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基础课)课件(共8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基础课)课件(共80张PPT)

资源简介

(共80张PPT)
第2讲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基础课)
【复习目标】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4.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
完全电离
部分电离
[微思考] 现有12种物质:①Al ②稀硝酸
③HNO3 ④NH3·H2O ⑤CO2 ⑥空气
⑦NaCl ⑧CaCO3 ⑨NaHCO3 ⑩乙醇
Al2O3  Cu(OH)2
按照表中提示的信息,把符合左栏条件的物质的序号填入右栏相应的位置。
符合的条件 物质的序号
电解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但熔融状态下并不导电
强电解质,但难溶于水
弱电解质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本身能导电
⑦⑧⑨
⑤⑩



①②
[师说·助学] 电解质的强弱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少数盐(如醋酸铅)和水。
2.电离
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溶于水是所有电解质电离的条件;熔化是离子化合物型电解质电离的条件。
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中,用“===”连接;弱电解质(包括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方程式中,用“ ”连接。
(2)多元弱酸的电离分步书写,多元弱碱的电离一步写完。
关键能力 · 拓展教材
一、厘清基本概念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CO2、SO2、NH3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故它们属于电解质(  )
(2)硫酸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所以稀硫酸是强电解质(  )
(3)NaCl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  )
(4)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
(5)BaSO4、CaCO3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弱,故都是弱电解质(  )
×
×
×
×
×
[归纳总结] (1)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如固态NaCl、液态HCl等;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铁、铝等金属单质。
(2)电解质一定是指自身能电离生成离子的化合物,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的离子不是它自身电离产生的,不属于电解质,如CO2、SO2、NH3、SO3等均为非电解质。
答案:B
三、溶液的导电性
3.下列几种导电性变化图像,把符合要求的图像字母填在相应的题目后面的括号中。
(1)向H2S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溶液(  )
(2)向H2S溶液中通入Cl2直至过量(  )
(3)向AgNO3溶液中通入少量HCl(  )
(4)向氨水中通入HCl直至过量(  )
(5)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
(6)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CO2(  )
D
B
C
B
C
A
[归纳总结] 电解质与导电性、导电能力的关系图示
必备知识 · 助学教材
1.离子反应
(1)概念:在溶液中,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
(2)本质: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减少。
(3)复分解反应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难溶性
难电离
挥发性
2.离子方程式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2)书写步骤(以CaCO3与盐酸的反应为例)
CaCO3+2HCl===CaCl2+CO2↑+H2O
CaCO3+2H++2Cl-===Ca2++2Cl-+CO2↑+H2O
CaCO3+2H+===Ca2++CO2↑+H2O
原子
电荷
[师说·助学] 只有易溶的强电解质能拆写成离子形式,包括强酸、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
(3)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师说·助学]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注意难溶、气体、难电离粒子的书写形式
①氧化镁溶于稀硫酸:
②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
③小苏打溶液与乙酸溶液混合:
MgO+2H+===H2O+Mg2+

OH-+H+===H2O
(3)注意单质、氧化物、浓“盐酸、硝酸、硫酸”的书写形式
①过氧化钠溶于水: 。
②FeCl3溶液腐蚀铜箔: 。
③用MnO2与浓盐酸共热制Cl2:
2Na2O2+2H2O===4Na++4OH-+O2↑
2Fe3++Cu===2Fe2++Cu2+
关键能力 · 拓展教材
一、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根据“给定信息”,完成以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复分解型
①BaS溶液与硫酸锌溶液混合生成立德粉(ZnS·Ba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MnCl2溶液中加入NH4HCO3生成Mn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还原型
实验室中可用次氯酸钠溶液与氨反应制备联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O-+2NH3===N2H4+Cl-+H2O
2.一种用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Al2O3、SiO2)和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SiO2)为原料制取MnSO4溶液的流程如图所示:
“浸出”后溶液中含有阳离子H+、Fe2+、Mn2+等,“浸出”过程中M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nO2+FeS2+4H+===Mn2++Fe2++2S+2H2O
×
×
×
×

×
×
×
×
5.是否符合反应原理
(1)Fe和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
(2)Fe和稀硝酸反应:Fe+2H+===Fe2++H2↑(  )
(3)Zn和浓硫酸反应:Zn+2H+===H2↑+Zn2+(  )
(4)Fe(OH)3和稀HI的反应:Fe(OH)3+3H+===Fe3++3H2O(  )
(5)FeO和稀HNO3的反应:FeO+2H+===Fe2++H2O(  )
×
×
×
×
×
答案:B
[思维建模]
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的思维流程
类型一 连续反应型
【要点归纳】
指反应生成的离子因又能跟剩余(过量)的反应物继续反应而与用量有关。
【对点演练】
(1)可溶性多元弱酸(或其酸酐)与碱溶液反应。如CO2通入NaOH溶液中
①碱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碱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元弱酸盐与强酸反应。如Na2C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
①盐酸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盐酸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e与稀HNO3溶液反应
①Fe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稀HNO3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二 先后反应型
【要点归纳】
一种反应物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成离子,都能跟另一种反应物的组成离子反应,但因反应次序不同而跟用量有关,又可称为竞争型。
【对点演练】
(1)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反应
①NaOH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OH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OH-===H2O
H++OH-===H2O
Al3++3OH-===Al(OH)3↓
Al(OH)3+OH-===[Al(OH)4]-
类型三 物质配比型
【要点归纳】
“少定”就是把相对量较少的物质定为“1 mol”,若少量物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离子参加反应,则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物质组成比相符。
“多变”就是过量的反应物,其离子的化学计量数根据反应实际需求量来确定,不受化学式中的比例制约,是可变的。
【对点演练】
1.写出少量NaHCO3与足量C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一种反应物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离子参与反应时,因其组成比例不协调(一般为复盐或酸式盐),当一种组成离子恰好完全反应时,另一种组成离子不能恰好完全反应(有剩余或不足),因而跟用量有关。
(1)Ca(HCO3)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①NaOH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OH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反应
①n[Ba(OH)2]∶n(NaHSO4)=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溶液呈________性;
②n[Ba(OH)2]∶n(NaHSO4)=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溶液呈________性,若向该溶液中再加入Ba(OH)2溶液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NH4Al(SO4)2与Ba(OH)2溶液反应
①n[NH4Al(SO4)2]∶n[Ba(OH)2]=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NH4Al(SO4)2]∶n[Ba(OH)2]=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迁移教材边角知识创设情境——考教衔接突出创新性应用性
教材习题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并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21“练习与应用”T9
【发掘设问】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向0.01 mol·L-1 B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向Ba(OH)2溶液中匀速逐滴加入0.2 mol·L-1 H2SO4溶液,注意观察溶液中的现象和溶液电导率的变化。
教材开发
【示例】 写出上述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电导率变化的原因
答案: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硫酸钡和难电离的水,离子浓度减小,电导率下降,恰好反应后,硫酸过量,离子浓度逐渐增大,电导率上升
[价值引领] “宏—微—符”是化学学科的三重表征,离子反应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变化的重要符号,能够从本质上描述物质的变化过程。
[关键能力] 主要考查信息识别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能力。
[考教衔接] 离子方程式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属于经典题型。在回归基础的同时,要加强情境类试题的训练力度,发展信息识别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能力。
【变式】 数字化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实验小组将电导率传感器插入20.00 mL 0.1 mol·L-1 H2SO4溶液中,向溶液中匀速滴入等浓度的BaCl2溶液,电导率与加入BaCl2溶液体积如图所示(已知溶液导电性越强,电导率值越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物质分类,BaCl2属于________(填“强电解质”或“弱电解质”)。
(2)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溶液的导电性由____________决定。
(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图中a→b段曲线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b、c两处溶液的c(H+)进行比较,b________(填“>”“=”或“<”)c, 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电解质
离子浓度大小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使溶液中的H+浓度减小
(5)用等浓度的Ba(OH)2溶液替换BaCl2溶液,则电导率最低点与图中b点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填标号)。
A.在b上方     B.与b重合
C.在b下方 D.无法确定
C
真题体验
1.(2024·浙江1月卷,1)下列物质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
A.CO2 B.HCl
C.NaOH D.BaSO4
答案:A
解析:CO2 属于非电解质,A符合题意;HCl溶于水能电离出H+和Cl-,则HCl为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NaOH 属于强碱,为强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BaSO4在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
答案:C
答案:D
1.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强电解质 Fe NaCl CaCO3 HNO3
弱电解质 CH3COOH NH3 H3PO4 Fe(OH)3
非电解质 C12H22O11(蔗糖) BaSO4 C2H5OH H2O
答案:C
2.下列各式中,没有正确表示物质在溶液中的电离过程的是(  )
答案:B
答案:D
4.把0.05 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100 mL 下列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  )
A.自来水
B.0.5 mol·L-1盐酸
C.0.5 mol·L-1CH3COOH溶液
D.0.5 mol·L-1KCl溶液
答案:B
解析:溶液混合后导电能力变化的大小,关键看混合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变化。由于自来水几乎不导电,加入0.05 mol NaOH固体后,导电能力突然增强;醋酸是弱电解质,加入NaOH固体后,生成强电解质CH3COONa,导电能力明显增强;0.5 mol·L-1的KCl溶液中加入0.05 mol NaOH固体后,溶液中不存在化学反应,但离子浓度增大一倍,导电能力明显增强;盐酸中加入NaOH固体后,二者恰好发生中和反应HCl+NaOH===NaCl+H2O,溶液中离子浓度几乎不变,导电能力几乎不变。
5.下列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
A.H2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B.HCl气体通入Ca(OH)2溶液中
C.HNO3溶液与KOH溶液混合
D.NH4HSO4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
答案:D
答案:C
7.(10分)人体胃液中含有胃酸(0.2%~0.4%的盐酸),起杀菌、帮助消化等作用,但胃酸的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它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当胃酸过多时就会出现“反酸”“烧心”“胃部隐隐作痛”等症状。市场上的抗酸药主要有:①吸收性抗酸药,如NaHCO3等;②非吸收性抗酸药,如CaCO3、MgO、Al(OH)3等。
(1)上述所列举的抗酸药中有________个是电解质。
(2)CaCO3作抗酸药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CaCO3+2H+===Ca2++CO2↑+H2O
(3)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服用BaCO3来治疗胃酸过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病人同时患有胃溃疡,此时最好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以
Ba2+是重金属离子,对人体有害
Al(OH)3+3H+===Al3++3H2O
答案:B
解析:氯离子的离子半径大于钠离子,则离子半径大的灰球代表氯离子,故A正确;缺少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1 mol·L-1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物质的量和钠离子个数,故B错误;钠离子带正电荷,应与水分子中带负电荷的氧原子相吸引,所以水合b离子中水分子的取向不科学,故C正确;氯化钠是强酸强碱盐,在溶液中不水解,溶液呈中性,则某温度测定该氯化钠溶液 pH小于7与盐类的水解无关,故D正确。
9.已知硫酸铅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硝酸,却可溶于醋酸铵中,形成无色的溶液,其化学方程式是PbSO4+2CH3COONH4===(NH4)2SO4+(CH3COO)2Pb。当在醋酸铅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时,有黑色沉淀硫化铅生成。表示这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H3COO)2Pb+H2S===PbS↓+2CH3COOH
B.Pb2++2CH3COO-+H2S===PbS↓+2CH3COOH
C.Pb2++H2S===PbS↓+2H+
D.Pb2++2CH3COO-+2H++S2-===PbS↓+2CH3COOH
答案:A
答案:B
11.滴有酚酞的Ba(OH)2溶液显红色,在上述溶液中分别滴加X溶液后有下列现象。
答案:D
12.(12分)科学研究中观察到的宏观现象能反映微观本质。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测定溶液导电能力来探查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某小组向0.1 mol·L-1 Ba(OH)2溶液中匀速滴加0.1 mol·L-1稀硫酸,测得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20 ℃时BaSO4溶解度为2.38×10-4 g。
资料2:如表为20 ℃蒸馏水和饱和BaSO4溶液的电导率。
注: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能力越强。
(1)Ba(OH)2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馏水 饱和BaSO4溶液
电导率/(S·m-1) 1.52×10-3 4.58×10-4
Ba(OH)2===Ba2++2OH-
Ba(OH)2+H2SO4===BaSO4↓+2H2O
(3)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BaSO4不是电解质
B.B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B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Ba(OH)2电离出的离子导电
D.a时刻Ba(OH)2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
BD
C
20 ℃时BaSO溶解度为2.38×10-4 g,
说明BaSO4主要以固体形式存在
13.(12分)请按要求书写下列离子方程式。
(1)向Ba(HCO3)2溶液中滴入NaHSO4溶液,至沉淀完全,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入NaH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lCl3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当n(OH-)∶n(Al3+)=7∶2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eO2+H2O2+6H+===2Ce3++O2↑+4H2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