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鼎尖名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鼎尖名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安徽省鼎尖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欧洲某农业区因地制宜地形成了“山地牧业、台地林果、低地种植”的农业生产格局。下图示意该农业区的土地利用现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农业区最有可能位于( )
A.东欧地区 B.北欧地区 C.西欧地区 D.南欧地区
2.形成该农业区农业生产格局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农业生产地形多样②夏季热量较为充足③降水季节分配均匀④黑土分布深厚肥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促进该农业区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是( )
A.提升农田水利建设和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B.扩大山羊、绵羊放养规模,增加山地草场经济效益
C.台地和低地均发展油橄榄,适应当地自然地理环境
D.将小麦、玉米改种成水稻,提高单位面积土地收益
氢能作为绿色能源,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通过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制的氢称为“灰氢”,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电解水制的氢称为“绿氢”。氢能的储存和运输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2024年4月11日,两台从北京出发的氢能卡车经沿途加氢站的七次加氢补能后,顺利抵达上海,标志着全球最长的氢能走廊成功完成运输测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相比灰氢产业,我国大力倡导发展绿氢产业的主要原因有( )
①绿氢制取成本低、能源储运技术难度小②我国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丰富
③绿氢更有利于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④我国水资源总量大,空间分布广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北京至上海的氢能走廊成功完成运输测试,反映了( )
A.氢能生产成本低于太阳能发电成本 B.我国氢能储存和运输技术日趋成熟
C.我国的物流运输成本将进一步下降 D.京沪两地氢能跨区域调配必要性强
1519年9月,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在风和海水运动为主要动力的条件下,历经了千辛万苦,于1522年9月返回西班牙,实现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下图示意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麦哲伦船队通过环球航行,可以证明( )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②三分陆七分海③大洋环球贯通④赤道长于经线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受盛行风和海水运动的影响,麦哲伦船队航行最困难的航段可能是( )
A.a航段(非洲西北部海城) B.b航段(巴西东南部海城)
C.c航段(麦哲伦海峡) D.d航段(非洲西南部海城)
2024年5月14日(农历四月初七),有网友在固定机位,利用相机合成技术拍到南京一大桥的日落美景(如下图)。当照片中七连串的落日位于桥塔顶端时,落日和桥塔仿佛组合成三个巨大的“棒棒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大桥图示段的延伸方向是( )
A.东北-西南走向 B.西北-东南走向 C.东-西走向 D.南-北走向
9.最符合该网友当天观察到的月相示意是( )
A. B.
C. D.
10.若该网友于6月12日(当天晴朗)在同机位再拍日落,所得照片七连串的落日连线( )
A.与地平面夹角显著变大 B.向画面左侧移动显著
C.与地平面夹角显著变小 D.向画面右侧移动显著
六大板块交界类型可分为张裂型和碰撞型两种。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板块分布,图中曲线为板块交界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六大板块中的( )
A.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12.下列地貌的成因与M处岛屿成因相似的是( )
A.青藏高原众多山脉 B.东非高原上南北延伸的湖泊群
C.挪威西海岸的峡湾 D.大西洋底南北延伸的海底山脊
13.能证明板块构造学说具有合理性的是( )
A.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道和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B.荷兰约有四分之一的陆地低于海平面,成为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家”
C.不会长途飞行和游泳的鸵鸟,并存于大西洋东西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
D.地质时期,美国和加拿大境内形成了享有“北美地中海"之称的五大湖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面观测站连续4天的太阳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通量的逐小时观测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a、b、c、d四条曲线依次表示( )
A.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
B.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C.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
D.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
15.在图示季节中,对下列城市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旧金山温和多雨 B.巴黎低温少雨 C.新加坡炎热多雨 D.开普敦高温干燥
16.该观测站( )
A.第1天降水过程尤为显著 B.第2天昼夜温差最大
C.第3天上午云量多于下午 D.第4天凌晨气温最低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黑海北岸,黑土面积占世界黑土总面积的40%,素有“欧洲粮仓”之称。乌克兰与俄罗斯边境线绵长,两国大量的进出口贸易需要经亚速海-刻赤海峡完成。2022年2月俄乌冲突以来,俄罗斯一直将乌东四州(含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和克里米亚半岛(属争议区,无明确归属)作为其争夺的战略重点。下图示意乌克兰及周边地区的相关地理事物。
(1)据图指出乌克兰地形的主要特征。
(2)简述乌克兰粮食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3)分别从资源和交通角度,说明俄罗斯把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半岛作为其争夺的战略重点的主要原因。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某城市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沿海,雾日较多。16日夜间开始的大雾,在17日凌晨有继续加强趋势。研究发现:16日白天和大雾天气过程中,该市南侧有一低压系统,并伴随持续、显著的偏南气流;该市北侧还有一势力范围更广的高压系统。专家预测本次大雾天气过程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并提醒市民做好相应防护。下图示意该城市在一次大雾天气过程中的气温和风向变化。
(1)描述图示时间该市近地面气温变化的主要特点。
(2)从大气运动的角度,分析该市本次大雾的形成过程。
(3)结合材料,说明本次大雾天气过程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的原因。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素有“能源金三角”美誉的晋陕蒙交界地带年降水量少,地表水资源短缺,煤炭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却异常丰富。当地神东集团对所属D矿区某地下采空区研究发现,在人为干预前,地下采空区水体中常含较多的地表污染物。该集团创新利用多个底板不渗水的煤矿地下采空区,建设成了相连的分布式地下水库,有效地解决地下采空区治理和当地水资源短缺的双重困局。下图示意该集团D矿区地下采空区及地层剖面。
(1)推测晋陕蒙交界地带地下水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2)结合图示,分析该地下采空区水体常含地表污染物的原因。
(3)分析D矿区地下水库建成后的生态意义。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A C B B C B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C A C D
17.(1)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山地占比小(或以平原为主、丘陵山地占比小),平均海拔较低;平原主要分布于广大的中部,丘陵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东部偶有丘陵分布; 地势中间低,东西两侧高。
(2)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黑土广布,土壤深厚而肥沃;水源丰富,灌溉便利;土地辽阔,耕地面积广。
(3)乌东四州土地等自然资源丰富且优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克里米亚半岛控制着亚速海进出黑海的交通要道,对俄罗斯进出外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8.(1)气温变化快,降温幅度大(12小时内,由12℃以上降至﹣2℃以下);16日17时至20时,降温尤其快速(仅3小时内降温达10℃以上);16日20时至17日5时,降温相对缓慢。
(2)偏南气流(低压东侧盛行偏南气流,)将南部洋面上暖湿水汽源源不断地向北输送; 暖湿水汽遇到北方冷洋面(和高压东侧南下冷空气),发生大规模冷凝,成雾;16日夜开始以东风为主,(高压南缘的偏东风)将东部雾气持续向西输送,到达该市形成本次大雾天气。
(3)本次大雾过程的降温幅度大,降速快,人体适应难度大;本次大雾温度低,水汽足,冷湿特征显著,导致体感不适度高;高压系统东侧的南下气流携带较高纬度大气污染物,伴随凝结雾西进大量积累;逆温层厚(17日凌晨已达400米左右),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提高大气污染程度。
19.(1)晋陕蒙交界地带地势较低,周边有地势较高的广大地区;晋陕蒙地带和周边广大地区的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下渗,形成地下水;地下水沿着地层或裂隙,由地下高处向低处流淌(汇聚),形成当地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2)地下采空区形成后,易导致上覆岩层发生弯曲、断裂,形成裂隙;这一过程长期积累后,往往导致采空区上方地表下沉,形成相对低洼区域;地表污染物随降水和地表径流向采空区上方地势低洼处汇聚;地表污染物随水流顺着上覆岩层裂隙下渗,进入采空区水体。
(3)有利于增加水资源储备,缓解当地水资源短缺状况;有利于保障当地生态用水量(如矿区和城市绿化、防尘、卫生等用水),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地下水位,减缓(或消除)地表沉降(或塌陷),减小地质灾害发生可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