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汇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文汇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北京市文汇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三年级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5分,共36分)
1.尼罗河流域孕育的文明古国是
A.古巴比伦王国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2.“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线条笔直”“用芦苇秆或木棒刻写”“两河流域”,这些关键信息描述的是
A.楔形文字 B.象形文字 C.大篆 D.甲骨文
3.下列人类文明成果诞生于两河流域的是
A.金字塔 B.甲骨文 C.《汉谟拉比法典》D.《伤寒杂病论》
4.下列研究亚非文明古国的资料,属于文物史料的是
①古埃及金字塔的遗址 ②《中华文明五千年通史》
③有关古印度种姓制度的传说 ④古巴比伦空中花园想象复原图
A.①④ B.①② C.① D.①②③
5.一个考古队从中国出发,自东向西去考察亚洲文明古国发源地,其最后一站是
A.黄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
6.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
A.军事化 B.“小国寡民” C.以农耕为主 D.纪律严明
7.伯利克里时期,根据雅典民主制度,下列四位人物中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1/7
C.
8.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这部成文法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变法通议》 D.《中华民国临约法》
9.既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史料是
A.《荷马史诗》 B.《摩诃婆罗多》
C.《十二铜表法》 D.《罗摩衍那》
10.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就是
A.亚里士多德 B.西塞罗 C.苏格拉底 D.德谟克利特
11.观察下面希腊、罗马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帕特农神庙是希腊最早文明的遗迹
B.希腊、罗马建筑艺术只体现在神庙
C.罗马建筑吸收希腊建筑特点并创新
D.万神庙的修建主要为召开公民大会
12.在一份学生课前预习笔记中出现了“法兰克王国”“自营地”“拜占庭帝国”等关键词。由此判断这位同学即将学习的主题是
A.古代亚非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2/7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13.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波斯帝国 C.法兰克王国 D.马其顿王国
14.西欧中世纪庄园的特征是
A.自耕农为主体 B.基本自给自足
C.严格限制竞争 D.商品经济发达
15.西欧中世纪庄园设有庄园法庭,其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
A.管教 B.兵役 C.劳役 D.罚金
16.中世纪德国流行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最有利于
A.封建主 B.市民阶级 C.国王 D.教会
17.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
A.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形成 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
C.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 D.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贵族
18.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中世纪大学奠定了现代大学的基础,对中世纪城市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以上表述属于欧洲中世纪大学的
A.产生条件 B.基本特征 C.主要课程 D.重要影响
19.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作拜占庭帝国。拜占庭是
A.帝国建立者的名字 B.帝国著名学者的名字
C.帝国内的著名建筑 D.帝国首都的名字
20.某法典在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武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材料说明该法典制定的目的在于
A.宣扬皇权的至高无上 B.强调法律在和平时期的作用
C.利用法律维护其统治 D.消除战争带来的社会隐患
21.在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日本天皇的地位是
A.国家象征 B.掌握实权 C.军队统帅 D.武士的主公
22.标志着阿拉伯国家雏形诞生的重要事件是
A.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 B.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
C.阿拉伯人攻克埃及 C.阿拉伯人占领西班牙
23.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上的重要活动,先后顺序是
3/7
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②建立宗教
③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④开始在麦角传教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 D.②④③①
24.小杜同学在学习某文明成果时,制作了如下思维导图。☆处应补充的内容是
A.古印度文明成就 B.古希腊文化成就
C.拜占庭帝国成就 D.阿拉伯文化成就
二、非选择题(共24分)
25.(11分)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元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了宋王朝,定都开封,史称为东京……开封成为全国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的中心。北宋都城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人口高达150万,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都市。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中世纪西欧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当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不断被吸引到这些地方后……形成了城市。中世纪西欧城市的规模很小,人口数量一般不超过5000人,拥有5万人口的城市屈指可数。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4分)
中国封建社会城市 中世纪西欧城市
城市功能 以政治功能为主 ①
城市规模 ② ③
自治权 没有自治权 ④
材料三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是国王或大封建主颁发给城市和市民的一种法律上的权利认可证书。它确认了城市的自治权和其他特权,明确市民享有的各项自由、各种经济和法律上的特权等。它不仅促进了中世纪西欧新兴城市的诞生(尤其是自治城市的出现),而且促进了中世纪西欧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使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率先打破封建主义的牢笼,成为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载体。
————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4/7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城市自治对西欧社会产生的影响。(4分)
材料四
(3)观察以上城市平面图,从城市布局、功能分布、名称等角度,指出三个可以证明荒井正吾“平城京……是效仿中国都城进行建设”观点的证据。(3分)
26.(13分)世界古代文明之间的碰撞、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明同学以“文物会说话”为主题,搜集了下列文物图片
5/7
(1)将材料一中小明搜集的图片按其所代表的文明类型分成两类。(填序号)·(2分)亚非文明: 欧洲文明:
(2)综合材料一中的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古代文明呈现出的主要特征。(1分)
材料三
虽然帝国是短暂的,但继其而起的诸王国却完整程度不等地生存了三个世纪;在这期间,中东也希腊化了。埃及和亚洲诸行省土地富饶,提供了种种前所未有的机会;成千上万的希腊商人、行政官员、教师、专门职业者和雇佣兵受这些机会的吸引,从各自的城邦移居那里。从而为新的希腊化文明———一个实际上各方面都与其前身古典文明不同的混合创造物————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历史地图所代表的帝国名称。(2分)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明扩展交流的方式有哪些 (2分)
6/7
材料四
帝国扩张造成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促进人类文化的交流、交汇、传播。
(4)上图是8世纪中期某帝国的疆界,请说出该帝国的名称(2分),并结合该帝国相关史实说明材料四的观点。(2分)
材料五
2016年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的演讲中指出:“文明具有多样性,就如同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一样,一同构成我们这个星球的生命本源。”
(5)结合材料,你认为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倡导文明多样性有何价值 (2分)
7/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