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龙东地区部分学校2026届九年级上学期综合练习(一)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部分学校2026届九年级上学期综合练习(一)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古代东西方文明交相辉映,各具特色。请为下列图片反映的东西方文明成就归纳一个共同的主题( )
金字塔 帕特农神庙遗址 罗 马大竞技场遗址外景
A.古代大河文明 B.古代奴隶制文明
C.古代海洋文明 D.古代封建制文明
2.下图是“走”字在中国甲骨文、埃及象形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中的写法。这反映了( )
A.世界文明同宗同源 B.中华文明在交流中发展传承
C.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D.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3.西方有一句谚语:“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将希腊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最高峰的是( )
A.穆罕默德 B.汉谟拉比 C.伯里克利 D.屋大维
4.在亚历山大庞大的远征军队伍中“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他们沿途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这一现象表明,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 )
A.推动希腊民主制度的扩展 B.提升马其顿军队的战斗力
C.促进了欧亚非文化的交流 D.加速亚非奴隶制度的解体
5.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是某个帝国发展的时空定位。据此判断,这个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阿拉伯帝国
6.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土地的封赐,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是( )
A.君主立宪制 B.联邦共和制 C.西欧封建等级制 D.元首制
7.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蛮族王国的建立让罗马教会意识到要寻求新的政治保护。而法兰克王国从克洛维到查理大帝,为了巩固统治和进行扩张,也深知需要罗马教会这样一个强有力的精神工具。材料体现欧洲中世纪的政治特点是( )
A.封建王权至高无上 B.教权和王权相互利用
C.教会权力高于一切 D.教权与王权相互争斗
8.排序,是记忆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内湖②西罗马帝国灭亡③伯里克利改革④查理曼帝国分裂
A.②①④③ B.③①④② C.③①②④ D.①④②③
9.我们曾经为阿里巴巴的智慧赞叹,也为阿拉丁神灯的奇妙而倾倒,要领略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需要阅读的名著是( )
A.《西游记》 B.《天方夜谭》 C.《荷马史诗》 D.《古兰经》
10.与以下示意图相对应的历史现象是( )
9世纪兴起 → 11世纪遍布欧洲 → 13世纪达到顶峰 → 14、15世纪瓦解
A.封建行会 B.城市自治 C.西欧庄园 D.欧洲大学
1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材料描述的是古代中国和古代欧洲的两种政治制度。以下对这两种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都是封建等级制度
B.主臣从属关系不同
C.制度的确立都促进了当时的社会转型
D.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12.哈特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排列了世界史上对人类文明发展和日常生活影响最大的历史人物,查士丁尼入选其中。你认为查士丁尼入选的理由是( )
①他是拜占庭帝国最强有力的皇帝 ②他建立了拜占庭帝国
③他命人编制了著名的《查士丁尼法典》 ④他率军多次打退了十字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欧洲中世纪的谚语,对此话的正确的理解是( )
A.城市的自然条件优越 B.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
C.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 D.城市已不受国王管辖
14.大化改新百余年后,日本出现许多享有“不输不入”特权的大庄园,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这一现象的直接结果是( )
A.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形成
B.最高统治者效仿唐朝典章制度进行改革
C.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D.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武士集团形成
15.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现多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其中,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著,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它”是( )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二、综合题
16.古代各文明创造了辉煌的成就,探寻古代文明,感受人类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各大文化区域文明成果构成了人类文明多元性特点。
【文明差异】
材料一
(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哪种古代文明类型?
【文明成果】
材料二
文物名称:金字塔文明:_______ 文物名称:_______文明:古希腊文明
(2)请将上面的文物名片补充完整。
材料三 以下是古代某国的法律条文:
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3次投入火中。
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
(3)材料三是古代什么地方的法律条文?此制度史称什么?
材料四 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指就要被砍掉。
(4)材料四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它是维护哪一阶级利益的法典?
【文明交汇】
材料五 欧洲人也经由东征(注:十字军东征),发现了遥远的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接触到了新的事物。培根认为,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为西方掌握后,欧洲的文化和社会随之改变了。
(5)阿拉伯数字是由什么人创造发明的?中国的“造纸术”“火药”是由什么人传到欧洲的?
材料六 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的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流……但和平交往并非是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摘自华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6)根据材料六,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并各举一例。你认为哪一方式更好,理由是什么?
17.某历史小组以“中古世界”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观察图片了解历史】
(1)图一中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纽带是什么?到了11世纪,该制度在哪一地区普遍存在?
(2)结合所学,写出图二这种组织形式的特点。这一组织依靠什么机构维护其公共秩序?
中世纪西欧城巿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摘编自《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历史》
(3)列举中世纪西欧城市获得自由与自治权的常用手段。
【阅读表格感知历史】
时间 7世纪中期
主要内容 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统一赋税
(4)上述规定是日本哪次改革的内容?这一历史事件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这次改革的主要实施者是谁?通过对这次改革的学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识读地图走进历史】
(6)观察图四、图五,图中两个帝国在版图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18.不同肤色、不同大陆的人们共同缔造了人类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学法制】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图片见证历史,简述上面图片所示文明成就在古代东西方文化中所承载的历史价值。
【民主法制】
材料二
图三 公民大会 图四 元老院
(2)材料二中图三是哪个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图四是哪个国家的机构?(该机构掌握国家统治的决策权)
材料三 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3)材料三中第三次征服世界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
【思想文化】
材料四 中世纪早期,学者们的思想灵感来源于《圣经》和教会;11世纪初期,西欧的一些主教们在教区内组建学校,并邀请知名学者担当主讲教师;12世纪,教会学校已开设了法学、医学和神学等正式课程。
(4)根据材料四,欧洲中世纪学校课程的设置深受哪一宗教的影响?该宗教在罗马帝国的地位如何?
(5)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什么?
材料五 这位哲学家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他还主张人应该“认识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6)材料五中的这位哲学家是谁?
【宗教信仰】
材料六
图五
(7)图五展示的是哪一宗教的传播?该宗教的创始人是谁?
材料七 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
(8)与材料七有关的宗教诞生于哪一地区?它的诞生对这一地区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
1.B
2.D
3.C
4.C
5.A
6.C
7.B
8.C
9.B
10.C
11.B
12.C
13.B
14.D
15.B
16.(1)图一:大河文明;图二:海洋文明。
(2)文明:古埃及文明;文物名称:《掷铁饼者》。
(3)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4)《汉谟拉比法典》;奴隶主阶级。
(5)古印度人;阿拉伯人。
(6)和平交往: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一例即可)暴力冲突(或战争和征服);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等;(一例即可)(和平交往和暴力冲突顺序可以改变,例子必须对应)和平交往更好。
理由:和平交往加深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友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暴力冲突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和痛苦等。
17.(1)土地的封赐;西欧。
(2)独立、自给自足;(答出自给自足即给分)庄园法庭。
(3)金钱赎买、武力斗争。
(4)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5)孝德天皇;改革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要善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使国家得到发展和进步。
(6)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18.(1)图一:《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图二:《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图三雅典;图四罗马。
(3)《罗马民法大全》
(4)基督教;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
(5)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6)苏格拉底。
(7)佛教;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8)阿拉伯半岛(麦加);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