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学会科学用耳《新时代中小学生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四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学会科学用耳《新时代中小学生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四上

资源简介

第 一 课 学会科学用耳
四年级的学生小红,最近爱上了听音乐。除了上课时间,她无
时无刻不戴着耳机,甚至有时晚上戴着耳机听着音乐就睡着了。最
近,小红感觉跟人说话时,对方说话声音小或者在嘈杂的环境中,右
耳听得没之前清楚了,并且耳朵里一直有“嗡嗡”的声音。小红很害
怕,立刻告诉了妈妈。妈妈带着小红去医院检查后发现,小红的听
力果然下降了。医生分析这可能与小红长期戴耳机的坏习惯有关。
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你也经常戴耳机吗 长时间戴耳机,长
时间听高分贝的声音,容易损害我们的听力。特别是青少年阶段,我
们的听力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如若没有正确使用耳机,则有可能引
起不可逆的听力损伤。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科学用耳,保护好我们的
听力呢
1
新时代中小学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四年级 上
一、认识耳朵
耳朵是五官中的一个重要器官,可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
分。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有收集和传导声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
膜、鼓室、听小骨等结构,外界声波传至鼓膜,通过鼓膜振动及听骨链
的传导,将声波向内耳传递;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前庭和半
规管感受平衡和空间位觉,耳蜗是听觉感受器的所在处,听觉感受器
将声波沿听神经传到大脑皮
层的 听 觉 中 枢,从 而 形 成
听觉。
因为耳的任何一部分受
损,结果都会很严重,甚至会
人耳结构图
造成失聪,所以我们要好好
保护耳朵。
二、耳朵的功能
1.听声音的功能
我们听外界的声音全部要通过耳朵,听力让我们能与他人正常
沟通。听力提供给我们周围发生情况的信息。听力甚至可以提醒我
2
第一课 学会科学用耳
们注意危险。耳朵的每个部分和功能都须正常运作,聆听的过程才
能发生。
2.平衡功能
耳朵是最主要的一个平衡器官,如果它出现了问题,那我们就会
出现平衡功能障碍、眩晕、行走不稳的状况,有时躺在床上会有在水
中漂浮的感觉。耳朵既关系到我们的听力,同时也关系到我们身体
的平衡功能,如果它病变了,我们的平衡功能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三、噪声及其危害
1.噪声及其标准
噪声是生活和工作中使人不舒适、厌烦以致难以忍受的声音,它
通常是各种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的组合。如果在三步
左右的距离对话需要提高声音来沟通,通常就认为我们已经暴露于
有危害的噪声环境中了。
日常生活中,噪声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超过70分
贝会影响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当耳朵受到噪声刺激时,即便我
们感觉不出来,耳神经也会受到伤害。
2.噪声的分类
噪声有多种类型,常见的噪声主要包括工业噪声、建筑噪声、交
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社会生活噪声中的娱乐性噪声和我们的日
常生活紧密相连,要给予高度重视。
3
新时代中小学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四年级 上
娱乐性噪声指的是什么呢 娱乐性噪声泛指各类娱乐活动产生
的可能导致听力障碍的声音,包括:各种播放器和耳机发出的声音,
如 MP3、电脑、手机、收音机、复读机、音响、电视等;各种儿童玩具发
出的声音,如电动玩具、声响玩具等;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如打击乐
器、萨克斯等;各种休闲、演出场所发出的声音,如KTV、酒吧、迪厅、
游戏厅、影院等;各种体育赛事活动发出的声音,如赛车、摩托艇、雪
地摩托、射击、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等;各种庆祝活动发出的声音,如
集会、广场舞、放鞭炮等。
3.噪声的危害
(1)噪声会引起耳部不适,导致听力下降。人在强噪声环境中停
留,短时间即可引起耳鸣和听力下降,长时间将可能造成永久性的听
力损伤。
(2)噪声会引起心理问题,并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睡眠。从心理方面
来说,噪声会引发睡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导致心
情烦乱、情绪不稳、忍耐性降低、脾气暴躁,乃至产生一些生理上的
疾病。
4
第一课 学会科学用耳
听力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拥有健康
的听力,才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然而很多人会因为各种原
因而出现听力减退的情况,这样就会对个人的生理以及心理方面都
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护听力,免受外界不良因
素的刺激。那么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听力呢
一、要有保护听力的意识,健康生活
生活中很多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对听力造成损害,导致听力下降,
甚至听力缺失。我们要树立保护听力的意识,杜绝不良的用耳习惯。
我们一定要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1.保证饮食健康,注重科学作息
平时要注意保证均衡的一日三餐,注重饮食多样化,摄取多种营
养,这样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行。同时还应该适当摄入一些维生
素C含量比较高的食物,以更好地延缓耳蜗听毛细胞的老化,防止出
现听力缺失的现象。除此以外,还需要适当补充维生素B12,它能够
降低耳鸣的发病风险。
2.坚持锻炼身体,保持健康体魄
平时需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机体血液流
动。只有保持充足的血液流动,才能够维持耳蜗内耳毛细胞的正常
5
新时代中小学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四年级 上
活动,如果能够坚持每天锻炼半个小时以上,患上听力损伤的风险就
会明显降低。
二、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里,减少使用耳机的时间
1.远离噪声
远离噪声并减少在噪声中暴露的
时间是防止听力损伤最有效的做法。
人持续暴露于85分贝的噪声中,超过
8小时就有可能发生永久性听力损伤。只有远离噪声环境或尽可能
减少持续暴露的时间,才能有效预防噪声损伤听力。
2.减少耳机使用时间
(1)我们使用耳机应遵循“60-60”原则。即一次使用耳机的时
长不超过60分钟,音量不超过总音量的60%。
(2)避免在噪声环境中使用耳机,比如在公交车、地铁、健身房等
场所。由于这些场所的环境噪声很大,在使用耳机时往往会不自觉
地提高耳机的音量。我们需要注意控制耳机的音量。
(3)避免睡觉时使用耳机。戴着耳机入睡,不知不觉中耳机中的
音乐播放了一整晚,而我们的耳朵也工作了一整晚,这样容易导致听
力受损。
(4)避免使用入耳式及劣质耳机。耳机最好选择耳罩式,对外耳
道和鼓膜的刺激小。耳机的音量应可以自由灵活调节,一旦遇到声
响过大等情况我们要及时调节。
6
第一课 学会科学用耳
三、在噪声环境里保护听力的办法
我们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经常会听到噪声,长期接触一定强度
的噪声,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很多不良影响,尤其是会损伤听觉系
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保护听力:
1.减少与噪声的接触时间
休息的时候也要尽量与噪声隔绝,或减少每日、每周接触噪声的
时间。比如频繁接听或长时间接听电话,也会有引发神经性耳聋的
风险。打电话一次最好不超过3分钟,如条件允许,可使用免提,对
耳朵伤害最小。长期调高音量听音频,在高强度的噪声刺激下,也可
能导致听力下降,进而引发耳鸣、耳聋等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在适当
的情况下,减少与噪声的接触。
2.积极采取隔音措施
对于无法控制的噪声,可以采取耳部隔音,戴耳塞、耳罩、隔音帽
等防噪声用品,一般可隔音5—35分贝,能够有效地保护我们的
听力。
7
新时代中小学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四年级 上
3.定期检查听力
如果我们无法避免长期处在噪声环境中,
那一定要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时发现听力的
变化,如有问题,早做治疗。
保护耳朵,从细节做起
1.不要往耳朵里塞入异物
耳朵的结构非常复杂,我们应该避免往耳朵里塞入异物。除此
之外,如果怀疑耳朵内有异物,也不必过于惊慌,切记不可随意用身
边的工具来试图取出异物。如果贸然将棉签、挖耳勺等工具深入耳
道内,容易将异物推向耳道更深处,加重症状,增加鼓膜受损的风险,
也不利于后续医生取出异物。
2.避免耳朵进水
在游泳、洗澡、洗头时,要注意不要让耳朵
进水,进水后容易引起耳朵发炎。
如果耳朵不慎进水,可以让头部向进水一
侧的耳部倾斜,一只脚抬起,另一侧的脚轻轻蹦跳,耳道内的水就可
以顺着外耳道自然流出。也可以用棉签把耳朵里的水吸干,但在使
用棉签的时候要注意棉签不要进入耳朵过深,以免伤害到耳蜗,对听
力造成损伤。如果耳道内的水不能及时清除,可以到医院就诊,让专
业的耳鼻喉科医生清理耳道内的积水。
8
第一课 学会科学用耳
3.不要紧捏鼻子用力擤鼻涕
有的小朋友擤鼻涕时,往往用两个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将鼻
涕擤出,这种擤鼻涕的方法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
如果两侧鼻孔都被捏住用力擤,鼻涕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从鼻后孔
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正确擤鼻涕的方法是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轻轻用力向外呼气,
另一侧鼻孔的鼻涕便会被擤出来,用同样的方法再擤对侧鼻孔。或
者把纸巾放在双侧鼻孔的前方,不压鼻孔,只是轻轻用力从鼻孔向外
呼气,将鼻涕擤在纸巾中。
4.不要频繁清理耳朵
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无须特别清理,每天只要
清洗耳郭便可。掏耳朵过频是不好的习惯,不小心可能会伤到耳道
甚至耳膜。很多人觉得掏耳朵很舒服,但是要注意频率,而且不能用
太尖锐的东西掏耳朵。
5.勤做耳保健操
(1)提拉耳垂法
我们可以将双手食指放在耳屏内侧,然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
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为
限,每次三到五分钟。
(2)手摩耳轮法
双手握空拳,用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
发热。
(3)提拉耳尖法
用双手拇指、食指夹捏耳郭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十五到
二十次,使局部发热、发红。
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