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七年级期中学业质量监测
语文参考答案
2025、11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7分)
①(1分)诵美文拾记忆,品经典润心灵
②(4分)【甲】B【乙】A【丙】A【丁】B
③(1分)B
④(1分)修改方案一:这些鲜活的文学片段,让我们清晰触摸到课本中藏若的四季风光
与真挚情感。(删除“通过”,补全主语)
修改方案二:通过这些鲜活的文学片段,我们清晰触摸到课本中藏若的四季风光与真挚
情感。(删除“让”,补全主语)
2、(6分)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②落花时节又逢君
③影入平羌江水流
④遥怜故园菊
⑤山岛竦峙
⑥杨花落尽子规啼
3、(1分)A【解析】本题考查字体鉴赏。A甲属于隶书,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
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故选A
4、(1分)D【解析】本题考查谦称和尊称。D.“令妹”是敬辞,称对方的妹妹,不能用
来称自己的妹妹,可改为“舍妹”:故选D。
5、(1分)A【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及朗读设计。A“若落”的“若”读音是“zu6”,
表示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故选A。
6、①(2分)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②(2分)①示例:学习方法②善思③善问(不耻下问)④善学(择善而从)
【解析】这篇文章通过王生和李生的对话,探讨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王生自认为记住
老师所讲的内容就是善学,但李生指出,学习不仅在于记忆,更在于思考和理解。李生强调
善学者应具备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善于思考等品质。文章通过对话揭示了学习的真谛,提
醒读者学习要注重思考和实践,而非仅仅停留在记忆层面。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
7、(3分)父亲志病后,“我”时常陪他在江畔的小路上散步;童年时父亲带“我”去西
安碑林欣赏书法,教“我”习字:
父亲教“我”习字的经历对“我”成年后的写作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1
8、(2分)示例:我选择A句重音应放在“温暖有力”和“一笔一划”上,语气要温
和而坚定,以体现父亲对“我”的关爱和教导。
9、(2分)示例:我选择甲处,环境描写渲染了温馨、美好的氛围,烘托了梦中父亲高大的
背影和温和的笑容,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10、(3分)相同点:两句话都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挽回的悲痛之情。(1分)
不同点:李娟的句子更多地体现了对父亲渐行渐远的无奈和泪水模糊的双眼的悲伤:
而史铁生的句子则表达了对母亲去世的深深怀念和内心的痛楚。(2分)
11、(3分)在无数书写亲情的文字里,李娟的《父亲的背影》如一滴悄然渗入心底的露水。
她以素朴之笔勾勒父亲沉默劳作的背影,没有跌宕的情节,却让戈壁滩上的风沙、田埂边的
汗水、深夜油灯下的剪影,都成为刻骨铭心的意象。
这篇散文最动人之处,在于李娟用近乎透明的真诚,揭开了中国式父爱最深沉的底色一
一那些未曾说出口的牵挂、笨拙却坚韧的守护,都在她克制的文字中自然流淌。当你读到她
父亲转身离去的身影时,会突然懂得:爱最重的分量,往往藏在最轻的细节里。
如果你也曾与父辈有隔膜般的疏离,却又在某个瞬间被他们沉默的付出所震撼,这篇散
文将成为一座桥,让你重新理解岁月深处那个倔强而温柔的背影。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8分)
12.(3分)(1)CF(2)B(3)E(4)A(每空0.5分)
13.(3分)原因示例:时间管理不当。解决方法:借鉴学长B的经验,我将制定三种类型
的学习计划:每日必做计划(如完成课堂作业、复习当天所学内容)、随机计划(如针对薄
弱环节进行查漏补缺、阅读课外书籍或拓展练习)以及特殊时期计划(如考前复习计划、假
期学习计划)。为了提高学习的专注度和效率,我将尝试使用番茄学习法。设定25分钟为
一个学习周期,期间全神贯注于学习任务,然后休息5分钟。这样既能保证学习效率,又能
有效避免疲劳和注意力分散。借鉴学长D的方法,我将更加注重利用碎片时间。比如,在放
学路上、等待时间等,可以用来背诵古诗词、复习单词或公式等,让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
用。
14.(2分)示例:AI、搜题软件作为学习辅助工具,其利大于弊。它们能快速提供解题思
路,帮助解决难题,提升学习效率。但关键在于合理使用,不应完全依赖。遇到难题时,可
先尝试自己解决,再利用软件验证思路或寻求启发。同时,要控制使用时间,避免被无关信
息干扰或沉迷手机。总之,科技手段应成为学习的助力而非阻碍。2025年初一年级期中学业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
亲爱的同学:
2025、11
请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写在试
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祝你成功!
亲爱的同学,欢迎走进初中生活。升入初中,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学会用文字来记录
生活。读书感受、自然风光、生活记忆如同一朵朵“朝花”,装点着我们的世界,丰富着我
们的情感。学校开展“朝花·夕拾”文集编撰活动,文集分为三个篇章,请你快快加入吧。
第一篇章诵诗文·拾雅趣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说文》中将“文”一字解释为:“文,错画也,象交文”,是指由线条交错而形成的
一种带有修饰性的形式,中国古代的“文”基于此而形成了璀璨的文学艺术。请你阅读下面
有关汉字书写的内容,完成下面小题。(7分)
诵美文拾记忆,品经典润心灵。当你翻开语文七年级上册,便会踏入一段交织着回忆与
新知的文学旅程。A.你会随冰心在《荷叶·母亲》的记忆里徜样,看荷叶在雨中轻拥红莲,
于湿润的气息里感受母爱如伞的温暖,抬头仰望蓝天中云絮轻触云【甲】(A宵B.霄),
让这份柔软的感动浸润心灵:B.你会随海伦·凯勒在知识的海洋里徘徊,从认识“水”字开
始,逐步打开认知世界的大门:C,你会随于漪走进《往事依依》的时光,看水泊的烟波浩渺、
梁山的雄伟险峻,重温读诗品画的乐趣,让古典文学的魅力萦绕心间:D.你会随老舍漫步济
南的冬天,看暖阳照耀下的薄雪,感受老城的温晴,领略四季不同的气象万千,沉浸于鸦【乙】
(A雀B.鹊)无声的安宁里:你会随刘湛秋遍历雨的四季,在春雨的滋养中感受沁【丙】
(Aq1nB.qing)凉的诗意,看秋雨打湿梧桐叶的景致,让每一滴雨都成为心灵的印记:
你还会随鲁迅穿梭百草园,细数那些雕镂【丁】(A16uB.1u)在记忆里的童趣,听蟋蟀
在草丛间鸣唱,看桑葚级满枝头的紫红…通过这些鲜活的文学片段,让我们清晰触摸到课
本中藏着的四季风光与真挚情感。
①(1分)用正楷准确、规范抄写语段首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诵美文拾记忆,品经典润心灵。
②(4分)同学们对【甲】【乙】【丙】【丁】四处字形、字音使用不确定,正确的选项是:
③(1分)语段中加点词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A你会随冰心在《荷叶·母亲》的记忆里徜徉,看荷叶在雨中轻拥红莲
B.你会随海伦·凯勒在知识的海洋里徘徊,从认识“水”字开始,逐步打开认知世界的
大门。
C.你会随于漪走进《往事依依》的时光,看水泊的烟波浩渺、梁山的雄伟险峻。
D.你会随老舍漫步济南的冬天,看暖阳照耀下的薄雪,感受老城的温晴,领略四季不同
的气象万千。
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