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盐池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总分100分 答题时间75分钟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 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钢铁生锈 B.浮雕的腐蚀 C.牛奶变质 D.工业合成氨2.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的都是化学反应B. 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D.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3. 下列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A B C D强电解质 NaCl H2SO4 CaCO3 HCl弱电解质 HF BaSO4 AlCl3 CH3COOH非电解质 Cl2 CO2 C2H5OH SO2A.A B.B C.C D.D4.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C. D.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B.凡是熵增大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C.要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必须综合考虑体系的焓变和熵变D.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6. 在实验室中测定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焓变,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大小烧杯之间塞满碎泡沫,目的是减少热量损失B.测量终止温度时,应当记录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C.为了使酸碱充分反应,应当缓慢分次倒入溶液并搅拌D.若用同浓度同体积的醋酸代替盐酸,测得的变大7. 与生成的反应可以一步完成,也可以分两步完成,各步反应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B.C.相同质量的碳,完全燃烧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更多D.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的△H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8. 反应A(g)+3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慢的是( )A. v(D)=0.45 mol·L-1·min-1 B. v(B)=0.6 mol·L-1·s-1C. v(A)=0.15 mol·L-1·s-1 D. v(C)=0.4 mol·L-1·s-19. 反应Ⅰ:的平衡常数为;反应Ⅱ:的平衡常数为,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为同温度下的测定值,则的关系为( )A. B. C. D.10. 下列方法能使氨水中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且的浓度也增大的是( )A.通入HCl气体 B.加入固体C.加入NaOH固体 D.适当降低温度11. 反应A→C分两步进行:①A→B,②B→C。反应过程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E1、E2、E3、E4表示活化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三种物质中B最不稳定 B. A→B反应的活化能为E1C. B→C反应的ΔH=E4-E3 D. 加入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12. 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增加W的用量,将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B. 减小压强,平衡正向移动,速率增大C.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D. 达到平衡后,充入氦气,X转化率不变13. 25℃时,pH=3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溶液导电能力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Ⅰ代表盐酸的稀释过程B.分别将a、b点溶液与镁条反应,a点溶液的起始速率与b点相等C.b点溶液中和氢氧化钠的能力强于a点溶液D.将a、b两点所示溶液加热至30℃,的值变小14.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g)与1molO2(g)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SO3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ΔH>0B.保持温度为T2时,再充入2molSO2(g)与1molO2(g),平衡常数不变C.向平衡后的体系中充入18O2,达到新平衡后,SO2、SO3、O2中均含18O原子D.T2>T1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8分)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58分)15.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阶段重要的定量分析实验。某实验小组用0.100 0 mol·L-1的盐酸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用酚酞做指示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2)量取20.00mLNaOH溶液时,下图中滴定管排气泡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A. B. C. D.(3)到达滴定终点时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4)某次滴定前、后盛放盐酸的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所用盐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5)某实验小组同学的三次实验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的待测NaOH溶液的平均浓度是___________mol· L-1(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实验编号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盐酸体积读数/mL 滴定后盐酸的体积读数/mL1 20.00 1.20 23.222 20.00 1.21 29.213 20.00 1.50 23.48(6)下列实验操作会引起待测液溶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①未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 ②洗涤后锥形瓶未干燥;③标准液滴在锥形瓶外一滴; ④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16.回答下列问题:Ⅰ.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H2O(1)=H2(g)+O2(g)ΔH1= +285.8 kJ mol 1②C(s)+O2(g)=CO(g)ΔH2=-110.5 kJ mol 1③H2O(g)=H2(g)+O2(g)ΔH3= +241.8 kJ mol 1(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2)已知反应C(s)+O2(g)= CO2(g)的反应热是△H4,则ΔH2___________ΔH4(填“>”、“=”或“<”)。(3)若反应③使用催化剂,那么ΔH3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反应C(s)+H2O(g)=CO(g)+H2(g)的ΔH=___________kJ mol 1。Ⅱ.按要求填空:(5)已知1 mol C(石墨,s)与适量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吸收131.3 kJ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6)在101 kPa时,4.0 g硫粉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放出27kJ的热量,写出表示硫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Ⅲ. 已知室温(25℃)下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回答问题。弱酸 HClO HF CH3COOH HNO2 H2CO3电离平衡常数 Ka=4.0×10-8 Ka=6.3×10-4 Ka=1.75×10-5 Ka=5.6×10-4 Ka1=4.5×10-7 Ka2=4.7×10-11(7)HNO2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8)等浓度的HClO、CH3COOH、HF三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17.在水的电离平衡中,和的关系如图所示:(1)A点水的离子积常数为,B点水的离子积常数为 。造成水的离子积常数变化的原因是 。(2)100 ℃时,若向水中滴加盐酸, (填“能”或“不能”)使体系处于B点状态,原因是 。(3)100 ℃时,若盐酸中c(H+)=5×10-4mol L-1,则由水电离产生的 。(4)25 ℃时,若pH=2的1体积某强酸溶液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18. 甲醇的用途十分广泛,主要用于有机合成、作燃料、生产农药、作良好的有机溶剂等。催化CO和反应可以合成甲醇,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已知:Ⅰ ;Ⅱ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催化CO和合成甲醇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2)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和,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①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_(填“低温”“高温”或“任意温度”)。②下列叙述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c.生成的同时有键断裂d.和的转化率相等③反应经过20min后达到平衡,的物质的量为1mol。平衡建立过程中,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_,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若20min时向容器中再充入和,则平衡_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3)研究表明,与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合成时会发生副反应(反应I)。将一定量的与通入刚性的密闭容器中,的平衡转化率和甲醇的选择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随着温度的升高,的平衡转化率增加但甲醇的选择率降低,请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已知:的选择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5 D D D A C6-10 C B A D A11-14 C D B A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8分)15.(1)酸式滴定管 (2)C(3)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标准盐酸溶液,溶液由浅红色变为无色,且静置半分钟不改变(4)22.00 (5)0.1100(6)①③16.(1)② (2)>(3)不变 (4)+131.3(5)C(石墨,s)+H2O(g)=CO(g)+H2(g) ΔH=+131.3 kJ·mol-1(6)S(s)+O2(g)=SO2(g) ΔH=-216kJ/mol(7)① HNO2H++NO ② Ka=(8)HF>CH3COOH>HClO17.(1)10-12 ;温度升高(2)不能;B点C(H+)=C(OH-),溶液呈中性,向水中加入盐酸,溶液呈酸性。(3)2×10-9mol L-1 (4)418.(1)(2)① 低温 ② ac ③ 0.5/1.53 不(3)升温时,反应Ⅰ正向移动,而生成甲醇的反应逆向移动,且反应Ⅰ正向移动的程度更大,所以导致CO2转化率升高的同时甲醇的选择性降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宁夏吴忠市盐池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高二化学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