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秋季八年级教学过程质量监测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共8页;答题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卷前请将答题卷的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4分)
一、(10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篡改(cuàn) 悄然(qiǎo) 瞥见(piě) 惨绝人寰(huán)
B.尴尬(gān) 窒息(zhì) 遁形(dùn) 屏息敛声(píng)
C.潇洒(xiāo) 喝彩(hē) 荧光 (yíng) 出言不逊(xùn)
D. 娴熟(xián) 杀戮(lù) 篝火(gōu) 瞠目结舌(chēng)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驻留 馈退 筛选 一丝不苟
B.巨额 薪金 燥热 热泪盈眶
C.疙瘩 铭记 教诲 入梦初醒
D.仲裁 咆哮 诘责 杏无音讯
3. 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军乐团奏响《检阅进行曲》,万众瞩目的“9.3”阅兵分列式开始了。
B.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C. 目前,水资源短缺情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D. 历史不光有正史,还有为正人君子所不屑的稗官野史。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近日,“悯农”农家乐推出了“半份菜”自助餐,目的是为了从源头上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B. 电影《秀美人生》以黄文秀为人物原型,真实地讲述了她在扶贫一线奉献自我的动人故事。
C. 宋代大文豪苏轼留下的文字实在太多,光文章就有大约5000篇左右。
D. 这些或平凡或伟大的名字,终将为我们照亮,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
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它具有准确性、时效性和真实性等特点,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
B.《三峡》是郦道元在前人记述的基础上整理加工而成的。三峡即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C.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小说集《呐喊》、回忆性散文集《狂人日记》等。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律”指的是诗歌的声韵格律,包括限句、限字、限韵、平仄、对仗等方面。
二、(4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边文言文,完成后边小题。
游高梁桥记
高梁旧有清水一带,柳色数十里,风日稍和,中郎拉予与王子往游。时街民皆穿沟渠淤泥,委积①道上,羸马②不能行,步至门外。
于是三月中矣,杨柳尚未抽条,冰微泮③,临水坐枯柳下小饮。谈锋甫畅,而飚风自北来,尘埃蔽天,对面不见人,中目塞口,嚼之有声。冻枝落古木号乱石击。寒气凛冽,相与御貂帽,着重裘以敌④之,而犹不能堪⑤,乃急归。已黄昏,狼狈沟渠间,百苦乃得至邸,坐至丙夜,口中含沙尚砾砾。
噫!江南二三月,草色青青,杂花烂城野,风和日丽,上春⑥已可郊游,何京师之苦至此。苟非大不得已,而仆仆于是,吾见其舛⑦也。且夫贵人所以不得已而居是者,为官职也。游客山人所以不得已而至是者,为衣食也。今吾无官职,屡求而不获,其效亦可睹矣。而家有产业可以糊口,舍水石花鸟之乐,而奔走烟霾沙尘之乡,予以问予,予不能解矣。然则是游也宜书,书之所以志予之嗜进而无耻,颠倒而无计算也。
(节选自《珂雪斋集》)
【注释】①委积:堆积。②羸马:瘦弱的马。③泮(pàn):融解,分散。④敌:抵挡。⑤堪:忍受。⑥上春:正月。⑦舛(chuǎn):错乱。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步至门外 步:步行
B.百苦乃得至邸 至:到
C.舍水石花鸟之乐 舍:使......舍弃
D.然则是游也宜书 书:写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冻枝落古/木号/乱石击。
B.冻枝落/古木号/乱石击。
C.冻枝落/古木/号乱石击。
D.冻枝/落古木号/乱石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6分)
三、(18分)
8.把Ⅰ卷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且夫贵人所以不得已而居是者,为官职也。
(2)予以问予,予不能解矣。
9.本文虽题为《游高梁桥记》,但记游的目的和一般的游记不同,试作简要分析。(2分)
10.阅读下边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4分)
寄黄几复①
[宋]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②。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黄几复,是黄庭坚年轻时好友,时为广西四会县令,二人分别已有十年。②不蕲三折肱:蕲,祈求;“三折肱”指代良医。
(1)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首联“北”“南”说明诗人和朋友海天茫茫相距辽远,“谢不能”把鸿雁写得富有情趣,表现通信不易。
B. 颔联“桃李春风”追忆京城相聚之乐,“江湖夜雨”抒写别后相思之深,通过对比凸显对友人的思念。
C. 颈联化用典故说明黄几复把全部精力和心思用于治病和读书,无心、也无暇经营个人的安乐窝。
D. 尾联以“想得”领起,诗人挂念的友人或许已白发萧萧,又以“隔溪猿哭瘴溪藤”作映衬,给整个图景带来凄凉的氛围。
(2)由最后两联可以看出黄几复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分点概括。(2分)
11. 默写。(7分)
(1)重岩叠嶂, 。 (郦道元《三峡》)
(2) ,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3)日暮乡关何处是, 。 (崔颢《黄鹤楼》)
(4) ,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5)大漠孤烟直, 。 (王维《使至塞上》)
(6)春天来了,春花初绽,春草叶绿,正如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所描
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专题学习与整本书阅读(8分)
12. 学校将开展“诚信做人”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下面三项任务。
材料一:李苦禅是我国当代著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内疚不己,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地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他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材料二:近日,上海某白领打车,答应下车后用手机付款,司机一直未收到36元车费。司机找到该白领所在单位,单位因此将其开除。36元给了白领一个警示,也给大家拉响了“警钟”。
材料三:成都一家卤味店采用自主售卖形式,购买者自行选购,自觉付费。营业两天,顾客的自助付款额还不足商品总价值的百分之三十。人们没有意识到“信”的重要性,而把占便宜当成了自然的事。
(1)根据上述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2)读了材料三,你想对那些占便宜的顾客说点什么呢?(2分)
(3)当前形势下如何营造“诚信”的社会风气?(2分)
【整本书阅读】
(4)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中部分人物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毛泽东重视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人是贫穷的、饥饿的、被剥削的、不识字的,然而又是善良的、忠实的、勇敢的。
B.彭德怀曾经先后加入过同盟会、国民党,最后完全自动地找寻中国共产党,他成为三次革命的领袖。
C.书中的“红小鬼”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认为自己跟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他们对红军的忠诚是少年人的无可置疑的忠诚。
D.“他是我所遇到的红军领袖中,有最强阶级感的人——在姿态上、外表上、谈话上。”这是斯诺对徐海东的印象。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19 题。
(一)(12分)
犁铧的命运
晓寒
①犁铧是沿着墙角进入我的生活的,祖父说,它的年龄不知比我大了多少倍。不过看上去它一点也不老,时间的河流冷如刀锋,似乎从未与它遭遇,犁铧把自己丢在了时间之外。
②那时候我害怕锐利的东西,所以从来不敢去招惹它,就是从它身边经过,也是蹑手蹑脚,生怕惊扰了它的好梦。
③它一副冷冰冰的样子,用坚硬的目光,梳理这个村庄的筋脉,思考它的命运和这个村庄的羁绊与纠葛。
④只有到了翻耕的季节,土地的脉动才把它召回,加入到村庄的烟火中来。祖父把它摁倒在饱满的河水里,拿一把稻草慢慢擦拭。它已经够干净了,但祖父还是擦得很用心,反复地擦,反复地洗,连一条小缝隙都不放过。祖父自认为收拾得一尘不染之后,背回来放到屋坪里,让太阳慢慢把它晒干。太阳满满地堆在犁铧上,犁铧像一面镜子,反射出冷艳的光芒,水珠给镜面打上糟糕的斑点,但还是能把人的眼睛刺得一塌糊涂。
⑤第二天,祖父出去翻地,牛在前面走着,祖父和犁铧走在后面。外边到处能听到赶牛的吆喝声,一张又一张犁铧插进村庄的泥土里,泥巴翻起来的那个空隙,阳光正好打在劳作的犁铧上,透过浅水折射回来,周围的树梢有数不清的光斑在晃荡,像是村庄里的一个个游魂。一张张犁铧在村庄的土地里鱼一样游动,这时的村庄,撕开了伪装,完成了与心灵最完美的对接,犁铧过处,枝枝节节,都在响着爆芽的声音。
⑥到了黄昏,祖父赶着牛从地里回来,屋里已经点上了煤油灯,灯火里的犁铧还沉浸在劳作的时态,像一条河一样淌着水,祖父把它轻轻放回墙角。
⑦祖父告诉我,这张犁是他父亲也就是我的曾祖父留下来的。曾祖父小的时候,家里开了一家药铺,后来家道衰落,药铺关了,地和房子也卖了,四十岁的曾祖父租了人家的一块地学做农活,用一张犁养活一家人。
⑧虽然我知道了犁铧的来历,打着沉重和温暖的烙印,但我还是怕它,它那冰冷的雪光里,好像总带着一股腾腾的杀气。
⑨祖父慢慢老了,用不动犁铧了,父亲接了过来,还是在同一片土地上,一次又一次把老迈的泥土一页页翻开。新翻的一页泥土,就是祖父曾经翻过的一页,只是祖父的那一页已经找不到了。父亲留下的犁痕,就是祖父当年犁出的沟壑。原来,土地和人一样,都在延续着同一条血脉。
⑩犁铧转到两个哥哥的手里时,没用上几年,村庄里的犁铧便在机器的轰鸣声中败下阵来。我家的犁铧也随着大流,沿着一条曲曲弯弯的路,走到了谢幕的时刻。
祖父和父亲用同一张犁铧,每年重复着把村庄的土地犁开,将我们这个家这个村庄的黑暗和饥饿埋进泥土,等到盛夏和寒秋,结成灿烂的谷粒。
现在,犁铧被放到一栋空房子的楼上,燕子不再来去,蛛丝横织坚结。犁铧温饱沦落到这步田地,很快衰老了,锈蚀攻陷了它的眉心。
沿袭一条血脉的犁铧,没有人再提起它,都把它给遗忘了。犁铧在空荡里看得到时间的来来回回,它在时间的来回里反刍着自己的傲慢和辉煌,反刍着一个村庄的来路。它的命运,不需要谁来预测。
村庄太小,已经容不下一张犁铧。
我偶然回去,还能看到它,只是我不再怕它,我和它默默相望,从它衰败的眉眼里,能感知到传递过来的泥土的温度。
(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开头写“犁铧把自己丢在了时间之外”,表现了犁铧虽年代久远但光洁如
新。
第③段用“梳理”“思考”等词语,暗示犁铧已预见自己和这个村庄的命
运。
第④段细致描写了祖父反复擦洗犁铧的过程,体现出祖父对犁铧的深挚感
情。
“犁铧”是贯串全文的线索,串联起“我”家几代人的生活,折射出时代
的变迁。
14.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3分)
一张张犁铧在村庄的土地里鱼一样游动,这时的村庄,撕开了伪装,完成了与心灵最完美的对接,犁铧过处,枝枝节节,都在响着爆芽的声音。
对于犁铧,“我”的内心经历了从“怕”到“不怕”的过程,其中的原因各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3分)
作者写在几代人手中犁铧命运的变化,分别寄寓了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4分)
(二)(9分)
“朱雀二号”成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
①本报北京7月12日电(记者屈畅)7月12日上午,“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按程序完成了飞行任务,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至此,“朱雀二号”成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在新型低成本液体推进剂应用方面取得突破。
②本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发射成功入轨的“朱雀二号”运载火箭为两级构型,箭体直径3.35米,全箭高度49.5米,起飞重量219吨,起飞推力268吨。火箭一级采用4台“天鹊”8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并联,二级由1台“天鹊”8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和1台“天鹊”10吨级游动液氧甲烷发动机组合而成,运载能力为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1.5吨,后续改进型可实现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4吨。
③“朱雀二号”火箭由北京的一家民营企业研发。该民营企业首席执行官向本报记者表示,甲烷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原料,使用液氧甲烷更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其特性也更适合未来重复使用火箭,最后,使用液氧甲烷作为火箭推进剂也更有利于修复火箭及其发动机。
④他坦言,将液氧甲烷推进剂应用到火箭的研发过程中,公司也遭遇过发动机震动、燃烧不充分、燃烧不稳定的问题,但通过时间的积累和多次的反复验证,研发团队得以克服这些难题。
⑤他接着表示,此次发射的“朱雀二号”火箭并未搭载卫星:“我们这次搭载了一个配重,先去验证火箭的飞行过程,包括分离过程中的可靠性。”
⑥记者经过交流还了解到目前该研发团队还在研制可以反复使用的火箭,希望未来能够打造出运力足够大、成本足够低的火箭,支撑好中国航天事业的建设。
⑦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制历经基础研究、原理样机验证阶段,进入商业航天发展与高性能发动机研制阶段。近期多款液氧甲烷发动机试车成功及8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助推“朱雀二号”运载火箭复飞成功,表明我国初步建立了开式循环液氧甲烷发动机设计、生产、试验体系,培养了相关人才队伍,研制的各型液氧甲烷发动机可逐步满足国内商业发射需求。
⑧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多家民营航天企业也正在开展液氧甲烷火箭及发动机的研发工作,且陆续取得了比较可观的成果。
(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7.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为两级构型,共采用了6台“天鹊”液氧甲烷
发动机。
B.液氧甲烷作为火箭发射的推进剂有利于修复火箭及其发动机,而且成本也
较低。
C.“朱雀二号”运载火箭搭载卫星遨游太空,目的是验证火箭的飞行过程的
可靠性。
D.我国有多家民营航天企业在进行液氧甲烷火箭及发动机的研发,已取得较
可观成果。
18.阅读新闻要关注导语,导语往往出现在新闻的第一段话中。你从这则新闻的第一段话中获取了哪些信息?(4分)
19.据说本则新闻原拟标题为“火箭应用液氧甲烷燃料历经多重考验”,与现有标题相比,你认为哪一个标题更好?谈谈你的看法。(3分)
六、作文(40分)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风华正茂,有时也会遭遇挫折;我们热情开放,有时也会受到猜忌和误会;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有时也会有乌云遮盖;我们是茁壮成长的嫩苗,有时也会遭遇疾风暴雨的伤害。但是,我们坚强不屈、坚持不懈,学会了忍耐、理解、宽容……我们在生活中成长。
请以“我在生活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抒写真情实感,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
2025年秋季八年级教学过程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第Ⅰ卷(14分,每小题2分)
一、(10分,每小题2分)
1. D(A. 瞥见—piē,B. 屏息敛声—bǐng,C. 喝彩—hè)
2. B(A. 馈退—溃;C. 入梦初醒—如; D. 杏无音讯—杳。)
3. C((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不能用来形容“水资源短缺情况”,褒贬失当,使用有误;)
4. B(A.句式杂糅,删去“为了”; C. 语义重复,可删去“大约”或“左右”; D. (成分残缺,可在“照亮”后加上宾语,如“前行的道路”或“我们前行的方向”。)
5. C(《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他的回忆性散文集是《朝花夕拾》)
二、(4分,每小题2分) 6. C (舍:舍弃) 7.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6分)
三、(17分)
8.(4分)(1)况且地位高的人之所以不得不居住在这里,为的是担任官职。(划线处为给分点,语意连贯,意思相近均可得分。2分)
(2)我问自己(这个问题),自己也不能回答。(划线处为给分点,语意连贯,意思相近均可得分。2分)
9. 作者因屡次求官未果,心情郁闷,游记中竭力强调京城春天的煞风景,以及游人的狼狈扫兴,进而回忆江南春天的美好,突出了自我的反省——舍弃家业来京师追求仕途是欠缺考虑的。(2分,意近即可)
10. (4分)(1) C (“颈联....治病和读书”错误。颈联并未涉及“读书”,且黄几复并非“治病”,而是为政。)(2分)
(2)①为官清廉,家徒四壁。②怀才不遇,从政有方。③博学多才,好读书(勤学)(答对2点即可得2分)
11. (7分) (1)隐天蔽日 (2)树树皆秋色
(3)烟波江上使人愁 (4)山随平野尽
(5)长河落日圆
(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每空1分,有漏字、添字、错字、别字、错位等,则该空不得分)
四、(8分)
12.(1)人言即信,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承诺;守信的人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失信的人会丧失一切。(意近即可,2分)
(2)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必衰。诚信就像一而澄澈的镜子,能映照每个人的心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维护个人形象,传承诚信的传统美德,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美好。(意近即可,2分)
(3)①多进行自我反省,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信”的标准;②要加强“信”的宣传教育,让人们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③社会要对不诚信的行为予以谴责并作出相应惩罚。(意近即可,答对2点就得,共2分)
(4)B (朱德曾经先后加入过同盟会、国民党,最后完全自动地找寻中国共产党,他成为三次革命的领袖,并非是“彭德怀”)
五、(21分) (一)(12分)
B (“暗示犁铧已预见自己和这个村庄的命运”有误,在文中找不到依据,属于无中生有。)(2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沉重的犁铧比作灵活的鱼,/形象地表现出祖父和其他劳作者翻地技艺的熟练。(3分)
①最初不了解它的来历,害怕它的冰冷、锐利;②得知它的来历后,虽觉得它沉重而温暖,但还是怕它的冰冷和杀气;③见识它最终的命运,还能感知到它传递过来的泥土的温度,就不再怕它。(3分)
①写曾祖父用一张犁养活家人,表达了作者的惊奇与敬佩;②写父亲接过租父的犁铧,寄寓了对传承农耕文化和延续血脉的感怀;③写犁铧在兄长手中被现代农机打败,表现了对已经逝去的乡土古老文明的留恋与反思。(每点2分,答对2点就得满分,共4分)
(二)(9分)
C (“朱雀二号”火箭没有搭载卫星,只搭载了一个配重;目的是验证火箭的飞行过程(包括分离过程中的可靠性),可能还有其他目的)(2分)
①“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发射任务成功的时间:2023年7月12日;②发射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③发射事件:“朱雀二号”成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④发射事件的意义: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在新型低成本液体推进剂应用方面取得突破。(4分)
示例:我认为现有标题更好。/现有标题用最精练的文字将本则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内容提示给读者,强调其特殊性——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原标题突出的是火箭应用液氧甲烷燃料历经的种种考验,并非本则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内容。(观点1分,分析2分,共3分)
六、(40分)20. (40分) 作文评分标准
等级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分数 (40-35) (34-29) (28-23) (22-0)
评 分 项 目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感情真挚 内容充实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感情真实 内容较充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感情基本真实 内容单薄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感情不真实 没什么内容
符合文体要求 记叙要素完整 记叙生动,描写细腻,形象丰满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记叙要素完整 记叙较生动,描写较细腻,形象较丰满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记叙要素较完整 能运用记叙、描写塑造形象 不符合文体要求 记叙要素不完整 记叙不生动,形象不鲜明
语言流畅 有文采 语言流畅 词语丰富 语言基本通顺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字体美观 字体端正 字体清楚 字迹难辨
【说明】①评分以题意、内容、记叙要素、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②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③不足600字,每少30个字扣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