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嘉祥外国语学校2025-2026九年级化学上期第二次月考测试题(1-4单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嘉祥外国语学校2025-2026九年级化学上期第二次月考测试题(1-4单元)(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化学上期第二次月考测试题(1~4单元)
(满分:100分 测试时间:60分钟)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共14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酒精可作为燃料
B.用金属铜做导线
C.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2.(3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泥水 B.处理废弃试剂
C.倾倒液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
3.(3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氯化钙:CaCl
B.H2O中2表示水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C.5个硫离子:5S2-
D.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4.(3分)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加热水,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②>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③
C.水分子的质量:①=②=③
D.①→②的过程中水分子由无序排列变为有序排列
5.(3分)铜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铜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的数值为18
B.铜元素位于第四周期
C.铜原子的中子数为29
D.Cu2+的核外电子数为27
6.(3分)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过氧化氢分解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甲中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是因为过氧化氢常温下不分解
B.实验甲、乙说明MnO2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C.实验乙、丙说明反应前后MnO2的化学性质不变
D.要说明MnO2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称量实验前后MnO2的质量
7.(3分)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变化Ⅰ发生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B.变化Ⅰ过程中原子种类不变
C.变化Ⅲ为化学变化
D.图中A为混合物,B为化合物
8.(3分)下图表示几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一种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可生成另一种物质(反应的条件已经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化①的另一种反应物一定是C
B.转化②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
C.若转化③是分解反应,X中一定含有O元素
D.转化④的现象为产生白色烟雾
9.(3分)电解水实验在化学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极端产生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B.N极端和M极端产生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
C.该实验能够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两种物质组成的
D.该实验能够说明相同状况下氢气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高
10.(3分)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试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氧气传感器测得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加热铜丝约20s左右白磷开始燃烧
B.反应时,集气瓶内可观察到产生大量白烟
C.该实验中白磷未将瓶内的氧气完全耗尽
D.倒吸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等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11.(3分)芹菜中的芹黄素(C15H10O5)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学活性。下列关于芹黄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12.(3分)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所选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方案 所选试剂或方法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肥皂水
B 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 燃着的木条
C 鉴别二氧化锰和炭粉两种黑色粉末 加水溶解,观察是否溶于水
D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13.(3分)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最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则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14.(3分)学会识图能发展科学思维。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分解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B.红磷密闭容器中燃烧至熄灭
C.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D.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二、填空题(共4题,每空1分,书写文字表达式每个2分,共27分)
15.(4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汞原子:   ;
(2)氨分子:   ;
(3)铝离子:   ;
(4)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16.(8分)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   种元素。
②D中   。
③E中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5分)“化学家的主要工作是耕耘元素周期表”,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①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②16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比较容易   选填“得”或“失”)电子,该元素属于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③He和Mg的化学性质   (选填“相似”或“不相似”);原子序数为12和17的元素组成的物质化学式为   。
17.(7分)暴雨过后的河水浑浊不堪,康康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A物质的名称是    ,操作①是    。
(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下列装置中的   (填序号)。
(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  区分硬水和软水,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   水。所以康康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操作③,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
(4)康康同学的净化水过程和自来水厂净化水过程相比,多余的操作名称是:   。
18.(8分)已知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状况下,A、C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D、E为气体,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   。
(2)物质B在反应①中的作用是   。
(3)(3分)写出反应②的符号表达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4)若物质F在D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写出反应③的符号表达式   。
(5)若反应③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写出反应③生成物的化学式   。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每空1分,文字表达式每个2分,共24分)
19.(14分)在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常用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如下图所示的四种: 请回答:
(1)采用途径丁来制取氧气,这种方法是   (填“物理”或“化学” )变化。以绿色化学的理念,你认为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   (填“甲”、“乙”或“丙”)途径更能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2)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些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仪器的名称:a   。
②装置A有一处明显的不符合题意,可以通过调节螺旋按钮   (选填“K1”、“K2”、“K3”)进行改正。
上述装置改正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③实验室采用途径甲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编号),试管口要放   ,目的是    ,用E装置收集气体,当   时开始收集氧气,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   放在桌面上。
④采用途径乙制取氧气,如需随时控制生成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填编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如用D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   。
⑤若医院利用F装置来观察给病人输氧情况,导管   (填“c”或“d”) 端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20.(10分)实验课上,同学们做了电解水的实验
(1)电解水时,通常要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目的是   。
(2)写出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   。
(3)某同学在做电解水实验时,向水中加入氯化钠,发现与正极相连的石墨电极上出现黄绿色气体。
[提出问题]加入氯化钠的水通电时,石墨电极上分别生成了什么气体?
[查阅资料]①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1体积水里能溶解2体积的氯气;
②氯化钠溶液就是在水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提出假设]假设1:氧气和氯气;假设2:氢气和氧气;假设3:氢气和氯气。
[设计实验]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电解氯化钠溶液,并收集两个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按照如图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用a、b两支试管分别收集两根石墨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观察气体颜色 试管a收集到   气体,试管b收集到   气体 假设2错误
②用拇指堵住试管b,移近点燃的酒精灯,移开拇指点火 听到爆鸣声 证明b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为   
(4)[实验结论]
氯化钠溶液通电时,氯化钠和水反应除了生成两种气体外,还生成了氢氧化钠,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5)[反思与评价]
联系电解水的实验,要证明水的组成,你认为在电解水时   (填“可以”或“不可以”)加氯化钠溶液,原因是   。
四、计算题(共1题;共7分)
21.(7分)我国从1994年开始强制食盐加碘量,即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以防止碘缺乏病的发生。由原来每千克食盐含碘40mg下调至25mg。下图是加碘食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1)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   (填“原子”、“分子”、“元素”或“单质”)
(2)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3)从标签的“食用方法”推测,碘酸钾的一种化学性质是   。
(4)碘酸钾(KIO3)中钾、碘、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
(5)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   。(保留至0.1%)
(6)请计算,目前加碘食盐每袋比调整前少加碘酸钾多少毫克?
九年级化学上期第二次月考测试题(1~4单元)参考答案
1.B 2.D 3.C 4.C 5.C 6.A 7.C 8.C 9.D 10.D
11.C 12.C 13.B 14.C
15.(1)2Hg (2)NH3 (3) Al3+(4)
16.(1) 三;8;6.941 (2)6;得;非金属;不相似;MgCl2
17.(1)明矾;固体和液体 (2)Ⅱ
(3)蒸馏操作,与肥皂水混合产生大量的泡沫;硬;Ⅰ(4)蒸馏
18.(1)H2O2
(2)催化作用
(3)H2O H2+O2;分解反应
(4)Fe+O2 Fe3O4
(5)SO2
19.(1)物理;乙
(2)酒精灯;K1和K2;A;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看到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放出;正;B;过氧化氢 水+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满;d
20.(1)增强水的导电性
(2)H2O H2+O2;
(3)黄绿色;无色;氢气2
(4)NaCl+H2O NaOH+H2+Cl2
(5)不可以;有氯气生成,无法证明水的组成
21.(1)元素
(2)+5
(3)受热会分解
(3)39:127:48
(4)59.3%
(5)目前加碘食盐每袋减少的碘元素质量为(40mg-25mg)×=7.5mg。
所以目前加碘食盐每袋比调整前少加碘酸钾7.5mg÷59.3%=12.6m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