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行知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昆明行知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内部☆启用前
昆明行知中学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
限时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人口变化的重要趋势,详细了解其发展的趋势,可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的挑战。下图为1990—2020年我国城乡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990—2020年,城镇和乡村老年人口比重变化反映的突出现象是( )
①乡村老年人口数量增加最多②乡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③城镇老年人口增速低于乡村④城乡老龄化程度差距不断扩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城乡老年人口比重变化反映的突出现象将导致( )
A. 农村养老照料问题突出 B. 城镇家庭养老支出减少
C. 农村人均收入水平降低 D. 城镇养老基础设施过剩
半导体产业是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转换纽带”,它既能支撑传统工业的数字化、信息化改造,又能衍生出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这种双向促进的功能是主要国家争夺其话语权的根本原因,也是区域吸引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初衷。半导体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半导体设计、半导体材料与设备制造等准备环节以及下游的晶圆制造与半导体封测两大核心环节,除此外还有相对独立的分立器件及光电子元件生产。下图示意珠三角地区半导体企业数量及注册资本量的比重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据图推断,各环节生产企业的特征是( )
A. 半导体材料制造建厂门槛低 B. 从事半导体设计多大型企业
C. 晶圆制造属于高附加值环节 D. 从事半导体封测多小微企业
4. 与半导体产业链在珠三角地区集聚关联较小的是( )
A. 区域产业政策与规划 B. 电子组装等产业基础
C. 生产环节的密切协同 D. 企业邻近以降低运费
秋刀鱼属于冷水洄游性鱼类,对海水温度极为敏感,适温范围为10℃-24℃。在北太平洋,秋刀鱼的洄游路线很长,时间跨度也很大。下图为北太平洋秋刀鱼洄游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日本沿岸秋刀鱼渔场主要分布在( )
A. 寒暖流交汇区 B. 有暖流流经的区域
C. 暖流后方附近 D. 寒流前锋附近
6. 秋刀鱼洄游的时间和区域匹配正确的是( )
A. 春季-索饵场 B. 夏季-公海渔场
C. 秋季-产卵场 D. 冬季-日本沿岸渔场
土壤微生物量是指土壤中体积小于5.0×103μm3的生物总量,但活的植物体如植物的根系等不包括在内。土壤微生物量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主导因子,对了解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河流上游河谷在土层0~10厘米各类植被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土壤微生物量的分布特点是( )
A. 春夏季多,秋冬季少 B. 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C. 夏秋季多,冬春季少 D. 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8. 与春季相比,秋季土壤微生物量大的主要原因是秋季( )
A. 有大量枯枝落叶进入土壤 B. 微生物繁殖快
C. 气温回升,生物生长旺盛 D. 土壤湿度和温度高
下图为某盆地内部地质图。该地地表平坦,图中等值线为该区域沉积物等厚度线。完成下面小题。
9. 断裂发生时,断层东侧最有可能( )
A. 北移 B. 南移 C. 下陷 D. 抬升
10. 沿甲、乙一线沉积物底部海拔的变化趋势是( )
A B.
C. D.
下图示意渭河中上游某河段7个河流阶地的拔河高度(指河流阶地高出现代河床的相对高度),每个河流阶地均上覆黄土,黄土层底部为古土壤层,古土壤层下面为砾石层。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受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影响。河流下切发生于冰期向间冰期转换时期,河流堆积发生在冰期,湿润的气候影响河流的下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近100万年来,该河段地壳抬升幅度最大时期形成的阶地是( )
A. T4 B. T5 C. T6 D. T7
12. 河流阶地形成于冰期向间冰期转换时期的主要原因是( )
A. 流量增大 B. 流速减慢 C. 含沙量增大 D. 水位下降
13. 每个阶地的黄土层( )
A. 形成于寒冷的冰期 B. 形成时间较同阶地的古土壤层早
C. 形成时砾石层裸露 D. 均来自河流搬运
热带辐合带,又称赤道辐合带,是在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的赤道槽内由南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东南信风或变向信风(季风)汇合而形成的狭窄的气流辐合区,也是多雨带。在30°E以西的非洲地区,由几内亚季风与其他偏北风构成热带辐合带。下图为非洲热带辐合带在一年中最南、最北的位置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几内亚季风的主要形成因素是( )
A 海陆分布 B. 大气环流 C. 地形 D. 洋流
15. 图1中非洲热带辐合带一年中最南的位置偏北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东北信风势力弱 B. 沿岸寒流使陆地降温
C. 几内亚季风势力弱 D. 陆地形成低压中心
16. 图2所示季节甲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炎热干燥 B. 温和多雨 C. 高温多雨 D. 温和少雨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乡村“产居一体”是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业与居住功能结合的空间模式。浙江省安吉县碧门村依山而建,村落早期为田耕交织的江浙自然乡村格局。上个世纪80年代,碧门村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竹制品加工业。如今,当地80%以上的常驻劳动力在从事竹加工相关产业,包括竹凉席和各种竹子衍生品,产业链分工日益完善,形成以“家庭作坊”“个体工业”为主导的“产居一体”空间格局。下图示意碧门村下辖青山村、中心村的产业和居住用地分布情况。
(1)比较青山村和中心村“产居一体”用地空间分布的异同。
(2)分析碧门村“产居一体”的形成原因。
(3)在“产居一体”模式下,请为推动碧门村的乡村振兴提出合理性建议。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每年4—6月,我国华南沿海地区易受到华南锢囚锋的影响。当第一条锋面南下到达华南沿海地区,冷气团逐渐变性,锋面也稳定少动,当第二条冷锋南下,两者相遇形成华南锢囚锋。下图为某年5月16日8时华南地区锋面示意图,锋线将图示地区分为Ⅰ、Ⅱ、Ⅲ三个区域。
(1)比较Ⅰ、Ⅱ、Ⅲ三个区域气流性质,并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用“”和“”标出冷锋和锢囚锋。
(2)分析每年4—6月锋面南下到华南沿海地区时稳定少动的原因。
(3)分析图示天气系统影响下L处的降水特点及原因。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坛岛为福建省第一大岛,岛上海岸风沙堆积面积占全岛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受搬运作用差异性影响,堆积物碎屑的成分和形态差异较大。琅岐岛上沙粒形态多呈棱角状,海坛岛海湾处沙粒形态多呈圆状。海坛岛海岸的多处海湾均有面积较大的沙质海滩,沙质海滩后缘均为低平的风积海积平原。图1为海坛岛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海坛岛北部海岸带一座大砂山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1)指出海坛岛风沙覆盖面积大的自然原因。
(2)分别说明琅岐岛、海坛岛海湾处沙粒形态的形成原因。
(3)简要分析大砂山的形成过程。
内部☆启用前
昆明行知中学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卷
限时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题答案】
【答案】1. C 2. A
【3~4题答案】
【答案】3. C 4. D
【5~6题答案】
【答案】5. D 6. B
【7~8题答案】
【答案】7. C 8. A
【9~10题答案】
【答案】9. C 10. B
【11~13题答案】
【答案】11. B 12. A 13. A
【14~16题答案】
【答案】14. B 15. D 16. 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相同: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不同:青山村以大型竹加工工厂为中心集聚分布;中心村沿道路交通轴线分布。
(2)村落依山而建,土地资源有限;竹制品加工业技术含量低,对大型设备依赖不大,占地面积小;以家庭个体生产为主,生产规模小;低污染、轻噪声,对家庭生活影响小。
(3)延长竹加工产业链,增加附加值;部分用地合并,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居一体”模式经济效益;合理布局,加强管理,避免产居功能失衡(维持生产与居住的功能性平衡);以竹制品加工业为基础,积极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如适度开发工业景观、休闲农业、生态旅居等;增设乡村服务设施,兼顾产业与生活配套。
【18题答案】
【答案】(1)Ⅲ区域气流是暖湿气流,Ⅱ区域气流是冷湿气流,Ⅰ区域气流是冷干气流。绘图如下。
(2)随着纬度降低,南下的冷气团逐渐升温,锋面势力减弱;经过南岭、两广丘陵,受地形阻挡,风速减慢;该时期北上暖气流受南下冷气团阻挡,大尺度环流较稳定。
(3)特点:多暴雨且时间长。原因:三支气流辐合抬升形成锋面气旋,上升气流强烈;Ⅱ、Ⅲ区域的气流湿润,水汽充足;锋面稳定少动,雨带停留时间长。
【19题答案】
【答案】(1)海坛岛冬季以东北风为主,夏秋季受台风影响大;海坛岛的沙质海滩提供了丰富的沙源;沙质海滩后缘均为低平的风积海积平原,有利于风沙运移。
(2)琅岐岛的沙是由陆地碎屑物在河流搬运作用下沉积于闽江口的,搬运距离较短,搬运过程中碎屑物受侵蚀作用较小,导致其颗粒形态呈棱角状;海坛岛海湾处的沙是在海浪往复搬运作用下沉积于海湾处的,受海浪侵蚀作用较强,导致其形态为圆状。
(3)风化和侵蚀作用产生大量岩石碎屑物质,暴雨时河流流量增大,搬运大量泥沙在君山山麓堆积,形成冲积扇;气温升高,植被发育,碎屑物减少,河流在出山口由堆积作用转变为下切侵蚀作用,山麓冲积扇被河流侵蚀,并逐渐与君山北坡分离;海平面升高,冲积扇北部边缘遭受强烈的海浪侵蚀作用发育成海蚀崖,形成独立的大砂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