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1月)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1月)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级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P-31 Cl-35.5 Fe-56 I-127
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对于反应方向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热的自发过程可能是熵减小的过程,吸热的自发过程一定为熵增加的过程
B.催化剂可以使非自发反应变为自发反应
C.碳酸钙分解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主要由ΔS决定
D.已知2KClO3(s)=2KCl(s)+3O2(g) ΔH= -78.03 kJ·mol-1,此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2.下列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B.合成氨工业采用高温更有利于氨的合成
C.为保存FeCl2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
D.对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3.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下列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说法,正确有
① ②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③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④4molH-O键断裂的同时,有4molH-F键断裂 ⑤的浓度之比为1:2:4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4.某同学将等量的和充入如图所示的注射器中,进行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总压强一直不变
B.反应达到平衡时,
C.反应达到平衡时,和的转化率相等
D.增大压强,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平衡逆向移动
5.一定温度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g)和2 mol B(g),发生反应。,测得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2 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向容器中通入惰性气体,使压强增大
C.0~2 min内,
D.反应至3 min时,反应速率: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制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以抑制的水解
B.蒸干灼烧氯化铁溶液,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铁晶体
C.泡沫灭火器的原理为:
D.NaHS溶液显碱性,是因为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7.数形结合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重要数学手段,从如图所示图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图甲: B.图乙: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入催化剂
C.图丙: D.D.图丁:
8.下列关于溶液酸碱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若mol·L-1,则,溶液显酸性
B.25℃时,的氨水和的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
C.常温下,能使甲基橙指示剂变黄的溶液一定呈中性或碱性
D.在t℃()时,将的强碱与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为2:99
9.常温下,分别取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和HA溶液,加水稀释至原体积的n倍。稀释过程中,两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线代表HA的稀释图像且HA为强酸
B.水的电离程度:
C.将Z点溶液稀释100倍,所得溶液
D.向HA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HA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增大
10.某温度下的水溶液中,。x与y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
B.该温度下溶液的
C.已知酸度,则该温度下,盐酸的
D.向a点溶液中加入适量溶液,可实现a点向b点移动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乙烯水合制乙醇的反应机理及能量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不改变反应热
B.乙烯水合制乙醇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C.三步反应中第②步为决速步
D.适当升高温度目的是为了提高分子的能量
12.由下列实验事实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事实 结论
A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压缩容器体积,气体颜色变深 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在恒温恒容下发生反应,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C 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等质量的形状相同的锌粒反应,前者反应速率快 金属与酸的反应中,酸的浓度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D 加热盛有溶液的试管,溶液变为黄色,冰水冷却后变为蓝色
13.为探究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利用的水解反应取四支试管,按下图进行实验,已知呈橙色、CrO42-呈黄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热试管a中溶液,黄色加深,故
B.试管b加水后,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浓度减小
C.试管c比试管b黄色更深,说明试管c中水解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平衡常数K增大
D.试管d比试管b橙色更深,说明水解平衡逆向移动,使浓度增大
14.25℃时,向氢硫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测得、、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变化的分布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Ⅰ、Ⅱ分别表示、
B.的电离常数的数量级为
C.NaHS溶液中:
D.25℃时,溶液的
15.和等可组成缓冲溶液。常温下,某水溶液中微粒浓度比的对数值和与pH的关系如图。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II表示与pH的关系 B.水的电离程度:
C. D.当时,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碳酸及碳酸盐与自然界碳的循环有着密切的联系。
(1)已知常温常压下,空气中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液pH=5.60,。
①写出一级电离的电离方程式: 。
②若忽略水的电离及的第二级电离,则一级电离的平衡常数 。(已知。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已知的,HClO的电离常数。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少量通入过量的溶液中: ;
②少量通入过量的NaClO溶液中: 。
(3)人体血液里主要通过碳酸氢盐缓冲体系()维持pH稳定。已知正常人体血液在正常体温时,的一级电离常数,,。由题给数据可算得正常人体血液的pH约为 ,当过量的酸进入血液中时,血液缓冲体系中的值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在室温下,下列四种浓度均为的溶液,请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①溶液;②溶液;③溶液;④氨水
(1)溶液①呈 (填“酸”、“碱”或“中”)性,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溶液①至④中,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3)25℃时,向氨水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4)常温下,某水溶液M中存在的离子有、、、、,存在的分子有、。
①写出酸的电离方程式: 。
②若溶液M由溶液与溶液混合而得,则溶液M的pH (填“”、“”或“”)7。
18.某温度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三种物质(均为气态)间进行反应,其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据图回答: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2)反应起始至(设),X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若开始压强为,则t 时容器中Z气体的分压为 (气体的分压等于该气体的体积分数乘以总压)。
(3)在时,v(正) v(逆)(填,或者=),下列可判断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下同)。
A. B.的反应速率比为2:3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生成的同时生成2 molX
(4)一定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有___________。
A.其他条件不变,及时分离出产物
B.适当降低温度
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X的浓度
D.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压缩为1 L
19.Ⅰ.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也可作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可以合成甲醇,涉及的反应如下:
反应i: 
反应ii: 
现将6molCO2和8molH2充入2L的恒温刚性密闭容器中,若只发生反应i,测得的氢气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
(1)下列说法能表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选项字母)。
A.混合气体中c(CO2):c(H2):c(CH3OH)=1:3:1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压强保持不变 D.
(2)a点正反应速率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点逆反应速率。
(3)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的是 。
(4)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不同温度下测定的CO2转化率如图乙所示。温度高于710K时,随温度的升高转化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
Ⅱ.自然界中的固氮反应是将转化为含氮氧化物。在100kPa时,反应中N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2,反应中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3。
(5)图2中A、B、C三点表示不同温度、压强下达到平衡时NO的转化率,则 点对应的压强最大。
(6)100kPa、25℃时,平衡体系中,列式计算平衡常数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0.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利用CO2,H2为原料合成CH3OH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CO2(g)+3H2(g)CH3OH(g)+H2O(g) ΔH1=-48.5 kJ·mol-1 K1
Ⅱ.CO2(g)+H2(g)CO(g)+H2O(g) ΔH2=+43.9 kJ·mol-1 K2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Ⅲ的平衡常数,写出反应Ⅲ的热化学方程式 。
(2)为提高CH3OH(g)的产率,理论上应采用的条件是 (填字母)。
a.高温高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低压 d.低温低压
(3)一定温度下,向压强恒为pMPa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CO2(g)和3molH2(g),充分反应后,测得CO2平衡转化率为50%,CH3OH选择性为80%,该温度下CH3OH的分压为 。
[甲醇的选择性=×100%]
(4)研究者向恒压(3.0MPa)密闭装置中通入反应物混合气(混合比例),测定甲醇时空收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甲醇时空收率是表示单位物质的量催化剂表面甲醇的平均生成速率)。
①请解释甲醇时空收率“抛物线”前半段升高的原因: 。
②为获得最大的甲醇时空收率,根据图像选择催化剂最佳配比和反应最佳反应温度为 (填字母)。
A.Ni5Ga3,210℃ B.NiGa,220℃ C.NiGa,240℃ D.Ni5Ga3,220℃
③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v=k·pm(CO2)·pn(H2),其中k为速率常数,各物质分压的指数为反应级数,p(CO2)和p(H2)为初始分压。实验结果表明,速率常数与反应级数均受反应温度的影响。使用Ni5Ga3催化剂时,反应温度由169℃升高到223℃,若CO2反应级数m223℃:m169℃=a,H2反应级数不变,试计算速率常数之比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D B B B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D D BC AD
16.(1)
(2)
(3) 7.4 变大
(4)AD
17.(1) 酸
(2)④②①③
(3)b
(4) ,()
18.(1)
(2)
(3) D
(4)CD
19. (1) CD (2) 大于 (3) 加压(或增大二氧化碳的浓度) (4)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随温度的升高,710K之后平衡逆向移动,CO2的转化率下降
(5)B (6)0.06
20.(1)
(2)b
(3)0.125p
(4)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时空收率增大 A 2
(5) 一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