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1—5. BCDAD 6—10. CBCBB 11—15. ABBAA 16. C17. (1)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2)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3)智慧宫;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4)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18. (1)佛教;乔达摩 悉达多;公元前1世纪(或西汉末年)。(2)基督教;《圣经》;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把土地赐给教会。19. 标题: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丰富多彩论述: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体现在神话、文学、艺术、哲学、科学、史学、法学、体育等各个方面。希腊神话作品《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作品宙斯像、《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希腊的雅典帕特农神庙。罗马大竞技场、凯旋门和万神庙。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这位哲学家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十二铜表法》是罗马人在法学方面的成就,它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的“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历史)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古埃及尼罗河定期泛滥,为了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在数学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而在环海多山多岛屿的古希腊,耕地面积有限,人们高度依赖商贸活动。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农业经济是文明发展的基础B.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C.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D.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2.古代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土壤肥沃,人们培育出世界上最早的小麦;其地干旱少雨,人们为此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利工程。然而,长期的人工引流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分积累,人们逐渐培植了更耐盐、耐旱的大麦以取代小麦。上述现象说明( )A.环境变化受制于生产活动B.农业发展受制于技术手段C.早期文明受制于地理条件D.物种变异受制于水源灌溉3.《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无婆罗门不能繁荣,婆罗门无刹帝利不能昌盛:婆罗门和刹帝利结合在一起而在今生和来世得以繁盛。”通过这部法典可以了解( )A.古埃及法老的权威 B.古印度有悠久的历史C.佛教的产生和传播 D.古印度的种姓制度4.希腊小的城邦公民甚至不过几百人,最大的城邦斯巴达,领土也只有8400平方千米。这些数据反映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小国寡民 B.封闭保守 C.民主发达 D.商贸繁荣5.“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邦。在成功解决内部矛盾后,它凭借由公民组成的强大的军队首先征服了意大利,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征服了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材料中的“它”是指古代的( )A.埃及 B.巴比伦 C.希腊 D.罗马6.古代文明普遍经历了以“城”为中心的政治体向地域国家转变的过程,但是也存在始终停留在“城邦”阶段的特例。下列属于这种特例的是(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 D.古代中国7.拉丁语原为意大利中部方言,到公元2世纪,拉丁语作为行政语言传播到西地中海的岛屿、伊比利亚半岛和高卢(今法国),直至多瑙河流域的达齐亚(今罗马尼亚)。拉丁语的传播是因为( )A.雅典城邦的兴起 B.罗马的扩张C.亚历山大东征 D.阿拉伯人的传播8.作为法兰克王国国王,他十分重视传承古典文化。在其推动下,出现了“加洛林文艺复兴”。他是( )A.伯里克利 B.亚历山大大帝C.查理大帝 D.查士丁尼一世9. 811年,在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曼的遗嘱里,他将他所有财产(主要是广大土地)的三分之一遗留给法兰克王国国内的21个大主教,并命令每一个大主教应保留那分配给他所辖省的总额的三分之一,而把其余的部分分给他的副主教及其他教士。这可以用于印证,中世纪西欧( )A.城市自治不断深入 B.神权和皇权的结合C.庄园经济日益瓦解 D.大学教育影响巨大10.中世纪西欧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几个佃户被控告对领主运草的任务没有完成,而他们坚持自己没有违反义务规定,于是向法庭申诉,法庭依据习惯法确认:佃农有义务在草地里或领主院中将牧草垛起,但没有义务将牧草装上马车,最终领主败诉。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B.佃户有时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C.庄园法庭的实质是维护领主经济利益的工具D.庄园法庭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机构11.“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材料说明城市居民( )A.地位得到了提高 B.居住环境得到改善C.饮食质量得到改善 D.经济得到了发展12.帝王的威望、荣耀既倚仗武力,也必须靠法律来筑牢。如此这般,不管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阶段,国家治理都能卓有成效。在《查士丁尼法典》的前言里有如下面材料表述。这表明该法典( )A.能根除社会所有冲突 B.是巩固统治的关键工具C.给欧洲带来巨大变革 D.是皇帝拟定策略的依据13.“拜占庭文明因其历史作用和成就而格外引人注目……拜占庭一出生就是罗马帝国范围内的一个古老国家,它注定是守旧而不是创新,它生活在过去的权势和荣耀的阴影中……直到1453年不可避免地灭亡为止。”材料认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 )A.经济困难 B.因循守旧 C.外族入侵 D.国家分裂14.历史事件不是孤立发展的,我们要善于发现不同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的联系。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A.大化改新——日本进入封建社会B.法兰克王国建立——佛教的兴起C.斯巴达克起义——罗马帝国衰落D.布匿战争——地中海成为罗马共和国的“内湖”15.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遣唐使的贡献首先是引进唐朝章典律令,推动日本社会制度的革新。材料反映的这场革新是( )A.大化改新的实施 B.大和政权的统一C.开始改称日本国 D.幕府统治的开启16.将中国古代造纸术等重大发明及古印度人发明的“0~9”十个数字符号传播到欧洲,在不同文明之间架起了文化交流桥梁的是( )A.西班牙人 B.英国人 C.阿拉伯人 D.葡萄牙人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17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它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保持了几个世纪的繁荣之后日渐衰落,但它仍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直到1453年声誉扫地、不可避免地灭亡为止。材料二:7世纪中期,日本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等,参照唐朝的典章制度,改革日本的土地、赋税制度,并废除官职世袭的陋习,地方官吏由国家任免。材料三:830年,阿拉伯帝国的元首——哈里发设立了一个综合学术机构,延揽人才,翻译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阿拉伯人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各民族先进的文化成果,与本民族的文化成就相结合,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同时,阿拉伯人在对东西方文化的沟通也作出了卓越贡献。(1)(4分)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个帝国?使它“声誉扫地、不可避免地灭亡”的又是哪个帝国?(2)(5分)材料二中涉及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什么影响?(3)(4分)材料三中的“一个综合学术机构”指的是什么?请用史实证明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的沟通作出了卓越贡献。(写出一例)(4)(4分)通过对上述各国兴衰的探究,谈谈你的认识。18.(13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为了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并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后来成为三大宗教之一。(1)(6分)请问该宗教的名称是什么?它的创始人是谁?什么时间传入中国?材料二:12月25日,原为罗马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的生日。罗马帝国后将此日定为某宗教创始人的诞辰,但该宗教创始人诞生的日期无人知道。(2)(7分)材料二中“某宗教”指的是什么?它的经典是什么?举出一例在该宗教的传播中起过重要作用的历史事件。19. (2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丰富多彩,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之一。希腊神话中的神与人同形同性,既有人的体态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懂得喜怒哀乐,参与人的活动。神与人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永生,无死亡期;后者生命有限,有生老病死。希腊神话中的神个性鲜明,没有禁欲主义因素,也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希腊建筑艺术高超,其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的特点,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罗马帝国的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构建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请以“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丰富多彩”为标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200字左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参考答案.docx (历史)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