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格尔木市三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学业能力评鉴二(期中)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海省格尔木市三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学业能力评鉴二(期中)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一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周期学业能力评鉴
专牙制
八年级语文(二)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真”,藏在万物里,是真理的光,是真情的暖,是真实的勇。校报“热点关注栏目准备
就“植真于心,践真于行”为主题,
设计以下探究活动,邀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得分
评卷人
基础知识(28分)

【活动一:真·溯源】
1.请你将“植真于心,践真于行"用正楷或行书正确、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

2.“真”字的小篆写作“章”,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其上部是一个人,中间是“目”字,

表示眼睛,下面的“一”字和“八”合并表示仙人登天乘坐的器具。合起来表示一个得道升天的
人。“返璞归真”中的真”即用其本义:。“去伪存真”中的“真”则引申为。
(填


序号)(2分)

A.真实,跟客观事物相符合
B.真切;清楚
C.本质、本性

【活动二:真·洞察】
请你阅读语段,完成下列任务。

寻“真赋
“真”这一字,念在嘴里,重如千金。
。居里夫人熬干无数个夜晚,才从沥青里捧出它的光,
那是对真理的升华、发现与诠释。
在文学世界黑真情是动人的音乐。它融汇在藤野先生认真添改的讲义里。真情无需刻
意渣染,举手投足间的自然流淌,自会叩响心弦。
在个人世界黑真实是明亮的灯签。鲁迅弃医从文,笔耕不chuò(),那是听见内
心的声音。在真实的指引下,让我们学会了坦诚与独立。
在民族历忠上真诚是润物的雨露。曾子烹彘,商鞅立木。在真诚的无声浸润下,中华
民族的道德力量正在悄然生长。
3.文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1分)

A.xuan
B.xian
(Q2)八年级语文(二)第1页(共10页)
4.给文中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1分)
A.辍
B.缀
5.请仿照波浪线部分在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使语段内容完整连贯。(2分)
6.请你将古诗文补充完整。(10分)
古诗文中“真”的多维回响:场景的真实再现一曹植在《粱甫行》中写下“()
,(2)
”,以直白的笔触勾勒出边地百姓的生存场景。
意境的真实营造一崔颗《黄鹩楼》中“(3)
,(4)
”,通过工笔细描展现登楼远眺的鲜活图景。人物的真实还原一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中、“(5)
,(6)
欣然起行”还原了作者被
贬后深夜难眠、却因自然之美暂得慰藉的真实状态,人物行为与心境高度统一。情感的真实
触动—王绩《野望》中“(7)
,(8)
”,写
尽诗人辞官后内心的迷茫与孤独。生命的真实感悟一曹操在《龟虽寿》中写下“(9)
,志在千里;(10)
,壮心不已”,让读者看到一份
直面生命本质的清醒与坚韧,这正是对生命最本真、最热烈的感悟。
【活动三:真·气象】
请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每晚《新闻联播》之后,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天气预报》可能是人们对天气
的最初记忆,而天气预报仅仅是气象部门为公众服务的方式之一。
几十年来,为把更加准确的灾害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公众,从报纸上的天气预报“小豆腐
块”,电台气象预报广播,电视气象节目,到建成了多部门共享共用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
发布系统,气象部门作出了诸多努力。如今的预警信息已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布。
【材料二】气象预警信息已经成为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防线。那么一条预警信
息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
第一步:天地空立体观测
风云气象卫星24小时不间断
探空气球每12小
地扫描地球,获取与大气相关的
时升空一次,采集不
多类遥感数据,每5分钟传回一张
同高度的垂直气象数
覆盖全球的“大气CT彩像图”。
据。
我国的540多部天气雷达组成了天
气雷达观测网,
每6分钟更新一次回波
地面上的7.6万多个
图,
时刻关注大气运动和强对流天气
的发展情况,精准捕捉云滴(直径为
自动气象站,如同近地
面大气的神经末梢,实
几微米到100微米、悬浮在空气中的小
时监测温度、湿度、风
水滴)和雨滴的状态和变化。
速等数据。
第二步:超级计算机“解方程”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新一代气象超算系统日夜不停地运转。它将大气运动规
律转化为包含数亿个方程组的数学模型,通过将每天最新的观测数据输入到方程中,并经过
每秒亿亿次的计算,推演出天气变化。
(Q2)八年级语文(二)第2页(共10页)2025一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周期学业能力评鉴
八年级语文(二)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28分)
1.(2分)略
2.(2分,每空1分)C
A
3.(1分)B
4.(1分)A
5.(2分)示例:在科学殿堂里,真理是璀璨的明珠
6.(10分,每空1分)
(1)剧哉边海民
(2)寄身于草野
(3)晴川历历汉阳树
(4)芳草萋萋鹦鹉洲
(5)解衣欲睡
(6)月色入户
(7)东皋薄暮望
(8)徙倚欲何依
(9)老骥伏枥
(10)烈士暮年
7.(5分)(1)(2分)从最初报纸“小豆腐块”、电台广播、电视节目,发展到
建成多部门共享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现预警信息短时间迅速发布。
(2)(3分)首先天地空立体观测系统每天获取观测数据;然后气象超算系统将
这些观测数据输入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推演天气变化;计算机输出预报结果后,预报员
通常会对计算机给出的预报产品进行人工订正,最终生成气象预警信息。
8.(2分)示例:农民朋友们!正值青稞收获关键期,9月19日至25日天气多变:
19日小雨、20-22日多云、23-24日小到中雨。趁晴天赶紧抢收,雨一来青稞易发芽、
倒秆。请大家密切关注气象预警,护好辛苦成果,助青稞丰收!
9.(3分)①气象部门有成熟的预警信息制作发布体系,从观测、超算推演到人
工订正,能精准预报天气。②可通过多种渠道及时传递灾害预警,让稞农知晓天气变化。
③青稞收获期遇阴雨易受灾,气象预警能让稞农提前知晓,及时收割避免损失,保障生
产,所以精细化气象服务可保障青稞生产。
二、阅读(42分)
(一)(14分)
10.(5分,每空1分)(1)喜爱(2)(地理)散文
(3)①(4)(行旅)
日记(5)接连多次
11.(3分)《三峡》以“总一分”思路展开,先总写三峡概貌,“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勾勒出三峡两岸高山“连绵、高耸”的整
(Q2)八年级语文(二)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体特征;再分写四季之景,按“夏一春冬一秋”的顺序具体描绘:夏季聚焦“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的湍急凶险,春冬侧重“素湍绿潭、清荣峻茂”的清幽秀丽,秋季则突出“林寒
涧肃、猿鸣凄异”的萧瑟悲凉,层层递进,全面展现三峡的自然之美。
12.陆游到瞿塘峡不是夏季。(1分)理由:《三峡》明确写夏季三峡“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水势浩大、湍急;《入蜀记》中,陆游所见瞿塘峡“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
且土人提及“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既点明“夏水涨”是夏季的特征,又
反衬此时“水落“水平”与夏季“水涨”的差异,故可判断陆游到瞿塘峡时不是夏季。(2
分)
13.(3分)诗人从两岸都是相连的高耸的山,抬头看到的天空只是一匹白绢一样
的三峡,行舟到此地,看到另一番景象,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
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视野突然开阔,心中充满喜悦之情。
(二)(17分)
14.(4分,每空1分)
母亲类型
“真情”的内涵层面
具体表现(引用或概括文本内容)
①从不主动找儿子,怕分心;相遇后又“闪开”
①对儿子的牵挂与体凉
将军的母亲
②不说儿子是抗日将领,体凉战乱中百姓的
②对家国的责任与坚守
苦难,支持儿子抗日
①不主动打扰儿子工作,主动捐眼角膜帮儿
①对儿子的理解与付出
子解围
“我”的母亲
②对他人的善意与共情
②明知自己怕残缺,仍愿帮急需眼角膜的女
孩,传递善意
15.(6分,每题3分)(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风一样”生动表现胜利消息
传播之快、范围之广;“解气”一词口语化,直白传递百姓对日军暴行的愤恨与胜利的畅
快,凸显军民同仇敌忾的情感。
(2)通过“挣扎“静静盯着”等动作描写和“足足一分钟”的时间细节,刻画母亲虚
弱却执着的形象;重复的“让我看着你”既是临终前对儿子的不舍,又暗含以爱延续生命
的深意,语言质朴却感人至深。
16.(3分)结构上:收束全文,让故事有完整的落点;情感上:【文本一】以“抗
战胜利暗示母子坚守的价值,【文本二】以“爱的延续”点明母亲行为的意义,都升华
了“真情”的内涵,引发读者共鸣;主旨上:强调“真情”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力量一【文
本一】的真情是家国大义的支撑,【文本二】的真情是人性温暖的传递。
17.(4分)母亲所教授的“革命意志”在朱德身上体现为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
(Q2)八年级语文(二)参考答案第2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