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
1—5. DBABD 6—10. CDDCA 11—15. BCAAA
16. (1)运动:洋务运动。理由:生铁、钢年产量超过了日本;产品一度远销美国、澳大利亚。
(2)原因:甲午中日战争的刺激;爱国实业家的抱负;洋务运动的积累。
(3)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历史功绩: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7.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新道德;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倡导文学革命。
(2)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的转折点。
(3)新文化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尤其是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和群众基础;五四运动以新文化运动为基础,同时促进了新文化运动发展与继续。
18. (1)洋务运动。汉阳铁厂是中国崛起的象征;产量高;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钢铁厂等。
(2)康有为、梁启超;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3)三民主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9. (1)战争:鸦片战争;是否同意:不同意;原因: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2)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
(3)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时间:1860年;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两个强盗”英法联军;“夏宫”:圆明园。
(5)是否赞同:赞同;原因:因为这两个强盗侵略中国、毁坏中国的圆明园,毁了人类的一大奇迹,一把火毁了人类文明。
(6)条约:《马关条约》;内容: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7)危害和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8)历史事实: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9)历史事件:戊戌变法。
(10)“贼”: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无力回天”表明:失败了。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
(历史)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某班同学在讨论《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内容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时,作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列强的侵略深入到内地
B.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等给日本--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阻碍民族工业发展,有利于列强对中国商品输出
D.赔款4.5亿两白银,以海关税等做担保--加重中国人民负担,利于列强控制中国经济
2.中华民国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北洋政府的大总统黎元洪发布一则命令: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中华民国五年是公元(  )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3.1899年,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英国认为在整个中国进行自由竞争贸易更为有利,因此首先赞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也陆续表示接受。据此可知,在当时的中国(  )
A.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美国势力一家独大
C.外贸关系平等互利 D.英美矛盾无法调和
4.“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望三回,望得花时过。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胡适用口语化的语言呈现诗歌内容,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
A.主张男女平等 B.倡导文学革命
C.讴歌十月革命 D.提倡个性解放
5.甲午中日战争前,帝国主义在华投资总共不过二、三亿美元。甲午中日战争后到1902年,各国对华投资总额达到15亿美元,比甲午中日战争前增加5至8倍。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帝国主义完全控制中国 B.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停滞 D.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
6.自从2024年中国实行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来,外国游客扎堆涌向中国,“中国好city”成为网络热词。法国某学者在游览中国某城市的历史遗址后说:“亲眼看到英法联军这些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在这个享有世界性非凡美誉的地方犯下可耻罪行,作为一个法国人,我感到万分羞愧。”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割占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拆大沽炮台 D.旅顺大屠杀
7.“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是孙中山《讨袁檄文》中的一段话,其针对的是(  )
A.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B.“宋案”的发生
C.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 D.袁世凯复辟帝制
8.习近平在瞻仰南湖革命纪念馆时说:“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战略转移,万里长征 B.国民革命,北伐战争
C.武装起义,八一建军 D.开天辟地,党的成立
9.《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洋货不止可以在一个通商口岸任意销售,在未拆封情况下,还可转运其他通商口岸售卖,且无需重新交税。这表明,通商口岸的开放(  )
A.打破了闭关锁国政策 B.促进了沿海地区发展
C.便利了列强商品输出 D.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10.中国近代电讯事业在“自强”“求富”中起步。1880年,清政府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同时在上海、苏州等七处设电报分局,开设电报学堂。1884年,上海至汉口的电报线路铺设完成。这得益于(  )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戊戌变法的实行
C.实业救国的推动 D.中华民国的创建
11.孙中山在《民报》纪元节庆祝大会上演讲:“…惟尚有一层最要紧的话,就是凡革命的人,如果存有一些皇帝思想,就会弄到亡国。”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扶助农工
12.如图是某一单元下的课题名称,该单元主题是(  )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A.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13.运用多元史观解读历史,可以多角度把握历史发展概况。把适合的选项填入图示空白处(  )
革命史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_____—促进了传统文明向近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领域表现的尤为突出
A.文明史观 B.整体史观 C.阶级史观 D.民族史观
14.“洪秀全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思想家,但是他的思想曾经抓住过千百万人的心,并通过他们化为排山倒海的力量。”以下选项最能体现该材料观点的是(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C.攻克永安后初步建立政权组织 D.赞赏《资政新篇)
15.分析如表中戊戌变法的各项措施及其影响,与戊戌政变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的一项是(  )
措施 影响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政
经济 ①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②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育文化 ①废除八股,改试策论。②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即北京大学的前身) 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和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军事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有利于增强国防力量
A.政治 B.经济 C.教育文化 D.军事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5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生铁炉正式出铁。外国报刊将其视为中国崛起的象征,惊呼:“汉阳铁厂之崛起于中国,大有振衣千仞一览众山之势。”从1895年到1911年,汉阳铁厂是中国唯一的钢铁生产基地,生铁年产量最高的1910年达到119万吨,钢产量6万吨,超过了同期日本最大钢铁企业的年产量。中国早期兴建的京汉、粤汉、津浦等八条铁路干线所用钢轨和钢件均由其提供,产品一度远销美国、澳大利亚。
——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甲午战后,有些人士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提出自办铁路、自开矿山,设立工厂以“抵制洋商洋厂”。据1895-1898年的不完全统计,这期间新创办的商办厂矿企业有58家,资本总额达1200万元,相当于官办、官商合办企业投资额的三倍。
——摘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站在时代前列,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武昌起义的枪声,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中华民国的成立,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川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6分)材料一中的汉阳铁厂创办于中国近代的哪一运动中?根据材料一,说说汉阳铁厂受到外国报刊高度评价的理由。
(2)(3分)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出现新气象的原因有哪些?
(3)(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根据材料三,说出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历史功绩。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个小题,共27分)
17. (16分) 近代中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无论是制度变革还是思想解放,都充满着古今之变,新旧之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现状是“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欧美社会国家的文明制度,连影儿也没有”,这就构成了“袁世凯要做皇帝”的社会条件。因此,“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般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
——摘录自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原载1917年5月1日《新青年》)
材料二 这(五四运动)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一页,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从前我们搞革命虽然也看到过一些群众运动的场面,但是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席卷全国的雄壮浩大的声势。在群众运动的冲击震荡下,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开始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吴玉章回忆录》
(1)(4分)根据材料一,新文化运动为“洗刷干净旧思想”提出了哪些主张?
(2)(7分)材料二作者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一页”?
(3)(5分)综上所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18.(11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生铁炉正式出铁。外国报刊将其视为中国崛起的象征,惊呼:“汉阳铁厂之崛起于中国,大有振衣千仞一览众山之势。”从1895年到1911年,汉阳铁厂是中国唯一的钢铁生产基地,生铁年产量最高的1910年达到119万吨,钢产量6万吨,超过了同期日本最大钢铁企业的年产量。中国早期兴建的京汉、粤汉、津浦等八条铁路干线所用钢轨和钢件均由其提供,产品一度远销美国、澳大利亚。
——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中国必须用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整个社会才有可能继续进步和发展,其发动者和组织者……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并付诸实施,吹响了变法的号角,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摘编自杨杰《戊戌变法:百年后的反思与启示》
材料三 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站在时代前列,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武昌起义的枪声,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中华民国的成立,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川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4分)材料一中的汉阳铁厂创办于中国近代的哪一运动中?根据材料一,说说汉阳铁厂受到外国报刊高度评价的理由。
(2)(4分)材料二中“发动者和组织者”的主要代表是谁?他们领导的变法产生了什么影响?
(3)(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根据材料三,说出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历史功绩。
四、探究题(18分)
19.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结合下列材料,根据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林则徐的强力禁烟给国家招惹了战祸。如果不是林则徐,令中国人痛彻肝脾悔断肠的那场战争就打不起来。
——《林则徐是民族英雄还是国家罪人》
(1)(3分)材料一中的“战争”指什么战争?你同意这位网民的观点吗?为什么?(说出理由)
材料二: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1分)材料二中条约的哪一项内容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权?
(3)(1分)这一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深刻变化是什么?
材料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负责放火。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这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一个个口袋,另一个装满了一口口箱子,然后勾肩搭背、眉开眼笑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做法兰西和英吉利。
(4)(3分)材料三中所提到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的什么战争期间?“两个强盗”是指谁?“夏宫”指什么地方?
(5)(2分)你赞同雨果要把这“两个强盗”交付审判这一主张吗?为什么?
材料四: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站、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三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
(6)(3分)根据材料四,回答这是哪一不平等条约中的内容?条约中的哪些内容能说明日本的势力已深入了中国内地?
(7)(2分)材料四中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哪些严重的危害和影响?
材料五:1898年爱国人士谢缵泰绘制的《时局图》
(8)(1分)根据材料五,说出该图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事实?
材料六:1898年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文化方面的措施有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
(9)(1分)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七:“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10)(2分)“贼”指什么?“无力回天”表明这件历史事件成功还是失败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