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4章素养评估(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生物北师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14章素养评估(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生物北师版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5单元 第13、14章素养评估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烟台模拟)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症、高粘血症是引起该病症的主要原因。为了预防这种疾病,在饮食中要尽量少吃( C )
A.牛奶和鱼 B.土豆和米饭
C.奶油和蛋黄 D.蔬菜和水果
2.日常生活情境(泰州一模)有些人深受过敏的困扰,自然环境中的尘螨、真菌孢子、花粉和动物皮毛等都可能是过敏原,从免疫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过敏原属于( A )
A.抗原 B.抗体 C.传染源 D.病毒
3.(珠海三模)2024年4月,云南警方破获特大毒品案,缴获冰毒超过50千克。下列各组物品中,与冰毒一样都属于毒品的是( C )
A.奥司他韦、杜冷丁 B.海洛因、钙片
C.鸦片、大麻 D.摇头丸、阿司匹林
4.(昭通二模)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人体所致的一种寄生虫病,通过蚊虫叮咬后可能传染给其他人,而此过程不会使蚊虫患病,请问在本过程中蚊虫充当( C )
A.传染源 B.病原体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5.(菏泽一模)小李患了流行性腮腺炎,医生建议他在家休息几天,并按时服药,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措施中的( A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清除病原体
6.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B )
①新型冠状肺炎 ②贫血 ③狂犬病 ④佝偻病
⑤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⑥蛔虫病 ⑦天花 ⑧高血压
A.①③④⑤ B.①③⑤⑥⑦ C.④⑥⑦⑧ D.②③⑤⑥⑦
7.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C )
A.饮食传播和接触传播 B.生物媒介传播和接触传播
C.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 D.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
8.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免疫只有后天才能获得
B.免疫只能识别“非己”而不能识别“自己”
C.免疫总是对人体有益
D.免疫有时也会对人体不利,如过敏反应
9.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疫苗的安全问题。下列对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疫苗通常是用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
B.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某些疾病
C.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
D.所有疫苗的接种只需要进行一次
10.冰毒、海洛因、摇头丸等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沾染毒品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以下对毒品危害的认识,错误的是( A )
A.经济允许时,可以偶尔吸一次
B.吸毒会损害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体免疫力
C.吸毒、贩毒严重危害社会
D.长期吸毒会影响人的生理、精神健康
11.(镇江中考)人体通过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C )
A.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作用
B.胃黏膜分泌的胃酸有杀菌作用
C.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
D.皮肤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12.(运城一模)国家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十分关注。下列关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做法,错误的是( C )
A.小红和同学们相处和谐,也拥有了好朋友
B.小宁喜欢不开心时就去打打篮球
C.小明不高兴时选择通过酗酒忘掉烦恼
D.小佳喜欢看书,也喜欢把文章中的美好句子摘录下来
13.下列有关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等因素与心血管疾病有关
B.青少年处于身体生长期,心血管疾病与青少年无关
C.可以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或延迟癌症的发生
D.糖尿病要严格控制饮食、限制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量
14.80年代以前,蛔虫病是我国少年儿童中常见的寄生虫病。以下行为中,有利于预防蛔虫病的是( D )
A.不洗手就直接拿食物吃
B.看到村边小河里的水挺清澈就直接喝
C.看到买回的生菜很干净就直接吃
D.将水果用清水浸泡并反复冲洗后再吃
15.下列有关传染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各种疫苗可达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B.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是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C.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传染源
D.进行预防接种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16.(保定三模)下列关于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饮酒越多,血液循环越快,兴奋性越高,身体越健康
B.抗生素可以治疗由细菌、病毒、真菌引发的任何疾病
C.吸烟有害人体健康,烟雾中含有的焦油具有致癌作用
D.非处方药没有副作用,患者可在医院或药店自行购买
17.(泰州一模)脊髓灰质炎,亦称“小儿麻痹症”,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为急性传染病。目前尚无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特效药,接种疫苗是最主要的预防手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A.从免疫的角度分析,接种的疫苗属于抗原
B.接种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接种疫苗能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
D.接种疫苗有利于保护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18.概念关系图(攀枝花模拟)如图为某传染病流行期间的三类人群,甲、乙为健康人,乙体内含有该病的相应抗体,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甲、乙为该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B.1过程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
C.乙、丙是该传染病的传染源 D.3过程是指患者的痊愈过程
19.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当肺结核患者大声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将带有结核杆菌的飞沫排出体外,飞沫漂浮在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后,就有可能被传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病传播的传染源
B.结核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结核杆菌无细胞结构
C.结核杆菌从人体呼吸道进入,呼吸道黏膜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接种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20.(青岛中考)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病,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如图为感染后,人体内HIV浓度和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C )
A.曲线ab段变化的原因是HIV大量繁殖
B.曲线bc段变化是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结果
C.曲线ef段变化是HIV刺激皮肤和黏膜导致
D.g点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严重受损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21.(12分)春季开学以来,各地季节性流感疫情呈现上升趋势,一些学校、托育机构出现甲流病毒感染引起的集中发热,如图是晓明同学患甲流并治愈的过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晓明在校出现发烧,
流鼻涕、喉痛等情况,
请假去医院看病

晓明到医院后,
进行甲流抗原检
测,结果为阳性

在医院治疗
一周,晓明
康复回校
(1)甲流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致,该病毒与大肠杆菌相比较,结构上的特点是没有  细胞 结构。
(2)接种疫苗是预防甲流的有效途径。从免疫角度分析,疫苗属于抗原,可以在人不发病的情况下刺激  淋巴 细胞产生  抗体 ,使人获得  特异性 免疫。
(3)从传染病预防措施来看,晓明患甲流后在医院治疗一周属于  控制传染源 。
(4)新考法·措施类开放性随着甲流患者增多,专家提示不宜自行服用奥司他韦这类抗病毒药物,使用该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请写出一条安全用药的措施:  认真阅读药物说明书(或谨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等,合理即可) 。
22.(10分)请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感染艾滋病病毒2~6周后,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在能测出抗体之前已具有传染性。艾滋病病毒(HIV)主要存在于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乳汁、伤口流出液中也含有HIV。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艾滋病病毒(HIV)属于  病原体 。
(2)艾滋病的传播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  易感人群 三个环节。
(3)艾滋病病毒没有  细胞 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所以艾滋病病毒  不能 (填“能”或“不能”)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4)下图中的行为不会传染艾滋病的是  A (填字母)。
A.一般接触 B.母婴传播
C.血液传播 D.不安全性行为
23.(16分)真实任务情境(邵阳二模)某班同学在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这一章时,通过做“换水实验”模拟流感的传播过程,步骤如下:
第一步:一位同学领取装有氢氧化钠溶液(一种碱性溶液,能让pH试纸变色)的烧杯,其他同学领取装有清水的烧杯。
第二步:每人吸取1滴管自己烧杯中的液体,找一位同学作为换水对象,把自己滴管中的液体滴入到对方烧杯,进行多次“换水”。
第三步:用pH试纸检测,统计试纸变色的人数,约有三分之二的同学试纸变色。
(1)如果用pH试纸模拟流感抗原检测试纸,试纸变色即为检测结果“阳性”,则氢氧化钠模拟引起流感的  病原体 ,领取氢氧化钠溶液的同学和领取清水的同学分别模拟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  传染源 、  易感人群 。
(2)实验结果表明,传染病具有的特点是  传染性 和  流行性 。
(3)盐酸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中和溶液的碱性。如果领取清水的同学在“换水”实验前在烧杯中滴加盐酸,则进行多次“换水”后,用试纸检测几乎没有试纸变色。“往清水中滴加盐酸”模拟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保护易感人群 。
(4)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还要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状态和  社会适应 能力;心情愉悦是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当遇到挫折时,你调节情绪的正确方式是  合理宣泄(合理即可) (写一种即可)。
24.(12分)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知是在科学探究和实践中不断修正和深化的。在疫苗研发过程中有一个经典案例,1881年,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为了探究注射脱毒炭疽杆菌能否增强绵羊预防炭疽的免疫能力,做了如下表实验:
组别 对象 第一次处理 10天后第二次处理
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
甲组 每组若干只健康绵羊 注射脱毒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强毒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
乙组 不注射脱毒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强毒炭疽杆菌 患炭疽全部死亡
(1)本实验的变量是  是否注射脱毒炭疽杆菌 。
(2)本实验中的脱毒炭疽杆菌相当于免疫规划中的  疫苗 ,它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炭疽杆菌的  抗体 ,从而起到防御作用。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特异性免疫 。
(3)在这个实验中,甲组的绵羊第一次处理10天后,进行注射强毒炭疽杆菌,体内会快速产生大量的  抗体 。
(4)本实验巴斯德得出的结论为  注射脱毒炭疽杆菌能增强绵羊预防炭疽的免疫能力 。
25.(10分)(广东一模)广东省“健康知识进万家”系列专题宣传活动之“戒烟限酒健走,科学健康过节”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肇庆市牌坊广场举行。高要区某中学生物社团探究了“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数据如下表:
组别 一 二 三 四
水蚤个数 10 10 10 10
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等量) 清水 一根烟浸出液Ⅰ 两根烟浸出液Ⅱ 三根烟浸出液Ⅲ
10秒内水蚤心跳次数(平均值) 35 36 37 39
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是  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没有)影响吗 ?
(2)在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形成  对照实验 。
(3)本实验应尽量选取大小一致、营养状况相同的成年水蚤,水体、温度等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目的是为了保证  变量唯一 。
(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  促进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5)结合此主题和上述实验结论,你的做法是  青少年不吸烟、远离烟草、劝诫家人不吸烟、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等(合理即可) (写一点即可)。第5单元 第13、14章素养评估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烟台模拟)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症、高粘血症是引起该病症的主要原因。为了预防这种疾病,在饮食中要尽量少吃(  )
A.牛奶和鱼 B.土豆和米饭
C.奶油和蛋黄 D.蔬菜和水果
2.日常生活情境(泰州一模)有些人深受过敏的困扰,自然环境中的尘螨、真菌孢子、花粉和动物皮毛等都可能是过敏原,从免疫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过敏原属于(  )
A.抗原 B.抗体 C.传染源 D.病毒
3.(珠海三模)2024年4月,云南警方破获特大毒品案,缴获冰毒超过50千克。下列各组物品中,与冰毒一样都属于毒品的是(  )
A.奥司他韦、杜冷丁 B.海洛因、钙片
C.鸦片、大麻 D.摇头丸、阿司匹林
4.(昭通二模)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人体所致的一种寄生虫病,通过蚊虫叮咬后可能传染给其他人,而此过程不会使蚊虫患病,请问在本过程中蚊虫充当(  )
A.传染源 B.病原体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5.(菏泽一模)小李患了流行性腮腺炎,医生建议他在家休息几天,并按时服药,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措施中的(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清除病原体
6.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
①新型冠状肺炎 ②贫血 ③狂犬病 ④佝偻病
⑤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⑥蛔虫病 ⑦天花 ⑧高血压
A.①③④⑤ B.①③⑤⑥⑦ C.④⑥⑦⑧ D.②③⑤⑥⑦
7.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饮食传播和接触传播 B.生物媒介传播和接触传播
C.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 D.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
8.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免疫只有后天才能获得
B.免疫只能识别“非己”而不能识别“自己”
C.免疫总是对人体有益
D.免疫有时也会对人体不利,如过敏反应
9.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疫苗的安全问题。下列对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疫苗通常是用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
B.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某些疾病
C.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
D.所有疫苗的接种只需要进行一次
10.冰毒、海洛因、摇头丸等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沾染毒品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以下对毒品危害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经济允许时,可以偶尔吸一次
B.吸毒会损害人体多种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体免疫力
C.吸毒、贩毒严重危害社会
D.长期吸毒会影响人的生理、精神健康
11.(镇江中考)人体通过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作用
B.胃黏膜分泌的胃酸有杀菌作用
C.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
D.皮肤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12.(运城一模)国家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十分关注。下列关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做法,错误的是(  )
A.小红和同学们相处和谐,也拥有了好朋友
B.小宁喜欢不开心时就去打打篮球
C.小明不高兴时选择通过酗酒忘掉烦恼
D.小佳喜欢看书,也喜欢把文章中的美好句子摘录下来
13.下列有关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等因素与心血管疾病有关
B.青少年处于身体生长期,心血管疾病与青少年无关
C.可以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或延迟癌症的发生
D.糖尿病要严格控制饮食、限制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量
14.80年代以前,蛔虫病是我国少年儿童中常见的寄生虫病。以下行为中,有利于预防蛔虫病的是(  )
A.不洗手就直接拿食物吃
B.看到村边小河里的水挺清澈就直接喝
C.看到买回的生菜很干净就直接吃
D.将水果用清水浸泡并反复冲洗后再吃
15.下列有关传染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各种疫苗可达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B.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是病原体、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C.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传染源
D.进行预防接种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16.(保定三模)下列关于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饮酒越多,血液循环越快,兴奋性越高,身体越健康
B.抗生素可以治疗由细菌、病毒、真菌引发的任何疾病
C.吸烟有害人体健康,烟雾中含有的焦油具有致癌作用
D.非处方药没有副作用,患者可在医院或药店自行购买
17.(泰州一模)脊髓灰质炎,亦称“小儿麻痹症”,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为急性传染病。目前尚无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特效药,接种疫苗是最主要的预防手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免疫的角度分析,接种的疫苗属于抗原
B.接种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接种疫苗能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
D.接种疫苗有利于保护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18.概念关系图(攀枝花模拟)如图为某传染病流行期间的三类人群,甲、乙为健康人,乙体内含有该病的相应抗体,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为该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B.1过程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
C.乙、丙是该传染病的传染源 D.3过程是指患者的痊愈过程
19.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当肺结核患者大声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将带有结核杆菌的飞沫排出体外,飞沫漂浮在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后,就有可能被传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病传播的传染源
B.结核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结核杆菌无细胞结构
C.结核杆菌从人体呼吸道进入,呼吸道黏膜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接种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20.(青岛中考)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病,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如图为感染后,人体内HIV浓度和T淋巴细胞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曲线ab段变化的原因是HIV大量繁殖
B.曲线bc段变化是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结果
C.曲线ef段变化是HIV刺激皮肤和黏膜导致
D.g点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严重受损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21.(12分)春季开学以来,各地季节性流感疫情呈现上升趋势,一些学校、托育机构出现甲流病毒感染引起的集中发热,如图是晓明同学患甲流并治愈的过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晓明在校出现发烧,
流鼻涕、喉痛等情况,
请假去医院看病

晓明到医院后,
进行甲流抗原检
测,结果为阳性

在医院治疗
一周,晓明
康复回校
(1)甲流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致,该病毒与大肠杆菌相比较,结构上的特点是没有 结构。
(2)接种疫苗是预防甲流的有效途径。从免疫角度分析,疫苗属于抗原,可以在人不发病的情况下刺激 细胞产生 ,使人获得 免疫。
(3)从传染病预防措施来看,晓明患甲流后在医院治疗一周属于 。
(4)新考法·措施类开放性随着甲流患者增多,专家提示不宜自行服用奥司他韦这类抗病毒药物,使用该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请写出一条安全用药的措施: 。
22.(10分)请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感染艾滋病病毒2~6周后,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在能测出抗体之前已具有传染性。艾滋病病毒(HIV)主要存在于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乳汁、伤口流出液中也含有HIV。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艾滋病病毒(HIV)属于 。
(2)艾滋病的传播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 三个环节。
(3)艾滋病病毒没有 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所以艾滋病病毒 (填“能”或“不能”)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
(4)下图中的行为不会传染艾滋病的是 (填字母)。
A.一般接触 B.母婴传播
C.血液传播 D.不安全性行为
23.(16分)真实任务情境(邵阳二模)某班同学在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这一章时,通过做“换水实验”模拟流感的传播过程,步骤如下:
第一步:一位同学领取装有氢氧化钠溶液(一种碱性溶液,能让pH试纸变色)的烧杯,其他同学领取装有清水的烧杯。
第二步:每人吸取1滴管自己烧杯中的液体,找一位同学作为换水对象,把自己滴管中的液体滴入到对方烧杯,进行多次“换水”。
第三步:用pH试纸检测,统计试纸变色的人数,约有三分之二的同学试纸变色。
(1)如果用pH试纸模拟流感抗原检测试纸,试纸变色即为检测结果“阳性”,则氢氧化钠模拟引起流感的 ,领取氢氧化钠溶液的同学和领取清水的同学分别模拟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 、 。
(2)实验结果表明,传染病具有的特点是 和 。
(3)盐酸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中和溶液的碱性。如果领取清水的同学在“换水”实验前在烧杯中滴加盐酸,则进行多次“换水”后,用试纸检测几乎没有试纸变色。“往清水中滴加盐酸”模拟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4)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还要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状态和 能力;心情愉悦是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当遇到挫折时,你调节情绪的正确方式是 (写一种即可)。
24.(12分)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知是在科学探究和实践中不断修正和深化的。在疫苗研发过程中有一个经典案例,1881年,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为了探究注射脱毒炭疽杆菌能否增强绵羊预防炭疽的免疫能力,做了如下表实验:
组别 对象 第一次处理 10天后第二次处理
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
甲组 每组若干只健康绵羊 注射脱毒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强毒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
乙组 不注射脱毒炭疽杆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强毒炭疽杆菌 患炭疽全部死亡
(1)本实验的变量是 。
(2)本实验中的脱毒炭疽杆菌相当于免疫规划中的 ,它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炭疽杆菌的 ,从而起到防御作用。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
(3)在这个实验中,甲组的绵羊第一次处理10天后,进行注射强毒炭疽杆菌,体内会快速产生大量的 。
(4)本实验巴斯德得出的结论为 。
25.(10分)(广东一模)广东省“健康知识进万家”系列专题宣传活动之“戒烟限酒健走,科学健康过节”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肇庆市牌坊广场举行。高要区某中学生物社团探究了“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数据如下表:
组别 一 二 三 四
水蚤个数 10 10 10 10
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等量) 清水 一根烟浸出液Ⅰ 两根烟浸出液Ⅱ 三根烟浸出液Ⅲ
10秒内水蚤心跳次数(平均值) 35 36 37 39
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是 ?
(2)在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形成 。
(3)本实验应尽量选取大小一致、营养状况相同的成年水蚤,水体、温度等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目的是为了保证 。
(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5)结合此主题和上述实验结论,你的做法是 (写一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