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六中五四制七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六中五四制七年级(上)10月月考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六中七年级(上)10月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小题,共 25分。
1.十一长假,初二(1)班某同学随父母到南方旅游,见到这样一尊雕塑,请看图(撅断的烟枪),你猜
猜看她去了什么地方( )
A. 承德 B. 上海
C. 厦门 D. 虎门
2.“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
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学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历史社团的同学们以“传承民族气节 崇尚英雄气概”为主题进行历史剧汇
报演出。剧中主人公慷慨激昂地说道:“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
之理。”这位主人公是( )
A. 岳飞 B. 林则徐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4.一部《1860:圆明园大劫难》让人们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感受到了刻骨的“记忆”。与这个“记忆”有关
的侵略者是( )
A. 英法联军 B. 俄国 C. 美国 D. 日本
5.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曾国藩对于洪秀全采取大包围的战略。同时英、美、法三国
也给了曾、李、左不少的帮助。同治三年(1864 年)湘军在曾国荃领导之下打进南京,洪秀全自杀,太平
天国就此亡了。“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 )
A. 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B.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C. 农民阶级自身局限性 D. 不具备彻底的革命精神
6.下面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运动、暴力革命,反对列强侵略、反对封建主
义”.你认为他最有可能学习的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戊戌变法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7.19 世纪 60—90 年代,洋务派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又开办轮船招商局等民用企业,还筹建近
代海军、兴办新式学堂。这些举措集中体现的口号是( )
A. 自强求富 B. 扶清灭洋 C. 民主科学 D. 变法图强
第 1 页,共 7 页
8.如果把“鸦片战争”“收复新疆”“甲午风云”“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
单元主题的是( )
A. 侵略与反抗 B. 近代化的探索 C.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解放战争的胜利
9.奕 在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派在“自强”口号下创办的军事
工业有( )
①轮船招商局 ②湖北织布局 ③江南制造总局 ④福州船政局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0.有人说,洋务运动“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只想新其貌,而不想新其心”。其中,“握
旧物”和“新其心”中的“旧”与“新”的对象分别指的是( )
A. 旧式武器和新式武器 B. 旧式武器和新的制度
C. 旧的制度和新式武器 D. 旧的制度和新的制度
11.课堂笔记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面是小强同学课上记录的历史纲要,从笔记中可以看出本节课的
主题是( )
①美、日侵略台湾
②阿古柏入侵新疆部分地区
③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
④中法战争爆发
A. 开眼看世界 B. 瓜分狂潮 C. 救亡图存 D. 边疆危机
12.“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称赞左宗棠为“民族
第一功臣”的依据是( )
A. 查缴鸦片,虎门销烟 B. 黄海大战,壮烈牺牲
C. 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D. 出使俄国,收回伊犁
13.新材料发现是史学研究的动力。如图为从沉船“丹东一号”打捞上来的瓷盘底部文字复原图,经专家
证实:“这艘沉船就是当年沉没的致远舰。”该材料可用于研究甲午战争中的( )
中间有篆书“致远”二字,上面是“致远”的字母,下面的英文
为“中华帝国海军”。
A. 丰岛海战 B. 辽东之战 C. 黄海海战 D. 威海卫之战
第 2 页,共 7 页
14.江苏省南通市有一座张謇纪念馆,自开馆以来,共接待社会各界群众 30 万人次以上,2021 年 6 月,被
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主要是因为张謇( )
A. 投身“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B. 力行“实业救国”的创业实践
C. 传播“民主科学”的新文化思想 D. 追求“民主共和”的革命理想
15.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如表中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公车上书 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
B 百日维新 挽救了民族危亡
C 《定国是语》颁布 标志着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D 戊戌政变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A. A B. B C. C D. D
16.1896 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
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 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D.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7.在这场运动期间,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
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从而把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壁垒打破了一个缺
口。据此推断,这场运动( )
A.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B.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 沉重地打击了腐朽的清王朝统治 D. 显示了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18.“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如果要拍摄关于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历
史剧,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A. 火烧圆明园 B. 痛击阿古柏 C. 旅顺大屠杀 D. 廊坊阻击战
19.以下可以作为研究戊戌变法的一手(直接)史料是( )
A. 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 B. 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
C. 影视作品中“公车上书”的片段 D. 学者所著《戊戌变法史事考》
20.爷爷把在北京东交民巷拍的照片给大家看,并介绍说是 1905 年的作品,而小明马上看出其中一幅不符
合史实,它是( )
A. 东交民巷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 B. 各国大使在东交民巷举行宴会
C. 东交民巷有许多西式建筑 D. 外国军队在东交民巷进行操练
第 3 页,共 7 页
21.老舍在回忆义和团运动时,曾有这样的描述:“联军攻入北京。他们究竟杀了多少人,劫走多少财
宝,没法统计。这是一笔永远算不清的债!以言杀戮,确是鸡犬不留。北京家家户户的鸡都被洋兵捉走。敢
出声的狗,立被刺死”。材料反映的史事是( )
A. 八国联军的侵略暴行 B. 清朝都城首次被攻占
C. 义和团坚决抵抗侵略者 D.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22.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此观点的依据有( )
①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受到侵略
④列强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3.近年来,南海、东海危机不断,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我国的近
代海军最早建立于( )
A. 鸦片战争时期 B. 洋务运动时期 C. 甲午战争时期 D. 戊戌变法时期
24.《时局图》反映的是清朝末年,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现象。有人题词云:“沉沉酣睡
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出现“裂似瓜”的局面是在( )
A. 鸦片战争之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 甲午战争之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25.《日落紫禁城》中有一段文字: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
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这段文字描述的历史事件应是( )
A. 洋务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维新运动 D. 太平天国运动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 20分。
26.我们学习的初二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历史,是属于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请结合所学内
容,回答问题。
【灾难届导】1840 年后,列强发动侵略战争后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变难与屈辱
(1) 列举出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史实,说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举 3 个)
【不懈抗争】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中国人民为反抗侵略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斗争。
(2) 请写出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一位英雄人物及其事迹。(任一个)
19 世纪中后期到 20 世纪初,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国进行了一系列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3) 请写出近代化探索过程中两个派别的思想主张和主要探索活动。
第 4 页,共 7 页
派别 思想主张 探索活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师夷长技
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变法
【总结认识】
(4) 通过学习和回答问题,你认为中国近代史是一部 ______ 历史。更是一部 ______ 历史,同时也是一部
______ 历史。
27.阅读一段序言,回答问题。
【序言】1840 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蜂拥而至,掠夺财富、屠杀人民,强迫清政府签订一
个个不平等条约,攫取经济、政治和文化特权,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
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
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1) “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侵华战争有哪些?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
要原因是什么?
(2) “列强蜂拥而至,掠夺财富、屠杀人民”犯下一系列罪行,请举出两个典型事例。
(3) 1840 年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写出 3 条)
第 5 页,共 7 页
参考答案
1.D
2.A
3.B
4.A
5.B
6.A
7.A
8.A
9.C
10.D
11.D
12.C
13.C
14.B
15.A
16.B
17.A
18.D
19.A
20.A
21.A
22.A
23.B
24.C
25.C
26.【小题 1】《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
度大大加深;图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 6 页,共 7 页
【小题 2】人物:林则徐;事例:虎门销烟。邓世昌;事例: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中率全舰将土与日舰
激战,最后壮烈殉国。
【小题 3】活动:洋务运动。主张:变法图强。
【小题 4】屈辱;探索;抗争
27.【小题 1】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主要原因:清政府
的腐朽和落后。
【小题 2】典型事例:火烧圆明园和旅顺大屠杀。
【小题 3】变化: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反封建反侵略
的探索;西方文化的冲击促使社会人民思想观念的转变
第 7 页,共 7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