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2020年11月4日4时30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探测器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带着约2千克的月壤成功返回地球。左图示意泉州某中学在操场举行的“我们一起看挖土”天文观测科普活动,右图示意月球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中学为了顺利进行该天文观测科普活动,应密切关注当地该日的( )
A.气温 B.云量 C.风力 D.气压
2.“嫦娥五号”探月往返的宇宙空间,所属的最低级天体系统为(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3.月球表面温差远大于地球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B.大气对月球表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弱
C.月球表面根本没有大气的存在 D.月球表层月壤对太阳辐射吸收更强
2023年4月,一位在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龙湖公园游玩的游客,发现了一块大化石(下图),上面有三十多块大小不一的古生物化石。这些古生物化石来自4.5亿~4.8亿年前,其上不仅有角石,还有三叶虫、腕足动物甚至腹足动物,在古地理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完成下面小题。

4.该化石上的古生物生存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
A.新生代 B.中生代
C.古生代 D.元古宙
5.该化石上古生物所生存的地质年代发生的重大地球演化事件是( )
A.蓝细菌大爆发 B.鸟类开始出现
C.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 D.被子植物繁盛
拉萨市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被称为“日光城”。下图示意2010~2019年拉萨市太辐射距平值(距平值指在气象上用来确定某个时段或时次的数据,相对于该数据的某个期平均值的高低状况)的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拉萨市的年太阳辐射量( )
A.2010~2015年变化幅度较小 B.2016~2019年呈现增加趋势
C.2018年年太阳辐射量最大 D.2019年年太阳辐射量最小
7.影响拉萨市太阳辐射量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特征 B.地势起伏 C.天气状况 D.太阳高度
现代农业中大量使用温室大棚种植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温室的保温原理与大气保温原理相似。图为“温室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温室保温的原理为温室( )
A.增强了太阳辐射 B.减弱了大气逆辐射
C.减少了地面辐射的损失 D.增强了地面辐射
9.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判断,将温室门和控温口打开后( )
A.温室内气流上升 B.温室门气流流出 C.温室内湿度增加 D.温室内气温升高
下图为NASA拍摄的太阳“微笑”照片。从这张照片上会清楚地看到太阳的两只眼睛、鼻子、嘴。研究表明,太阳“微笑”预示可能发生一场太阳风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发亮的“鼻子”位于(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地球内部
11.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长波通信
B.影响地球各地的降水情况,全球粮食将减产严重
C.高能带电粒子“轰击”高层大气,各地看到极光
D.指南针出现剧烈的震动,出现磁暴现象
12.受太阳风暴影响最小的部门是( )
A.卫星传输服务 B.钢铁生产 C.航空运输 D.天气预报
13.下图为横断山区某聚落的夏季景观图。该聚落受山谷风影响,昼夜温差大。该地山谷风较为明显,下图能正确示意山风的是( )
A. B.
C. D.
读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
A.总体比较寒冷 B.总体比较湿润
C.冷暖干湿交替 D.温暖干旱明显
15.在图示甲时期( )
A.被子植物繁盛 B.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
C.海平面高于现代 D.水稻、小麦等频频歉收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壳等厚度线示意图(单位:千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说法中符合图示区域地壳厚度的总体特征是( )
A.西大东小 B.南大北小 C.东北大西南小 D.东南大西北小
17.下列有关地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海洋地壳较薄,一般为5-10千米
B.在地壳中,横波的传播速度大于纵波的传播速度
C.地震波向下传播,经过莫霍界面时,地震波的波速明显减小
D.地壳是由固体岩石组成,也叫岩石圈
读“气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关于图中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所控制的区域为阴雨天气 B.B中心气流上升
C.A点吹偏北风 D.B点吹偏西风
19.关于图中M、N两点的叙述,一定错误的是( )
A.M点的风速比N点快 B.N点的风速比M点快
C.M点为偏北风 D.N点为偏北风
位于平流层的臭氧层能大量吸收紫外线,下图示意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下列说法中符合1975~2000年期间9月份平流层臭氧总量变化特点的是( )
A.随纬度增高而递增 B.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C.纬度较低地区递增明显 D.纬度较高地区递减明显
21.1975-2000年,9月份平流层臭氧总量的变化会导致( )
A.平流层气温有所降低 B.北极熊遭受威胁减小
C.对流层云雨现象增多 D.到达地面紫外线减少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2年6月10日1时28分在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3km。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下图示意地球内部结构(阴影部分为岩浆的发源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图中岩石圈的构成是(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3.“黄金12秒”的确定依据是( )
A.纵波到达时间 B.横波到达时间
C.横波、纵波完全消失的时间 D.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伊犁河谷位于天山山脉西部,三面环山,谷口向西敞开。这里的牧民们一年中要搬四次家,冬季搬迁到避风山谷或河谷居住,俗称“冬窝子”。下图示意伊犁河谷气温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伊犁河谷冬季多逆温现象的原因是()
A.河谷向西开口,冷空气深入聚集 B.冬季多晴天,谷底散热快
C.冬季高山冷空气下沉,聚集谷底 D.冬季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弱
25.牧民们1月越冬的“冬窝子”最理想的位置是()
A.海拔1000m附近的谷地南坡 B.海拔1000m附近的谷地北坡
C.海拔500m附近的谷地南坡 D.海拔500m附近的谷地北坡
二、综合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冲日是指某一行星在绕日公转过程中运行到与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的位置,而地球恰好位于太阳和该行星之间的一种天文现象。木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318倍,体积约是地球的1321倍。2022年9月27日出现木星冲日现象,是59年来最接近地球的时刻,此时,在地球上观测到木星特别明亮。
材料二 下图为木星冲日示意图。
材料三 木卫二的组成与类地行星相似。木卫二的表面温度很低,赤道地区近-160℃,两极地区表面温度低于-220℃,所以表面形成永久冻结的冰层。由于木星存在内部能量源,其冰下深处或拥有液态水。1994年,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光谱仪观测到,木卫二的表面包裹着一层极其稀薄的大气,含有氧气。
(1)推测除木星以外的太阳系各行星中,可能出现冲日现象的行星。
(2)据图和所学知识,推测2022年9月27日木星冲日时木星特别明亮的原因。
(3)木卫二上是否存在生命是长期争论的话题,请根据材料三及自己的认知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时间2023年6月3日21时29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6月4日7时9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41°N,100°E)成功着陆。下图示意地球大气垂直分层。
(1)描述图中②大气层的主要特征。
(2)说出东风着陆场所在地对流层的大致高度。
(3)描述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从空间站返回地面经历的气温变化,.并分别说明对流层和平流层气温变化的理由。
28.左图示意地球圈层结构,其中C、D、E为地球内部三大圈层。右图示意各圈层的相互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A、B和生物圈等共同组成地球的 (填“外部”或“内部”)圈层。B为 圈,对应右图的 (填数字)。②对应左图的 (填字母)。
(2)甲界面的深度在陆地上比在海洋上 (深/浅)。岩石圈包括图中的 (填字母)层和 (填字母)层的顶部,同时该层也被认为是 的发源地。
(3)火山喷发后,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的迁移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夏季时,太阳辐射加热地面,地面放出大量的地面辐射,加热空气。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多;平原上空4000m高度大气因为距离平原地面遥远,所获得的地面辐射较少,所以青藏高原近地面的大气温度高于周围平原上空4000m高度的大气温度。夏季青藏高原为热源,冬季青藏高原为冷源。
(1)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说明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2)在图中适当的位置标注箭头,正确表示夏季青藏高原热力环流过程。
(3)指出冬季和夏季A与C之间近地面的风向。
参考答案
1.B 2.A 3.C
4.C 5.C
6.A 7.C
8.C 9.A
10.B 11.D 12.B
13.C
14.D 15.B
16.A 17.A
18.B 19.A
20.D 21.A
22.B 23.D
24.C 25.B
26.(1)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木星体积大,对太阳光的反射强,此时木星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完全朝向地球:且木星距离地球最近,木星可视直径更大,所以特别明亮。
(3)不存在生命。理由:木卫二大气层极其稀薄,含氧量少:表面温度极低,生命难以产生和存活:可能存在的液态水位于冰层深处,压力极大,不适宜生物生存:科学探测并未发现木卫二有生命存在。
存在生命。理由:木卫二或存在液态水,水是孕育生命的必要条件;有大气层,而且有氧气存在;其存在内部能量源,可为生命提供能量。
27.(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天气晴朗(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
(2)10-12km
(3)气温随着高度的降低而出现降低—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
理由:在对流层,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在平流层,臭氧吸收紫外线,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28.(1) 外部 水 ① A
(2) 深 C D 岩浆
(3)A
29.(1)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白 天温度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因此昼夜温差大。
(2)
(3)冬季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