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重庆市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念珠蓝细菌存在核糖体,但无细胞核
B.用水解肽聚糖的酶可以去除支原体的细胞壁
C.乳酸菌细胞中不存在DNA-蛋白质复合体
D.发菜细胞中含有线粒体,能进行呼吸作用
2.2025年1月,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11》重磅发布了我国科学家主导的科研成果,该成果是人类首次系统性地研究深渊生命。下列关于深渊生命的推测,错误的是(  )
A.深渊生物生活在黑暗环境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
C.深渊生物细胞内不饱和脂肪酸的积累可能有利于在低温环境中维持细胞膜流动性
D.深渊生物中蛋白质可能通过增加分子内部的氢键数量以适应高压环境
3.图1为细胞中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其中C~F为具膜细胞器,图2为人体细胞的三种细胞器中的三类有机物的含量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口腔黏膜、细胞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B.图1中的C或D可以与图2中的乙对应
C.E、F分别可以是高尔基体、溶酶体
D.核仁与图2中甲的合成有关
4.筛管是光合产物的运输通道,光合产物以蔗糖的形式从叶肉细胞运输到其他部位。蔗糖进入筛管-伴胞复合体(SE-CC)有甲、乙两种方式。甲方式中,蔗糖通过不同细胞间的胞间连丝直接进入SE-CC;乙方式中(图a),蔗糖需先经胞间连丝进入韧皮薄壁细胞,然后经其膜上的单向载体蛋白转运到SE-CC附近的细胞外空间(包括细胞壁)中,最后经SU载体进入SE-CC,图b为SE-CC的质膜结构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浓度的高低会影响甲、乙两种方式的运输速率
B.蔗糖通过甲方式进入SE-CC需要穿过0层细胞膜
C.b图中SU载体转运蔗糖的过程中不需要消耗能量
D.图中表明胞间连丝具有与物质运输相关的功能
5.9月24日,《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无细胞化学酶法从二氧化碳合成淀粉》一文,中科院团队采用一种类似“搭积木”的方式,从头设计、构建了11步反应的非自然固碳与淀粉合成途径,宣告了中国科学家首次在细胞外通过人工途径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简要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的过程和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基本相同
B.生物酶在合成过程中作为催化剂,大大提高了人工合成淀粉的速率
C.与ZnO-ZrO2无机催化剂相比,图中的多种酶为反应提供活化能的能力更显著
D.从有机物C1到有机物C3多种酶都可以催化,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6.下图所示光合作用过程中,PQ、Cytbf、PC是传递电子的蛋白质,CF0、CF1构成ATP合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SII、PSI内含有易溶于水的色素
B.PQ转运H+的过程需要消耗电子中的能量,O2为电子最终受体
C.线粒体中存在类似于CF0、CF1两种酶的膜是线粒体内膜
D.小麦光合作用产生的O2被呼吸作用利用需要经过4层膜
7.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骨骼肌细胞中己糖激酶2(HK2)存在新型磷酸化修饰(Ser603位点),导致其与线粒体分离,乳酸生成速率异常升高,具体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进一步研究发现,HK2磷酸化后无法抑制线粒体膜孔道蛋白VDAC1,导致细胞质NADH堆积,抑制细胞呼吸第一阶段(也称糖酵解途径)关键酶的活性;糖尿病小鼠注射HK2去磷酸化酶后,血糖水平下降30%.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细胞类型 HK2线粒体结合率(%) 乳酸生成量(μmol) ATP/ADP比值
正常肌细胞 72.4 5.2 3.8
糖尿病肌细胞 18.6 12.7 1.9
基因编辑修复HK2 68.9 6.1 3.5
A.糖尿病人肌细胞ATP/ADP比值下降与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受阻直接相关
B.HK2磷酸化会促进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增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C.糖尿病人乳酸生成量增加说明其无氧呼吸增强,从而导致细胞质NADH积累
D.VDAC1活性升高可缓解NADH对糖酵解的反馈抑制
8.酶的抑制剂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可逆抑制剂(与酶可逆结合,酶的活性能恢复);另一类是不可逆抑制剂(与酶不可逆结合,酶的活性不能恢复)。已知甲、乙两种物质(能通过透析袋)对酶A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取两支试管(每支试管代表一个组),各加入等量的酶A溶液,再分别加等量甲物质溶液、乙物质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定两试管中酶的活性,然后将两试管中的溶液分别装入透析袋,放入蒸馏水中进行透析处理。透析后从透析袋中取出酶液,再测定各自的酶活性。以下实验结果可以证明甲物质为可逆抑制剂,乙物质为不可逆抑制剂的是( )
A.透析后,两组的酶活性均比透析前高
B.透析前后,两组的酶活性均不变
C.加甲物质溶液组,透析后酶活性比透析前高,加乙物质溶液组,透析前后酶活性不变
D.加甲物质溶液组,透析前后酶活性不变,加乙物质溶液组,透析后酶活性比透析前高
9.磷酸肌酸是肌肉或其他兴奋组织中的一种存储型高能磷酸化合物,它能在肌酸激酶的催化下将自身的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分子中来合成ATP,以保障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研究人员对蛙的肌肉组织进行短暂电刺激,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肌肉组织用肌酸激酶阻断剂处理)肌肉收缩前后ATP、ADP 和 AMP 的含量变化(单位为10-6mol g-1),"结果如下图。据此不能推出的结论是( )
A.对照组收缩前后数据没有变化,仍然发生了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B.实验数据表明ATP中只有末端磷酸基团具有转移势能
C.磷酸肌酸作为高能磷酸化合物,不能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磷酸肌酸参与维持细胞中ATP和ADP含量的相对稳定
10.蔷薇属中的五倍体犬蔷薇(5n=35)是两性花,染色体组为S1、S1、S2、R3、R4,其能通过独特的减数分裂机制稳定进行有性生殖。减数分裂时,35条染色体分为两组,其中S1、S1的14条染色体像正常的二倍体一样形成7个二价体,剩余的21条染色体以单价体形式存在,不参与配对。产生花粉时,单价体随机分布在二价体周围,减数第一次分裂(MI)后全部丢失。产生卵细胞时,单价体被优先拉向形成卵细胞的一极并全部保留。犬蔷薇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过程中MI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过程中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导致受精卵种类多样化
B.犬蔷薇通过MI联会过程中形成7个二价体,雄配子的染色体组的组成有2种
C.图中g点对应的时期DNA复制活跃,a、b、c点对应的细胞一定为雄配子
D.基因型为aaBDE的甲品种与基因型为AAbde的乙品种间行种植,乙品种植株上所结种子的基因型均为Aabde、AAbde
11.某昆虫的触角有多种变异类型,无触角、中触角、长触角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B1、B2、B3控制,为确定它们之间的显隐性关系(B1、B2、B3之间具有完全的显隐性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如图的杂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出现了中触角和长触角的性状分离现象
B.亲本中触角的基因型为B2B3
C.三者的显隐性关系为B2>B3>B1或B2>B1>B3
D.上述杂交组合不可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12.泛素化是指泛素分子(一类低分子量的蛋白质)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将细胞内的蛋白质分类,从中选出靶蛋白分子,并对靶蛋白进行特异性修饰的过程。最新研究表明,核蛋白UHRF1在有丝分裂中催化驱动蛋白EG5泛素化,进而调控细胞周期转换与细胞增殖,该研究揭示了UHRF1调控有丝分裂纺锤体结构和染色体行为的新机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TPX2缺失可能会导致细胞有丝分裂期发生阻滞
B.该研究为UHRF1作为潜在抗癌药物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C.核蛋白UHRF1和驱动蛋白EG5的合成可能发生在分裂间期
D.核蛋白UHRF1作为信号分子调节EG5泛素化过程
13.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IPS细胞只能由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而来
B.癌细胞中特有的端粒酶可保证癌细胞不衰老
C.衰老的细胞核体积变小,物质转运速率减慢
D.细胞凋亡过程中有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14.水稻雄性不育、可育由等位基因T、t控制,不育性状受温度的影响(见下表);米质优、劣由等位基因Y、y控制。不育株S1米质劣但抗病,不育株S2米质优但易感病。为了选育综合性状好的不育系,用S1和S2杂交获得F1,F1均为不育且米质优。选F1两单株杂交获得的F2中出现稳定可育株,PCR检测部分世代中相关基因,电泳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植株种类 温度 花粉不育率(%)
不育株S1 高温 100%
低温 0
不育株S2 高温 100%
低温 0
稳定可育株 高温 0
低温 0
A.S2的基因型为Ttyy
B.选择F1任意两单株进行杂交均会出现如图F2的育性分离
C.F2在高温条件下表现不育且米质优的纯合植株占比1/16
D.在S1和S2杂交得到F1时,亲本植株需在同一温度条件下种植
15.对下列中学生物实验中的实验材料、试剂和操作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①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②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③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④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⑤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A.会用到斐林试剂判断实验结果是②⑤
B.④⑥实验在低倍镜下就能观察到实验结果
C.可使用洋葱作为实验材料的是③⑥
D.会用到酒精的有①②③
二、解答题
16.血脑屏障是指脑部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结构如图示。脑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上含有多种转运蛋白,可使各类营养物质顺利转运、迅速入脑,一些大分子和大多数小分子药物则难以进入。回答下列问题:

(1)一些脂溶性物质很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其原因可能是 。
(2)血浆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通过血脑屏障时需要专一性的 协助,该物质转运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时,所发生的变化有 。进入血浆中的一些小分子药物,如长春花生物碱、环孢霉素A则很难通过血脑屏障,结合图示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
(3)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几乎没有缝隙,一些蛋白质分子很难通过。但有些蛋白质,如胰岛素、转铁蛋白等可通过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受体蛋白结合,通过 方式通过血脑屏障,在生物体中这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有 (答出2点即可)。
(4)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脑部疾病,治疗这类疾病的药物必须通过血脑屏障才能够发挥作用。采用脂质体包裹药物更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这种方法利用的生物膜特点是 。
17.甜椒是茄科辣椒属辣椒的一个变种,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南北各地,属于“非人工引种栽培”类型植物。甜椒非常适合生吃,富含维生素C和B及胡萝卜素,可抗白内障、心脏病和癌症等。研究人员研究了不同生长期甜椒的光合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点甜椒植株的总光合作用强度 (填“>”或“=”或“<”)呼吸作用强度,此时辣椒植株光合作用所需CO2来源于细胞内的具体场所为 。若提高大气中的CO2浓度,A、B点移动方向为 。
(2)据图2可知,9:00~12:00时间段气孔导度上升,但胞间CO2浓度却有所下降,原因是 。“光合午休”现象产生的原因有“气孔限制因素”和“非气孔限制因素”,在13:00~14:00时间段,甜椒初花期存在“光合午休”现象,若是非气孔限制因素导致,直接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导致 大于光合速率增加量。
(3)有研究关于光照时长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植物生长先光照6小时后黑暗6小时情况下有机物积累量小于先光照5秒后黑暗5秒间隔进行,总时长也是12小时时的有机物积累量,请解释背后的原理 。
18.下列甲、乙、丙、丁图分别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④的名称是 ,对应图丁的 阶段,图丁由Ⅰ→Ⅱ的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2)图甲中细胞①所处的分裂时期为 ,处于图乙 段,图甲中,处于图乙HI阶段的是 填数字)。
(3)图丙a、b、c中表示染色体的是 ,图甲中对应图丙Ⅱ时期的细胞是 ,图丙中Ⅱ→Ⅰ,完成了图乙中的 段的变化。
(4)现有某药物能专一性地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则使用此药物后,细胞的分裂将停留在图乙中 段。
19.科研人员在研究某种作物时通过遗传育种获得了一株纯合抗虫(相关基因用 H/h 表示)品系甲,但其果实甜度(相关基因用 A/a 和 B/b 表示)低(不甜)。为了继续研究和改良品系甲,育种工作者首先用两个高甜不抗虫纯合品系乙、丙和品系甲做了相应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然后利用 T - DNA 介导的分子改良实验进行抗旱(相关基因用 Y 表示)新品种的研制,当 T - DNA 插入基因的功能区时,会导致基因功能丧失,且 Y 基因会对某种配子产生致死影响。
实验组别 杂交组合 F1表型 F2表型
实验一 甲(AAbb)×乙 不甜 1/4 甜 3/4 不甜
实验二 甲(AAbb)×丙 甜
实验三 乙×丙 甜 13/16 甜 3/16 不甜
(1)只考虑果实甜度相关基因,品系丙的基因型为 。在不考虑突变和基因重组情况下,根据杂交实验判断这两对等位基因 (填“是”或“否”)为独立遗传,依据是 。
(2)统计发现实验一 F2中抗虫表型只出现在不甜植株中,让实验一 F2不甜植株自由交配,只考虑甜/不甜和抗虫/不抗虫两对相对性状,若 F3中 (填表型及比例)则说明抗虫性状为显性性状。
(3)经过实验证明,抗虫性状为显性性状。为进一步提高这些纯合子的抗旱性,科学家利用农杆菌转化法获得株系①②,每个株系只有一个抗旱基因(Y)且插入位点随机。其中株系①自交得到后代中抗旱型:不抗旱型 = 7:5。让该植株与野生型进行正反交时,株系①只有在作父本时测交比例会发生变化,若只考虑基因Y的影响,试推测自交后代中分离比是7:5的原因是 。
(4)进一步研究发现株系②的Y基因插入了A基因所在的1号染色体上(A基因未被破坏),若要判断基因Y与题目所涉及的位于该染色体上其它基因的位置关系,用株系②自交,预期自交后代出现抗虫抗旱表型的概率 。
20.种子休眠是抵御穗发芽的一种机制。通过对Ti质粒的改造,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Ti质粒上的T-DNA随机整合到小麦基因组中,筛选到2个种子休眠相关基因的插入失活纯合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种子的萌发率降低。小麦基因组序列信息已知。
(1)Ti质粒上与RNA聚合酶结合的结构是 。选用图甲中的SmaI对抗除草剂基因X进行完全酶切,再选择SmaI和 对Ti质粒进行完全酶切,用DNA聚合酶将产生的黏性末端补平。再利用 将酶切后的包含抗除草剂基因X的片段与酶切并补平的Ti质粒进行连接,构建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
(2)经 筛选并提取重组质粒后,再选用限制酶SmaI和SpeI进行完全酶切并电泳检测,若电泳结果呈现一长一短2条带,较短的条带长度近似为 bp,则一定为正向重组质粒。为证明这两个突变体是由于T-DNA插入到小麦基因组中同一基因导致的,提取基因组DNA,经酶切后产生含有T-DNA的基因组片段(图乙)。需首先将图乙的片段 ,才能利用引物P1和P2成功扩增未知序列。
参考答案
1.A
2.B
3.C
4.C
5.B
6.C
7.A
8.C
9.B
10.D
11.B
12.D
13.D
14.C
15.B
16.(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脂溶性物质易与脂质结合,从而通过血脑屏障
(2) 载体蛋白 自身构象的改变 血脑屏障上没有运输这些小分子药物的转运蛋白
(3) 胞吞 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但需要膜蛋白的参与、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等
(4)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7.(1) = 线粒体基质 左移
(2) 光合速率增大,消耗的CO2量超过了气孔导度增大所吸收的CO2量 呼吸速率增加量
(3)光照和黑暗间隔时间短,暗反应充分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合成更多的有机物
18.(1) 第一极体(极体) Ⅲ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 有丝分裂中期 AB ③④
(3) a ①② BC
(4)CD
19.(1) AABB 是 若两对基因连锁的话,乙和丙杂交F2的表型全部为甜/实验三中F2中表型为甜:不甜=13:3,是9:3:3:1的变式
(2)不甜抗虫:甜不抗虫=8:1
(3)雌性配子正常,含Y的雄性配子有4/5致死
(4)7/12或6/12
20.(1) 启动子 XbaI DNA连接酶
(2) 卡那霉素 550 环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