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2025—2026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徐汇区2025—2026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5学年徐汇区六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
2025.11
(时间:90分钟满分:
00分)
一、积累运用(8分)
1移舟泊烟渚;
,(《宿建德江》)(2分)
2.
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2分)
3小语去西湖游玩,忽然空中乌云涌动,倾盆而下的雨滴澱到游船土,见此景象,他不禁吟诵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中的诗句
。(4分)
4汉学含义学问失一小文做了汉字知识卡片,请你补充完整。(2分)


“人”加“木”,一个人名若树木歌总、意思是“休息”
“人“加“言”
5,第三单元有多篇选文:比如《竹节人》这一童年的游戏,让我们痴迷:《宇宙生命之谜》探寻
生命的由来,使我们好奇;《故宫博物院》宏伟的建筑,让我们仰莱。这些选文从多个角度、多
个层面,启发我们【甲】人类文明的创造,【乙】宇宙生命的奥秘,进而【丙】对自然、对人生
的新认识。
结合语域,在.【甲】【乙】【丙】三处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探寻
【乙】产生
【丙】认识
B.【甲】认识
【乙】探寻
【丙】产生
C.【甲】产生
【乙】探寻
【丙】认识
D.【甲】产生
【乙】认识
【丙】探寻
6.阅读下面内容,完成名著阅读任务。(6分)
阅读名著,可以启迪智慧,汲取勇气。【甲】(填写作者名)的《童年》就是这样一部优秀的
文学作品,读书会上,同学们分享了一些关于读书的好点子,开展了有趣的活动。
优优说:“我觉得课外阅读首先靠自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太重要了”
小丞说:“我就喜欢读整本书前先浏览前言、后记和目录,然后采取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的方
法。”
小磊说:“可是我觉得《童年》里的人名好难记,读着读着有时候就糊涂了,怎么办响?”
安宇说:“我有一个好办法。你试试【乙】的办法,书中的人物关系一下就清晰了。你还可
以从阿廖沙的角度,把《童年》中的人物分成两大类,那就不是族谱图式,而是分类整理。”
1
(1)【甲】空应填
(1分)
(2)下列读书方法中,应填入【乙】空的一项是()(1分)
A.阅读与批注相结合B.分析人物形象C.绘制人物关系图D.绘制命运走向图
(3)下面是安宇同学梳理的人物分类图,请你根据对小说的理解,选择以下人物各一名填入表格
并阐述分类理由。(4分)
外祖父
小茨冈两个舅剪格里戈里
人物分类
分类理由


外祖母等


继父等
他们的自私、残暴,让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二、古诗文阅读(22分)
(一)诗歌鉴赏(4分)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7.这首词中“别枝”的意思是
。(2分)
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词中“明月”“清风”“蛙声”等意象,从视觉、嗅觉、听觉等角度展现景物特点。
B.“七八个”“两三点”等数量词的使用,写出景物的稀疏,营造出宁静柔和的氛围。
C.通过描写作者“找不到茅店”到“突然发现”的过程,暗含从焦虑到惊喜的心情变化。
D.全词既表达了对乡村夏夜的喜爱,又传递出对丰收的期待,情感基调轻松愉悦。
(二)文言文(18分)
【甲】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回:“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回:“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回:“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乙】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