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大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学情诊断地理(B)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大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学情诊断地理(B)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安徽省A10大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学情诊
断地理试卷(B卷)
一、单选题
水星合月是水星与月球在地球夜空中视位置接近的天文现象。2025年8月22日(农历闰六月二十九日)某一短暂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居民可观察到水星合月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水星合月现象发生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为(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2025年8月22日我国居民观察到的水星合月现象( )
A.可在西侧地平线上看到 B.用肉眼可清晰观察到
C.位于日出前的东方天空 D.日落时处于天空最高
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是一种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信号指示产品。如图为某道路红绿灯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太阳能是该红绿灯的主要电源,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于( )
A.核裂变反应 B.核聚变反应 C.化学反应 D.电能转化
4.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风的形成 B.海水蒸发 C.煤的形成 D.岩浆喷发
太阳暗条是日珥在高温、稀薄的太阳表面上的投影。2022年9月15日,我国“羲和号”太阳科学技术试验卫星拍摄到一条足足有350万千米长的太阳巨型暗条爆发(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羲和号”拍摄到的太阳巨型暗条来源地的太阳大气层多( )
A.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日冕物质抛射
6.本次太阳巨型暗条爆发对我国的影响最可能是( )
A.冬季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气温较高 B.青藏地区白天可能观察到绚丽极光
C.导致我国西南地区的地质灾害多发 D.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在云南曲靖,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发现了大量的肉鳍鱼类化石,其中包括杨氏鱼,这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肉鳍鱼类之一,拉开了中国南方肉鳍鱼类起源研究的序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杨氏鱼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为( )
A.前寒武纪 B.中生代 C.古生代 D.新生代
8.在杨氏鱼化石地层中,还有可能发现的化石有( )
A.蕨类植物化石 B.裸子植物化石 C.哺乳动物化石 D.被子植物化石
如图为甲、乙两地地层对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甲、乙两地同一时代的地层是( )
A.②、Ⅲ B.②、Ⅱ C.③、Ⅲ D.①、I
10.关于图中地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年龄最老的是I B.每个地层中都含有化石
C.①到③地层的厚度一样 D.相同高度甲地地层比乙地地层形成早
2025年8月11日,在河北廊坊市安次区龙河人工湿地“表流湿地”,工作人员正在清理河道中的水草。如图为清理水草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该景观图中看不到的地球圈层为( )
A.大气圈 B.水圈 C.生物圈 D.软流层
12.该“表流湿地”中,水草所属圈层( )
A.集中在水圈的下部 B.集中在大气圈的顶层
C.岩石圈表层也有分布 D.不能促进太阳能的转化
2025年8月19日15时33分07秒,“河南理工二号”AI林火遥感卫星在酒泉搭载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15时45分40秒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如图示意大气的垂直分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卫星发射前所处的③层( )
A.水汽和杂质含量少 B.大气对流运动强烈
C.大气下部冷上部热 D.有流星和极光现象
14.若该卫星发射场由酒泉改为海南文昌、厚度明显增加的大气分层中干洁空气成分体积分数最多的大气( )
A.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B.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
C.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D.对生物减少紫外线辐射作用强
“雾”和“霾”是对流层中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雾”是近地面空气中悬浮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天气现象;“霾”是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霾”的主要组成物质是大气中的( )
A.杂质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汽
16.下面所示四幅图中,气温变化特征最有利于驱散“雾霾”的是( )
A.A B.B C.C D.D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这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自身条件密切相关,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上的温度更有利于生命存在。如图示意太阳系。
(1)在图中用“”画出小行星带所在的位置。
(2)说出图中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
(3)与其他行星相比,解释地球上具有更适宜生命生存温度的原因。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环保高效的建筑室内供暖方式。能源桩作为新的地下换热器,将换热管和建筑桩基结合,实现了更经济高效的建筑供暖。能源桩—建筑光伏光热系统由两个子系统组成,分别为能源桩地源热泵(PV/T)子系统和建筑光伏光热(BIPV/T)子系统,热泵机组为两子系统中间环节。如图为能源桩—建筑光伏光热系统原理图。
(1)指出影响建筑光伏光热子系统获取能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2)说出地源热泵系统的热量最终来源,并区分冬夏季热量传递的方向差异。
(3)有人提议在成都平原设置大量地源热泵系统。你赞同还是反对该观点 并说明理由。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5年8月21日16时37分我国台湾台南市(北纬23.29度,东经120.52度)发生了4.2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如图为台南市所处位置及不同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差异。

(1)判断此次地震的震源所处的地球内部圈层名称,并说明理由。
(2)指出右图中地震波B的名称,并说明本次台南地震的地震波向地表传播速度的变化。
(3)分别说明此次地震发生后在台湾海峡内捕鱼的船夫及台湾岛上居民的感觉及原因。
参考答案
1.B 2.C
3.B 4.D
5.B 6.D
7.C 8.A
9.A 10.A
11.D 12.C
13.B 14.A
15.A 16.B
17.(1)
(2)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
(3)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大气厚度;适当的自转和公转周期。
18.(1)太阳辐射强度、日照时间、光伏板和光热板的安装角度与朝向、天气状况等。
(2)地源热泵系统的热量最终来源是太阳能以及地球内部的热能。冬夏季热量传递方向差异:冬季,热量从地下(土壤或岩石等)通过热泵传递到室内,为室内供暖;夏季,热量从室内通过热泵传递到地下,实现室内降温。
(3)赞同。成都平原地形平坦,便于地源热泵系统的施工安装;人口密集,建筑众多,对供暖和制冷的需求大,地源热泵系统高效节能,能满足能源需求且减少传统能源使用带来的污染;地下地质条件相对稳定,有利于地源热泵系统的稳定运行。
反对。大规模设置地源热泵系统可能会对地下的温度场、水文地质条件等产生一定影响,长期来看可能引发一些地质环境问题;初期建设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若施工管理不当,可能会对地下水资源等造成污染。
19.(1)名称:地壳。理由: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16千米,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 39-41千米。
(2)名称:B为纵波。变化:波速逐渐减小。
(3)船夫的感觉为上下颠簸。原因: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影响不到在台湾海峡内捕鱼的船夫;纵波可以通过液体传播,可以影响到在台湾海峡内捕鱼的船夫。台湾岛上居民的感觉为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原因:由于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传播速度快,且纵波和横波都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