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哈三中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
高二学年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科罗拉多高原是美国唯一的沙漠高原,地势高峻,海拔2000~3000米。科罗拉多高原是全球中生代红层(砂岩)集中连片分布区,其中,Zion国家公园是该高原中生代红层的典型代表。Zion国家公园整体上为高原—深切峡谷景观,公园内地质构造较稳定。图1示意Zion国家公园地理位置。据此完成1~3题。
1.Zion国家公园的主要岩石( )
A.变质条件下形成 B.表面多气孔
C.发育有层理结构 D.与玄武岩成因相同
2.形成Zion国家公园深切峡谷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海浪侵蚀
3.在地壳和气候条件保持稳定的条件下,该公园高原—深切峡谷景观的变化趋势为( )
A.地势升高 B.海拔下降 C.面积变大 D.高差不变
撒丁岛地处地中海,地形以花岗岩和片岩(变质岩)构成的山地和丘陵为主,最高点海拔为1834米。如图示意撒丁岛山脉与河流分布。据此完成4~5题。
4.该岛多花岗岩和片岩,原因是该岛位于( )
A.生长边界,岩浆喷出地表 B.生长边界,岩浆侵入地壳
C.消亡边界,岩浆喷出地表 D.消亡边界,岩浆侵入地壳
5.下列关于图中河流水文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河流水流湍急 B.水位季节变化小
C.河流夏汛为主 D.河流结冰期较短
三叶虫、恐龙、大型哺乳动物分别是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由老到新)的代表性动物,如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甲处物质直接来源于上地幔。据此完成6~7题。
6.甲、乙、丙、丁四处最可能为大理岩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恐龙化石地层形成后,最可能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
A.岩层断裂—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地壳下沉—外力沉积
B.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地壳下沉—外力沉积—岩层断裂
C.岩层断裂—地壳下沉—外力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D.地壳抬升—外力沉积—地壳下沉—外力侵蚀—岩层断裂
蛇曲又称河曲,是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段,因形成条件不同可分为自由蛇曲和嵌入式蛇曲。晋陕大峡谷中的黄河蛇曲是典型的嵌入式蛇曲,如图为晋陕大峡谷嵌入式蛇曲景观图。据此完成8~10题。
8.能迂回摆动的自由蛇曲多发育于( )
A.V形河谷中 B.落差较大区域 C.U形谷之中 D.地势平坦区域
9.晋陕大峡谷在黄河自由蛇曲形成时期( )
A.风力侵蚀为主 B.地壳垂直上升 C.地壳相对稳定 D.冰川侵蚀为主
10.晋陕大峡谷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是( )
A.发育蛇曲—地壳抬升—河流下切 B.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发育蛇曲
C.河流下切—地壳抬升—发育蛇曲 D.发育蛇曲—河流下切—地壳抬升
猴面包树喜热、耐旱,适宜生长地的年均温为20~30℃,年降水量为300~800mm。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米,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如图为马达加斯加岛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完成11~12题。
11.猴面包树集中分布区最可能出现在(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2.猴面包树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主要是为了( )
A.存储水分 B.繁衍物种 C.防虫防蛀 D.防风袭扰
由于纬度及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气压带、风带对全球不同区域的控制时间有显著的长短差异。图1为某时段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2为气压带、风带对不同区域的控制时间差异示意图(其中气压带、风带与图6一致)。据此完成13~15题。
13.下列风向符合图1中③风带的是( )
A. B. C. D.
14.图1时段( )
A.印度盛行东北风 B.湄公河处于丰水期
C.哈尔滨大雪纷飞 D.亚洲高压势力强大
15.受气压带、风带影响,图2各地气候中( )
A.a地全年凉爽湿润 B.b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潮湿
C.c地全年炎热干燥 D.d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甲、乙两地为北美大陆西岸中纬度沿海城市。如图为两地逐月降水量累计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与甲地相比,乙地( )
A.雨季持续时间较长 B.冬半年降水比例较高
C.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D.夏半年降水概率较高
17.影响两地降水季节变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气流汇合形成的多雨地带,又称为赤道辐合带。其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而南北移动,正常最南到5°S,最北可达15°N,如图示意某季节非洲盛行风向及热带辐合带位置。据此完成18~20题。
18.甲地的气候类型为(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9.与几内亚季风成因相似的是( )
A.我国东部地区冬季风 B.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
C.澳大利亚北部西北季风 D.印度南部地区东北季风
20.在辐合带控制下的地区,常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气流不稳,海面风浪很大 B.风力不大,气象灾害罕见
C.对流运动明显,天气稳定 D.气流汇合,云带绵延千里
如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21~22题。
21.图中甲地河流搬运泥沙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
A.11月~次年1月 B.2月~4月 C.5月~7月 D.8月~10月
22.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蒸发旺盛 B.河道弯曲 C.地势起伏 D.沼泽调蓄
凌汛是指由于该地下游河段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轻则漫滩,重则决堤。如表为2016年东北某河下游河段水运交通旅客发送量逐月累计统计,该河段自西南流向东北。据此完成23~24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发送量(万人) 0.0 0.0 0.0 0.0 15.6 43.5 72.8 110.8 135.1 156.3 156.3 156.3
23.该河段通航期约为( )
A.4个月 B.6个月 C.8个月 D.10个月
24.下列月份中,该河段可能发生凌汛的是( )
A.3月 B.5月 C.8月 D.12月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据此完成25~26题。
25.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③暖流 ④寒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6.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
A.含沙量小、冰期短 B.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C.水量丰富、落差小 D.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大洋在不同因素作用下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洋流。据此完成27~28题。
27.7月,一艘货船从日本横滨出发,沿图中路线前往瑞典的哥德堡。途中会遇到风海流、密度流、涌升流三种洋流。货船遇到这三种洋流的海区位置分别是( )
A.甲、乙、丙 B.甲、丙、丁 C.丁、丙、乙 D.丁、乙、甲
28.当流经乙处的洋流为寒流时( )
A.甲处海域大洋环流呈逆时针 B.乙处海域有渔船大量汇集
C.丙处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D.丁处多阴冷潮湿天气
秘鲁鳀鱼主要分布在秘鲁沿海一带,喜冷水,其产量与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有一定关联。当南美秘鲁附近海域的关键区(120°W~170°W,5°S~5°N)3个月平均海表水温度高于气候平均态0.5℃时,即为厄尔尼诺状态;3个月平均海表水温度低于气候平均态0.5℃时,即为拉尼娜状态。如图为2018~2021年间关键区水温距平图。据此完成29~30题。
29.2020年8月~2021年4月间,下列关于该海域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南信风势力增强、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异常增温
B.东南信风势力减弱、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异常降温
C.东南信风势力增强、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异常降温
D.东南信风势力减弱、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异常增温
30.2018~2021年间,秘鲁鳀鱼产量可能大幅下降的时间段为( )
A.2018年2月~2018年9月 B.2018年9月~2019年6月
C.2020年4月~2020年10月 D.2020年11月~2021年7月
2024年7月,被称为“世界干极”的阿塔卡马沙漠迎来了久违的“沙漠花海”奇观。如图示意阿塔卡马沙漠位置和相关地理景观。据此完成31~32题。
31.研究发现,“沙漠花海”奇观与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间有一致性,主要因为厄尔尼诺现象导致该地( )
A.气温异常降低 B.昼夜温差增大
C.降水异常增多 D.冰雪融水增多
32.该地出现“沙漠花海”奇观时,我国( )
A.东北出现洪涝灾害 B.夏季风增强
C.台风发生频次降低 D.冬季风增强
北京中山公园内保留着明代所建的社稷坛,是帝王祭土神、谷神的场所。坛上层按照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铺垫着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如图大致反映我国不同区域的五种土壤。据此完成33~35题。
33.东北平原的黑土,有机质含量高,主要原因是( )
A.生物量多于南方 B.成土母质养分多
C.微生物分解慢 D.地形平坦开阔
34.与青壤相比,白壤( )
A.腐殖质层较厚 B.土壤肥力较高
C.淋溶层较厚 D.土壤厚度较薄
35.红壤具有酸、黏、瘦的特征,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下列改良红壤的合理措施有( )
①增施有机肥 ②补充熟石灰 ③平整土地 ④大量增施化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伊犁鼠兔是分布在海拔2800~4100米天山北坡高山裸岩区的濒危物种,栖居在岩石裂缝、岩洞之中,不仅以金莲花、红景天、雪莲花等名贵药材植物的茎叶为食,还能在岩石裂缝中找到其他可食用的植物。如图示意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据此完成36~37题。
36.伊犁鼠兔栖息地主要分布在( )
A.山地草甸草原带 B.高山冰雪带 C.云杉林带 D.高山草甸带
37.高山裸岩区岩石裂缝之中能够生长植被的原因主要是( )
A.水分充足 B.光照充足 C.热量充足 D.土壤肥沃
如图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地区比东欧平原降水少。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然带内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存在差异。据此完成38~40题。
38.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地区比东欧平原降水少,是由于其( )
①距水汽源地远 ②地势南高北低
③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 ④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9.推断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 )
A.森林草原带 B.森林带 C.草原带 D.苔原带
40.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南部较干,主要原因是南部( )
A.太阳辐射强 B.沼泽分布少 C.远离北冰洋 D.河流向北流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非洲马拉维共和国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该国气候受某气压带和某风带交替控制。马拉维湖常年温度基本在24~29℃,但每年7~8月,马拉维湖最南端的水域表层水温会下降到20℃左右。如图为马拉维地理位置示意图和该国A地降水资料图。
(1)根据材料信息,指出A地气候类型。(2分)
(2)说明7~8月份马拉维湖南端水温低的原因。(4分)
(3)与A地相比,判断B地降水总量大小,并从两地的位置差异角度分析原因。(6分)
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珊瑚藻主要生长在温暖石质海岸潮间带(高潮水位和低潮水位之间的地带),且海浪作用相对较弱的环境,其所在位置代表生长时期的海平面。北大西洋东部的某岛屿(图1)目前不存在珊瑚藻,但存在珊瑚藻化石。该岛甲、乙两地出露于海平面之上的地层剖面(图2)中,砂岩层含有海洋生物化石,乙地珊瑚藻化石层水平连续性比甲地好。
(1)指出该岛冬、夏半年的风向。(4分)
(2)与乙地相比,判断甲地海浪侵蚀作用强弱,并从位置和地层特征的角度说明判断理由。(6分)
(3)推测该岛从珊瑚藻时期到砂岩时期,再到现阶段的海平面升降变化。有人认为,如果不考虑气候等因素,海平面的升降是由地壳运动决定的;也有人认为,如果不考虑地壳运动等因素,海平面的升降是由气候变化决定的。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对你的观点给予合理解释。(6分)
4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南岭是一系列复杂的山地组合,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五岭构成南岭山地的主体。南岭是一张国家级的生态名片,被称为“物种博物馆”,拥有亚热带完整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位于南岭核心区域的自然保护区更是特有、珍稀、濒危物种高度聚集区,而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荒漠广布。南岭地区海拔1600~2100米附近分布大量的山地矮林,树木高度一般只有4~5米,分枝多,枝干弯曲变形甚至匍匐地面。如图为南岭地区略图。
(1)与世界同纬度其他区域相比,分析南岭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4分)
(2)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简述山顶附近矮林形成的自然条件。(4分)
(3)岭南指五岭山地以南的广大地区,说明岭南受寒潮影响较少的主要原因。(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