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常考易错检测卷-2025-2026学年语文九年级上册统编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中常考易错检测卷-2025-2026学年语文九年级上册统编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常考易错检测卷-2025-2026学年语文九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娉婷(pīn) 忧戚(qì) 缄默(jiān) 阔绰(chuò)
B.鄙夷(bǐ) 谷穗(suì) 惘然(wǎng) 拘泥(ní)
C.拮据(jù) 掺杂(chān) 撩逗(liāo) 妩媚(wǔ)
D.箴言(zhēn) 筵席(yán) 嗤笑(chī) 勾当(gòu)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风搔 糟塌 颠倒 摇曳
B.冠冕 伶俐 恣雎 箫索
C.愕然 隔膜 聒噪 镰刀
D.嘻闹 阴晦 天骄 斯哑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汽车和电子是机器人需求最大的行业,此外金属加工、塑料和化学制品、食品制造、采矿、纺织对机器人也快速增长。
B.“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是各国共同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C.通过汇总统计、调查登记和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工作,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
D.体育应该是基础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体育强国不能不只成为一个口号。
4.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蜀水多情,抚慰人心。青年李白,仗剑去国,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护送他的梦想;中年杜甫,颠沛流离,秀美柔情的浣花溪接过他的行囊;老年陆游,回首过往,花香鸟语的罨画池消解他的惆怅。三位诗人附庸风雅,精描细摹,绘出了蜀中水温情的模样。
A.浩浩荡荡 B.颠沛流离 C.花香鸟语 D.附庸风雅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数千年来,它为国人提供精神支撑,丰盈着我们的灵魂,砥砺着我们的情操,丰腴着我们的生命。
②不仅如此,汉字还是充满活力的文字系统,它经历了各种字体的发展演变,即便到了计算机时代,汉字依然是中华文化勇于变革、积极进取精神的缩影。
③有一种符号,万千个方块,数千年发展,传承着中华文化,傲视着世界文明——这就是汉字。
④因此,珍爱汉字、写好汉字、传承文化是我们每个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⑤汉字是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精巧符号,创生至今,不管语音如何变化,结构都基本稳定。
A.①②⑤③④ B.③⑤②①④ C.⑤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⑤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文体“说”多就事、物、现象抒发感想,常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如《爱莲说》。
B.“木兰不用尚书郎”“太守与客来饮于此”中,尚书郎、太守都是古代的官职名称。
C.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是最基本的定则。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羌笛、玉笛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二、默写
7.默写。
登上岳阳楼,我仿佛能望见范仲淹笔下的“   ,   ”表明了古仁人的品德高尚和豁达,表达了自己的博大的胸怀;步入醉翁亭,欧阳修通过光线明暗变化描写朝暮景色“    ,   ”;转至西湖,张岱去湖心亭赏雪时“   ,   ”两句与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意境相似;在扬州,刘禹锡的“   ,   ”两句,展现了其历经坎坷后仍不失乐观与坚韧的人生态度。这些文字,如同穿越时空的信使,将古人的情感与智慧,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三、语言表达
8.有同学准备了以下两幅图片作为班会的备选背景图,请你帮他选择一张图片来突出活动主题,并说明理由。
   
四、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记者从10月31日交通运输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印发五年来,我国交通运输综合实力实现大幅跃升,部分优势领域现代化水平跻身世界前列。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贯通。我国客、货运输主要指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我国交通运输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加快推进,全国铁路电气化率达到75.2%,新能源汽车数量约占全球一半,机场电气化率超过60%。
前三季度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27131亿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5亿标箱,同比增长7.7%,其中内贸、外贸同比分别增长7.1%和8.2%。跨区域人员流动量490.9亿人次,同比增长5.4%。我国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多个主要指标均实现增长。
9.请为以上新闻材料拟写标题,不超过18字。
10.你所在的九(1)班拟召开“新时代强国成就”主题班会,邻居刘叔叔是市交通局副局长。班主任让你邀请他下周二下午16点整到你们班介绍我国交通事业发展的概况。见到刘叔叔后你该怎么说?
你说:   。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陆子①名其室曰书巢,客有问曰:“今子幸有屋以居,而谓之巢,何耶?”陆子曰:“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②,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③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④,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客去,陆子叹曰:“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因书⑤以自警。
(陆游《书巢记》,有删改)
【注释】①陆子:指陆游。②椟(dú):这里指木箱。③间:偶尔。④槁枝:枯树枝。⑤书:写。
11.欧阳修,字永叔,   (朝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林壑尤美   
②峰回路转   
③陆子名其室曰书巢   
④妻子不规   
1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
14.写出【乙】文“因书以自警”中“自警”的内容。(用原文语句回答)
15.【甲】文太守与【乙】文陆子都有自己的“乐其乐”,简析他们的不同之处。
16.下列对两篇文言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是通过由远及近的方式,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
B.【乙】文“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意在表明陆子对生活观察不够细致。
C.【甲】文“饮少辄醉”与【乙】文“辄自笑曰”中的“辄”都是“就”的意思。
D.两文在表达上各有侧重:甲文以描述与议论为主,乙文则以人物对话为主。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雁门太守行
李贺[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7.《行路难》中,李白在起始句用“   ”一词夸张地写出宴席之华美,体现其浪漫诗风。在《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写出敌人攻城的景象;“金鳞开”写出了   的景象,渲染出紧张的气氛;三四句中“   ”表明了战争的惨烈。这些浓烈的色彩,都体现了李贺诗歌冷艳怪丽的艺术特色。
18.两首诗都巧妙使用典故,含蓄凝练地表达情感。请你从两首诗中各选一处用典的诗句,分别分析作者是如何借用典故表达情感的?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三篇文章,完成各题。
【文本一】
热爱,就是天赋
①如果一个人在某一领域很有成就,一定有不少人会说,他很有这方面的天赋。的确,无论干什么,天赋都很重要。
②关于天赋,有位作家曾说过,天赋分两种,一种是“出厂设置”的硬天赋,一种是因心而生、慢慢长成的软天赋。“软天赋”,其实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热爱和坚持。如果说“硬天赋”是上天的赏赐,那么“软天赋”就是我们后天的自我加持。
③在一次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夸青年演员黄轩很有演戏天赋。可黄轩却笑着说:“我承认自己是有天赋的,如果一个人莫名其妙地对一件事无比地热爱,我认为那就是一种天赋。”觉得一件事情有意思,且它一直在吸引着你靠近,即使天分不足也要创造一切条件去实现,这就是高出绝大多数人的热爱。
④因为对一件事特别地热爱,你才有热情,才会去投入,才会愿意为之持续付出时间、精力,其实这时候,并不需要你一定具备超出常人的天赋,因为热爱本身就是一种天赋。所以,只要满怀热情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假以时日,你就会变得很有天赋。正如摩西奶奶所说:“你最愿意做的那件事,才是你真正的天赋所在。”
⑤“我不是为了参加奥运会而滑雪,我最初做这些事情是因为我喜欢,然后顺便开始比赛,顺便开始赢;这让我更喜欢它,再接着去做;我喜欢去做不同的滑雪动作,而不是去获奖……”从一个年长的人的口中说出这些话,可能是谦虚,可能是低调,也可能是“凡尔赛”,而从18岁的谷爱凌口中说出这些话,所有人都觉得她滑雪、获奖,就是因为热爱。
⑥谷爱凌自己也曾坦言,自己仅有1%的天赋,但付出了99%的热爱。所以,天赋可能很多时候就是披着热情和兴趣的外衣,让你不知不觉地热爱它,想要从事它,然后长久地坚持下去。
⑦不平凡的人生,大抵是能够在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上,发光发亮。发自肺腑的热爱,让你收获了人生中最好的天赋;可持续的热爱,让你拥有了用之不竭的能量;深到骨子里的热爱,让你在平凡中成就了不平凡的坚持……由此可见,投身自己所热爱的事情,变被动为主动,才是通往成功的上上策。
⑧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为热爱,每个人皆可在生活中找到乐趣,遇见更好的自己。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发掘自己真正的热爱,并坚持到极致,你就一定会与众不同!正如麦家所说:“我坚信什么叫有天赋,热爱就是天赋。我相信这种热爱的程度越深,你对这个事情的天赋也就越大。”
⑨所以,很多时候,你不是没有天赋,而是因为不够热爱而错失了天赋。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3年第6期,有删改)
【文本二】
“樊锦诗星”展现热爱与专注的力量
①有一颗星,扎根于大地,闪辉于苍穹。近日,“敦煌女儿”樊锦诗再为敦煌事业捐资千万元的消息冲上热搜榜,引全网热烈追星。而在距地球4亿多千米的浩瀚星空中,一颗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樊锦诗星”正静静运转。
②六十年一甲子,樊锦诗缘何守一不移、只此敦煌?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莫高窟洞内是佛国仙境、艺术殿堂,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都是国家珍品、世界瑰宝,它们诉说着千年的时光,展现着文化的自信。樊锦诗从繁华旖旎的都市走向黄沙漫天的大漠,只为做一件事——用爱和生命守护莫高窟。正如她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我白天想敦煌,晚上梦敦煌。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为敦煌努力。”樊锦诗所言即所感。
③如果说满腔热爱为长帆,那勇于担当则为长桨,“敦煌女儿”坚定航行,用力痴守。莫高窟洞外是满眼戈壁、飞沙走石,初来乍到的樊锦诗伴着大漠孤烟、土屋青灯为国家守护文化根脉、绵延中华文明,书写了一份份精彩的答卷。“打不走的莫高窟人”为何如此固执?正如她面对镜头时所说的:“国家把这么重要的遗产交给我们,我们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历史。”樊锦诗所言即所行。
④莫高窟浓缩千年精粹,用力痴守只为更深地研究、更好地传承。就像研究历史必看二十四史,研究石窟也必看考古报告。从青春年少到满头华发,时光的流逝并未消磨掉她的初心,即撰写好莫高窟的考古报告。历经几十年的精心打磨,《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终于在樊锦诗73岁那年面世。正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用樊锦诗的话来说:“没把考古报告做好,我这一辈子到敦煌干什么来了?”樊锦诗所言即所思。
⑤“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这是莫高精神的16字箴言,更是以“敦煌女儿”为代表的“守窟人”的真实写照。就“开拓进取”而言,从持续推动莫高窟保护的法治化、制度化,到组织开展游客承载量的研究,再到正式运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一系列创新性举措,离不开莫高窟人的辛勤付出。“莫高精神,难在凝结,贵在薪火相传”,代代守望终使千年瑰宝于盛世重光。
⑥“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博大精深,需要毕生精力才能见成效、出成果”,樊锦诗如此描述自己所挚爱的敦煌事业。一腔爱,一洞画;择一事,终一生。这颗“星”让我们看到了热爱与专注的力量,指引我们奔赴所向往的“诗与远方”。
(选自《南方日报》2023年7月12日)
【文本三】
热爱,比天赋更重要
①热爱一件事情,到底是什么感觉?
②是你一睁开眼,就因为马上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满心欢喜;是你把别人难以忍受的工作当成一种享受,是你觉得自己有价值;是你永远专注,永远精力充沛,时刻想把每一件小事做到尽善尽美。
③如果说天赋是老天爷赏的一碗饭,那么热爱就是自己为自己打造的一个金饭碗。热爱,比天赋更重要。有所热爱,是我们一生的财富,它让我们睁眼迎接的每一天都变得更有价值。
④人生漫漫,东来西往,唯有热爱的事情会贯穿一生。
⑤你所热爱的事,才是会让你成功的事。
(选自《你那么努力,为什么还是不成功》)
19.下列对文本一、文本二和文本三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个文本都是议论性文本,都提出各自的观点,而且都很好地论证了各自的观点。
B.作者在文本一第③段中引用黄轩的话的主要目的是引出中心论点:热爱就是一种天赋。
C.文本二的中心论点是:“樊锦诗星”展现热爱与专注的力量。
D.文本一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而文本三第③段主要运用的是道理论证。
20.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的论证过程。
21.在文本二中,作者多次引用樊锦诗的话,请结合文本中画线的句子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2.文本一和文本三中都提到了“热爱”与“天赋”。除了运用的论证方法和篇幅外,请比较一下两个文本还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各题。
怀念一位志愿军老战士
徐鲁
①前不久,省作家协会安排去嘉鱼采风,我首先想到这次应该有机会看一看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老前辈、民间文艺专家谢忠告先生了。不料,一到嘉鱼就得到谢老几年前就去世的消息,我难过了好些日子。
②一个动人的画面,常常在我脑海浮现:狭窄的斗室里,一盏小小的台灯下,数叠高耸的稿件夹缝中,一位满头华发的孤身老人,正躬着脊背,全神贯注地校阅着一篇篇稿件。190度宛如酒瓶底般的镜片,几乎是贴在稿纸上了。铁划银钩、字斟句酌、一丝不苟……
③这位深情而执着的老人,这位从朝鲜战场上走过来的志愿军老兵,这位从此以后孜孜不倦地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老文化战士”,就是常年居住在嘉鱼县的谢忠告。我们都称他为“老谢”。
④老谢是湖北省民间文艺界出了名的“机智人物”,这得益于他三十多年的民间文化的濡染。20世纪八九十年代,湖北各地市的群艺馆和各县文化馆,都接受了采集民间文学“三大集成”的任务。“三大集成”分别是民间故事集成、民间歌谣集成、民间谚语集成。
⑤我当时在阳新县文化馆工作,也全力参与了“三大集成”的采集和编辑工作。老谢当时是嘉鱼县文化馆副馆长,当“三大集成”的主编任务落到他肩上时,他已是年逾花甲的人了。但他像一个老兵接到上级命令一样,二话没说,打起背包就下乡去了。
⑥那些年里;有好几次,我去嘉鱼看他,有如“松下问童子”“云深不知处”一样,文化馆的人,谁也不知他在哪一带“打游击”,很难找到他。有一次,好不容易找到了老谢,他给我讲了一些他的趣事,我记忆尤深。
⑦东吴古镇陆溪口,有位民间老艺人叫杨鹏,老谢常常和他结伴采风。两人凑在一起,一对“半瞎子”,两个“老顽童”。夜里走路,一根绳子上拴着两人,活像“耍猴儿”。
⑧有一天采风归来,天色已晚,老谢要赶回县城去。杨鹏劝阻说:“黑灯瞎火,明天再走吧!”
⑨老谢却坚持说:“约好了今晚有作者来谈稿子的。”杨鹏只好执手相送。
⑩两个老顽童在夜晚布满泥泞的田埂上边走边谈,兴之所至,禁不住手舞足蹈。但乐极生悲,老谢一步踩空,整个人摔进水沟里,眼镜没了,头部也摔伤了。杨鹏急着大声喊叫着,摸索了半天,先摸到一只棉鞋,然后才摸到满身泥浆、满脸是血的老谢。天寒地冻,夜色漆黑。杨鹏赶紧为老友包扎伤口,老谢套上透湿的棉鞋,磕磕碰碰连夜步行20多里,总算赶回了县城。也正是这一次,他收集到了《长毛港》等几个很有价值的民间故事。
同志们得知老谢受伤的消息,纷纷前来探望,老谢竟乐乐呵呵地说:“这有什么呢?打从抗美援朝起,我不就是这样泥里雪里、摸着滚着走过来的吗?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按说,快要迈入古稀之年,又孤身一人,应该坐下来享享清福,可他偏不服老。有时开会见面,我问他:“尊体近来可好?”他眨巴着眼睛,似乎要咂摸出某种“潜台词”来,笑着说:“托福,托福,昨天没死,就意味着今天还好好活着。”
为了使三套民间文学集成早日出版,老谢可谓殚精竭虑。他说,有一天,他半夜里睡不着,爬起来给县委刘书记写了一封长信,诉说出版经费的艰难。刘书记看完老谢恳切的长信,当即批了字,让财政局予以支持。刘书记还拿着他批了字的长信,对老谢说:“老谢,你眼睛不好使,我念给你听听吧。”仅仅这一句话,就把老谢感动得眼眶里噙出了泪水。他拿着批示,恭恭敬敬地给刘书记鞠了一躬。
后来,当三大本厚厚实实、散发着墨香的新书送到全县各界的手上,老谢喜笑颜开。他说,捧着墨香扑鼻的新书,那些耿耿难眠的夜晚,那些鼻青脸肿的摔打,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是一位老战士的华发雅歌,是一位“最可爱的人”的黄昏之献。我想,一个人生命的魅力,也正如太阳的光辉,不仅在黎明时是绚丽多彩的,它在正午和黄昏,同样也喷射出迷人的光华。
(节选自《文艺报》,有删改)
为了向“最可爱的人”致敬,电视台计划拍一部关《老谢》的纪录片。
23.编剧为了塑造“老谢”的形象,采选出下列拍摄镜头。请结合文本内容,补充两个镜头。
镜头一:年逾花甲,承担收集任务
镜头二:收集故事,到处“打游击”
镜头三:   
镜头四:   
镜头五:书籍出版,“老谢”喜笑颜开
24.主演为了演好角色,正在揣摩剧本。请抓住下句中的关键词,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老谢”形象。
一位满头华发的孤身老人,正躬着脊背,全神贯注地校阅着一篇篇稿件。190度宛如酒瓶底般的镜片,几乎是贴在稿纸上了。
25.导演围绕 段划线句,设计了片尾镜头,请说说你的理解。
26.纪录片播出后,作为观众,请你结合影片内容,谈谈新时代青年如何成为“最可爱的人”。
八、写作题
27.写作
独立,是成长的重要标志。它意味着自我决策的魄力,意味着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意味着独自负责的担当……
请以“独立”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出现学校的真实校名、师生姓名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8.【答案】示例一:图A。长城代表祖国的山河、历史文化和精神,我们为之描画为之歌咏,正是爱国的体现。示例二:图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努力,能凸显“我的中国心”主题。
【答案】9.示例:我国交通运输综合实力实现大幅跃升
10.示例:刘叔叔,您好!我所在的九(1)班计划召开“新时代强国成就”主题班会,班主任听说您是市交通局副局长,特别让我邀请您下周二下午16点整到我们班介绍我国交通事业发展的概况。您看可以吗?
【答案】11.宋
12.尤其;曲折、回环;取句、命名;妻子儿女
13.①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
②偶尔想站起身,可乱放的书包围着我。
14.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
15.甲文太守的“乐其乐”:游览山林之乐,与客饮酒之乐,与民同乐(乐民众之乐);乙文陆子的“乐其乐”:藏书、读书之乐,以至于把居室变成“书巢”。
16.B
【答案】17.十千;将士身着铠甲,严阵以待;燕脂凝夜紫
18.示例1:“闲来垂钓碧溪上”:姜太公钓鱼得遇文王,表达了自己有朝一日定能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示例2:“忽复乘舟梦日边”: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行舟日边,诗人借伊尹初时在政治上不顺利,而最终大有作为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有朝一日定能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示例3:“长风破浪会有时”:南朝时宗悫用“乘长风破万里浪”来形容自己的抱负。诗人借此表达自己终将实现远大理想的坚定信念。
示例4:“临易水”引用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的典故。荆轲在易水边慷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表现将士们意气风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豪情。表达对将士的赞美。
示例5:“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黄金台”引用燕昭王黄金台求天下奇才的典故。表现将士们报效朝廷视死如归的精神。表达自己报效国家的决心
【答案】19.D
20.作者首先从天赋很重要,用作家的话解释什么是天赋说起;接着用黄轩的话引出中心论点“热爱就是一种天赋”,并对此进行分析论证;然后列举谷爱凌的事例分析论证,提出热爱是通往成功的上上策;接下来用孔子的话进行道理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很多时候,你不是没有天赋,而是因为不够热爱而错失了天赋。(意思对,表述条理清晰,过程连续顺畅即可)
21.作者多次引用樊锦诗的话,尤其是第②③④段中的画线句子,均作为道理论据,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各自的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更具权威性。具体来说,在第②段中,作者引用樊锦诗的话,论证“樊锦诗从繁华旖旎的都市走向黄沙漫天的大漠,只为做一件事——用爱和生命守护莫高窟”。在第③段中,作者引用樊锦诗的话,论证“初来乍到的樊锦诗伴着大漠孤烟、土屋青灯为国家守护文化根脉、绵延中华文明,书写了一份份精彩的答卷”。在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樊锦诗的话,论证“莫高窟浓缩千年精粹,用力痴守只为更深地研究、更好地传承”。(意思对即可)
22.①论点不同:文本一的中心论点是“热爱就是一种天赋”;而文本三的中心论点是“热爱,比天赋更重要”。②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不同:文本一从点出天赋重要、解释天赋说起,用黄轩的话引出中心论点;而文本三从热爱说起,将天赋和热爱分别比作一碗饭和金饭碗,从而提出中心论点。(意思对即可)
【答案】23.坚持赴约,受伤严重毫不在意;;殚精竭虑,寻求经费支持。
24.运用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形象刻画出老谢校阅稿件时的专注认真,体现出了他对工作的敬业态度和他忘我工作的状态。
25.无论处于何种人生阶段,都能散发出自己的能量,贡献自己的价值。(如同老战士一般,即使年岁已高,却依然坚持编写民间故事,为当地文化传承做贡献。)
26.示例:老兵暮年依然发挥余热,忘我工作,为新时代添砖加瓦。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努力学习,不负韶华;积极进取,胸怀家国。在时代洪流中,绽放出青春的绚丽之花。
27.【答案】例文:
独立
成长是一条曲折的路,而独立,就是这条路上最鲜明的旗帜。对我来说,那次独自参加夏令营的经历,便是我走向独立的重要一步。
出发前,我满心期待,但当父母把我送到营地离开后,我突然有些慌了。周围都是陌生的面孔,一切都要自己打理。整理行李时,我手忙脚乱,以前在家都是妈妈帮忙,现在却要自己完成。我深吸一口气,努力回忆妈妈整理的步骤,慢慢将物品归位,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独立的艰难开端。
夏令营的活动丰富多样,但也充满挑战。有一次野外生存训练,我们需要分组寻找食材并自己烹饪。一开始,我们小组毫无头绪,队员们有些慌乱。我想起爸爸教过我的野外生存知识,鼓起勇气站出来,和大家商量对策。我们根据地图找到了一些野菜和野果,在生火做饭时,虽然烟熏得我眼泪直流,但我没有退缩。当我们终于做出一顿虽然简单却充满成就感的饭菜时,我知道我在独立解决问题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然而,独立并不只是成功的喜悦,还有失败的苦涩。在一次团队竞赛中,由于我的决策失误,我们小组输了。我非常自责,晚上一个人偷偷地哭。但哭过后,我意识到我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向队友们道歉,和他们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那一刻,我懂得了独自负责的担当。
这次夏令营就像一个成长的熔炉,让我在独立的道路上不断锤炼。我不再是那个遇到问题就找父母的孩子,我有了自我决策的魄力,能自主解决问题,更懂得独自负责。独立,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在我的成长之路上闪耀,指引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