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县中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10月联考
化学(A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Pd 106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5年9月3日是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举行阅兵的过程中涉及的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 歼20机身隐身涂料 B. 和平鸽放飞的方向
C. 礼炮中装药量配比 D. 运送东风-5C所用支撑架材料
2. 我国的化学科学发展离不开众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与贡献。下列对有关贡献描述错误的是
A. 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B. 闵恩泽成功研制多种石油炼制催化剂
C. 师昌绪在高温合金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D. 屠呦呦利用同位素质谱法测定了多种元素的原子量
3. 油画白色颜料中的铅白与空气中的反应会变黑,用双氧水擦拭能恢复原貌,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属于酸 B. PbS为黑色固体
C. 属于电解质 D. 中元素的化合价为+2
4. 某溶液中存在大量、、,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 B. C. D.
5. 明矾净水原理大致可以理解为明矾溶于水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悬浮颗粒和杂质,使之沉降,氢氧化铝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范围为
A. 1~100 nm B. 小于1 nm C. 1~100 mm D. 大于1 nm
6.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一定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7. 碳和碳的化合物转化关系:,其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 检验装置气密性 除去溶液中的泥沙
选项 C D
实验装置
实验目 排水法收集 测量溶液的
A. A B. B C. C D. D
9. 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反应符合,下列不符合该反应特点的是
A. 为酸、为碱 B. 为盐、为另一种盐
C. 为酸性氧化物,为水 D. 为碱性氧化物,为酸
10.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活性炭为黑色固体,可用于吸附异味
B. 氢氧化钙为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可用于人工降雨
D. 氧气难溶于水,可用于金属冶炼的保护气
11. 在点滴板上进行四个小实验,其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12. 对于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是氧化剂
B 该反应中还原性:
C. 发生氧化反应
D. 每生成1个转移1个电子
13. 花青素是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种水溶性色素,利用花青素自制酸碱指示剂并检验部分物质的酸碱性。
pH 1~6 7 8~9 10~11 12
指示剂显色 红色 紫色 蓝色 蓝绿色 黄色
向等体积、等浓度的下列溶液中各加入几滴自制酸碱指示剂,显色如下:
溶液 氯化钙溶液 碳酸钠溶液 白醋 氢氧化钠溶液
指示剂显色 紫色 蓝绿色 红色 黄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氯化钙溶液呈酸性
B. 向盐酸中加入该指示剂,溶液呈蓝绿色
C. 碱性溶液均含大量,故碳酸钠溶液中也含大量
D. 溶液的由大到小的顺序: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白醋氯化钙溶液
14. 向一定体积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导电能力与单位体积内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及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段溶液中的离子主要为、
B. 处导电能力约为0,与处相比,原因是难溶于水
C. YZ段溶液的导电能力弱于XY段的原因可能是单位体积内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减少
D. 向点处加入固体,溶液导电能力增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 化学的妙用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利用牙膏里面的研磨颗粒(如①碳酸钙、②二氧化硅等)可用于清洗③银饰;刚买回来的深色衣服用④食盐水浸泡可以避免衣服褪色;⑤白醋和⑥小苏打的组合既可以用于厨房去油污又可以用于疏通下水道;⑦高锰酸钾和维生素C的组合能用于去除衣服上的黄渍。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
(2)①用途有_____(任写1种),①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②的化学式为_____;②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②属于_____(填“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
(4)⑥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⑥的溶液呈_____(填“酸性”或“碱性”)。
(5)⑦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高锰酸钾用于实验室制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6. 铜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如图是铜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铜能用作导线利用了铜的_____(填“导电性”或“导热性”)。
(2)碳还原氧化铜是一个经典实验(如图所示),发生反应时,试管A中产生的实验现象为_____;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3)氧化铜能用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
(4)氯化铵能用于焊接,在焊接铜器时用氯化铵除去铜器表面氧化铜以便焊接,其反应为。该反应中,氧化剂为_____(填化学式);每生成1个,转移_____个电子。
(5)向溶液中加入铁片,溶液颜色变化为_____,该反应可以证明_____(填化学式)的还原性更强。
17. 有A、B、C、D四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分别由、、、、、、、中的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构成(不能重复)。某课外小组做了两组实验:
A B C D
加水溶解 无色 蓝色 无色 无色
加入稀盐酸 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产生气泡 无明显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现象推断:A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B中所含阳离子为_____(填微粒符号);C的化学式为_____。
(2)B能用于实验室检验_____(填“”或“”)的存在。
(3)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在做实验反思时,有同学提出:如果溶液中同时存在和,会对的检验产生干扰。为了确定该溶液中是否存在,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离子方程式
第一步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溶液 除去的干扰 _____
第二步 向第一步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加_____(填试剂) 检验的存在 略
18. 化学上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分子式,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确定某有机物的分子式。
已知:溶液能用于检验,发生反应,溶液中产生黑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中还原产物为_____(填化学式)。
(3)装置B的作用为_____。
(4)装置中溶液用于吸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装置G中盛装的试剂为_____(填名称)。
(5)称取8.8 g该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88)于装置中点燃,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继续制取一段时间后夹紧止水夹。实验结束后发现装置与中无明显现象,装置的质量增加7.2 g;装置的质量增加11 g;装置中出现黑色固体,说明燃烧过程中产生了_____(填化学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15.9 g固体,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_____。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10月联考
化学(A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Pd 106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题答案】
【答案】(1) ①. ①⑥⑦ ②. ④⑤
(2) ①. 建筑材料等 ②.
(3) ①. ②. 酸性氧化物
(4)碱性 (5) ①. ②.
【16题答案】
【答案】(1)导电性 (2) ①. 黑色固体逐渐变红 ②.
(3) (4) ①. ②. 6
(5) ①. 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②. Fe
【17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③.
(2)
(3)
(4) ①. ②. 溶液
【18题答案】
【答案】(1)U形管 (2) ①. ②. KCl
(3)干燥
(4) ①. (或) ②. 澄清石灰水
(5) ①. 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