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2025-2026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2025-2026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一2026年七年级上学期综合练习(一)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本考场试卷序号
1.考试时间60分钟
(由监考填写)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00分
题号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考古工作者在北京人遗址共发现了6个较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些化石可用于研究
A.人类起源
B.农耕生活
C.部落联盟
D.社会制度
2.我国境内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原始人类是
(
A.山顶洞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元谋人
3.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半个世纪前,杂交水稻在中国率先成功研发并大
面积推广,助力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七千年前,长江中下
游开始人工栽培水稻,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栽培水稻的原始农耕遗址是
(
A.山顶洞人遗址B.半坡遗址
C.东湖林遗址
D.河姆渡遗址
4.人类、粮食和祖先崇拜,是中华文明不可须臾或缺的三个根本内容。下列选项中,与“祖先崇
拜”直接相关的是
A.元谋人牙齿化石
B.粟和装粟的陶
C.人面鱼纹盆
D.陕西黄陵轩辕庙
5.在我国古文献中,记录有这样的传说:神农“作耒耜,教天下种谷,立历日…”这一传说
A.没有来源完全不可信
B.含有原始农业信息
C.反映了私有制的出现
D.与考古发现完全一致
6《礼记·礼运》中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天下为家”所指制度开始的
标志是
A.禹传位给伯益
B.舜传位给禹
C.启承父,家天下
D.汤战胜桀
7.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
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
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或木牍上
C.丝帛或麻布上
D.宣纸上
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ZK)
8.殷墟出土了大量的贝,商朝时期的一些文字都含“贝”字(如下表)。据此判断,贝在商朝应
该是
甲骨文


对应汉字


A.货币
B.礼器
C.食器
D.酒具
9.商朝多次迁都,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
A.阳城
B.毫
C.殷
D.镐京
10.“春秋无义战”是孟子对争霸战争的评价。下列与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

A.巩固了周王室
B.给社会带来灾难
C.有利于国家走向统
D.促进了民族交融
11.他任用管仲为相,“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成为春秋一霸。材料中的“他”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12.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向齐国朝
贡11次,朝贡晋国20次。这说明
A.周王不是鲁国宗亲
B.周天子势力与齐、晋势力差不多
C.周王室地位已经衰落
D.鲁国国君是春秋霸主
13楚王问鼎、卧薪尝胆、合纵连横、远交近攻、围魏救赵,这些成语和典故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
时期
A.和平稳定
B.战乱不断
C.经济发展
D.文化繁荣
14.下列不属于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的是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牧野之战
D.长平之战
15.从东汉起,“天府之国”就是成都平原代名词,而把成都平原塑造成“天府之国”的第一推动
力是一座古老的水利工程。这座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灵渠
C.长城
D.阿房宫
16.“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体现了《道德经》
A辩证法的思想
B.“兼爱”“非攻”的思想
C.“仁”的思想
D.以“法”治国的思想
17.“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后来“皇帝”成为了封建国家最
高统治者的称谓。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是
)
A.黄帝
B.禹
C.刘邦
D.秦始皇
18.“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它的兴修,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
交通。这一水利工程是
A.大运河
B.郑国渠
C.灵渠
D.白渠
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ZK)2025一2026年七年级上学期综合练习(一)
历史试卷参考芳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A2.A3.D4.D5.B6.C7.A8.A9.C10.A11.A12.C13.B14.C
15.A16.A17.D18.C19.B20.B
二、组合列举题(每空1分,共8分)
21.(1)炎帝和黄帝(2)姜尚(吕尚、姜子牙、姜太公)(3)李冰(4)屈原
22.(1)元谋人(2)商朝(3)战国七雄(4)巨鹿之战
三、史料解析题(23题12分,24题8分,25题12分,共32分)
23.(1)北京人;(1分)距今约70万~20万年;(1分)学会使用火。(意思对即可,1分)
(2)河姆渡人;(1分)半坡人。(1分)》
(3)舜:(1分)禅让制;(1分)疏导的方法。(1分)
(4)生产工具:铁制农具;(1分)耕种技术:牛耕。(1分)作用:使农业的深耕细作、山林
的开发、耕地的扩大都具备了条件,粮食产量有了明显增长,人口也不断增多。铁制
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2分,意思
对即可)
24.(1)A:公元前2070年;(1分)B:纣;(1分)C:周武王。(1分)
(2)司母戊鼎(或后母戊鼎):(1分)是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之一;(1分)一言九
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一个即可,1分)
(3)末代君主残暴昏庸;不体恤民力。(2分,意思对即可)
25.(1)①无为而治;(1分)②仁;(1分)③“兼爱”“非攻”;(1分)④韩非。(1分)
(2)商鞅。(1分)法家。(1分)经济措施:废除旧的土地制度;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
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2分,答出两点即可)
(3)百家争鸣。(2分)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创新,古为今用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四、活动探究题(26题11分,27题9分,共20分)
26.(1)A:禹,夏朝。(2分)B:世袭制。(1分)
(2)分封制;(1分)进献贡赋;军队服从周王调遣。(意思对即可,1分)
(3)C:丞相;(1分)D:郡;(1分)郡县制。(1分)
(4)E:皇帝;(1分)F:皇权至上(总揽全国的政治、军事、财政等一切大权或至高无上);
(意思相近即可)(1分)G:相对分散。(意思相近即可)(1分)
27.(1)赢政;(1分)公元前221年;(1分)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
民族的封建国家。(1分)
(2)小篆:(1分)圆形方孔半两钱。(1分)统一度量衡。(1分)
(3)为了防御匈奴的进攻;(1分)秦末农民大起义:(1分)秦的暴政。(1分)
历史答案第1页(共1页)(ZK)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