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历史参考答案
1—5. ADBDD 6—10. BCCBA 11—15. CDABC 16. A
17. (1)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年。
(2)炎帝。人文初祖。逐步走向大一统的过程中。
(3)分封制。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象形。
(4)多元一体。
18. (1)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使各诸侯国实力得到增强。
(2)变化: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甚至要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
原因:生产力发展,诸侯实力增强,周王已武力控制诸侯。
(3)现象:诸侯争霸;
影响: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4)特征:生产力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19. (1)核心思想:仁;局面:百家争鸣。
(2)关系:互相对立、互相争鸣、互相吸收、互相促进。影响: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0. 观点:杰出人物推动社会创新发展。
论述:在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他们在不同领域的创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商鞅作为新兴地主阶级代表,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实行变法改革,如废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废分封制,设县制;废贵族世袭特权,奖励军功等,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统中国奠定了基础。秦始皇完成统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如建立皇帝制,中央实行三公制,地方实行郡县制,并推行系列巩固统的措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东汉张仲景,他的《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治未病”,提倡预防疾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
结论:由此可见,杰出历史人物在推动社会创新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2025-2026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
(历史)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如表所示资料可用来说明(  )
地点 云南元谋县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
出土文物 炭屑和烧骨化石 头盖骨、牙齿化石
史料实证价值 元谋人已经知道使用火 北京人前额低平、眉骨粗大……
A.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
B.元谋人和北京人都会保存火种
C.元谋人和北京人体貌具有相似性
D.中国是原始人类的最早发源地
2.火的现象,自然界早就有了,山火爆发有火;打雷闪电的时候,树林里也会起火。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3.考古学家在河南渑池的仰韶村发现了史前彩陶片,依据考古惯例,该文化被命名为仰韶文化,泛指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彩陶文化。其显著特征包括:彩陶、半地穴式房屋、磨制石器等。据此,下列遗址中属于仰韶文化的一种类型的是(  )
A.河姆渡 B.半坡 C.大汶口 D.良渚
4.如表是大汶口遗址部分墓葬出土的随葬品情况,表中内容反映的现象是(  )
号数 随葬品数量
10号 陶器82件、石器4件、玉器2件、象牙器5件等,共289件
61号 只有1件陶鼎和1块砺石
70号 两位成年人合葬,总共只有1把石斧(钱)
A.商业交换频繁 B.社会生活奢侈
C.性别差异突出 D.贫富分化明显
5. 《周易 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舟楫之利,以济不通”。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印证“舟楫”的是(  )
A.①是辽宁建平出土的彩陶罐
B.②是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
C.③是重庆巫山出土的筒形瓶
D.④是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
6.汲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水成功的是(  )
A.黄帝 B.大禹 C.蚩尤 D.炎帝
7.记载禹的贡献不仅仅是治水,还有划分“九州”“五服”,扩大统治疆域。上述现象反映了(  )
A.神话传说日益受到重视
B.时代变迁中历史记录出现讹误
C.早期国家的建立
D.社会混乱需要精神寄托
8.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
A.炎黄战蚩尤 B.商汤灭夏 C.牧野之战 D.春秋争霸
9.公元前544年,鲁襄公宴请晋卿范献子,举行射礼时,鲁国公室竟凑不够6个熟悉礼仪又善用弓矢的官属,只好从大夫的家臣中借。这反映了(  )
A.铁制工具的推广 B.分封制度的衰落
C.社会经济的萧条 D.兼并战争的残酷
10.据考证,新郑“郑公大墓”是春秋时期郑国国君的陵寝,其墓中出土的重要文物中就有天子才能拥有的九鼎八簋,此外还有大量的兵器。这些文物表明当时(  )
A.王室衰微 B.大国争霸 C.百家争鸣 D.盛世气息
11.如图是战国时期形势图,其中②和④分别是哪两个诸侯国(  )
A.晋国、韩国
B.燕国、赵国
C.齐国、楚国
D.宋国、楚国
12.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了一封特殊的家书,家书时间是二月辛巳(公元前223年)。信中秦军士兵黑夫询问家人,因杀敌立功而晋升爵位的文书是否收到,相关待遇是否落实。该家书内容印证当时秦国(  )
A.推广县制 B.改革户籍 C.奖励耕织 D.奖励军功
13.有学者认为:“这一思想学派将法(政令)术(策略)势(权势)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诸子百家中最为切实有效的政治学说。”该思想学派是(  )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
14.李华同学在学习“甲骨文”这一内容时,整理了如表对甲骨文的相关讲解。据此推测甲骨文的主要功能是(  )
1.选材处理:精选加固削磨表面。
2.命辞提问:商王或贞人提出具体问题。如:“葵酉卜,争贞:今夕雨?”
3.灼烧见兆:灼烧甲骨使其裂纹。
4.裂纹解读:根据裂纹粗细方向决定吉凶。如:雨不允。
5.卜辞存档:刻写卜辞并分类存档。
A.记录法律 B.占卜吉凶 C.用药治疗 D.预测天象
15.农历一月在古时本来叫“政月”,秦朝时为避始皇名讳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改为“zhēng”了。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特点是(  )
A.皇位世袭 B.以民为本 C.皇帝独尊 D.中央集权
16.毛泽东说:“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长平之战
C.桂陵之战 D.黄巾军大起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四小题,其中第17题14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0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17.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新石器时代部分文化情况简表
文化类型 仰韶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分布范围 黄河中游 辽河上游 长江下游
特色文物 彩陶盆 玉龙 玉球
材料二:中国耳熟能详的传说:盘古开天地、神农开始农业、黄帝创制度、尧舜禹举贤禅让……来自不同的来源,却在逐步走向大一统的过程中……编织为共同的传说系统。
——许值云《万古江河》
材料三:鼎在先秦时代是重要的礼器……“九鼎”“七鼎”等构成的周代“列鼎制度”,分别标志着天子、诸侯、大夫和士的身份。四五千年前的古文字与已经成熟的甲骨文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古文字……汉字的五千年不断裂是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的重要保证。
一一刘庆柱《不断裂的文明史》
请回答:
(1)(4分)据材料一,推断半坡遗址属于哪种文化类型?结合所学,“良渚文化”遗址的核心--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长江中下游地区何时进入文明社会?
(2)(4分)材料二中的“神农”指的是谁?他和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什么?材料认为“共同的传说系统“是在什么过程中形成的?
(3)(4分)材料三中的“列鼎制度”与哪一制度有关?结合所学,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其使用的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什么?
(4)(2分)综合上述材料,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哪些特性?
18. (16分)春秋时期是一个政治局面分裂动荡,军事斗争频繁,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的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摘编制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随着王权的沦落,诸侯对天子的朝聘、贡献大大减少,王室财政越来越拮据,不得不依赖诸侯的资助,周桓王(东周第二位君主),曾派人向鲁国求赙(丧葬费)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
材料三 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由子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斗争。在此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摘编制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4分)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时期农业方面取得了怎样的发展?这种发展对诸侯实力会产生什么影响?
(2)(5分)依据材料二分析,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出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3)(4分)材料三描述的是春秋时期的什么现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现象产生的影响。
(4)(3分)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
19. (10分)【百家争鸣】
材料一 春秋末年,孔子开创儒家学派,以“仁”为核心,主张“为政以德”,设计出一套治国方案。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其学说,主张实行“仁政”和以民为本。儒家思想虽在动荡的形势下显得举步维艰,但到新形势下又被统治者所尊崇。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来自各诸侯国活跃了一百余年的儒家王者师、道家传人、法家骨干、阴阳家领袖,他们互相对立、互相争鸣、互相吸收、互相促进,共同培养了特殊的理想人格风采、留下了示范后世的良言淑行。
——摘编自王立《百家争鸣与大一统》
(1)(2分)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孔子和孟子所处的时代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
(2)(8分)根据材料二,说明各思想流派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场运动的影响。
20.(12分) 请以“杰出人物 创新发展”为主题,任选两个人物,写一篇80—12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语言准确,条理清晰,史实无误。
商鞅 秦始皇 汉武帝 张仲景 祖冲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