光,电流表没有接入电路中,电流表无示数,故A正确;
B.闭合开关S1和S2时,形成了短路,电源可能被烧坏,故B正确;
C.闭合开关S1和S3断开开关S2时,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故C错误;
D.闭合开关S2和S3断开开关S1时,L2被电流表短路,只有L1和电流表接入电路,电流表测通过L1的电流,故D正确。
故选:C。
4.(2024 襄汾县模拟)如图中两灯规格不同,能测出通过灯L1电流的电路是(  )
【答案】C
【解析】电流表应与被测用电器串联,且电流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据此分析。
【解答】A、图中电流表与灯L2串联,且电流正进负出,能正确测出通过灯L2的电流,故A错误;
B、图中电流表与灯L1串联,但其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B错误;
C、图中电路为并联电路,两个电流表分别测出干路和支路电流,相减得出L1电流,故C正确;
D、图中电流表接在干路上,且电流正进负出,测量的是干路电流,故D错误。
故选:C。
1.(2024 滨州模拟)关于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路两端有电压时,导体中必定有电流
B.导体中先有电荷的定向移动,然后在导体两端就产生了电压
C.导体中没有了电流,电路中一定就没有电压
D.电路中有电流时,电路两端就一定有电压
【答案】D
【解析】(1)电流产生的条件是:电路闭合,电路中有电源(导体两端有电压);
(2)电路闭合,导体两端有电压,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3)电路不闭合,导体中没有电流,电路中可能有电压;
(4)导体中有电流,由U=IR知导体两端一定有电压。
【解答】A、导体两端有电压时,如果电路不闭合,导体中没有电流,故A错误。
B、电路闭合,导体两端有电压,导体中的电荷才会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B错误。
C、导体中没有电流,可能是由于电路不闭合,但电路中可能有电压,故C错误。
D、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由U=IR知:导体两端必定有电压,故D正确。
故选:D。
2.(2024秋 北京校级期中)()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能用电压表测量出灯泡L2两端电压的是(  )
【答案】A
【解析】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顺次连接,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并列连接。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在一起。
【解答】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顺次连接,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并列连接。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在一起;
A.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与灯L2并联,测灯L2两端电压,故A符合题意;
B.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并联在灯L1两端,测灯L1两端电压,故B不符合题意;
C.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与灯泡串联接入电路,相当于测量电源电压,故C不符合题意;
D.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并联在电源的两端,测量电源电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4 广西模拟)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表示(  )
A.灯L1两端的电压 B.电源电压
C.灯L2两端的电压 D.L1和L2两端的电压
【答案】C
【解析】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分析电路结构,然后答题。
【解答】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与灯L2并联,测灯L2两端电压;
故选:C。
4.(2024 肥城市一模)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两个小灯泡均不亮。若是其中一个小灯泡出现了故障,现用电压表、电流表和导线来判断电路故障,下列说法中(  )
①将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L1两端时,若电压表有示数,则小灯泡L1断路
②将电流表并联在小灯泡L1两端时,若电流表无示数,则小灯泡L2断路
③将一根导线并联在小灯泡L2两端时,若灯L1不亮,则小灯泡L1断路
④将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L2两端时,若电压表无示数,则小灯泡L2短路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②③正确 D.只有②③④正确
【答案】C
【解析】根据电路图知,两个灯泡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电表的示数分析解答。
【解答】根据电路图知,两个灯泡串联,两个小灯泡均不亮。若是其中一个小灯泡出现了故障,必然是一个灯泡断路,现用电压表、电流表和导线来判断电路故障,
①将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L1两端时,若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相通,则小灯泡L1断路,故①正确;
②将电流表并联在小灯泡L1两端时,电流表与小灯泡L2组成电路,若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是断路,则小灯泡L2断路,故②正确;
③将一根导线并联在小灯泡L2两端时,只有L1接入电路,若灯L1不亮,则小灯泡L1断路,故③正确;
④将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L2两端时,若电压表无示数,小灯泡L1断路,如果小灯泡L2短路,则小灯泡L1发光,故④错误。
故选:C。
1.(2024秋 湖北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灯L1与L2串联,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比L2亮,则通过两灯的电流I1与I2的大小关系是(  )
A.I1>I2 B.I1<I2 C.I1=I2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进行解答,即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解答】如图所示,灯L1与L2串联,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将灯L1、L2串联在电源两端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即I1=I2;
灯L1比L2亮,是因为灯L1比L2的实际功率的大。
故选:C。
2.(2024秋 广西期中)(2024秋 大同期中)充电器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功效型电子产品,如图是使用三合一充电器同时给三部手机充电的场景。若拔掉其中一部手机后,另外两部手机的连接方式以及通过充电器的总电流将(  )
A.并联 变小 B.并联 变大 C.串联 变小 D.串联 变大
【答案】A
【解析】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能独立工作,由此可知手机充电时的连接方式,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和电流规律可知通过充电器的总电流变化情况。
【解答】手机充电时,互不影响,能独立工作,所以手机充电时是并联的;
三部手机分别在不同支路中,若拔掉其中一部手机,则少了一条工作的支路,
由于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通过另外两部手机的电流不变,
又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拔掉其中一部手机后,通过充电器的总电流会变小,
综上可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4秋 江都区期中)()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电压表V1的示数为5V,电压表V2的示数为2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源两端电压为7V
B.断开开关,只将电压表V2换成电流表,则L1与L2串联
C.L1两端电压为3V
D.断开开关,将两个电压表都换成电流表,则L1与L2串联
【答案】C
【解析】(1)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2测L2两端的电压,根据V1的示数即可得出电源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L1两端的电压;
(2)断开开关,只将电压表V2换成电流表,据此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
(3)电流表相当于导线,由此分析两个电压表都换成电流表时电路的连接情况。
【解答】AC.分析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2测L2两端的电压,由两个电压表的示数可知,电源的电压:U=5V,
电压表V2的示数为2V,则L2两端的电压:U2=2V,
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L1两端电压:U1=U-U2=5V-2V=3V,故A错误,C正确;
B.断开开关,只将电压表V2换成电流表,灯泡L2断路,电路为灯泡L1的简单电路,故B错误;
D.断开开关,将两个电压表都换成电流表,由于电流表相当于导线,则电流分别流入两个灯泡,所以L1与L2并联,故D错误。
故选:C。
4.(2024秋 肇庆校级期中)如图是电阻A和B的I-U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当A两端的电压为2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4A
②当流过B的电流为0.2A时,它两端的电压为1V
③将A、B串联,当通过它们的电流为0.3A时,它们两端的总电压为4.5V
④将A、B并联,当它们两端的电压为3V时,则通过干路的电流为0.3A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1)由电阻A的I-U图象,可直接读出当A两端的电压为2V时,通过它的电流;
(2)由电阻B的I-U图象,可直接读出当流过B的电流为0.2A时,它两端的电压;
(3)由图象,根据欧姆定律可分别求得电阻A、B的阻值;
当电阻A和B串联到3.0V的电源上时,由图象可分别求得电阻A、B两端的电压,然后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它们两端的总电压;
(4)由图象可知当电阻A和B并联到3.0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
【解答】①由电阻A的I-U图象可知,当A两端的电压为2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4A,故①正确;
②由电阻B的I-U图象可知,当流过B的电流为0.2A时,它两端的电压为2V,故②错误;
③由图象可知,将A、B串联,当通过它们的电流为0.3A时,A两端的电压为UA=1.5V,
B两端的电压UB=3V,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它们两端的总电压为U总=UA+UB,故③正确;
④由图象可知当电阻A和B并联到3.0V的电源上时,通过A的电流是0.6A,通过B的电流是0.3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干路中的电流I总=IA+IB=0.6A+0.3A=0.9A,故④错误。
故选:A。
1.(2024秋 平潭县期中)如图,带负电的云层靠近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时,向避雷针剧烈放电形成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层带负电是由于失去了大量正电荷
B.云层带负电是由于摩擦创造了负电荷
C.放电时电荷从避雷针向云层方向移动
D.放电时电流方向是从避雷针流向云层
【答案】D
【解析】(1)云层由于相互摩擦而带电,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带正电;
(2)放电时,负电荷从云层向避雷针方向移动;物理学中规定,电流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解答】AB、云层由于相互摩擦而带电,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云层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故AB错误;
CD、带负电的云层靠近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时,向避雷针剧烈放电,负电荷从云层向避雷针方向移动,电流方向是从避雷针流向云层,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2024秋 南山区期中)图甲所示的是中国科技馆“模拟避雷”的实验展台。闪电发生时,电子从云层移动到避雷针,建筑物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图乙为上述情景的示意图。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层放电时,云层失去了电子,带负电
B.云层放电时,创造了电荷
C.云层放电时,与避雷针和大地相连的金属线中电流方向是从大地指向避雷针
D.制作避雷针的材料为绝缘体
【答案】C
【解析】云层放电时,电荷从云层转移到避雷针,是电荷的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
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
【解答】A、云层放电时,云层失去了电子,带正电,故A错误;
B、云层放电时,电荷发生了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故B错误;
C、云层放电时,与避雷针和大地相连的金属线中电流方向是从大地指向避雷针,故C正确;
D、制作避雷针的材料为导体,故D错误。
故选:C。
3.(2024秋 周村区期中)手工制造固体燃料在火箭与导弹领域十分重要,火药雕刻技术也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武器装备的国防实力。雕刻火药对精度要求极高,且雕刻车间需要采取严格的防静电技术。静电、不合理的摩擦,甚至刀具触碰到金属壳等都能导致其燃爆。结合以上材料,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防止静电的是(  )
A.刀具触碰到金属壳 B.佩戴防静电腕带
C.触摸导静电棒释放静电 D.穿防静电工作服
【答案】A
【解析】物体在摩擦的过程中极易产生静电,静电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放电处理。
【解答】A、刀具触碰到金属壳,因为它们是导体,容易产生电火花,不能有效防止静电,故A符合题意;
BCD、佩戴防静电腕带、触摸导静电棒释放静电、必须穿防静电服,可以有效的防止静电的积累,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2024春 兴化市期中)下列四幅图均是与静电现象相关实际应用的例子,属于防止静电危害的是(  )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是关于静电的防止与应用,从各种实例的原理出发就可以判断出答案。
【解答】A.静电除尘时除尘器中的空气被电离,烟雾颗粒吸附电子而带负电,颗粒向电源正极运动,属于静电应用,故A错误;
B.静电植绒属于静电应用,故B错误;
C.油罐车上的搭地铁链是为了把产生的静电导走,属于静电危害的防止,故C正确;
D.喷枪喷出的油漆微粒带正电,因相互排斥而散开,形成雾状,被喷涂的物体带负电,对雾状油漆产生引力,把油漆吸到表面,属于静电应用,故D错误。
故选:C。
1.【科学思维】(2025 成武县三模)在火箭与导弹领域,火药雕刻技术十分重要。首先它对精度的要求极高,又因为固体燃料极其敏感,静电、不合理的摩擦,甚至刀具触碰到金属壳等都能导致其燃爆。结合以上材料,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防止静电的是(  )
①刀具触碰到金属壳
②佩戴防静电腕带
③触摸导静电棒释放静电
④必须穿防静电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答案】B
【解析】物体在摩擦的过程中极易产生静电,静电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放电处理。
【解答】①刀具触碰到金属壳,因为它们是导体,容易产生电火花,不属于静电现象;
②佩戴防静电腕带;
③触摸导静电棒释放静电;
④必须穿防静电服,可以有效的防止静电的积累;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物理观念】(2025秋 武侯区校级月考)关于电流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电荷移动的快慢
B.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则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
C.每秒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越多,电流越大
D.通电时间越长,则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小
【答案】C
【解析】电流是表示电荷定向移动快慢的物理量;电流大小不仅与电荷量有关,还与时间有关;每秒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来表示电流.每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就越大。
【解答】A、电流是表示电荷定向移动快慢的物理量,而不是电荷移动的快慢,故A错误。
B、根据I=,电流大小不仅与电荷量Q有关,还与时间t有关。只知道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越多,不知道时间t的长短,不能确定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故B错误。
C、每秒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越多,即Q(电荷量)与t(时间t=1s)的比值越大,根据I=,可知电流越大,故C正确。
D、根据I=,电流大小不仅与时间t有关,还与电荷量Q有关。只知道通电时间t越长,不知道电荷量Q的多少,不能确定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小,故D错误。
故选:C。
3.【科学探究】(2025 尼木县一模)如图所示,小覃同学所在的兴趣小组正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实验时需要测量A、B、C三处的电流。图乙是他们某次测量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 (选“A”“B”或“C”)处的电流。
(2)小覃同学要测量通过L2的电流,只需将图乙中导线 (选填“a”或“b”)的一端移动到电流表的负接线柱上;重新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
(3)该小组另一位同学测出一组A、B、C三处的电流,数据如下表所示,由此他得出结论:
①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各支路电流相等。
(4)小组内交流讨论后,一致认为该同学的结论不具普遍性,要得到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还应该选用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灯泡进行实验。
【答案】(1)C;(2)a;0.3;(4)不相同。
【解析】(1)根据电流表与待测电路串联分析;电流表测量干路还是支路;
(2)测量通过L2的电流时,电流表就要与L2串联;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
(3)并联分流,要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的特点,应选不同电阻的用电器研究。
【解答】(1)由图乙可知,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所以测量的是C处电流;
(2)测量通过L2的电流时,电流表就要与L2串联,只需将图乙中导线a的一端移动到电流表的负接线柱上,此时电流表就和L2串联;根据此时电流表选用的小量程,所以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
(4)要得到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应选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1)C;(2)a;0.3;(4)不相同。
5.【跨学科实践】(2024秋 延庆区期中)阅读《“红色精灵”:“晴天霹雳”催生的奇观》,并回答问题。
“红色精灵”:“晴天霹雳”催生的奇观
今年6月10日,摄影师李轩华在雪山之巅拍摄到难得的放电现象的照片,并刊登在6月14日的《科普时报》头版头图位置。这种闪电很不寻常,背后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
闪电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可以想象把大气分割成无数个空气团。因为地表的组成复杂多样,有植被、土壤、建筑、水体等,所以地表反射光波的能力不等,这使得空气团的温度不尽相同。空气团好比一个热泡。由于不同温度的热泡浮力不同,上升速度便有快有慢。快速上升的热泡会挤压其上方和周边上升速度慢的热泡,使它们在剪切力的作用下产生向其后方运动的下沉拖曳流,对流(热泡之间的相对运动)就产生了。
对流导致相邻热泡中的粒子之间产生了碰撞与摩擦,摩擦起电使粒子带上电荷。对流越强,持续时间越长,粒子所带的电荷就越多。电荷有正有负,当携带同一电荷的热泡群中总电荷累积到一定量,又与地面或附近带相反电荷的另一个热泡群之间产生高压,此时电流在导电气道中因碰撞会产生火花,就形成了闪电,并且导电气道的特征使闪电呈枝状。
如果热泡群中水汽含量较多,上升降温过程中就会生成云,所以人们经常看到乌云滚滚、电闪雷鸣的场景。但是,如果热泡群比较干燥,水汽含量较少,上升过程中就无法形成云,难得一见的“晴天霹雳”就出现了。
“红色精灵”是“晴天霹雳”的一种衍生产品。闪电的温度可高达17000℃以上,使周围的物质离子化,继而形成了高速上升的气流,有时气流呈现喷射状。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到“红色精灵”像一朵美丽的郁金香绽放在天空:下部放射状的闪电是它的叶,中部闪电产生的高温高速离子流(同时撞击氮、氧分子)是它的茎,上部是离子流在磁场的作用下形成了花朵。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红色精灵”像一朵美丽的郁金香绽放在天空。中部的茎实际是 。
(2)上升的空气团是由于 而带上电荷。
(3)闪电是 高压放电产生的。
(4)写出一条生活中防雷避雷的措施 。
【答案】(1)高温高速离子流;(2)摩擦;(3)电流在导电气道中;(4)避雷针。
【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
【解答】(1)“红色精灵”像一朵美丽的郁金香绽放在天空。中部的茎实际是高温高速离子流。
(2)上升的空气团是由于摩擦而带上电荷。
(3)闪电是电流在导电气道中高压放电产生的。
(4)写出一条生活中防雷避雷的措施避雷针。
故答案为:(1)高温高速离子流;(2)摩擦;(3)电流在导电气道中;(4)避雷针。
5.【课内实验拓展】(2025秋 道里区校级月考)结合甲、乙、丙和丁四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上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将某物体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发现吸管被吸引过来,由此 判断该物体已带电(选填“能”或“不能”);
(2)小光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此时验电器两金属箔带 电荷(选填“正”或“负”),由于互相 (选填“吸引”或“排斥”)而张开。验电器可以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验电器工作原理是: 。
(3)如图丙所示,验电器A带正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将验电器A和不带电的验电器B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发现验电器B的金属箔片张开,则验电器B带 电,瞬间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 (选填“由A到B”或“由B到A”)。
(4)小明根据发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确定电源正、负极,如图丁所示的两个水果制作成一个水果电池,用带有夹子的导线把发光二极管接上去,发光二极管不发光,此时电路处于 状态,则金属片A是水果电池的 极。
【答案】(1)不能;(2)负;排斥;同种电荷相互排斥;(3)正;由B到A;(4)断路;正。
【解析】(1)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2)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来工作的。
(3)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相反。
(4)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解答】(1)将某物体靠近带电吸管的一端,发现吸管被吸引过来,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两物体带异种电荷时也会发生吸引,故不能判断该物体已经带电。
(2)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由于橡胶棒带负电,它会将负电荷传递给验电器,使得验电器的金属球和两个金属箔都带上负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两个金属箔会因为带上同种负电荷而互相排斥金属箔张开。
(3)验电器A带正电(缺少电子),验电器B不带电,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验电器B上自由电子(负电荷)向验电器A移动,与验电器A上的正电荷发生中和,使验电器A两金属箔的张角变小,验电器B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所以验电器B的两金属箔由于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故验电器B带正电,瞬间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由B到A。
(4)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即电流只能从它的正极流入,从负极流出。这种特性使得发光二极管可以用于检测电路中电源的正负极。当发光二极管与电源连接时,如果发光二极管发光,说明连接正确,即与发光二极管正极相连的是电源的正极,如果发光二极管不发光,说明连接错误,即与发光二极管正极相连的不是电源的正极。用带有夹子的导线把发光二极管接上去,发光二极管不发光,说明此时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电源负极相连,此时电路处于断路状态,此时,金属片A与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是水果电池的正极。
故答案为:(1)不能;(2)负;排斥;同种电荷相互排斥;(3)正;由B到A;(4)断路;正。
6.【创新思维】(2025秋 锦江区校级月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感应发光冰块
感应发光冰块产品是采用食品级PS材料及电子元件组成的发光冰块,采用先进的触水式开关,具有入水即亮的特性(液体感应),外形仿如真实冰块一般。感应发光冰块采用电池供电,无化学变化,无毒无害,可放置于各类饮品中增添浪漫及神秘的气氛。感应发光冰块内部电子元件有:液体感应器、纽扣电池和LED灯泡。感应发光冰块的使用方法是将发光冰块清洁干净放入水中,它将自动发亮;使用完毕后,用布擦干后放置于干燥的地方以备下次使用。感应发光冰块还可以放入冰箱内冷冻后,再放入饮料内,可以起到降低饮料的温度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请勿吞食感应发光冰块,避免放置于温度过高的饮品中。
(1)液体感应器是先进的触水式 (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2)冷冻后的感应发光冰块通过 的方式改变饮料的内能。
(3)用布擦干后的感应发光冰块内部的电路处于 状态。
(4)根据文中的信息,在虚线框中画出感应发光冰块内部的电路图。
【答案】(1)开关;(2)热传递;(3)断路;(4)见解析。
【解析】(1)根据感应发光冰块内部电子元件和电路的基本组成即可分析出各个部分的作用;
(2)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3)根据感应发光冰块的工作情况可知内部的电路的状态;
(4)先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然后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解答】(1)根据基本电路各部的作用可知:液体感应器是起控制电路的作用,所以是先进的触水式开关;
(2)感应发光冰块还可以放入冰箱内冷冻后温度比较低,再放入饮料内,通过热传递降低饮料的温度;
(3)因为入水即亮,用布擦干后停止工作,所以用布擦干后的感应发光冰块内部的电路处于开路状态;
(4)电路是由液体感应器、纽扣电池和LED灯泡由导线连接而成,所以是基本的电路,如图:

故答案为:(1)开关;(2)热传递;(3)断路;(4)见解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