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23.司马光【教材分析】本单元以“走近历史人物,感受传统美德”为主题,语文要素是“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大意,感受人物品质”。《司马光》作为本单元的开篇课文,是一篇浅显的文言文,讲述了司马光在同伴落水时沉着冷静、破缸救人的故事。课文语言凝练,情节生动,展现了司马光机智勇敢、遇事不乱的品质。第一课时重在朗读指导、文言词汇理解与故事内容的整体把握,为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体会人物形象打下基础,是落实文化传承与思维训练的重要载体。【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的语言形式感到陌生,朗读和理解存在一定困难。但他们喜爱故事,尤其对英雄人物充满敬佩,容易被司马光的机智行为吸引。学生已具备借助拼音识字、初步理解现代文的能力,但在“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方面经验不足,需要教师引导。识字方面,“司、跌、皆、弃”等生字及文言词汇如“瓮、迸”需结合语境进行理解,可通过角色朗读、情景表演等方式增强理解与记忆。【教学目标】1.认识“司、皆”等3个生字,会写“司、登”等7个字。2.能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教学重点】1.能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教学难点】通过学法迁移,让学生能初步感悟小古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的不同。【课前准备】课件【单元情境任务】大任务:制作难忘经历纪念册大情境:读名人故事,习美好品质任务一:初遇美好启单元子任务一:明确任务有方向(篇章页 梳理与交流 布置单元任务)任务二:人物故事晓品质子任务一:德才兼备好少年(《司马光》)子任务二:勤学钻研当自强(《一定要争气》 口语交际)子任务三:爱洒人间真情溢(《手术台就是阵地》 语文园地)子任务四:同甘共苦真情现(《一个粗瓷大碗》)任务三:字里行间记难忘子任务一:为纪念册增文添彩(《语文园地》)子任务二:笔尖再现难忘事(习作)子任务三:展示“难忘”纪念册(展示)【教学过程】谈话导入,了解单元页: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国内还是国外,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以卓越的品质和行为,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我们的心灵,给予我们希望与力量。为了向这些榜样致敬,我们将制作难忘经历纪念册。要求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他们的故事,展现他们的品质,制作闪光人物档案卡,做成纪念册。相信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一定会呈现出优秀作品!1.一起来看本单元的篇章页,说来说说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什么?出示单元页人文主题——美好品质;语文要素——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学习写一件简单的事。2.梳理单元内容。那这次纪念册咱们就选择这一单元的人物,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人呢?3.我们这节课先穿越古代,寻找第一个闪光人物,一起齐读课题。4.出示任务一:德才兼备好少年(1)司马光,姓氏?名?司马是复姓,而光是他的名字。(2)认识司马光。任务一:古今对比,感知文体之美1.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他小时候的故事。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可是今天的课文和以前读过的故事一样吗?你发现了哪些不同之处?(1)不同点:字数少 句子短 难理解数一数:古人用几句话记录了这个故事?有多少字呢?点拨:30个字。古人用仅仅30个字讲述了一个故事,真是言简意赅,意味深长。这就是“文言文”(2)文言文中添加了一些数字每个数字代表着前面的字词,在课文下面有具体解释,叫做注释,大家查看注释可以准确地理解文意。这是一篇古人写得文章,叫做文言文,这是我们第一次学习文言文,学习文言文很简单,最重要的就是要读。接下来请同学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读出节奏。任务二:熟读课文,感知节奏之美出示任务:德才兼备好少年。要了解好少年,需先闯过生字关!请自由朗读文言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1.学生自读课文2.课文中的这些生字大家都会读吗?自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3.生字会读了,课文大家会读吗?(1)教师范读。提问:文言文的读法跟我们现在读课文是不是一样的呢?老师来读一读,你们仔细听,好吗?(2)学生跟读。预设:老师读得跟你们一样吗?你们听出了什么?(停顿)小耳朵真灵,古人读文言文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根据文章的意思来停顿。想不想学一学古人的样子读一读这则小古文?(3)出示课文朗读停顿的参考,学生练读。4.指导书写“司、登、跌、皆、弃、持、击”。重点指导:“司”:半包围结构,内部笔画只有一半被包围。“登”:左低右高,右上的两撇短而平行,捺从竖中线开始写,注意保持整个字的重心。“跌”: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撇画出头,捺写舒展。“持”:右边部分“寺”的横画有长有短,横画之间的距离均匀。要注意左右两部分的穿插。学生练习书写,同桌互评。任务三:梳理课文,理清故事内容1.课文我们会读了,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请学生再读课文,在文中圈出表示人物的词语。(1)学生默读,圈画。(2)出示圈画出的人物,教师相机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词语分别指的是谁吗?2.故事中的这些人物都做了什么事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梳理课文,理清故事内容。(1)理解“群儿戏于庭”。①文言文语言很简练,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要善于想象,把一个字变成好多好多字,把一句话变成好多好多话,这样你就能读懂。试试用字组词的方法,谁来说说“戏”“庭”的意思。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可以通过组词来理解。②指名学生说一说句子的大意。按照顺序翻译应为:一群小孩做游戏在庭院里。教师指导:在文言文的翻译过程中,有时候为了语句通顺,符合现代人说话的逻辑,需要注意语序的调换。预设句意:一群小孩在庭院里做游戏。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③拓展“群儿戏于庭”如果孩子们在公园里做游戏,怎么说呢?如果孩子们在庭院里跳舞,可以怎么说?(2)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①理解“瓮”老师给你们带来两张图,说一说,哪个是瓮?哪个是缸?(结合注释,明确瓮是第一个,口小肚大。第二个是缸,敞口)观察一下课文插图,也能帮助我们了解“瓮”。所以,司马光砸的并不是缸,严格来说是“瓮”。②这句话写到了三组动作,你发现了吗?登瓮足跌没水借助图片,想象一下这三组动作的方向和轨迹一样吗?【登瓮的方向向上,足跌没水的方向向下。】目睹了这组一波三折的动作,会带来跌宕起伏的心理感情,登瓮时,心情怎样?【开心】;乐极生悲,一不小心,意外发生了【孩子失足跌倒了】事发突然,毫无防备,感到怎么样?【惊慌】 紧接着,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孩子怎么了【没水了】,可能出现什么后果?是呀可能淹死,多么令人【揪心呀】,这一句的心情变化,谁能读出来。一起来读一读。③引导学生给“跌”“没”组词。预设:跌(跌倒);没(淹没)。④指名学生说一说句子的大意。预设:一个小孩爬上水瓮,一不小心掉到了水里。(3)理解“众皆弃去”。①引导学生给“弃”“去”组词。弃(抛弃);去(离去)。②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皆”是全,都的意思。③指名学生说一说句子的大意。预设:其他孩子都丢下他,吓跑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害怕、恐惧、惊慌失措)④那你能想象一下“众皆弃去”的场面吗?请你用上“大家都慌了,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4)理解“光持石击瓮破之”。①引导学生结合图片,理解“持”“击”的意思:“持”是拿的意思;“击”是砸的意思。②指名学生说一说句子的大意。预设:司马光拿起石头把水瓮砸破了。(5)理解“水迸,儿得活”。①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迸”是涌出的意思。“水迸”就是瓮被砸破后,水一下子就涌出来了的样子。②指名学生说一说句子的大意。预设:水从瓮中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这些重点字词的意思理解了,整篇课文的意思,相信你也了解了。接下来咱们一起讲好故事,感悟人物形象任务四:讲好故事,感悟人物形象1.出示图片:接下来请同学们借助注释和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先和同桌说一说。(个别说,师生评价)2.故事我们了解了,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1)指名学生交流,出示句子“介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2)师生合作读这两个句子,指名说说面对落水小孩,人物的不同表现。预设:众小孩被吓跑,司马光救人。(3)提问:通过人物表现的对比,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司马光?(沉着冷静)3.为什么说司马光砸瓮救出小孩儿的办法最好?引导学生发现司马光救人的巧妙之处。瓮比司马光高很多,司马光够不着。瓮口小肚子大,小朋友掉进去爬不上来,情况紧急,很危险。在最紧急的时刻,司马光能想出最简单的方法救小朋友,你觉得司马光是个什么样的孩子?预设:司马光是一个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孩子。4.故事我会背《司马光》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这篇文言文可以借助里面出现的人物来背诵。(1)记住故事,回忆故事中出现的人物;(2)记住人物,回忆人物内容。现在能挑战背一背这个故事吗?开始背诵吧!(自由背,个别背,齐背)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认识了沉着泠静、机智勇敢的司马光。接下来,我们就要为他制作闪光人物档案,将其放入纪念册中。任务五:借助档案,写好名人卡片【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北宋时期的德才兼备好少年司马光的故事。这节课,我们不仅读懂了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的危急场景,更记住了司马光 “持石击瓮破之” 的冷静与智慧。他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慌乱逃跑,而是用身边的石头果断解决问题,这份沉着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希望大家课后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也试着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像司马光一样多思考、不慌张。相信你们一定行!1/2(共43张PPT)(姓名)人物事迹人物品质“闪光人物”文化墙评比学校开展“闪光人物”文化墙评比活动,要求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他们的故事,展现他们的品质,制作闪光人物档案卡,装扮班级文化墙。(姓名)人物事迹人物品质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学习写一件简单的事。美好品质(姓名)人物事迹人物品质司马光童第周白求恩赵一曼德才兼备好少年学习任务:司马光复姓名司马光sī右上半包围结构,先外后内。横和口字半藏半露,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写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古今对比感知文体之美任务一文言文字数小难理解句子短注释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司马光庭院口小肚大的陶器全,都离开指司马光它,这里指瓮涌出,喷出熟读课文感知节奏之美任务二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读出节奏。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diējiēqìchíbèngwèngtíng司马光司 皆 跌 弃持 瓮 迸sīdiējiēqìchíwènɡbènɡ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司马光返回sī部首: 结构:组词:形近字:字义:乛半包围上司 司空见惯同[司马]姓。持司登皆跌弃击返回dēng部首: 结构:组词:形近字:字义:癶上下登山 登堂入室凳上,升。后鼻音两撇短而平行。持司登皆跌弃击返回diē部首: 结构:组词:形近字:字义: 左右跌倒 跌落秩摔倒。引申为下降,低落。持司登皆跌弃击返回chí部首: 结构:组词:形近字:字义:扌左右持平 坚持不懈侍拿着,握住。翘舌音左窄右宽,横画等距。持司登皆跌弃击梳理课文理清故事内容任务三再读课文:找一找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做游戏在庭院一群小孩子做游戏群儿戏于庭庭院翻译时还要注意语序调整。群儿戏于庭群儿戏于( )群儿( )于(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瓮:口小肚大的容器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跌倒淹没一个孩子爬到瓮上去玩,一不小心失足跌落瓮中,一下子就被水淹没了。全,都大家都慌了,有的孩子( ),有的孩子( ),还有的孩子( )……众皆弃去抛弃离去其他孩子都丢下他,吓跑了。敲打司马光拿起大石头把水瓮砸破了拿光持石击瓮破之涌出水迸,儿得活水从瓮中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讲好故事感悟人物形象任务四我会讲故事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沉着冷静感悟人物形象感悟人物形象为什么说司马光砸瓮救出小孩儿的办法最好?瓮比司马光高很多,司马光够不着。瓮口小肚子大,小朋友掉进去爬不上来,情况紧急,很危险。机智勇敢故事我会背记住故事,回忆故事中出现的人物( )戏于庭,( )登瓮,足跌没水中。( )皆弃去,( )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得活。儿光众一儿群儿故事我会背群儿( ),一儿( ),( )。众( ),光( ),( ),儿( )。登瓮戏于庭足跌没水中持石击瓮破之水迸皆弃去得活记住人物,回忆人物内容借助档案写好名人卡片任务五(姓名)人物事迹人物品质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北宋时期的德才兼备好少年司马光的故事。这节课,我们不仅读懂了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的危急场景,更记住了司马光 “持石击瓮破之” 的冷静与智慧。他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慌乱逃跑,而是用身边的石头果断解决问题,这份沉着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希望大家课后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也试着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像司马光一样多思考、不慌张。相信你们一定行!司登跌皆弃持击点击汉字学习笔顺首页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独体结构返回jiē部首: 结构:组词:形近字:字义:比上下比比皆是 草木皆兵昏副词,全,都。持司登皆跌弃击返回qì部首: 结构:组词:形近字:字义:廾上下放弃 前功尽弃充舍去,扔掉。持司登皆跌弃击返回jī部首: 结构:组词:形近字:字义:凵独体打击 声东击西去打,敲打。持司登皆跌弃击//“闪光人物”档案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3.司马光-教学设计.docx 23.司马光-教学课件.pptx “闪光人物”档案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