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泉州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福建省泉州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分。
1.洛洛同学在体检中记下了自己各项数据,以下数据明显错误的是( )
A. 身高160cm B. 心率72次 C. 体温 D. 体重50N
2.2025年亚洲冬季运动会雪场采用了人工造雪,即利用高压空气将水变成雾状喷出,雾滴在低温环境下快速形成冰晶。该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对应的吸、放热情况是( )
A. 凝固,会吸收热量 B. 凝固,会放出热量 C. 液化,会吸收热量 D. 液化,会放出热量
3.国庆节小力一家乘车出外郊游,车窗上出现水雾,爱动脑筋的小力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判断出水雾附着在的车窗位置及形成的原因是( )
A. 外表面;水蒸气吸热液化形成的
B. 外表面;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的
C. 内表面;水蒸气吸热液化形成的
D. 内表面;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的
4.在标准大气压下,玻璃杯中盛有一些凉开水,放进一根冰棍后,不断搅动,过很长一段时间后,冰棍只剩一点点,这时杯中水的温度为( )
A. 等于 B. 高于 C. 低于 D. 无法判断
5.关于中国航天科技,下列分析是正确的( )
A. 航空器材应采用高强度、高密度的新型复合材料制成
B. 火箭外壳采用流线型的设计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空气阻力
C. 火箭受到向上的推力加速升空时,其施力物体是周围的空气
D. 载人飞船返回舱使用了新型陶瓷材料制成了耐高温“外衣”,是利用它的导热性差
6.如图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实验记录的数据,横轴为加热的时间、纵轴为水的温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内水持续吸热,后水停止吸热
B. 内水没有汽化,后水开始汽化
C. 沸腾温度不足可能是供热不足
D. AB段表明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而不升温
7.小丽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两个完全相同的试管各装入20g甘油和水,用水浴法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温度上升时单位时间内试管里甘油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水的比热容为,甘油的沸点为,气压为标准大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热时间越长,甘油温度越高
B. 油吸收的热量为
C. 甘油吸收的热量等于试管内水吸收的热量
D. 甘油末温和水的末温相同,所以它们吸热能力一样
8.一杯热水放在桌上,一段时间后它的温度降低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热水具有的内能减小了 B. 热水具有的热量减小了
C. 热水将部分内能转移给了空气 D. 热水放出了热量
9.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和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热传递中,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B. 热量可以从内能少的物体传到内能多的物体
C. 物体放热,温度一定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D. 用砂轮打磨铁具后发烫,比热容增大
10.水是生命之源,如图所示,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解释正确的是( )
A. 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升华形成水蒸气
B. 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晶,形成冰雹
C. 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形成雪花
D. 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形成云
11.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变热的过程,其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B. 橡胶塞被推出的过程中,水的内能全部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C. 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减小
D. 管口出现的“白气”是试管内的水直接汽化形成的
12.如图所示表示的是汽油机的能量流向,对照此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废气的排放所占比例最大,减少该部分能量损失可有效提高热机效率
B. 冷却水能量的二次利用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
C. 该汽油机的效率为
D. 该汽油机的能量利用率为
13.一只自制温度计标准大气压下测量冰水混合物时为4摄氏度,测量沸水时为94摄氏度,当测量某一液体温度为31摄氏度时,则此液体的真实温度为( )
A. 30摄氏度 B. 摄氏度 C. 31摄氏度 D. 29摄氏度
14.质量相等的、的水分别装在甲、乙两容器中,现将一个温度为的金属球放入甲容器,达到温度相同时,甲容器中水温升高到,然后迅速取出金属球放入乙容器中,再次达到温度相同。乙容器中水温是设不计热量损失和水的质量损失(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2分。
15.建筑工人在固定铁钉时,用铁锤多次敲击铁钉,使铁钉温度升高,内能 ;随后将灼热的铁钉浸入冷水中冷却,这是通过 的方式减小铁钉的内能。
16.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火箭发射时随着燃料的质量减少,燃料的热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柴油的热值是,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17.2024年11月12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举行,我国自主设计生产的歼隐形多用途歼击机霸气亮相,在航展上大放异彩。如图为歼加力飞行时的情景,在尾部出现了漂亮的“马赫环”,机身上有丝带般流动的“凝结云”。飞机飞行速度很快时,机身周围的空气会先被压缩,然后突然膨胀,膨胀时周围的空气内能 ,此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看上去就像云雾一样。这种云雾通常会很快消失,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18.小明想把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合二为一进行实验,他对500g冰加热使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发现,AB段比CD段升温快,其原因是 。图像中,物体在B点时具有的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点时的内能。实验过程中,第分钟物体吸收的热量为 J。【水的比热容是】
19.汽油机是热机的一种,如图甲所示是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做功冲程工作状态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此冲程的能量转化情况与 选填“乙”或“丙”图相同。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则每秒内对外做功 次。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0.用一酒精灯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增加水的质量,请在图甲中大致画出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b。
21.某同学将热水和冰水分别装入两个纸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壁上有小水珠出现,请画出两只纸杯中小水珠大致的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2分。
22.如图甲所示,小亮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小亮向烧杯中注入适量的______水。
水沸腾时停止加热,不能继续沸腾.可见,沸腾过程需要______。
绘制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沸腾时,水的温度变化特点是______。
小明猜想沸腾的水也能将图丙试管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实验时,用烧杯中沸水给试管的水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温度计示数上升到图丙所示的值后不再变化,其读数为______,试管中的水______选填“沸腾”或“不沸腾”。温度不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试管中水温较高时,水的蒸发变______选填“快”或“慢”,相同时间试管中的水从沸水中吸收的热量几乎等于试管中水蒸发吸收的热量。
23.图甲是“探究冰熔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为______;
采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______;
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当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图丙是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是______用字母表示段,在此过程中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和这段时间,冰处于______状态,到这段时间内试管内的水______选填“在”或“不在”沸腾,测得此时的水温度为,则此处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将装有甲醇液体的试管放入沸水中,一会儿发现甲醇开始沸腾如图丁所示,这说明甲醇的沸点______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水的沸点。
24.某同学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实验中,将水和煤油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每隔记录一次温度。
图甲是这名同学的实验装置,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______。
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水的温度如图乙所示,为______。
本实验中通过控制______来控制不同物质吸热相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实验采用的措施是______。
该同学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______的吸热能力较强。你认为图线的倾斜程度能够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大小吗?请说明理由:______。
25.如图甲所示是冬冬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装置,其中两个电加热器的规格相同,同样大小的玻璃杯。
本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的多少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除了初温相同,实验中需要控制水和煤油的______相等。
根据实验数据,冬冬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乙。由图乙,可计算出煤油的比热容是______。。
26.图甲、乙、丙为完全相同的装置,烧杯内液体的初温和质量相同。
为比较不同燃料的放热本领,应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实验。在此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选填“加热时间”或“升高的温度”来反映不同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
为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应选择______两图进行实验。加热相同时间,温度升高______选填“多”或“少”的液体比热容大。
图丁是比较a,b两种液体比热容实验中获得的图像,若不计热量的损失,a,b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等于______。
27.为探究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的差异,小华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组对比实验,实验装置完全相同。烧杯内水的初温、质量也都相同,实验中忽略热量的散失,且两种燃料燃烧时均匀放热。
实验中,应控制两种燃料燃烧的______选填“时间”、“初温”或“质量”相同;
燃料燃烧过程中,记录燃烧时间和对应的水温;燃烧完后,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假设这一过程燃料都完全燃烧,则燃料1与燃料2的热值之比为______;
若甲装置中消耗燃料的质量为,使质量为的水温度升高了水未沸腾,则燃料1的热值为______用、、、表示,该方法测出的热值会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大”或“小”。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28.我们把放有少量碘的玻璃锤碘锤放入热水中,如图所示,稍后观察到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碘锤。请你结合下表中的数据做简要分析,说明这是固态碘升华为气态碘的过程,还是固态碘熔化后再汽化成气态碘的过程。
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
物质 熔点 沸点
冰水 0 100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29.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村煤改气改造工程使天然气进入农村家庭,方便了农民生活,缩小了城乡差距。小明家改造前,烧开一壶初温为、质量为4kg的水,需要燃烧的煤炭。水的比热容为,煤炭的热值为,当地气压为标准大气压。求:
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水烧开时吸收的热量。
30.将质量为100g的铅块加热到,然后投入温度为、质量为80g的煤油中,测出混合后煤油的最高温度为,不计热损失。求:【】
铅块放出的热量。
煤油的比热容。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31.如图所示,A、B是两个底部装有完全相同的加热器的容器,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可以被容器中的液体吸收,已知加热器每秒钟放出热量为1000J。现将甲、乙蓖麻油两种液体分别倒入A、B杯中,其中甲液体的质量为200g,加热过程中甲、乙两种液体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加热60s时,乙吸收的热量;
甲液体的比热容;
蓖麻油的质量。已知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中学生身高在160cm左右是比较常见、合理的数值,故A正确。
B、正常情况下,人的心率大约在次,72次在此正常范围内,故B正确。
C、人的正常体温在之间,属于正常体温范围,故C正确。
D、由重力公式知,若,则质量,中学生质量一般在50kg左右,对应的重力约,所以体重50N不符合实际,故D错误。
故选:D。
首先要对相关物理量有个初步的认识,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经过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换算,最后判断符合要求的是哪一个。
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数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2.【答案】B
【解析】解:由题意知,雾滴在低温环境下快速形成冰晶,液态的雾滴变为固态冰晶,是凝固现象,此过程中会放出热量。故选项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放热。
此题考查凝固及其放热的特点,属于基础题目,难度不大。
3.【答案】B
【解析】解:国庆节时,天气还比较炎热,故一家人在车里,车内空调开的是冷风,车外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放热,故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液化要放热。
本题考查了液化现象,属于基础题。
4.【答案】A
【解析】解:冰棍放入凉开水中混合很长时间后,并且还剩一点点冰,此时成为温度稳定的冰水混合物,故温度为。
故选:A。
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是,冰水混合物温度为。
关于摄氏温度的规定:冰水混合的温度为零,意思是无论冰多水少,还是冰少水多,只要二者混合,温度就是。
5.【答案】D
【解析】解:A、航空器材应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新型复合材料制成。因为航空器材需要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轻重量,以提高飞行性能和效率等,而不是高密度材料,故A错误。
B、火箭外壳采用流线型设计是为了使空气能够更顺畅地流过火箭表面,从而减小空气阻力,但不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让空气阻力的作用效果减小,故B错误。
C、火箭受到向上的推力加速升空时,其施力物体是火箭喷出的气体。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火箭向下喷出高温高压气体,气体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升空,而不是周围的空气,故C错误。
D、载人飞船返回舱在返回地球时,会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产生极高的温度。新型陶瓷材料具有导热性差的特点,能够有效阻止热量传入返回舱内部,保护舱内的航天员和设备安全,故D正确。
故选:D。
航空器材应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新型复合材料制成。
火箭外壳采用流线型设计是为了使空气能够更顺畅地流过火箭表面,从而减小空气阻力,但不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让空气阻力的作用效果减小。
火箭受到向上的推力加速升空时,其施力物体是火箭喷出的气体。
载人飞船返回舱在返回地球时,会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产生极高的温度。新型陶瓷材料具有导热性差的特点,能够有效阻止热量传入返回舱内部,保护舱内的航天员和设备安全。
本题考查力的相互性及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6.【答案】D
【解析】解:A、水在沸腾前和沸腾过程中都需要持续吸热。在内水持续吸热温度升高,后水达到沸点,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而不是停止吸热,故A错误。
B、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蒸发,所以内水也在汽化,只是在后水达到沸点,开始沸腾,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故B错误。
C、水的沸点低于的原因是当地大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而不是供热不足,故C错误。
D、AB段是水的沸腾阶段,其表明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而不升温,这符合水沸腾时的特点,故D正确。
故选:D。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液体沸腾时的特点及沸点的影响因素,常见题目。
7.【答案】B
【解析】解:AC、甘油从烧杯的水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由图乙可知,时甘油与烧杯中水的温度相同,此后,甘油不能再从水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再升高,故AC错误;
B、由图乙可知,水在内升高的温度,
内水吸收的热量:,
由于温度上升时单位时间内试管里甘油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则油吸收的热量:,故B正确;
D、质量相等的甘油和水吸收的热量相等,由图乙可知,甘油升温比水升温快,根据可知,甘油的比热容比水的小,即甘油的吸热能力与水弱,故D错误。
故选:B。
甘油从烧杯的水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与烧杯中水的温度相同时,甘油不再吸热;
由图乙可知水在内升高的温度,根据求出水吸收的热量,由于温度上升时单位时间内试管里甘油与水吸收的热量相等,据此求出甘油在内吸收的热量;
根据分析甘油和水的吸热能力。
本题考查比热容公式的灵活应用,能从图中获取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ACD、一杯热水放在桌上,一段时间后它的温度降低了,热水放出热量,空气吸收了热量,热水的内能减小,空气的内能增加,故ACD正确;
B、热量是过程量,不能用含有、具有等词修饰,故B错误。
故选:B。
两个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要发生热传递,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低温物体或部分吸收热量,内能增加,高温物体或部分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本题考查内能、温度、热量的关系,难度不大。
9.【答案】B
【解析】解:AB、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可能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也可能从内能小的物体向内能大的物体传递,还可能是内能相同的两个物体间进行传递,故A错误,B正确;
C、物体放热,内能减少,但是温度不一定降低,比如: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内能减小是因为状态变了,故C错误;
D、用砂轮打磨铁具后发烫,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比热容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间有温度差:高温物体放热,低温物体吸热;
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
用砂轮打磨铁具后发烫,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温度、内能、热量三者关系的理解,以及热传递的条件和晶体凝固过程的特点的掌握,是中考的热点。
10.【答案】D
【解析】解: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故A错误;
B、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晶,而冰雹则是小水滴发生凝固形成的,故B错误;
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成小冰晶,形成雪花,故C错误;
D、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形成云,故D正确。
故选:D。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1.【答案】C
【解析】解:
A.水变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火焰的热量传递给试管和水改变内能,不是做功,故A错误;
B.橡胶塞被推出过程中,水的内能一部分转化为塞子机械能,还有部分内能散失,不是全部转化,故B错误;
C.水蒸气推出橡胶塞时,对塞子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故C正确;
D.“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是水的汽化,故D错误。
故选:C。
水变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水汽化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剑侠,不是全部转化,会有损耗;
白气是小水珠。
本题考查改变内能的方式、能量转化、液化现象的基础知识。
12.【答案】C
【解析】解:由图示知,废气带走了大部分的能量,所以减少该部分的能量损失是提高热机效率的有效手段,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冷却水带走的热量仅次于废气带走的热量,所以冷却水能量的二次利用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该汽油机的热机效率为,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热机的效率是指有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要提高其效率,应尽量减少能量的损失.
此题给出热机能量利用的流程图,考查了学生对热机效率的理解,并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
13.【答案】A
【解析】解:温度计上一个小格表示的实际温度 ;
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为时,这种液体的实际温度为 。
故选:A。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而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中间是90个小格,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温度计插入液体中显示温度是,距离有27个小格,求出27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就是液体的实际温度。
此题考查的问题温度计的有关计算,我们要根据实际温度和显示温度相等,列一个方程进行解答,本题有一定的难度,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对待。
14.【答案】D
【解析】解:由题知,两容器中水的质量相同,设水的质量均为、水的比热容为,金属球的质量为、比热容为;
①将一个温度为的金属球放入甲容器的水中,达到温度相同时,甲容器中水温升高到,则金属球的末温也为,
则金属球放出的热量为:,水吸收的热量为:,
不计热量损失,金属球放出的热量与甲容器中水吸收的热量相等,
即:,
化简可得::1------Ⅰ;
②再将该金属球放入乙容器的水中水温为,达到温度相同时,设二者的末温均为t,
则金属球吸收的热量为:,水放出的热量为:,
不计热量损失,金属球吸收的热量与乙容器中水放出的热量相等,
即:------Ⅱ,
联立ⅠⅡ两式,解得:,故D正确。
故选:D。
由题知,两容器中水的质量相同;将一个温度为的金属球放入甲容器的水中,达到温度相同时,甲容器中水温升高到,则金属球的末温也为,根据热量计算公式表示出金属球放出的热量、水吸收的热量,不计热量损失,则金属球放出的热量与甲容器中水吸收的热量相等,据此求出和的比值;
再将该金属球放入乙容器的水中水温为,达到温度相同时,设二者的末温均为t,根据热量计算公式表示出金属球吸收的热量、水放出的热量,不计热量损失,则金属球吸收的热量与乙容器中水放出的热量相等,联立两方程可求出热平衡时乙容器中水的温度。
本题考查了热量的计算、热平衡方程的应用,求出和的比值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增加
热传递

【解析】解:铁锤敲击铁钉,锤子对铁钉做功,使铁钉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随后将铁钉放入冷水中,铁钉的热量传递给冷水,内能减少,温度降低,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小铁钉的内能。
故答案为:增加;热传递。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此题考查内能的改变,属于常考题目,难度不大,掌握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关键。
16.【答案】不变
1kg柴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

【解析】解: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所以火箭发射时随着燃料的质量减少,燃料的热值不变。
柴油的热值是,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柴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
故答案为:不变;1kg柴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
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热值越大的燃料在完全燃烧相同质量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本题考查了热值的物理意义,是一道基础题目。
17.【答案】减小
液化
汽化

【解析】解:飞机飞行时,机身周围空气被压缩后突然膨胀,压缩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会液化成小水珠,形成云雾状;云雾中的小水珠遇热会汽化成水蒸气,所以云雾会很快消失。
故答案为:减小;液化;汽化。
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物质从气态到液态是液化现象;物质从液态到气态是汽化现象。
本题考查能量的转化以及物态变化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
18.【答案】冰的比热容比水小
小于

【解析】解:由可知,在AB段和CD段,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不同,说明冰和水的比热容不同,由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所以AB段比CD段升温快;
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此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所以物体在B点时具有的内能小于在C点时的内能;
第等于第水吸收的热量:

故答案为:冰的比热容比水小;小于;。
根据进行分析判断。
晶体熔化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相同加热器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则吸收的热量相等;知道水的比热容、质量、温度变化量,根据进行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以及熔化图象和沸腾图象的认识,还有热量计算公式的应用,考查比较全面,要熟练掌握。
19.【答案】乙
25

【解析】解:图甲所示冲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火花塞产生电火花,故此冲程为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图乙中,高温水蒸气将塞子冲出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图丙中,活塞压缩筒内气体,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对比三图所示情景的能量转化情况可知,图甲所示冲程的能量转化情况与乙图所示情景的能量转化相同;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经历四个冲程,飞轮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因为该汽油机飞轮的转速是,所以飞轮每秒转动50周,则汽油机每秒钟对外做功25次。
故答案为:乙;25。
根据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进气门和排气门均关闭可判断此冲程的名称,根据甲图冲程的名称可确定此冲程能量的转化;图乙中,活塞压缩筒内气体,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图丙中,高温水蒸气将塞子冲出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对比三图所示情景的能量转化情况得出答案;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经历四个冲程,飞轮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结合该汽油机飞轮的转速大小可知每秒内对外做功的次数。
本题考查做功改变内能的能量转化情况以及汽油机中有关量的计算,知道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经历四个冲程,飞轮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是解题的一个关键。
20.【答案】解:由题可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所以水的沸点是不变的,但由于水的质量变大,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温度升高的比较慢,如图:

【解析】水的多少会影响加热时间,其它条件相同,水的质量越大,水温升高的越慢。
液体沸腾实验中,影响加热时间长短的因素有:是否加盖、水量多少、水的初温、火焰大小等。
21.【答案】解: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壁上有小水珠出现,其中装热水杯的水面上方内侧有水珠,装冰水的外侧有水珠,纸杯上小水珠大致的位置如图所示:

【解析】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液化要放热。
本题考查了液化现象,属于基础题。
22.【答案】热;吸热;;温度不变,持续吸热;;不沸腾;快
【解析】解: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小亮向烧杯中注入适量的热水。
水沸腾时要吸热,因此,停止加热,水就不能继续沸腾了;
根据水沸腾的特点,温度不变,持续吸热,故由图丙可知,沸点为;
由图乙可知,水沸腾温度变化的特点是温度不变,持续吸热;
如图乙中,温度计分度值为,读数是;
试管中的水没有达到沸点,不沸腾。温度不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试管中水温较高时,水的蒸发变快,相同时间试管中的水从沸水中吸收的热量几乎等于试管中水蒸发吸收的热量。
故答案为:热;吸热;;温度不变,持续吸热;;不沸腾;快。
为了缩短实验时间,需要给烧杯加盖或适当减少水量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
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不断吸收热量;
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吸热温度不变;根据温度不变判断物质的沸点是多少;
根据温度计分度值读数;
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据此求出熔化的时间;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不断吸热。试管中水温较高时,水的蒸发变快。
此题主要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得出水沸腾的特点,其中要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所以一定要掌握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及读数,同时还考查了影响加热时间的因素。
23.【答案】; 使物质受热均匀; BC;吸热; 固液共存;不在; 低于
【解析】由图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示数为;
将装有固体物质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受热均匀;
冰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为熔化过程,即BC段,冰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冰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为熔化过程,到这段时间,冰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不断吸热,图象中的到这段时间,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虽然继续加热,因试管内外温度相同,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
装有甲醇液体的试管放入沸水中,一会儿发现甲醇开始沸腾,这说明温度能达到甲醇沸点,并且甲醇能从水吸收热量,所以甲醇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
故答案为:;使物质受热均匀;;吸热;固液共存;不在;低于。
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为使固体能够均匀受热,需将装有固体物质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并且使物质全部浸没在热水中;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熔化过程中为固液共存状态;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不断吸热。
此题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在熔化过程中需要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所以需要掌握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同时考查了沸腾的条件。
24.【答案】水和煤油的质量不相同; 27; 加热相同的时间;采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时间; 水;图线的倾斜程度越大,表示加热相同时间吸热相同升高的温度越大,吸热能越弱
【解析】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不同,根据,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故图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水和煤油的质量不相同;
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水的温度如图乙所示,温度计分度值,示数为。
本实验中通过控制加热相同的时间来控制不同物质吸热相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实验采用的措施是采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时间;
根据如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知,加热相同时间,水升温慢,水的吸热能力较强。图线的倾斜程度越大,表示加热相同时间吸热相同升高的温度越大,吸热能越弱,故图线的倾斜程度能够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大小。
故答案为:水和煤油的质量不相同;;加热相同的时间;采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时间;水;图线的倾斜程度越大,表示加热相同时间吸热相同升高的温度越大,吸热能越弱。
我们使用相同的酒精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或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
根据温度计分度值读数;
根据图像结合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回答。
本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考查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应用和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为热学中的重要实验。
25.【答案】加热时间 质量
【解析】解:根据转换法,本实验中通过比较加热时间的多少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除了初温相同,实验中需要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
根据图乙可知,升高,水、煤油的加热时间分别为和,由转换法,煤油和水的吸热之比为1:,根据可知,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吸热与比热容成正比,煤油的比热容为:

故答案为:加热时间;质量;。
我们使用相同的酒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或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
根据图乙得出升高水、煤油的加热时间,根据可知,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吸热与比热容成正比,据此得出煤油的比热容。
本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考查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应用和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和的运用,为热学中的重要实验。
26.【答案】甲、乙;升高的温度;
甲、丙;少;
3:7
【解析】为比较不同燃料的放热本领,要用不同的燃料,加热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在燃料都烧完后,液体升温越高,则燃料放出的热量越多,这种燃料热值越大,应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在此实验中通过比较升高的温度来反映不同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
为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则需要燃烧相同的燃料确保相同时间放出的热量相同,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液体升高的温度,比较温度的变化,应选择甲、丙两图进行实验。加热相同时间,温度升高少的液体比热容大。
根据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知,加热90分钟吸热相同,a升高的温度为
b升高的温度为
根据可知,在质量和吸热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之积为一定值,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a,b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等于::7。
故答案为:甲、乙;升高的温度;
甲、丙;少;
:7。
为了比较热值大小,要用不同的燃料,加热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在燃料都烧完后,液体升温越高,则燃料放出的热量越多,这种燃料热值越大,据此分析;
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则需要燃烧相同的燃料确保相同时间放出的热量相同,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液体升高的温度,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升高越多,则吸热能力越小;
根据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得出加热90分钟吸热相同升高的温度和b升高的温度,根据可知,在质量和吸热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之积为一定值,升高的温度与比热容成反比,据此得出a,b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
本题比较不同燃料的放热本领及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考查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应用和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和的运用,为热学中的重要实验。
27.【答案】质量 3:2 小
【解析】解:探究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的差异的实验中,应控制燃料燃烧的质量相同;
读图丙可知,燃料燃烧完时,燃料1燃烧了,燃料2燃烧了,
甲图中水升高的温度,乙图中水升高的温度,
所以甲图中水升温更多,说明燃料1放出的热量大于燃料2放出的热量;
实验中忽略热量的散失,且两杯水的质量、比热容均相同,则由公式可得,二者放出的热量之比为;
燃料的质量相同,由公式可得,燃料1与燃料2的热值之比为:::2;
水吸收的热量为:,则燃料1的热值;
燃料1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可能全部被水吸收,燃料1可能没有完全燃烧,根据上式计算出的热值要比实际的小。
故答案为:质量;:2;;小。
探究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的差异,应该使用相同质量的不同的燃料,对质量和初温相同的同种液体加热;
液体温度变化越多,说明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多;从图丁中读出数据,运用公式和可求出两燃料的热值之比;
根据物质的吸热公式、燃料的放热公式求出燃料1的热值;在加热的过程中,有热量的散失。
本题主要考查了燃料的热值及其计算,同时要运用好控制变量法,还要熟练掌握吸热公式。
28.【答案】答:从表中数据可知,在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而碘的熔点是,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故将碘锤放入热水中时,热水温度到达就沸腾,并且温度不再升高,热水温度达不到碘的熔点,故碘不可能发生熔化,故观察到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碘锤,这是固态碘升华为气态碘的过程。
【解析】升华指物质由固态直接转变成气态,升华要吸热;熔化指物质由固态转变成液态,熔化要吸热。
本题考查学生对水沸腾和物质升华现象的理解,看懂表格数据是解题关键。
29.【答案】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水烧开时吸收的热量是
【解析】完全燃烧煤炭放出的热量:

当地气压为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为,烧开一壶初温为、质量为4kg的水吸收的热量为:

答: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水烧开时吸收的热量是。
利用可求出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温度升高值,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
本题考查燃料的热值及其计算、热量的计算、能量的利用效率相关知识点,属于基础题目。
30.【答案】解:铅块放出的热量:;
不计热量损失,煤油的吸收热量:,
由可知,煤油的比热容:。
答:铅块放出的热量为;
煤油的比热容为。
【解析】知道铅块的质量、比热容、初温和末温,利用求出铅块放出的热量;
不计热量损失,煤油的吸收热量等于铅块放出的热量,利用求出煤油的比热容。
本题考查热平衡方程的应用以及热量的计算,灵活运用吸热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31.【答案】加热60s时,乙吸收的热量是;
甲液体的比热容是;
蓖麻油的质量是
【解析】加热60s时,乙吸收的热量为;
若甲液体的质量为200g,加热20s,则甲液体的比热容为;
根据知,蓖麻油的质量为
答:加热60s时,乙吸收的热量是;
甲液体的比热容是;
蓖麻油的质量是。
已知加热器每秒钟放出热量、热效率和加热时间,可求出加热60s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利用加热器每秒钟放出热量、热效率和加热时间,求出甲液体在20s内吸收的热量;由图可知,加热20s甲液体的初温和末温,利用求出甲液体的比热容。
由图可知,加热60s乙液体的初温和末温,利用求出蓖麻油的质量。
本题考查了比热容的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从图象中获取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