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四县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沧州市四县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中国古诗词的美包含了许多变化。下列诗词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日照香炉生紫烟
C.火燎原犹热 D.枝上柳绵吹又少
2.下列表示中不正确的是
A.1mol氢原子 B.1mol小米 C.1mol中子 D.1molCH4
3.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四氯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时可制得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发生的反应是,这一成果被誉为“稻草变黄金”。对此反应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B.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单质
C.四氯化碳和氯化钠都属于盐 D.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5.某同学利用贝壳制备氢氧化钾的工艺流程如下:
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6.一同学设计了两种由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大家认为方案二优于方案一,理由不包括
A.节约能源 B.原料利用率高
C.产品纯净 D.操作安全
7.甲物质与强碱溶液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甲一定不属于
A.酸 B.金属单质 C.盐 D.酸性氧化物
8.下列概念的逻辑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9.由下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NaCl溶液能导电,是电解质
B.电解质在电流的作用下才能发生电离
C.固体NaCl中不存在和
D.NaCl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10.“宏观辨识—微观探析——符号表征”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为温室气体
C.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下列物质的循环图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为、Y为、为
B.为C、Y为、为
C.为、Y为、为
D.为、Y为、为
12.已知12.3gA与4.6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3.2gC、4.5gD和0.2molE,则E的摩尔质量是
A.46 B.46g/mol C.64g/mol D.64
13.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B.依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C.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
D.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
14.侯氏制碱法的第一步反应为。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的分子数为
B.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
C.固体中含有的数目为
D.标准状况下,含有的分子数为
二、填空题
15.用分类思想研究一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殊性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按一定方法对下列物质进行的分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分类方法的名称为 。
(2)上述9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盐的是 ,属于Y处的物质有 。
(3)② (填“属于”或“不属于”)碱性氧化物,⑨溶于水后的电离方程式为 。
(4)①与⑤在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②与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化学工作者以和双相催化剂催化丁烯()氧化脱氢制得1,3-丁二烯()。回答下列问题:
(1)的摩尔质量为 ,的物质的量为 mol。
(2)、混合物中,铁、氧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与物质的量之比为 。
(3)由和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数约为 ,与 的电子数相同。
(4)当催化剂中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时,其催化剂活性最高,此时和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2位小数)。
(5)标准状况下,由丁烯()和1,3-丁二烯()组成的混合气体质量为,丁烯与1,3-丁二烯的体积之比为 。
三、解答题
17.某兴趣小组设计方案制取和胶体。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的两个方案如下:
方案一:
方案二:
①步骤I中另一种试剂为 (填名称),步骤II中还有生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步骤Ⅲ反应前后Fe元素的化合价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反应IV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填字母)。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
(2)制取胶体的两个方案如下:
方案一:蒸馏水→煮沸→
方案二:
①方案 能够制得胶体,胶体区别于溶液与悬浊液的本质特征为 ,检验该方案是否成功的方法为 。
②将胶体缓缓加入过量稀盐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验证草酸()受热分解的产物。将草酸受热分解的产物(混合气)依次通过下列实验装置。
已知:草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草酸受热分解反应属于 (填“氧化还原”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2)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 色,证明草酸分解产物之一为 (填化学式)。
(3)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为 。
(5)写出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甲、乙同学对上述实验判断草酸分解产物有的依据,持有不同看法:
①甲同学认为:装置中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即可以证明草酸分解有生成。
②乙同学认为: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就可以证明草酸分解有生成。
你认为以上分析正确的同学是 (填“甲同学”或“乙同学”)。
(7)为排除未反应完全的的干扰,应在装置后增加一个广口瓶,新增的广口瓶中所加入的试剂为 (填名称)。
参考答案
1.C
2.B
3.D
4.C
5.A
6.C
7.B
8.D
9.D
10.C
11.B
12.B
13.B
14.C
15.(1)树状分类法
(2) ①②⑤⑨ ⑤⑨ ③⑥
(3) 属于 KAl(SO4)2=K++Al3++2
(4)Ba2++CO=BaCO3↓
(5)CaO+2HCl=CaCl2+H2O
16.(1) 0.02
(2)
(3) 5.1
(4)
(5)
17.(1) (稀)盐酸 升高 c
(2) 一 分散质直径介于之间 用激光笔照射该分散系,如果有一条明亮的光路呈现,则证明该实验成功
18.(1)氧化还原
(2) 蓝
(3)
(4)除去混合气中的水蒸气
(5)
(6)甲同学
(7)氢氧化钠溶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