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专项复习卷(5)世界现代史选择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州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专项复习卷(5)世界现代史选择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苏州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专项复习卷(5)
世界现代史选择题
1.“新政对于美国而言是一场深刻的历史性变革,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新政使得联邦政府的地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联邦政府的职和权都空前集中,国家权力全面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从罗斯福本人到他的‘新政’谋士们都认为一个关心群众福祉但犯错误的政府比一个漠视人民疾苦却无所作为的政府好。”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改变美国政权性质
C.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D.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2.“……带来了更为高效且便利的动力来源,自那以后,工厂选址不再局限于河流附近,即便距离河流较远的地方也能够进行建设了。而且,工厂的规模得以进一步扩大,部分工厂所雇用的工人数量甚至超过了1000人。”使大工厂成为可能的重要发明是(  )
A.凯伊发明的飞梭 B.哈格里夫斯的珍妮机
C.瓦特改进蒸汽机 D.斯蒂芬森的蒸汽机车
3.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在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后来勃列日涅夫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这两次改革都没有救治其经济发展的痼疾,根本原因是(  )
A.改革未突破苏联模式 B.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C.民族解放运动的失败 D.马歇尔计划的失败
4.“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留下的混乱,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教训: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我们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作出必要的结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材料是(  )
A.美苏争霸的演进过程 B.欧洲联盟成立的影响
C.西方各国经济的状况 D.西欧走向联合的背景
5.下列战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日本偷袭珍珠港 ②斯大林格勒战役 ③凡尔登战役 ④诺曼底登陆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④①D.③①④②
6.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840年 1870年 1900年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2% 14.8% 8.4%
A.海外殖民活动的影响 B.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加快
C.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D.英国与荷兰、法国殖民争霸
7.1941年12月7日早晨,美国太平洋舰队布雷指挥官罗彻福特发现多架带有“太阳”标志的飞机掠过福特岛,并且听到炸弹爆炸的声音。他此时正在经历的战役是(  )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日本偷袭珍珠港 D.诺曼底登陆战
8.某校历史小组准备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一篇文章,搜集了如表所示资源。判断该文章的主题是(  )
照片:扎格鲁尔纪录片: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期刊:《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初探》
A.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B.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9.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及1913年的一半,播种面积只及1913年的86%,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的13.8%,人民生活困苦,连最起码的生活物品都非常缺乏。为改变苏俄困境,列宁(  )
A.进行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发动十月革命
10.下表是20世纪的两部电影作品。其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
片名:《铁幕》上映时间:1948年5月制作国家:美国剧情简介:苏联共产主义扩张背景下,铁幕后苏联的黑暗统治 片名:《银灰色的粉末》上映时间:1953年制作国家:苏联剧情简介:美国研发放射性武器企图报复苏联
A.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B.美苏间的冷战对峙
C.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D.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1.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公众号推送了以下专题资源包。据此可判断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
资源 名称
论文 《绥靖政策的缘由及其影响》
视频 《偷袭珍珠港》
条约 《联合国家宣言》
图片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凡尔赛体系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两极格局解体
12.《后美国世界》认为:“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这里的“群雄竞起”指的是(  )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B.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C.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 D.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
13.某同学整理出下框所示学习笔记。据此推断,该同学学习的主题是(  )
1951年 利比亚宣布独立1953年 埃及共和国成立1960年 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非洲年”)1962年 阿尔及利亚获得独立1990年 纳米比亚独立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扩展 B.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
C.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D.战后世界秩序逐渐形成
14.对下面地图解读正确的是(  )
A.欧洲正在走向联合,一体化进程加快
B.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处于东西夹击之中
C.修建柏林墙,德国分裂,美苏对抗升级
D.德国法西斯疯狂扩张,加速了二战爆发
15.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迭代,大量重复性劳动的岗位正在逐渐被智能系统取代,也出现了机器学习工程和人工智能系统维护等很多高技能工作。这表明人工智能的发展(  )
A.导致世界各国普通民众生活质量下降
B.推动了就业结构的调整
C.成为了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唯一途径
D.违背了工业化发展潮流
16.十月革命后的苏俄(联)成为了国际社会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下图记载了部分国人观察苏联后留下的回忆,反映了苏联的一系列变化。观察下述内容,这一转变得益于(  )
李彦士和沈嗣芳于1930年在莫斯科观察到,市民“无不鸠形鹤面、形同乞丐”。 1931年春,萧淑宇前往德国的途中,从火车车窗看到苏联的农村和城市建设“很有一种新的精神”。 1934年蒋廷黻考察苏联后说“从建设及生财方面看,也没有问题,是在普道国家水平线之上”
A.十月革命的胜利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的调整 D.苏联模式的影响
17.某小组在开展“历史地图上的世界格局”主题学习时,收集到以下两幅地图。图中国家疆界发生变化的主要文件依据是(  )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北大西洋公约》
18.在俄乌冲突爆发前,普京曾指责北约违背承诺频繁东扩,并将乌克兰加入北约视为“对俄国家安全的直接威胁”。有学者认为朝鲜战争与俄乌冲突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据此可知,俄乌冲突(  )
A.是美苏冷战的延续 B.源于美俄地缘角力
C.促成国际格局巨变 D.反映意识形态斗争
19.“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导致三次权力转变的因素分别是(  )
A.新航路开辟——第二次科技革命——苏联解体
B.两次工业革命——南北战争——美日欧三足鼎立
C.殖民扩张——南北战争——苏联解体
D.民主制度的确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20.福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写道:“1929-1932年无疑是一道深谷……在思想知识界及政治舞台上,共有三股势力争霸。马克思共产主义是其一;第二种势力则是改良式的资本主义;至于第三条路,就是法西斯路线了。”走上第三条道路的国家是(  )
A.苏联、日本、德国 B.意大利、美国、苏联
C.中国、美国、德国 D.德国、日本、意大利
21. 1947年,法国政府对煤、电、钢铁等六种主要工业部门规定了为期四年的生产指标,同时由政府出资兴建大型电力工程。这说明战后法国(  )
A.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B.开启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C.消除了经济危机隐患 D.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2. 下表是“二战”期间三次重要国际会议的基本情况。三次会议的相同历史作用是(  )
会议名称 时间 参会国 主要内容 作用
华盛顿会议 1942年1月 美英苏中等国 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 美英苏 商谈对德政策和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欧洲战事结束后参加对日作战 进一步协调了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了战胜德、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波茨坦会议 1945年7月 美英苏 重申雅尔塔会议精神,发表了《波茨坦公告》 加速日本法西斯的灭亡
A.都体现了国际合作精神 B.都加速了二战的胜利进程
C.都表达了实现和平的愿望 D.都是大国主导的国际会议
23.在漫画中,“山姆大叔”(美国)是病人,罗斯福总统是医生,国会是护士。该漫画表达的旨意是
A.个人社会角色都可能发生变化 B.希望罗斯福通过新政拯救美国
C.美国需不断完善失业救济体系 D.新政无法改变美国的根本问题
2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意大利加入同盟国集团;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到协约国集团一方作战。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意大利反复无常,不讲信誉
B.协约国方面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
C.同盟国集团是非正义的不得人心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切以利益为前提
25.“罗新福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后来被称作‘新政’,其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Recovery)和救济(Relief)。罗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罗斯福通过“新政”使美国未来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威胁
B.罗斯福实施“新政”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C.罗斯福“新政”旨在摧毁资本主义经济,颠覆资本主义制度
D.罗斯福暂时通过“新政”辅助美国渡过困难,过后终将废除
26.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经济危机时审时度势,进行大胆突破,实行以“3R”工程”(复兴、救济、改革)为核心的新政。这一“大胆突破”的前提是
A.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B.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C.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27.“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以下解读最全面的是(  )
A.工业化推动了环境保护 B.工业发展创造巨大财富
C.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 D.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28.斯大林对罗斯福说:“但总统阁下,我用什么理由来说服苏联人民,在刚完成对德国如此损失重大的战争后,再对日宣战?”罗斯福淡淡一笑:“您认为旅顺、大连、中长铁路作为理由够不够呢?”斯大林吐出一口轻烟:“我认为加上外蒙和库页岛南部大概差不多了。”两人相视都笑了起来。与材料相关的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
29.以下是某校历史研究小组为研究欧洲某时期的整体特征而整理的目录。由此可知,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
一、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启蒙运动高潮的来临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三、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工业革命的发展与扩展四、海外殖民掠夺:英、法、荷的殖民活动
A.欧洲扩张的时代 B.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C.资本的原始积累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30.美国人哈默(1898-1990)23岁时在父亲的影响下到访苏俄,获得西伯利亚一座石棉矿的特许 经营权,成为在苏俄第一个取得矿山开采权的外国人。81岁时又应邀访问中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上述商业活动发生时,苏俄与中国
A.都在医治战争带来的严重创伤
B.都在巩固新生的政权
C.都在推行社会主义改革
D.都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
1-10 DCADB BCBBB
11-20 CABDB DABAD
21-30 DBBDB ADDA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