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龙东地区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综合练习(一)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综合练习(一)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综合练习(一)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随着人工智能发展,Deep Seek等大模型对芯片算力需求激增,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设计计算机程序 B.研发新型半导体材料
C.测试芯片的算力性能 D.绘制芯片的电路布局图
2.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雨水、洁净的空气 B.五氧化二磷、红磷
C.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D.海水、冰水混合物
3.如图是“用双氧水制取一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A. B.
C. D.
4.“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造纸、制火药、烧瓷器是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
B.古代的炼丹术违背了自然科学,对化学的发展毫无贡献
C.化学家门捷列夫等发现元素周期律
D.现代科学技术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进行微观探测
5.某地空气质量日报显示:PM2.5为55,PM10为80,二氧化硫为20,二氧化氮为15。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PM2.5和PM10均属于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有影响
B.该地区当天空气质量指数主要由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共同决定
C.二氧化硫的含量说明可能存在含硫燃料的燃烧
D.二氧化碳的含量未计入空气质量评价,所以对空气质量无影响
6.如图所示是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硒元素位于第六周期
B.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7 g
C.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
D.图中n的值为8
7.下列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改进,可行的是
A.用木炭代替红磷,因为木炭燃烧也消耗氧气
B.用铁丝代替红磷,铁丝在空气中能燃烧
C.用硫代替红磷,同时在集气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
D.用镁条代替红磷,镁只与氧气反应
8.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观念: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B.科学思维: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探究蜡烛燃烧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D.科学态度与责任:实验后的废液随意倒入下水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A.图①:利用红磷燃烧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图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图③: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图④: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10.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微型实验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如图甲),用数字化实验仪器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将得到的数据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曲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图甲所示用注射器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图乙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变化对应图丙中的曲线分别是a和c
C.数字化实验能为科学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
D.图甲所示的微型实验可探究得出蜡烛燃烧后的部分产物
二、填空与简答
11.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凭借“泼水成冰”等创意玩法火爆全网,游客们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低温中,将热水奋力泼出,瞬间形成银白“冰瀑”,成为冬日里独特的风景线。请结合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冰雪大世界的冰雕在气温升高时逐渐融化,此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夜晚,冰雪大世界的冰雕在霓虹灯的照射下呈现出绚丽色彩,为景区增添了梦幻氛围;是因为霓虹灯中填充了 (填气体名称)。
(3)游客能闻到小吃摊上东北名菜锅包肉飘来的阵阵酸香气,从微观角度解释是因为: 。
(4)游客参与“泼水成冰”时发现:若用温水或凉水泼出,无法达到图中的效果,而是要用沸水才能让水雾轻盈的凝结成蓬松的冰花,请问“泼水成冰”所用到的水是 (填“软水”或“硬水”)。
12.水是维系地球生态平衡与生命健康的核心载体,其独特理化性质支撑着所有生物代谢活动,水质安全更是关乎民生福祉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议题。
(1)生活中常用的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
(2)下雨了,捧一把雨水,这些水可能来自遥远的雪域高原,也可能来自滚滚不息的长江,天然水往往不能直接饮用,需处理后方可饮用,净水的常见方法有:①过滤。②自然沉降。③消毒。④加热煮沸。合理的净水顺序是 (填序号)。
(3)学习小组的同学发现经过净水器净化的河水,澄清透明,于是他说:“净水器真神奇,可以把浑浊的水变成纯净的水”。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 (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 。
(4)污水经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分级处理(一级处理和二级处理)后,可作为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园林绿化或景观用水。污水处理的二级处理是 (填序号)。
①去除水中的有机物等 ②去除水中的大块悬浮物
(5)硬水在煮沸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是:,根据以上信息,请你描述碳酸氢钙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化学性质 。长期烧水的水壶内会有水垢,水垢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13.依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2024年7月,复旦大学赵俊团队在《自然》发表研究,发现三层镍氧化物在高压下实现体超导性(超导体积占比86%),临界温度达30 K(-243℃)。这是继铜氧化物后,第二种能在液氮温区稳定工作的非常规超导材料。
(1)工业上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得到氮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 不同。
(2)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
(3)下列用途中,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是 (填字母)。
a.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 b.用于制造硝酸 c.用液氮作冷冻剂 d.食品包装袋充氮防腐
(4)液氮的化学符号为 。
14.以下是初中教材中的几个实验,请回答问题。
(1)实验一: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现象 。
(2)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实验时,系火柴的作用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实验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验证产物是二氧化碳的需要用到的试剂是 。
(4)实验一、二都要在集气瓶下面放少量的水,放水的作用分别是 。
三、实验题
15.正确选择实验仪器和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b. ;e. ;f. 。
(2)据图选择,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 (填字母)。若需要加热少量液体,需选用的仪器有(填字母) ,另外还需要增加的夹持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3)进行化学实验应注意操作规范,指出下列不正确实验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①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
②吸取液体后的胶头滴管倒置. 。
(4)用下图所示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用手紧握试管壁,导管口出现气泡,松开手一段时间后,导管口出现的现象是 (填“甲”“乙”或“丙”)。
16.课外活动中,刘老师为大家演示了如图甲所示的趣味实验—“魔棒生烟”,该实验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已知: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1)该实验中,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的名称是 ,该化学反应中一定不变的粒子的名称是 。
(2)图丙是小薛同学根据实验原理,重新设计的实验装置。
①用该装置与甲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 。
②温度相同时,气体分子的质量越大,分子运动越慢。已知一个氯化氢分子的质量比一个氨分子质量大,则图丙中A、B、C三处最先产生白烟的是 处。
四、科学探究题
17.实验探究和证据推理是提升认知的重要手段,兴趣小组进行了有关氧气制取和性质的实验。
(一)制取氧气: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装置:
(1)图中仪器甲的名称是 。
(2)装置C与B相比,其优点是 。
(3)加热纯净物固体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此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现用此方法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用的仪器组合是 。
(二)探究溶液浓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如图1:在250 mL三颈瓶中,加入的二氧化锰均为0.5 g,在恒压漏斗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各20 mL分别进行实验。并用温度传感器测量并绘制出瓶内温度与时间关系图(如图2)。
再将该装置的三颈瓶浸入水浴池中(图3)(该池可使瓶内的溶液温度恒定在20℃),用上述实验中相同量的各物质重复上述实验,用气压传感器测量并绘制出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图(如图4)。
(4)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5)由图2知道:溶液分解时会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6)由图4知道:溶液浓度越高.其分解反应速率越 (填“快”或“慢”)。
(7)影响溶液分解速率的因素.除了催化剂的种类、溶液浓度外,还可能有的因素如 (请写出一种)。
18.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生命之源——水”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探究水的组成
(1)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利用伏打电池对水进行通电.发现两极上都有气体逸出。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进行模拟,则管a与管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通过对该实验气体产物的检验及分析,可得出有关水的结论是 (填字母)。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水可以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任务二】水蒸气与镁粉的反应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仪器省略),为了防止玻璃管中原有空气对实验的干扰,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 (填“A”或“B”)处酒精灯。
(3)肥皂液中产生了能上升到空中的肥皂泡,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B处玻璃管内生成了白色固体(MgO)。写出B处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
【任务三】研究影响电解水反应速率的因素
为研究影响电解水反应速率的因素,某兴趣小组利用12 V直流电源进行了相关实验探究,数据如下:
温度 NaOH溶液浓度 b管气体体积 a管气体体积 电解时间
① 20℃ 2% 20 mL 9.8 mL 54.0 s
② 20℃ 5% 20 mL 9.8 mL 36.2 s
③ 30℃ 2% 20 mL 9.9 mL x
④ 30℃ 5% 20 mL 9.9 mL 35.4 s
(水的导电能力很弱,加入少量NaOH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4)比较实验①和②,可得到的结论是 。
(5)分析四组实验数据,实验③的电解时间“x”可能是 (填字母)。
a.32.4 b.35.2 c.50.2 d.55.6
(6)查阅资料发现,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直流电的电压也能加快电解水的反应速率。在实验④的基础上,若要证明电压增大能加快电解水的反应速率,请利用如图所示的电源设计实验方案: 。
参考答案
1.B
2.D
3.D
4.B
5.D
6.C
7.C
8.A
9.C
10.B
11.(1)物理
(2)稀有气体
(3)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4)软水
12.(1)煮沸
(2)②①③④
(3) 不同意 净水器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色素、异味等,不能除去水中的其他可溶性杂质
(4)①
(5) 能溶于水 受热易分解 碳酸钙/CaCO3
13.(1)沸点
(2) 78% 二/2
(3)ad/da
(4)
14.(1)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2) 引燃铁丝
(3)澄清石灰水
(4)实验一吸收生成的有毒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实验二防止生成热的固体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15.(1) 烧杯 药匙 漏斗
(2) i ad/da 试管夹
(3) 试管炸裂 污染试剂,腐蚀胶头
(4)丙
16.(1) 氨分子/氨气分子 氢原子、氮原子、氯原子
(2) 环保 C
17.(1)长颈漏斗
(2)可控制反应速率
(3)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分解反应 AE/EA
(4)
(5)放出
(6)快
(7)温度/催化剂的用量(合理即可)
18.(1) 1:2 BC/CB
(2)A
(3)
(4)温度相同时,NaOH溶液浓度越高,电解水的反应速率越快(或电解时间越少)
(5)c
(6)在温度30℃时,NaOH溶液浓度(5%)不变、14 V直流电源、记录产生20 mL b管气体,9.9 mL a管气体所需的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