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0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10月)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0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10月)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沈阳市第一二0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纯铁比生铁易生锈 B.护发素能调节头发的pH
C.催化剂不影响平衡转化率 D.盐类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2.“类比”是预测物质结构、性质等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类比合理的是
A.与HCl反应生成,则可与HCl反应生成
B.溶液显碱性,则溶液显碱性
C.与氢硫酸反应生成,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D.与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则与溶液也产生蓝色沉淀
3.用草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配制草酸溶液 B.润洗滴定管
C.滴定 D.读数
A.A B.B C.C D.D
4.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稀硫酸中含数目为
B.铁上镀锌时,阴极增重65g,理论上转移电子数为
C.的NaF溶液中阳离子总数小于
D.25℃,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数目为
5.铅酸电池使用过程中,负极因生成导电性差的大颗粒,导致电极逐渐失活。通过向负极添加石墨、多孔碳等碳材料,可提高铅酸电池性能。下列关于碳材料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增强负极导电性
B.性质稳定,增强电化学活性
C.碳材料作还原剂,使被还原
D.增大负极材料比表面积,利于生成小颗粒
6.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A.用盐酸除去铁锈:
B.电解饱和NaCl溶液制:
C.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D.醋酸除水垢:
7.下列事实不能证明HCOOH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常温滴入石蕊溶液,HCOOH溶液显红色
②相同条件下,用等浓度的HCl和HCOOH溶液做导电实验,后者灯泡暗
③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HCOOH溶液中和碱时,中和碱的能力相同
④的HCOOH溶液
⑤HCOOH能与Fe反应放出
⑥的HCOOH溶液稀释至1000倍,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④⑤ D.①②④
8.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盛有与的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体积的,最终气体颜色变浅 化学平衡向减少的方向移动
B 加热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黄绿色 为蓝色
C 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静置,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氯水,溶液变红 具有还原性
D 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 有 强氧化性
A.A B.B C.C D.D
9.微生物燃料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从b流出,经外电路流向a
B.该电池在高温下进行效率更高
C.若该电池有0.4 mol电子转移,则有0.45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
D.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的反应是:
10.科研工作者设计了一种用废弃电极材料再锂化的电化学装置,示意图如下:已知:参比电极的作用是确定再锂化为的最优条件,不干扰电极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上发生的反应:
B.再锂化过程中,向电极迁移
C.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溶液pH升高
D.产生标准状况下时,理论上可转化
11.为理解离子化合物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可设想固体溶于水的过程分两步实现,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溶解是吸热过程
B.根据盖斯定律可知:
C.根据各微粒的状态,可判断,
D.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与固体和溶液中微粒间作用力的强弱有关
12.H2S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2SH++HS-和HS-H++S2-。下列关于H2S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新制氯水,溶液pH减小
B.加水,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
C.通入过量SO2气体,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增大
D.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忽略体积变化),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
13.用电解溶液(图1)后的石墨电极1、2探究氢氧燃料电池,重新取溶液并用图2装置按i→iv顺序依次完成实验。
实验 电极I 电极Ⅱ 电压/V 关系
i 石墨1 石墨2 a
ii 石墨1 新石墨 b
iii 新石墨 石墨2 c
iv 石墨1 石墨2 d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说明实验i中形成原电池,反应为
B.,是因为ii中电极Ⅱ上缺少作为还原剂
C.,说明iii中电极I上有发生反应
D.,是因为电极I上吸附的量:iv>iii
14.常温下,用溶液分别滴定20.00mL起始浓度均为的一元弱酸HX和HY溶液,已知HX电离程度小于HY,且当时,可以认为弱酸达电离平衡时的浓度近似等于起始浓度,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曲线Ⅰ对应的为HY
B.HX电离常数约为
C.在和两点对应的溶液中,满足
D.两条曲线终点坐标分别为、,两曲线相比,曲线Ⅰ选用酚酞作终点指示剂误差更小
二、多选题
15.用标准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25mL碱式滴定管进行中和滴定时,用去标准液的体积为21.7mL
B.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KOH中含有NaOH杂质,则测定结果偏低
C.用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后,用待测盐酸洗涤,则测定结果偏低
D.碱式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三、解答题
16.工业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氮氧化物()、、等气体,严重污染空气。对废气进行脱硝、脱碳和脱硫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废物利用。
Ⅰ.脱硝:已知:的燃烧热为
(1)还原生成水蒸气和其它无毒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b、c均为正值,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
(2)氨气作原料可生成氨基甲酸铵,恒温恒容时,能够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容器内总压强不再改变 B.
C.的值不再改变 D.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Ⅱ.脱碳:在一恒温、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初始压强为8MPa,10min时测得体系的压强为6.4MPa且不再随时间变化。
(3)①内, 。
②该温度下的压强平衡常数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③若将气体体积比为1:1的和混合气体按相同流速通过反应器,的转化率随温度和压强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该反应的催化剂活性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填“>”、“<”或“=”),分析236℃后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
(4)开发新能源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一种砷酸钠制作的可逆电池,反应原理为。探究pH对氧化性的影响,测得输出电流与pH的关系如图2所示。a点时盐桥中 (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c点时,乙池中电极反应为 。
17.用于生产铋盐和作有机反应的催化剂,实验室可用单质铋与氯气反应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
①控制反应温度在450℃左右:沸点为447℃,约430℃时升华;
②易水解,水解产物为难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R的名称为 ,装置A为氯气的发生装置,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固体药品从和中选择)。
(2)选择 (填“装置Ⅰ”、“装置Ⅱ”或“装置Ⅲ”)作收集装置并说明原因: 。
(3)样品纯度测定(杂质不参与反应)。
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确称取5.00g样品,加一定量的水充分反应,过滤、洗涤不溶物次,将滤液和洗涤液一并转移到250mL的容量瓶中配成待测液。样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液,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滴定 次数 待测溶液 体积 标准碱溶液体积
滴定前的 读数 滴定后的 读数
第一次 25.00 0.40 20.41
第二次 25.00 2.10 23.65
第三次 25.00 1.25 21.24
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为 ,样品的纯度为 %(已知的摩尔质量为,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4)固体和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也可制备,当加入一定量碳粉时,由于熵增原因可以大幅降低反应所需温度,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填空题
1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K时,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假设甲、乙、丙池中溶质均足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池为 (填“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一段时间后,断开电键K。下列物质能使乙池恢复到反应前浓度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Cu B.CuO C. D.
(3)写出丙池电解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电解过程共转移0.04mol电子,则电解前后丙装置溶液质量变化为 g。若丙池电解后溶液的体积为400mL,电解后所得溶液的pH为 。
19.类别万千的酸碱溶液共同构筑了化学世界的丰富多彩。
(1)某温度下,测得的HCl溶液中水电离出的,将的HCl溶液和的溶液混合后测得溶液的,则 。
(2)已知:在25℃,有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电 解质 HClO
电离平 衡常数
①将通入氨水中,当降至时,溶液中的 。
②下列微粒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向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NaOH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
B.加水稀释溶液,和的比值减小
C.溶液中存在:
D.NaHS溶液呈碱性是由于的水解程度大于的电离程度
(4)草酸是一种二元弱酸。常温下,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pH,加水控制溶液体积为500mL,测得溶液中微粒的分布系数随pH变化如图所示。
[代表、或]
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 ;当与的浓度相等时,溶液 。
参考答案
1.A
2.A
3.D
4.B
5.C
6.B
7.B
8.C
9.D
10.D
11.C
12.A
13.D
14.C
15.BD
16.(1)
(2)AC
(3) >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随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碳的转化率降低
(4) 向右
17.(1) 恒压滴液漏斗
(2) 装置Ⅲ 装置Ⅲ中出气口较粗可以防止阻塞,浓硫酸可以防止水解,氢氧化钠可以吸收尾气
(3) 滴入最后半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橙色,且半分钟内溶液不再恢复红色 63.1
(4)
18.(1) 原电池
(2)A
(3) 1.6 1
19.(1)9:1
(2) 1.02 ab
(3)A
(4) -5 2.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