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秋季七年级教学过程质量监测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共8页;答题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卷前请将答题卷的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4分)
一、(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静谧(mì) 池畦(wā) 并蒂(dì) 倾盆飘泼(pō)
B.瘫痪(tān) 祷告(dǎo ) 棱镜(línɡ) 烟波浩渺(miǎo)
C.淋漓(lín) 镌刻(jùn) 感慨(kǎi) 津津有味(jīn)
D.轻捷(jié) 蝉蜕(tuì) 应和(hè) 水波粼粼(lí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雕镂 诀别 匿笑 眼花缭乱
B.睫毛 健状 悔恨 翻来覆去
C.险峻 侍弄 心绪 人迹罕致
D.攲斜 云宵 分岐 喜出望外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繁盛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
B. 通过品种的合理布局,使不同的良种各得其所,全面丰收。
C. 校长的讲话深入浅出,鼓舞人心,大家不由得随声附和,鼓起了掌。
D. 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随着平板电脑日渐普及,使得不少人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改变。
B.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
C.屋子里放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D.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
② 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
③ 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
一幅水墨画。
④“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
⑤ 郑板桥一生画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
A.④⑤②①③ B.①③②⑤④ C.①②③⑤④ D.①③④②⑤
二、(4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甲】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⑤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⑦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论语》十二章节选)
【乙】
赵简子问子贡①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简子不说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
【注释】①子贡:孔子的学生。又叫端木赐,字子贡。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思而不学则殆 殆:危险
B.博学而笃志 笃:坚定
C.子贡对曰 对: 回答
D.终业而去之 去:离开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
B.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
C.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
D.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6分)
三、(18分)
8.请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
9.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中“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都是在谈学习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谈学习态度。
B.【乙】文中子贡在回答赵简子问题时,表现出了谦虚好学、尊重老师的品德。
C.【甲】文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可以用唐太宗的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来体现。
D.【乙】文赞扬了赵简子求贤若渴、不耻下问的作风。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鹭鸶
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嘴①,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②去,一树梨花落晚风③。
【注】①青玉嘴:形容鹭鸶的嘴巴颜色翠绿,如同青玉一般。②碧山:苍翠的山。③落晚风:在晚风中飘落,随晚风飞舞。
(1)下列对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首两句,语言通俗朴素,一群“雪衣公子”形象跃然纸上。
B.本诗写景由近及远,一个“惊”字,便把眼前之景推向了远处。
C.本诗描绘了山青鹭白的优美图画,情景交融、自然浑成。
D.全诗采用写实的手法,写出了白鹭的精神气韵,意境开阔。
(2)请结合诗歌内容描绘“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的画面。
1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春天像小姑娘, ,笑着,走着。 (朱自清《春》)
(2)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
(3) ,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峨眉山月半轮秋, 。 (李白《峨眉山月歌》)
(5)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 , 。”两句描写了潮涨江阔、扬帆东下的情景。
(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 ”
四、【专题学习活动】(6分)
12.以万物为师,以自然为友。七(2)班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交友之道】(1)你搜集了有关交友的古典诗文、名言警句和名人故事,并整理成如下表格,请把横线处内容补充完整。(2分)
古典诗文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言警句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庄子》
名人故事 ②_________、割席断交
【材料探究】(2)阅读下面材料,简要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张XX、李XX、王XX都是某校初中生,也曾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父母眼里的好孩子。一次外出游玩时,三人结识了社会青年郑XX。郑XX通过钱和烟的诱惑,逐渐将他们拉拢成自己的小弟,三人跟随郑某四处游荡,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整本书阅读】(1)根据表格提供信息,按要求填空。(2分)
《朝花夕拾》 人物描写:生得黄而矮,没有名字,喜欢切切察察,睡觉摆“大”字,懂许多规矩。 ①人物:___________
人物描写:这是一个身材高大,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②人物:___________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20 题。
(一) (12分)
上天种的花
古草
①记得小时候,在院子的墙根处,看到一朵异样的植物,正在玩耍的我们姐弟仨既惊奇又欣喜地叫起来。
②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植物,以前从没见过,它白白的圆而厚的叶盘,肉鼓鼓肥嘟嘟的,支撑它的也是胖乎乎的根茎,样子憨态可掬。整个模样,像一把白色的伞,让人忍不住用手轻轻地触摸它。我叮嘱弟弟妹妹小心点,唯恐一不小心,碰坏了它。它的形状和我们以前见到的“狗尿苔”有点类似,但那种狗撒尿而形成的植物,长着灰不啦叽、薄薄的几乎没有一点厚度的叶片,细而瘦弱的茎杆,看着就让人生厌,没过两天就被太阳晒得蔫巴了,无精打采地耷拉下它被风干而裂成几个口子的叶片,最终萎缩、瘫倒在地面上。
③眼前这个是什么呢?从没人种植,怎么凭空生出了这样一个让人喜欢的东西?它肥硕的根,扎在浅浅的墙根上,阳光照不到它,雨水淋不住它,又没有肥沃的土壤,如此贫瘠的环境,却富有生命力地生长着,简直不可思议。我们拉了母亲来看,她说这是蘑菇,和那“狗尿苔”是一类的,但“狗尿苔”有毒不能吃,这蘑菇是像肉一样可以吃的好菜呢,好好看着它,再停两天就可以采下来了。
④听着母亲的描述,我们好像已经吃到嘴里似的,心里美滋滋的。只有到春节才可以尝到肉的岁月里,突然知道了世上还有和肉一样吃的好东西,当然是乐不可支了。为了防止鸡、鸭、小猪来糟踏,我们就日夜严加看守。弟弟找来个破碗扣着它,我们就不时地揭开碗看看它生长的进度。等稍大了些,在它旁边搭建一圈小篱笆,以防它惨遭袭击,几颗心像保护宝贝似的既紧张又喜欢。
⑤终于成熟了。我们把长成的蘑菇,小心翼翼地摘下,母亲把它洗净后一点点地撕碎,下到面条锅里。这时候,我们就双手支着小脑袋,眼巴眼望地等着饭菜飘香的时刻。
⑥往日只洒些盐巴的素面条,寡淡无味,现在有了这像灵芝一样的好蘑菇的浸润,吃起来格外有味道。绵软、滑溜、细腻但富有韧性的蘑菇,虽没有母亲说的如肉一样的香,但却没有肉的油腻,也确实是少见的爽口,我们吃的很满足。我怀疑天地间的精华,都浸透在它丰韵的身上了,只可惜太少了,每人碗里只有可怜的几片。
⑦后来眼睛就格外留意潮湿的墙根处了,居然又幸运地遇到了几个盛开如花的大蘑菇。
⑧“妈妈,这样好吃的蘑菇,为啥别人家里没有呢?”
⑨母亲认真地想了一下说:“孩子,这是上天种的花啊,他看咱家的孩子乖,就把他种的花,移给了咱几棵。”母亲用温暖的手抚摸着我们的头,慈祥地笑着。
⑩是么?怪不得只我们家有呢,一时我们就骄傲地昂起了头。读了两年书的母亲,大字不识几个,也就会写几个歪歪斜斜的字而已,给我们讲不来做人的大道理,更不会讲“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感化我们,但她的“上天爱乖孩子”的道理却通俗易懂。想啊,我们是乖孩子,上天都知道,上天怜惜我们的清苦,把他心爱的花,都赏给我们吃呢,能不骄傲吗?
早不记得我们那时是否真的很乖,但母亲那句简单却富有哲理的话—“上天爱乖孩子”,如同一粒种子,在我们幼小的心田里悄然生根发芽,伴随我们一路成长,让我们相信,善良与正直,终将得到上天的眷顾。
从那时起,我们时时都在注意自己的言行,尽力做得听话、懂事,不惹母亲生气。在家里,每当有好吃的时候,我们从不争不抢,你推我让。在外面,我们不淘气,不惹厌,友善地和身边的每个人相处,母亲满意的笑容,就常常在脸上挂着了。其实我们不知道“人在做,天在看”的说法,但总认为有一双意味深长的眼睛,时刻在天上方严肃地注视着,自己是一览无余地暴露在那双法力无边的视力之内,所以我们坦诚做人,不偷不拿,不骗不坑,我们爱自己的亲人,进而去爱他人,爱这个人间。
如今我们都已长大,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人,融入到洪大的人流中,就像一滴水涌入江河毫不起眼,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都得到了上天种的花。
(选自《智慧》,有改动)
13. 下面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文中第②段写“狗尿苔”的作用是与蘑菇作对比,突出作者对蘑菇的喜爱。
B. 文中第③段“不可思议”的原因是蘑菇在贫瘠的生长环境中却生命力旺盛。
C. 文中说“每人碗里只有可怜的几片”说明母亲生活节俭,不舍得把珍贵的蘑菇都给孩子们吃。
D. 文章题目“上天种的花”既指蘑菇,又指我们身上具有的正直、善良、坦诚、踏实的品质。
14. 阅读选文第①—⑩段,按照原文完成下面表格(限用四字词语回答)。(4分)
事件发展过程 发现蘑菇 看守蘑菇 采摘蘑菇 品尝蘑菇
人物内心变化 (1) (2) (3) (4)
15. 文中第⑨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母亲用温暖的手抚摸着我们的头,慈祥地笑着。
16. 选文第 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分)
(二)(10分)
秋 颂
①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韵像秋。
②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③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④最动人的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⑤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⑥最耐寻味的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全然无动于衷。
⑦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须参与,不必留恋。
⑧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着。“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⑨“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萧,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⑩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彻与洒脱。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淡淡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作者:罗兰,选自《广州日报》)
17. 作者笔下的秋天,景色秀逸而又意蕴深远。本文描写秋景,具体描写了秋林、
落日、 ① 、 ② 、 ③ 、等景物。(3分)
18. 第⑧段引用古诗句“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有什么作用?(2分)
19. 请修辞角度赏析第 段中画线的句子。(3分)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
20. 同样是写秋,本文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相比,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2分)
六、(40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良言一句三冬暖”,很多时候,一句同情理解的话,一句安慰鼓励的话,或是一句批评点醒的话,能给人增添莫大的信心和勇气,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暖意融融。
请以“这句话很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5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等相关信息。
2025年秋季七年级教学过程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第Ⅰ卷 (选择题,共14分)
一、(10分,每小题2分)
1. D(A. 畦—qí;B. 棱—lénɡ ;C.镌—juān )
2. A(B. 健状—壮;C. 人迹罕致—至;D. 云宵-霄。)
3. C(“随声附和”形容自己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是贬义词。句中形容大家对校长的讲话表示赞同,褒贬不当,使用错误)
4. D(A. 缺主语,可去掉“随着”。B.成分多余,删去 “一直”,或删去 “始终”。C.“书籍”也包含在“东西”之中,属于分类不当)
5. B
二、(4分,每小题2分)
6. A.( 殆:疑惑) 7. 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6分)
三、(18分)
8.(1)(2分)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划线处为给分点,语意连贯,意思相近均可得分。)
(2)(2分)孔子就像江海一样,我又怎么 能够了解他呢?(划线处为给分点,语意连贯,
意思相近均可得分。)
9. D .(【乙】文主要是通过子贡对孔子的高度赞美,将孔子比作江海,自己只是浅尝辄止,从而体现孔子学识的渊博和子贡的谦虚好学、尊重老师。)(2分)
10. (4分)
(1)D.(从“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可知,飘落的“梨花”是诗人的想象,诗人把飞翔的雪白鹭鸶比作飘落的梨花,所以“全诗采用写实的手法”有误)(2分)
(2)示例:身着白衣的鸟儿,头上青色羽毛嘴如碧玉一般,/它们在清澈的溪水中捕捉鱼儿。(2分,意近即可)
11. (每空1分,共8分,写错别字,本小题不得分)
(1)花枝招展的 (2)山岛竦峙
(3)杨花落尽子规啼 (4)影入平羌江水流
(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6)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四、【专题学习活动】(6分)
12.(1) ① 示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② 示例:管鲍之交(2分)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少年时期一定要慎择友,择良友。(意近即可,共2分)
(3) ① 阿长 ② 范爱农(2分)
五、(22分)
(一)(12分)
13. C (2分)(提到“每人碗里只有可怜的几片”,主要是强调蘑菇的珍贵和稀少,并突出了姐弟们虽然分得的蘑菇很少,但依然感到满足和幸福的情感。)
14. 惊奇欣喜、紧张喜欢、小心翼翼、满足骄傲。(4分,意近即可)
15. 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对孩子的慈爱。(3分)
16. 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妈妈对我们的教育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出后文我们在成长中受到的巨大影响。 (3分)
(二)(10分)
17. ①. 闲云(秋云) ②. 秋风 ③. 秋水。(3分)
18. 突出表现秋水明澈的特点,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之美。(2分)
19. 运用排比,/烘托出秋季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热爱秋天、赞颂秋天的思想感情。(3分)
20. 《秋颂》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对不追名逐利人的赞美。/《天净沙 秋思》则表现了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2分)
六、(40分) 21.(40分) 作文评分标准
等级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分数 (40-35) (34-29) (28-23) (22-0)
评分项目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什么内容 感情不真实
符合文体要求,记叙要素完整,记叙生动,描写细腻,形象丰满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记叙要素完整,记叙较生动,描写较细腻,形象较丰满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记叙要素较完整,能运用记叙、描写塑造形象 不符合文体要求,记叙要素不完整,记叙不生动,形象不鲜明
语言流畅有文采 语言通顺,词语丰富 语言基本通顺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字体美观 字体端正 字体清楚 字迹难辨
【说明】①评分以题意、内容、记叙要素、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②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不足500字,每少30个字扣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