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龙川一中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0月考试
化学试卷
答卷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中国诗词常蕴含着一些自然科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莫道雪融便无迹,雪融成水水成冰”,“雪融成水”过程、
B. “玉梅雪柳千家闹,火树银花十里开”,涉及化学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
C.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制成火炉的“红泥”中含氧化铁
D. “残云收翠岭,夕雾结长空”,“雾”是由氮的氧化物造成的光化学烟雾
2. 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强电解质 Cu 盐酸
弱电解质 HF HClO
非电解质 蔗糖 酒精 氯水
A. A B. B C. C D. D
3. 如图所示,曲线表示放热反应进行过程中X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增大压强 B. 升高温度 C. 及时移除 D. 加大的投放量
4. 对于可逆反应A(g)+3B(s) 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C)=0.2 mol·L-1·s-1 B. v(B)=0.4 mol·L-1·s-1
C. v(D)=6 mol·L-1·min-1 D. v(A)=5 mol·L-1·min-1
5. 用Na2CO3与醋酸(CH3COOH)反应可制取C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电离方程式:H2CO32H++CO
B.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2CH3COOH=2CH3COO-+H2O+CO2↑
C. 常温下,电离常数:K(CH3COOH)>Ka1(H2CO3)
D. 向醋酸溶液中加水,醋酸电离程度增大
6.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溶液中加入固体后颜色变深
B. 夏天打开啤酒瓶,有很多气泡冒出
C. 由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D. 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的利用率
7.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A. 该式可以表示中和热: kJ/mol
B. 燃烧热: kJ/mol
C 反应热: kJ/mol
D. 反应热: kJ/mol
8. SO2与O2反应生成SO3在不同条件下反应进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总键能小于生成物总键能
B. 过程b使用了催化剂,降低了反应活化能,加快了反应速率
C. 过程b发生两步反应且均为放热反应
D. 恒温恒容条件下通入氦气,使单位体积内O2的活化分子数增大
9. 硫酸是化工生产中一种重要的酸,工业上通常用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简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将黄铁矿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B. 在原料质量一定的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提高SO3的产量
C. 生产过程中向空气里排放的大量SO2、SO3可能会引发酸雨
D. 吸收塔中用的是98.3%的浓硫酸而不是水
10. 用下列装置进行的实验中,能达到其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①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B. 用装置②可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C. 检验装置③的气密性:关闭止水夹a,打开活塞b,水能持续顺利流下,则表示装置气密性不好
D. 用装置④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11. 历史上曾用“地康法”制氯气,相关反应为,已知相关化学键的键能(E)如表所示。则该反应的为
化学键 Cl―Cl O=O O―H H―Cl
247 497 463 431
A. B.
C. D.
12.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密闭容器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生成NH3分子数为
B. 1 L 0.1 mol/L醋酸溶液含有CH3COO-数目为
C. 标准状况下,22.4 LSO2与足量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
D. 0.5 mol/LNH3·H2O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小于
13. 已知: ,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经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的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过程I: ;过程Ⅱ:……
A. 反应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包括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B. 该制氢过程中、FeO都参与了化学反应且都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C. 反应Ⅱ在高温下为自发反应
D. 该过程总反应与电解等量水的总反应,反应热相等
14. 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图1表示不同温度下N2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t1以后NH3的百分含量最低的时间是t6
C. t2、t3、t5时刻改变的条件依次是加入催化剂、减小压强、降低温度
D. T1℃时,3v正(H2)=v逆(N2),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15. 氢能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由HCOOH可以制得H2.在催化剂作用下,HCOOH催化释放氢的反应机理和相对能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A. HCOOH催化释放氢的过程中有极性键的断裂和非极性键的形成
B. 该反应的决速步是:中间体Ⅱ→中间体Ⅲ
C. 升高温度,能提高甲酸的平衡转化率
D. HCOOH催化释放氢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eV
16. 向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和一定量的,发生反应:。的平衡转化率按不同投料比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1B. b、c两点的正反应速率:
C. 此反应任意温度下都可自发进行
D. 平衡时的浓度:a>b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6分。
17. 改变反应条件可以调控化学反应速率。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KI溶液与双氧水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如下系列实验。用pH计测量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当pH不变时,视为反应终点,记录此时的时间为t。所用试剂为:溶液、溶液、硫酸溶液、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溶液体积/mL KI溶液体积/mL 硫酸溶液体积 水的体积/mL 温度/℃ t/min
1 20 20 10 0 25
2 10 20 a b 25
3 10 20 10 c 28
(1)实验1、2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___________。
(2)通过对比实验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填标号),可研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3不在更高温度下进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实验1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指导老师指出KI溶液对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已知: ,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的分解机理为:
第一步:(慢)
第二步:(快)
回答下列问题:
①双氧水分解反应的速率快慢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填“第一步”或“第二步”)。
②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___________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填“>”“=”或“<”)。
③在一定温度下,双氧水分解反应过程中不同时刻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
0 2 4 6 8 10
0.0 9.9 17.2 22.4 26.5 29.9
请计算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的平均反应速率大于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8. 勒夏特列原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可以帮助预测许多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勒夏特列原理。
实验(一)制备CuCl2
设计如图装置制备CuCl2,已知CuCl2遇水蒸气易潮解。
(1)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脱脂棉的作用是_______。
(2)写出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开始实验时应先点燃_______(填“A”或“D”)处酒精灯。
(4)B装置中试剂为_______(填试剂名称),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_______(用化学用语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实验(二)探究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将上述制备得到CuCl2粉末溶于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u(H2O)4]2+(蓝色)+4Cl- [CuCl4]2-(黄色)+4H2O △H>0。配制一定体积0.5mol/LCuCl2溶液,甲、乙,丙三支试管各取2mL0.5mol/LCuCl2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将甲试管放置在空气中;②乙试管放入热水中;③丙试管放入冷水中。
(5)设计甲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
(6)实验结果:乙试管中溶液呈黄绿色,丙试管中溶液呈蓝绿色,实验结论是_______。
19. 钨是国防及高新技术应用中极为重要的功能材料之一,由黑钨矿[主要成分是钨酸亚铁()、钨酸锰(),少量Si、As元素]冶炼钨的流程如下:
已知:
①钨酸()酸性很弱,难溶于水。
②水浸液含、、、等阴离子。
(1)“焙烧”前,粉碎黑钨矿的目的是__________。
(2)滤渣的主要成分为两种金属氧化物,是、__________。
(3)“净化”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4)“还原”的总反应为实验测得一定条件下,平衡时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__________0(填“>”或“<”)。
②由图可知,a点处__________(填“>”或“<”或“=”)。
③900℃时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5)工业上可以采用铝热法还原黄钨()生产钨。已知:


则的__________。
20. 工业上可利用CO或CO2来生产燃料甲醇,某研究小组对下列有关甲醇制取三条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探究。已知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化学反应 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值
500℃ 700℃ 800℃
① 2.5 0.34 0.15
② 1.0 1.70 2.52

(1)的燃烧热为725.8 kJ/mol,请写出表示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___________(用表示)。
(3)根据表中数据,可推导得知,___________0(填“>”、“=”或“<”)。
(4)恒温恒容下,对反应①,下列各项可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___________。
A. 压强不再变化 B. 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C. 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D.
(5)恒容、500℃下,测得反应②在某时刻时,的浓度分别为1 mol/L、1 mol/L、0.5 mol/L、0.5 mol/L,则此时:___________(填“>”、“=”或“<”);
(6)向容积均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通入1 mol CO2(g)和3 mol H2(g),一定条件下只发生反应③,且无催化剂,测得50 min时,CO2转化率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温度为T1时,a点对应容器在0~50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mol/(L·min)。
②图中从b点到c点,CO2的转化率在降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龙川一中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0月考试
化学试卷
答卷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6分。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反应物浓度或双氧水的浓度 ②. 10
(2) ①. 2 ②. 3 ③. 防止温度过高,分解
(3)
(4) ①. 第一步 ②. ③. 或 ④.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降低
【18题答案】
【答案】(1) ①. 吸收尾气中Cl2、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装置D中 ②. 防止Cu、CuCl2粉末堵塞导管
(2)MnO2+4H++2Cl-Mn2++Cl2↑+2H2O
(3)A (4) ①. 饱和食盐水 ②. Cl2和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增大c(Cl-),平衡逆向移动
(5)作对照实验 (6)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温,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19题答案】
【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使焙烧更充分
(2)
(3)将氧化为
(4) ①. > ②. > ③. 27
(5)kJ/mol
【20题答案】
【答案】(1)kJ/mol
(2)
(3)> (4)AC
(5)> (6) ①. 0.021 ②. b点之后,反应已达到平衡,继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导致的转化率降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