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及解析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答案:B解析:金线蛭身体由许多相似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河蚌具柔软身体且有贝壳,属软体动物。答案:C解析:四大家鱼(青、草、鲢、鳙)因食性差异占据不同水层,体现生态位分化。鱼体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游泳动力主要来自躯干和尾部摆动,鳞片黏液作用是减少阻力。答案:C解析:青蛙成体需皮肤辅助呼吸,蜥蜴肺更发达适应陆地生活。两栖类生殖仍依赖水环境。答案:A(正确5个)解析:①正确(刺细胞为腔肠动物特征);③正确(蛔虫角质层适应寄生);⑤正确(河蚌鳃呼吸);⑦正确(鳄鱼卵具坚硬外壳);错误项:②涡虫为扁形动物(两侧对称);④蝙蝠为哺乳动物(无气囊);⑧蚯蚓属环节动物。答案:B解析:屈肘时肱二头肌(a)收缩,肱三头肌(b)舒张。舵手屈肘动作与之相反。答案:A解析:先天性行为(如鸟筑巢)不需学习。山雀开瓶盖属学习行为。答案:D解析:生态平衡指动态平衡,非数量恒定。青蛙捕虫、蚯蚓分解均体现生态作用。答案:B解析:细菌菌落较小且表面光滑,真菌菌落常呈绒毛状,颜色多样。答案:B解析:青霉的⑥为孢子梗,营养吸收由④营养菌丝完成。答案:D解析:转基因技术可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生产药物。根瘤菌固氮为植物提供氮素。答案:D解析:豆科>豇豆属,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多。绿豆与赤小豆同属,亲缘最近。答案:D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层次,基因多样性是实质。答案:A解析:扦插、嫁接、组织培养属无性生殖,玉米杂交为有性生殖。答案:C解析:“蜻蜓点水”为产卵行为,非取食。答案:B解析:“啄春泥”描述筑巢,非求偶。鸟卵气孔位于钝端,保证胚胎呼吸。答案:C解析:Bt基因控制杀虫蛋白合成,细菌基因位于细胞质中。答案:B解析:②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答案:A解析:隐性遗传病需两个隐性致病基因,近亲增加隐性基因结合概率。答案:C解析:性别由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合(XX/XY)决定,Y染色体仅传男性后代。答案:B解析:不可遗传变异由环境引起(如晒黑),遗传物质未改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21. 答案:(1)生物种类(2)胎生哺乳;气囊;肺(3)恒温(4)建立自然保护区答案:(1)甲、乙;有无细胞结构;无成形的细胞核(2)丁(3)遗传物质;③(DNA)答案:(1)甲(2)形成层(3)D→A→B→C;完全变态;C(4)②答案:(1)相对性状;长翅(2)Bb;25%(3)BB;B答案:(1)酸奶(2)二氧化碳(3)接种;酸奶添加量(4)保持温暖环境;开盖观察导致杂菌污染2024 - 2025 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八年级生物学科 试题卷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 50 分钟,满分 50 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共 2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1. 金线蛭属于寄生水蛭的一种,它可以吸附在水蚤、河蚌身上,来吸食它们的体液。那么在分类上,金线蛭和河蚌分别属于( )A. 环节动物 节肢动物 B.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C. 线形动物 软体动物 D. 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2. 鱼有的生活在浩瀚的海洋中,有的生活在淡水水域。下列有关鱼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鱼的身体分为头部、颈部、躯干部、尾部四部分B. 鱼类游泳的动力来自于鳍的摆动C. 四大家鱼的食性不同,生活的水层也不同D. 鱼的体表常有鳞片覆盖,鳞片的表面有滑滑的黏液,增大水中阻力3. 《七绝·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诗词中描写的青蛙是生态守护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青蛙幼体用鳃呼吸,成体只用肺呼吸B. 青蛙的前肢发达,可支撑身体C. 蜥蜴的肺比青蛙的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D. 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4. 下列动物与其结构、功能、特点匹配正确的有几个?( )①水螅——身体辐射对称、有刺细胞②涡虫——辐射对称的身体,靠可伸缩的管状的咽捕食③蛔虫——寄生、体表有角质层、无运动器官④蝙蝠——前肢变成翼、体温恒定、有气囊辅助肺呼吸⑤河蚌——有外套膜、靠鳃呼吸⑥蝗虫——胸部有足和翅⑦鳄鱼——用肺呼吸,产有坚韧卵壳的卵⑧蚯蚓——属节肢动物,可以靠环带区分头尾A. 5 个 B. 6 个 C. 7 个 D. 8 个5. 赛龙舟(如图甲)是我国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运动员动作的完成离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B. 舵手屈肘时,图乙中的肌肉 a 舒张、肌肉 b 收缩C. 鼓手击鼓时,需要骨、关节和骨骼肌三者的协调配合D. 桡手摇桨时,关节能灵活运动与关节软骨和滑液有关6. 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动物的行为都必须通过积累生活经验获得B. 山雀偶然打开了奶瓶,发现牛奶就喝,这属于先天性行为C. 在学习绕道取食的过程中,小狗比小鸡学会的更快D. 相对于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使动物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7. 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 青蛙捕捉害虫,可以维持稻田的生态平衡B. 蚯蚓通过取食、消化、排泄等活动,促进物质循环C. 松鼠将收获的松子藏在地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D.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维持在恒定的状态8. 下列关于菌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许多细菌或真菌堆积在一起形成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B. 依据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C. 细菌的菌落一般比真菌的菌落大D. 细菌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9. 如图是丽丽绘制的酵母菌(甲)和青霉(乙)的形态结构简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中有液泡和细胞壁B. 青霉的⑥直立菌丝能吸收营养物质C. 图示酵母菌正在进行出芽生殖D. 青霉的颜色呈青绿色,是④孢子的颜色10. 细菌和真菌与人类以及动、植物关系密切,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花生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为花生提供有机物B. 人体肠道内的细菌大多是有害的,应服用抗生素进行灭菌C. 冬虫夏草的形成与细菌感染蝙蝠蛾幼虫,导致幼虫僵化死亡有关D. 将人的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可用于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11. 如图是豆科的部分植物分类关系图,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A. 菜豆、绿豆、赤小豆属于同一个分类等级B. 三种植物中绿豆与赤小豆的亲缘关系较近C. 绿豆与赤小豆的共同特征比绿豆与菜豆的多D. 豆科所包含的植物种类比豇豆属的少12. 2024 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多样性指的就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量引进外来物种C. 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全面禁止开发和利用任何生物资源D. 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13. 飘飞的杨絮来自杨的雌株。用杨的雌株枝条扦插繁育新植株,逐渐替换雌株,是解决杨絮飘飞的一种方法。下列实例中,与杨的扦插不属于同一种生殖方式的是( )A. 玉米杂交育种 B. 人参组织培养 C. 桃的嫁接 D. 体细胞克隆牛14. 我国有着悠久的科学研究史,其中有不少成语和诗句都蕴含着生物生殖现象。下列对生物生殖发育阶段的描述,分析错误的是( )A. 金蝉脱壳——蜕皮B. 作茧自缚——化蛹C. 蜻蜓点水——取食D. 风吹绿水皱,蛙鸣翠荷惊——求偶15.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都是白居易描写燕子繁衍后代的诗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描述的是燕子的育雏行为B.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述的是燕子的筑巢行为C. 燕子能产有硬壳保护的卵,卵壳上有许多肉眼可见的气孔D. 鸟类在养育幼雏期间捕食大量农业害虫,我们要爱护鸟类16. 运用转基因技术,将苏云金杆菌的抗虫 Bt 基因转移到优质油菜中,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油菜。这一品种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特异的杀虫蛋白,对菜青虫有显著抗性,能大大减轻菜青虫对油菜的危害,提高油菜产量,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Bt 基因位于苏云金杆菌的细胞核中B. Bt 基因含有菜青虫的遗传物质C. 转基因抗虫油菜能产生杀虫蛋白是由于 Bt 基因的作用D. 转基因抗虫油菜产生的杀虫蛋白属于无机物17. 如图是染色体结构图解,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①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在人的体细胞内成对存在B. 图中②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为双螺旋结构C. 染色体主要是由 DNA 和蛋白质构成D. ②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18. 禁止近亲结婚可减少遗传病的发生,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致病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B. 携带致病基因一定患遗传病C. 近亲结婚后代一定患遗传病D. 禁止近亲结婚可避免染色体数量的变化19. 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与基因无关B. 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精子或卵细胞中C. 受精作用完成后,孩子的性别就已经确定了D. 男性的 Y 染色体既能传给女儿也能传给儿子20. 下列变异实例中,属于不可遗传变异的是( )A. 应用太空育种技术培育的太空椒B. 被太阳晒出来的古铜色皮肤C. 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小孩D. 通过杂交技术获得的杂交水稻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30 分)二、非选择题(请在“___”上填写文字内容,在“[ ]”内填写标号。每空 1 分,共 30 分)21.(6 分)请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海南省是我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热点地区之一。据统计,海南省野生维管束植物、鸟类、兽类、两栖类、爬行类分别占全国物种总数的约 19%、31%、19%、7%和 22%,鱼类与药用资源分别约 2321 种和 3100 余种,特有动植物 442 种,红树林植物涵盖全国所有种类。【资料二】近年来,我国通过多种措施,有效增强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亚洲象、雪豹、东北虎、海南长臂猿、苏铁、兰科植物等 300 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亚洲象野外种群增至 300 多头,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增至 6 群 37 只,白头叶猴野外种群增至 1300 多只,朱鹮野外种群超过 7000 只,全球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 698 只。(1)资料一和二中提到的生物多样性直接体现了 __________的多样性。(2)资料二中,除朱鹮外,其它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__________;朱鹮的呼吸特点是:有_____辅助_____呼吸,其意义是:在吸气和呼气过程中均能进行气体交换,保证飞行过程中氧气的供应,从而保证了飞行过程中能量的供应。(3)资料二中提到的动物,体温都不会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属于______动物。(4)你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22.(6 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图中甲~戊是 5 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1)图中所示的微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__________(填代号)。将丙、戊分为一类,其它为另一类,分类依据为 __________。与乙和丁相比,甲最明显的不同之处是 __________,因此属于原核生物。(2)在我国唐朝,长安城的裁缝常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上,防止伤口发炎,推测“绿毛”可能是图中的 _______(填代号)图的生物,该生物属于多细胞真菌。因为长有“绿毛”的糨糊中可能含有抗生素,可以防止伤口发炎。(3)丙、戊形态结构最相似,都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__构成。图戊可以识别特定细菌,其攻击具有特异性,用它治疗细菌感染不会杀伤人体内的其他有益菌。戊所示噬菌体攻击细菌过程中,进入细菌体内的是 _______(填代号)。23.(6 分)探索生命奥秘,体会生命之美。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如图是几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据图回答问题:(1)上述四幅图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图 _______。(2)苹果树上结出了梨是利用了图甲所示的技术,该技术成功的关键步骤是要确保图甲中的 a、b 两部分的 __________紧密结合。(3)若图丙中 D 表示家蚕发育过程中的受精卵,家蚕的发育过程可表示为 ____(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____________,若 D 表示蝗虫的卵期,蝗虫又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图丙中 _______(填图中字母)。(4)丁为已受精的鸡卵结构图,将来能发育为雏鸡的结构是[______](填标号),里面包含有细胞核。24.(6 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如图是利用果蝇进行的遗传实验,综合应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个体既有长翅的又有残翅的,这种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根据图1中果蝇翅型在亲代与后代的表现规律可以判断出______为显性性状。(2)若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图1中亲代长翅个体的基因组成都是______,子代中出现残翅的几率为______。(3)如果图2中的子代全部为长翅,则亲代中的长翅果蝇基因组成是______,产生的生殖细胞基因组成为______。25.(6分)生物课上,老师开展制作发酵食品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并进行了分组交流。活动内容包括3个小组制作不同的发酵食品并进行展示交流。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制作馒头】如图是甲组制作馒头的操作过程:【探究酸奶】如下表是乙组“探究酸奶和纯奶的不同配比对酸奶制作口感的影响”实验:组别 添加酸奶量(/100mL纯奶) 培养温度(℃) 口感A 1勺 36 酸味较淡B 1.5勺 36 酸度适中C 3勺 36 略酸【制作米酒】下列是丙组制作米酒的实验步骤:①将糯米浸泡一天后淘洗干净,蒸熟后晾凉;②将晾凉的糯米与酒曲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③将混合后的糯米放入消毒好的容器中,压实后中间挖一个凹坑;④将容器放在温暖的地方,每天开盖观察;⑤3天后,发现米酒发霉,被杂菌污染了。(1)上述三种发酵食品中,利用细菌制作而成的是______。(2)甲组制作馒头时,面团中出现的孔隙是酵母菌产生______的结果。(3)乙组制作酸奶的过程中,往容器里添加酸奶的做法相当于培养细菌一般方法中的______步骤,实验变量是______。(4)丙组制作米酒的过程中为保证微生物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温度条件,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天后发现米酒发霉,被杂菌污染了,结合其制作过程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参考答案及解析.docx 河南省郑州市经开区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生物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