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微生物 章节练习题(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微生物 章节练习题(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

资源简介

七年级生物上册新人教版第二单元第三章《微生物》章节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波卡西堆肥法”是将厨余垃圾与由乳酸菌、酵母菌等微生物制成的活菌制剂混合,可将厨余垃圾发酵分解为液体肥料,请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们都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B.乳酸菌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C.酵母菌可以通过出芽生殖繁殖后代
D.酵母菌属于多细胞真菌
2.下列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不是利用酵母菌发酵,而是利用其他微生物发酵的是(  )
A.面包 B.酸奶 C.馒头 D.啤酒
3.淡豆豉作为一味中药,它是以黑豆成熟的种子为主要原料,辅以青蒿、桑叶发酵而成,其制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高温煎煮上述原料可以灭除杂菌
B.青蒿、桑叶和黑豆等为微生物发酵提供营养
C.湿润药渣主要是为发酵提供水分
D.发酵菌种的生长繁殖是在100℃蒸煮前完成的
4.下列微生物中能使面包变得蓬松可口的是( )
A. B.
C. D.
5.下列食品的制作与细菌有关的一项是(  )
A.制作酸奶 B.酿造酱油 C.酿造红酒 D.制作馒头
6.致命白毒伞(如图)毒性很大,其毒素对人体的肝、肾、血管内壁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极为严重,致死率高达95%以上。下列有关白毒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白毒伞能制造有机物
B.子实体由菌柄、菌盖和菌褶组成
C.组成白毒伞的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可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
7.图1为某微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图2为该微生物的一种生殖方式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图1所示的细胞属于真核细胞
B.图2所示的生殖方式属于孢子生殖
C.与图1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没有液泡和细胞壁
D.为了减慢该微生物的生长,可以将其保存在较湿润的环境中
8.如图是著名的巴斯德实验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空气中的细菌
B.将肉汤煮沸可以杀死瓶中的微生物
C.鹅颈瓶的妙处是阻止了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肉汤
D.该实验证明了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是肉汤本身产生的
9.小秦进行“观察酵母菌”实验后,绘制的酵母菌的形态图如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
B.观察酵母菌细胞的形态结构时,需要用碘液染色
C.放大镜下可见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D.图中酵母菌正在进行出芽生殖
10.大肠杆菌是寄生在人和动物肠道中的一种细菌,下图是大肠杆菌的结构示意图,与它的致病性和运动有关的结构分别是( )
A.①② B.②④ C.⑤⑥ D.①⑤
11.在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细菌和真菌与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微生物能使食物腐烂、使人患病,因此我们要消灭所有的微生物
B.利用单细胞真菌——酵母菌的发酵作用酿造酒、制作面包
C.黄曲霉是一种病毒,能产生黄曲霉素这种致癌物质
D.金霉素等抗生素是某些放线菌产生的,对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无限制使用
12.下列关于病毒、细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有细胞膜结构
B.细菌的细胞膜又称为荚膜,具有保护作用
C.细菌和真菌主要营腐生或寄生生活
D.病毒靠寄主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制造出新病毒
13.下图表示科学家巴斯德设计的经典“鹅颈瓶”实验。他将肉汤注入A、B两个烧瓶中,分别煮沸,一段时间后,A瓶中的肉汤腐败变质,B瓶中的肉汤仍然清澈(如图甲);然后将B瓶的瓶颈打断,数日后,B瓶中的肉汤也腐败变质(如图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将烧瓶中的肉汤煮沸是为了杀灭其中的细菌
B.鹅颈瓶的妙处是可以有效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进入肉汤
C.瓶颈打断后肉汤腐败变质是因为空气中的细菌进入肉汤
D.该实验证明了细菌是自然发生的,是肉汤自身产生的
14.如图是巴斯德实验的图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体现了变量唯一原则,变量是肉汤是否煮沸
B.该实验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对曲颈瓶的巧妙设计
C.该实验用到的探究方法主要是观察法
D.该实验证明了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是肉汤本身产生的
15.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将两套装置消毒处理后加入等量澄清肉汤,再置于相同适宜室温下观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组实验能形成对照
B.肉汤变质的根本原因是温度过高
C.实验变量是肉汤
D.乙中的肉汤先变质
16.下列有关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主要是为了防止灰尘的侵入
B.沼气池中沼气发酵起主要作用的是甲烷菌等微生物
C.制作白酒和葡萄酒等用到的“菌”和香菇一样都是分解者
D.酿醋时,醋酸菌将有机物转化形成了醋酸
17.细菌和真菌虽然个体微小,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却是不可低估的,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白酒酿造过程中先后利用霉菌和酵母菌两种真菌发酵
B.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的原理是低温杀死了大量的微生物
C.农业上豆粮间作、瓜豆轮作,主要是利用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提高土壤肥力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含了细菌、真菌参与物质循环的道理
二、实验探究题
18.某同学为探究如何保鲜肉汤,参照巴斯德实验设计了如图装置。将甲乙两装置安装好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都放在室温25℃的环境中,若干天后得到了肉汤的保鲜方法。请问:
(1)用酒精灯将肉汤煮沸加热的目的是 。
(2)若干天后,甲瓶内的肉汤变质了,原因是 。
(3)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甲组在实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4)实验后该同学将乙装置的玻璃管取走,并放到冰箱里,若干天后肉汤仍新鲜。这说明细菌生存的条件之一是 。
(5)请你任写一种食品保鲜的方法 。
19.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青霉素抑菌作用的实验,他们的实验步骤及观察结果如下。
①实验步骤:将几滴土壤细菌培养液均匀加在培养基上,然后将一些小圆纸片浸在不同浓度的青霉素溶液中,再放在培养基表面,将另外两片浸有蒸馏水的圆纸片也放在培养基表面,如下图所示。盖上培养皿盖,放在37℃的恒温箱内培养一天。
②实验现象:一天后取出培养皿,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几滴土壤细菌培养液均匀加在培养基上,这个步骤是培养细菌、真菌一般方法中的 。
(2)将培养皿放在37℃的恒温箱内培养一天,温度设定在37℃的原因是 。
(3)浸有蒸馏水的两个圆纸片周围没有出现清晰区,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的圆纸片周围都出现没有细菌菌落的清晰区,这一现象说明 。
(4)观察实验现象时,看到的细菌菌落的形态特点是 。
(5)青霉素是由青霉产生的物质,青霉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 。
三、资料分析题
20.天然酵母面包是使用含有大量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天然酵母种”制作而成的,制作流程如图1所示。天然酵母面包因其风味独特而受到面包爱好者的青睐。
(1)与酵母菌相比,乳酸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 。
(2)在获得“天然酵母种”时,面团中的有机物为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和 ,使它们能够分别进行出芽生殖和 生殖,如此便可得到含有大量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天然酵母种。
(3)制作面包时,面团需要放在温暖的地方,是因为 。酵母菌在进行呼吸作用时,分解有机物产生的 使面包疏松、多孔。如果将和好的面团放在密闭容器中,发酵时间过长则会闻到酒味,原因是 。
(4)“天然酵母种”不仅使面包风味独特,还会影响面包的保质期。研究人员对比了使用市售酵母和三种不同天然酵母种制作的面包的保质期,结果如图2。
结果显示,与市售酵母相比,天然酵母种能 (填“延长”或“缩短”)面包的保质期。同时,实验发现市售酵母面包最先出现霉菌污染,而天然酵母面包未出现霉菌污染,如图3所示,可能的原因是天然酵母种中的 能够把葡萄糖转化为乳酸等物质,抑制霉菌的生长、繁殖。
21.微生物一般是指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阅读科学家对微生物的认识过程,回答问题:
资料一 1856 年,法国一家酿酒厂请求巴斯德帮助寻找葡萄酒变酸的原因。巴斯德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未变质的葡萄酒发酵液中含有一种数量很多的椭圆形细胞如图一、而变酸的葡萄酒发酵液中增加了一种细棍似的单细胞生物如图二,巴斯德经过多次实验,最终确定这种生物是使葡萄酒“变酸”的罪魁祸首。资料二 1928年,弗莱明偶然发现一个与空气意外接触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皿中长出了一团青绿色霉菌,即青霉如图三、弗莱明在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菌落已被溶解,这意味着该霉菌的某种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后来弗莱明将这种抑菌物质称为青霉素。
资料三 1892年,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将患花叶病的烟草榨出汁液,用能将细菌滤去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再用过滤后的汁液感染正常烟叶,结果发现正常烟叶还能患病。这表明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引起的,他把这种病原体叫作“滤过性病毒”如图四、
(1)图一中,a是椭圆形细胞,是其进行 生殖形成的芽体;后来人们确定“细棍生物”是乳酸菌,它属于 (选填“细菌”或“真菌”)。
(2)青霉可依靠[③] 深入到培养基中,吸收有机物生活。在显微镜下观察青霉的临时装片,可以看到直立菌丝的顶端长有成串的 。青霉素等抗生素能抑制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但不能抑制流行性感冒,原因是 。
(3)烟草花叶病是由一种比细菌还小的微生物引起的,研究发现,这种微生物在烟草叶子中可以增加数目,在烟草叶子研磨后细胞已破碎过滤的汁液中数目则没有增加,说明该微生物的繁殖离不开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新人教版第二单元第三章《微生物》章节练习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A A B A D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B C D B A A B
1.C 2.B
3.D
4.A
5.A
6.B
7.A
8.D
9.C
10.D
11.B
12.C
13.D
14.B
15.A
16.A
17.B
18.(1)高温灭菌
(2)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导致腐败
(3) 微生物(或细菌) 对照
(4)适宜温度
(5)冷藏法(或高温灭菌、真空包装等)
19.(1)接种
(2)该温度适宜细菌生长和繁殖
(3)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生长
(4)菌落比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5)青霉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20.(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 能量 分裂
(3) 酵母菌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二氧化碳 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4) 延长 乳酸菌
21.(1) 出芽 细菌
(2) 营养菌丝 孢子 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只能杀死细菌,对病毒不起作用
(3)活细胞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