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中答案】202511 七语·评分说明:主观性试题,大意正确,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即可。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一 积累与运用 ︵ 17分 ︶ 1 2分 A2 2分 B3 2分 B4 (1) 2分 A(2) 3分 示例一: 衍太太,言行不一,诱导孩子犯错,会鼓励孩子们吃冰,当孩子的母亲出来阻止时,她又立刻转变态度,假意劝说孩子 “不要吃了”,两面讨好。 示例二: 衍太太,心术不正,她教唆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变卖,事后却在外面散布鲁迅偷东西的谣言,损害鲁迅的名誉。 示例三: 陈莲河,毫无医德/唯利是图/医术低劣。不仅没能治好鲁迅父亲的病,反而用荒谬的治疗方法加速了父亲的死亡,尽显旧社会庸医的虚伪与无能。 结合事件,分析人物品行、性格。 人物1分 形象1分 相应事件1分5 6分 风正一帆悬 正是江南好风景 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二 古诗文阅读 ︵ 17分 ︶ 6 3分 D7 3分 D8 (1) 2分 谢太傅在大雪天把家人聚集到一起,和子侄辈共同讨论文章义理。 儿女1分; 大意准确、句子通顺即可。(2) 3分 我说:“像梨花在飞舞,又像柳絮乘风而起。” 大意正确、句子通顺即可,标点符号没抄写扣1分。9 2分 余与芸娘围炉煮酒/窗明几净/雪光映户 每处1分10 4分 示例一: 都简洁凝练:甲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一句话即写清人物、时间、事件;乙文 “冬夜读书,闻雪敲窗”,仅用 8 字便交代清楚了时间、事件与雪景的听觉特点。 示例二:都善用比喻…… 示例三:都运用对话描写…… 特点准确2分; 甲乙两文例子各一分; 只答特点没有分析,2分。三 现代文阅 读 ︵ 36分 ︶ 11 2分 C12 3分 示例: 表格介绍了五感观察法、连续观察法等三种观察方法,以及每种方法的操作要点、适用场景与写作价值。13 3分 示例一: ①联想观察法(此空不单独赋分) ②观察事物时,结合其特征展开联想(如看到落叶,联想到时光流逝;看到路灯,联想到守护) ③写景抒情、写人记事抒情 ④丰富文章内涵,提升文字的文学性与思想深度 言之成理即可14 4分 ①最初被反锁家中时 ②逐渐融入,享受田野生活 ③长大后回望 ④将这段时光视为独有的记忆宝藏 表意清楚、意思接近即可,每点各1分。15 4分 “挖”“塞” 两个动词展现 “我” 在田野中随性自在的状态,“酸溜溜” 则是从味觉角度具体描绘马齿苋的味道,生动还原田野生活的野趣,这些加点词共同体现了 “我”童年时在田埂上的快乐。 表意清楚、意思接近即可。每点1分。16 4分 示例一: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仿佛能一直奔向晚霞” 突出了“我”内心的愉悦与轻松,表现了 “我” 在田野嬉闹后虽累却无比快乐的心情,凸显了童年时光的美好。 示例二: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用“汗水”“衣服浸湿” 写出玩耍后的疲惫,与“浑身轻快得像要飘起来”形成反差,表现了 “我” 在田野嬉闹后虽累却无比快乐的心情,凸显了童年时光的美好。 答夸张,表意清楚、合理可给4分; 答夸张和对比,意对可给4分; 只答对比,最多给2分; 只有修辞,没有分析,给1分。17 3分 这段时光里有“我”与乡村孩子的纯真友谊、田野里的自然野趣,它还承载着 “我” 对童年、对自由的美好回忆;这段时光是 “我” 独特的经历,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表意清楚、合理即可。 每点1分。18 3分 我认为修改成“我的童年回忆”不好。因为“田埂” 点明核心场景,“自由” 突出童年生活的关键特点,还能激发读者对于相关场景的具体联想;并且与文中 “我” 对自由的渴望更契合,更富有诗意;相比之下,“我的童年记忆” 过于宽泛、直白。 答修改不好,大意对,答出三层,即可给全分; 答“我的童年记忆”也很好,最多给2分。19 3分 引用俗语点明春天作为 “开端” 的意义,将前文人们的迎春活动升华为对 “希望与规划” 的感悟;收束对人群活动的描写,为后文赞美春的特质做铺垫,增强文本的文化底蕴。 点明意义1分; 增强文化底蕴1分; 其余各层再答出一层即可。20 4分 作者用 “娃娃”“小姑娘”“健壮青年” 设喻,分别展现春的新生、娇美与活力,表达对春的赞美与对未来的憧憬。 三层完整,给3分,语句通顺加1分。21 3分 示例一: 诗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共性:《春》用比喻赞春的生机与活力,此诗句以 “万紫千红” 绘春的绚烂,二者均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传递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之情。 言之成理即可写作(作文30分)22.质量评分标准:等 级 内 容 语 言 结 构一类文 30-28分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内容充实,中心明确,切合题意,思想感情真实、健康。 行文流畅,语言准确生动。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层次清晰,分段恰当。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二类文 27-25分 表达方式比较恰当,较切合题意,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较具体,中心较明确 语言通顺(病句不超过 3 个),有个别错别字,语言比较准确 详略较得当,结构较完整,有条理。分段较恰当三类文 24—22分 表达方式单一,基本切题,思想比较健康,有一定中心,内容较简单,欠具体 语言大体通顺(病句不超过 6 个),有少量错别字 结构基本完整,个别段落行文条理不够清楚。分段基本恰当四类文 21—19分 不切题,思想尚健康,中心不明确,内容比较空泛,错别字较多。 部分语言欠缺通顺,病句多(病句超过 7 个) 结构层次混乱,不成篇。五类文 18分以下 不切题,思想不健康,无中心,内容太空泛,字数不足 语言不通顺,错别字多 结构不完整,层次混乱。凌海市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命源人:刘畅)注意事项:考生答题时,必须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纸)上,答案写在卷纸上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2分)A.授取(jué)衡盘(idng))菌萏(han)人迹罕至()B.沁凉(Xim)搁置(gē)静谧(mi)鸦鹊无声(que)C.寂寞(mò)取诀(jué)啄食(zhuo)翻来覆去(f)D.徘徊(pi)阐释(chan)徜徉(xiang)茫然无错(cuo)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周末的博物馆总是驱丝,来自各地的游客驻足观赏,但没有人因为人多而须踩,题都沉浸在文化的熏陶中。博物馆的讲解员也一直用邀的态度解答游客提出的问题,还带领大家仔知地选展斤里的珍贵文物。A梢无声息反倒和谐鉴赏B.人声鼎沸反而和蔼欣赏C门可罗雀相反和睦赏析D.人来人往而且亲和鉴别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为你的快乐感到很快乐。”句中的两个“快乐”在这个语境中词性相同。B.“熟透的柿子红着脸,扒着枝头朝树下的孩子招手,盼着有人把自己抱进温暖的竹篮。”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C“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句中的“咕咕”是动词,用于形容冬水冒泡了。七年级语文-1D.“我们要积极改进自身的缺点,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进步。"这句话没有语病。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1)下列各项中表述无误的一项是(A)。(2分)A敬漾词使用需得体,称呼他人母亲可用“令堂”,称自己的见解可用“浅见”;邀请他人用“敬请光临”,表示感鸿用“不胜感激”。B.“天净沙”是马致远从民间曲调中得到灵感后原创的曲牌,体现了散曲“雅俗结合”的特点。C老含,原名周树人,字舍子,因创作了大量反映北京市民生活的作品,被称为“人民艺术家”,小说《路驼祥子》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D织观唐代诗歌发展,李白的创作标志着现实主义的高峰,杜甫的创作则为浪漫主义诗歌开辟了道路,二人共同推动了唐诗的繁荣。(2)在以下作品形象中,出自《朝花夕拾》并且深受鲁迅厌恶的有谁?请选出一位,并结合作品内容说明理由。(3分)》备选人为:无常土衍太太陈莲河藤野先生此处不答题然5.古诗文默写。(6分)(1)潮平两岸阔,%经。(王湾(次北固山下))(2),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经,小桥流水人家,速。(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最能体现李白浪漫主义诗风,将情感与自然意象融合,传递深厚情谊的诗句是:逸,丝丝。七年级语文-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期中答案】七语.docx 扫描全能王 2025-11-05 08.19_加水印.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